無絲分裂沒有發生基因突變,有絲分裂只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不發生基因重組;減數分裂三種變異都有。
1、在雜種體內,等位基因雖然共同存在於一個細胞中,但是它們分別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進行減數分裂的時候,等位基因隨著配子遺傳給後代,這就是基因的分離規律。
2、由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現為代代遺傳。
3、在近親結婚的情況下,他們有可能從共同的祖先那裡繼承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後代出現病症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禁止近親結婚。
4、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5、非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於染色體變異,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於基因重組。
6、基因重組的來源包括:①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②基因的交叉和互換③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
7、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的概念
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顯性性狀——雜種F1中顯現出來的親本的性狀。
隱性性狀——雜種F1中未顯現出來的親本性狀。
性狀分離——雜種後代顯現不同性狀的現象。
8、等位基因、純合體、雜合體、基因型、表現型的概念
等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純合體——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
雜合體——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
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表現型——生物個體所表現出來的性狀。
9、分離規律的解釋
A、在F1(Dd)的體細胞中,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等位基因D和d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B、F1進行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D和d彼此分離,各進入一個配子。
C、F1形成含有基因D和含有基因d兩種類型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
D、兩種類型的雌配子與兩種類型的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所以F2出現DD、Dd、dd三種基因型,比值為1∶2∶1,出現高莖和矮莖兩種表現型,比值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