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遺傳變異與可遺傳的變異有區別嗎?

2021-01-15 生物銘師堂
  啟思導學    答疑解惑         專業專注    立德樹人 泛

上周老師們對「紫外線照射使人患的皮膚癌屬於可遺傳的變異」這一說法正確與否產生了分歧。

觀點1:皮膚癌是由於紫外線照射導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造成的,基因突變屬於可遺傳變異,所以這一說法是正確的。

觀點2:皮膚癌是基因突變引起的,但因為發生在體細胞中,不能遺傳給後代,不屬於可遺傳的變異。

觀點3:可遺傳變異與可遺傳的變異不同,只要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都屬於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如果可遺傳變異能遺傳給後代,就屬於可遺傳的變異,否則不屬於可遺傳的變異。

到底可遺傳變異與可遺傳的變異有沒有區別呢?

我們來看看教材怎麼說的。

 

[人教版]

現行人教版必修二教材有三處說到可遺傳的變異。

P84有這樣一道題:

下列屬於可遺傳的變異的是(  )

由於水肥充足,小麥出現穗大粒多的性狀

紫外線照射使人患皮膚癌

在棕色獮猴的自然種群中出現了白色的獮猴

人由於曬太陽而使皮膚變黑

這裡出現了可遺傳的變異,這道題的答案是C,說明皮膚癌不是可遺傳的變異,也就是說發生在動物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因為不能遺傳給後代不是可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必須是能遺傳給後代的變異。

P95本章小結中:「生物的變異,有的僅僅是由於環境的影響造成的,沒有引起遺傳物質的變化,是不遺傳的變異,有的是由於生殖細胞內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因而能夠遺傳給後代,屬於可遺傳的變異。」

可見,可遺傳的變異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遺傳物質改變;二是能夠遺傳給後代。

P116「可遺傳的變異是進化的原材料」。

在現行人教版教材中只出現過「可遺傳的變異」這一說法。

 

[北師大版]

必修二教材P91「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用的也是「可遺傳的變異」這一說法。

 

[浙科版]

必修二P75「生物的變異可分為不遺傳的變異和可遺傳的變異,引起生物變異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環境條件的改變引起的,不涉及遺傳物質的變化,其變異只限當代的表現型改變,屬不遺傳變異,二是在強烈的物理、化學因素影響下,發生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三是有性生殖過程中形成配子時,由於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和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片段交換而引起的基因重組,後兩種變異屬可遺傳的變異,只有他們才能成為生物進化和培育新品種的材料。」「生物的可遺傳變異是如何發生的?可產生哪些遺傳效果?」

在這本書中出現了「可遺傳的變異」和「可遺傳變異」兩個詞,從描述看,沒有看出它們有什麼區別。

綜合上述內容:可遺傳的變異與可遺傳變異沒有區別,都是指由於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並能遺傳給後代的變異。

對於這一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遺傳與遺傳變異
    當然其中也難免有一些錯誤或不專業,歡迎鴿友批評,尤其是指出其中專業性的錯誤。但那種抓住別人的錯誤就開罵的行為,是沒有教養的,不管他的學問有多高。鴿友,啥樣的人都有,參次不齊,這裡,只是交流與分享。 大凡動物和鳥類的繁衍,都與遺傳基因的傳遞有著密切的關聯。遺傳通俗說,又分「純合子」和「雜合子」遺傳,諸如信鴿的同品種配對和兩個不同的品種配對,將會產生不同的子裔。
  • 遺傳變異——染色體變異
    一、染色體變異概念 在真核生物的體內,染色體是遺傳物質DNA的載體。當染色體的數目發生改變時(缺少,增多)或者染色體的結構發生改變時,遺傳信息就隨之改變,帶來的就是生物體的後代性狀的改變,這就是染色體變異,它是一種可遺傳變異。
  •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判斷究竟是何種型別的變異必須通過對遺傳物質的分析以及傳代後才能區別。一般如屬表型變異,培養環境條件改變後也會發生改變;如屬基因型變異則不易隨環境變化而變化。
  • 美國權威機構發布遺傳變異的分類指南_遺傳變異_分類指南_基因檢驗...
    對於那些想要確定患者中鑑定出的遺傳變異是否與疾病相關的實驗室和遺傳學家而言,這些是很好的指南和資源。在鑑定孟德爾遺傳病檢測所發現的變異時,這份報告還列舉了標準術語 – 「致病」、「可能致病」、「意義不明確」、「可能良性」和「良性」。用戶可採用論文中介紹的流程將變異分成這五類。工作組表示,醫生應當結合患者的其他證據來解釋基因檢測的結果。
  • 走進微世界-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研究微生物的重要領域,微生物遺傳學更是作為遺傳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發展十分迅速,通過對微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來認識遺傳學的特點,特別是大量的微生物的基因組全序列完成測定,人們在基因的水平上更有針對性的研究了遺傳的規律和特點,為進一步揭示生命的奧秘做出貢獻。
  • 砧木對遺傳和變異的影響是怎樣的呢
    砧木不能改變接穗的遺傳性:嫁接能使嫁接植株發生變異,這是否影響了接穗的遺傳特性呢?實際上嫁接和有性雜交是不一樣的。嫁接後砧木對接穗的影響,並沒有使接穗發生遺傳變異。例如,嫁接在矮化砧木上能引起樹木的矮化,但是如果將被矮化樹的接穗再接在喬化砧木上,接穗品種樹又被喬化,生長很高大。這就說明,嫁接所獲得的變異並沒有引起遺傳變異。
  • 珊瑚進化能力有多強?研究發現其變異基因也可遺傳給後代
    成年珊瑚可以將它們在有生之年獲得的變異遺傳給後代,從而推翻一種長期觀點,即沒有動物能將這種變異遺傳給後代。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伊利亞娜·鮑姆斯說:「幼年珊瑚遺傳了父母一生中獲得的突變。以前沒有在其他動物身上觀察到這種情況,但曾在植物上觀察到這種情況。」珊瑚是最古老動物群之一。鮑姆斯說,它們在許多方面與植物相似,比如生命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個地方——礁石上。
  • 新冠病毒發生變異,你了解其中原理嗎?—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研究微生物的重要領域,微生物遺傳學更是作為遺傳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發展十分迅速,通過對微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來認識遺傳學的特點,特別是大量的微生物的基因組全序列完成測定,人們在基因的水平上更有針對性的研究了遺傳的規律和特點,為進一步揭示生命的奧秘做出貢獻。
  • 初中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如:人的眼皮、耳垂、膚色或血型等(有看的到的,也有看不到的)。   2、相對性狀:指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如:人的單眼皮與雙眼皮、狗的捲毛與直毛,花的白色與紅色等。   3、遺傳的概念:指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遺傳和變異現象
    A.遺傳物質發生變化的變異是可遺傳的變異     B.變異在生物界中是一種個別現象     C.為生物進化提供材料的變異主要是指可遺傳的變異     D.變異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主要用來育種     4.對生物遺傳和變異現象的表述正確的是()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遺傳和變異
    禮樂中學中考專題複習14:遺傳和變異     第一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一、畫龍點睛     1.人們對遺傳和變異的認識,最初是從開始的,以後隨著科學的發展,逐漸深入到水平。     2.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和而實現的。
  • 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人類蛋白質編碼區遺傳變異記錄
    一項關於人類基因組外顯子組(蛋白質編碼區)的深度分析提供了迄今為止有關該區域最全面的遺傳變異記錄。登上本周《自然》雜誌封面的研究 Analysis of protein-coding genetic variation in 60,706 humans 被認為有助於從臨床發現與人類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
  • Science:與SNP相媲美的另一遺傳變異指標——CNV
    此報導首次在基因組範圍內,觀測了個體獨特的遺傳變異導致獨特的基因活動形態的機制。這項研究是由Sanger研究所有關HapMap計劃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探究變異和疾病的一大挑戰是大多數突變是沒有結果的。
  • 遺傳變異知識匯總
    無絲分裂沒有發生基因突變,有絲分裂只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不發生基因重組;減數分裂三種變異都有。1、在雜種體內,等位基因雖然共同存在於一個細胞中,但是它們分別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 Cell:構建出人類免疫細胞圖譜,可確定遺傳變異對基因表達的影響
    2018年11月18日/生物谷BIOON/---比較任何兩個人的DNA,你會發現他們的遺傳密碼中的數百萬個位點存在著不同。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員分享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對於破譯這種自然遺傳變異如何影響免疫系統保護我們健康的能力至關重要。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性狀:指生物體的形態特徵、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如:人的眼皮、耳垂、膚色或血型等(有看的到的,也有看不到的)。   2、相對性狀:指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
  • 中文版《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發布—新聞—科學網
    與會遺傳學專家一致表示,該中文版指南的發布將有助於促進我國遺傳諮詢的標準化和正規化,進一步促進我國遺傳諮詢的發展,從而降低我國的出生缺陷率。 2015年,美國權威機構——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會(ACMG)編寫和發布了《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
  • Science特刊從轉錄組角度專注於人體遺傳變異
    人類表型的全貌源自常見和罕見的遺傳變異的混合,其中的一些遺傳變異會影響基因在體內的表達和剪接方式。十多年前,科學家們為了更好地了解遺傳多樣性對健康人體的影響,發起了基因型-組織表達(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GTEx)聯盟。在此,Science期刊公布了這個項目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的成果:共計5篇論文,展示了第8版(v8)GTEx的分析結果。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參考答案
    2.B解析:變異可以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兩種類型。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後代;由環境條件改變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後代。手術後形成的雙眼皮、曬黑的皮膚、用眼不當導致的近視都是由環境條件改變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不能遺傳給後代,是不可遺傳的變異;轉基因大豆獲得的抗蟲性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後代,是可遺傳的變異。     3.B解析: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由遺傳物質引起的變異可以遺傳,由環境因素引起、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的變異不能遺傳;有的變異有害,有的變異有利。
  • "千人基因組計劃"鎖定高精度遺傳變異圖譜
    由中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協作組日前在深圳、倫敦和華盛頓同時宣布啟動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該計劃最終將得到一張精度很高而且覆蓋整個人類基因組的遺傳變異圖譜,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快地精確鎖定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點。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延續和發展,千人基因組計劃將成為基因組科學研究向臨床醫學邁進的重要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