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權威機構發布遺傳變異的分類指南_遺傳變異_分類指南_基因檢驗...

2020-11-29 醫脈通

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會(ACMG)聯合分子病理學會(AMP)和美國病理學家協會(CAP)近日開發出一套變異分類系統和標準術語。對於那些想要確定患者中鑑定出的遺傳變異是否與疾病相關的實驗室和遺傳學家而言,這些是很好的指南和資源。



文獻來源: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quence variants: a joint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


這一新系統在線發表於《Genetics in Medicine》雜誌上。這個工作組的主席、Knight診斷實驗室的醫學主管Sue Richards表示,這些更新的指南為分類基因組變異提供了一種系統而合理的方式,這樣當東海岸的A實驗室和西海岸的B實驗室在報告結果時,他們能利用同一種方法來分類變異。


在鑑定孟德爾遺傳病檢測所發現的變異時,這份報告還列舉了標準術語 – 「致病」、「可能致病」、「意義不明確」、「可能良性」和「良性」。用戶可採用論文中介紹的流程將變異分成這五類。


工作組表示,醫生應當結合患者的其他證據來解釋基因檢測的結果。例如,對於「可能致病」的變異,醫生應結合產前超聲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的結果來採取行動。不過,由於證據有限,此標準將更多變異歸為意義不明確。工作組不建議使用意義不明確的變異來做出決定。


為了制定這些指南,工作組通過調查和研討會來獲得臨床遺傳學界的反饋。Richards表示:「過去,在變異分類上一直缺乏標準的術語和一致的策略,這使得實驗室在如何劃分DNA序列的個體差異上有著很大的變化。」Richards也是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分子和醫學遺傳學教授。


這些建議適用於遺傳檢測結果的解釋,如基因分型和單基因檢測,以及評估外顯子組或基因組。儘管這是為臨床實驗室開發的,但工作組的聯合主席Heidi Rehm補充說,開發者希望研究人員也能利用這些建議來提高已發表文獻的質量。


ACMG/AMP/CAP工作組強烈建議臨床分子遺傳學檢測在經過CLIA認證的實驗室中開展,而結果由符合資質的分子遺傳學家、遺傳病理學家或具有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士來解釋。ACMG表示,新的指南只適用於遺傳變異,而不適用於體細胞變異或複雜疾病,如心臟病。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中文版《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發布—新聞—科學網
    與會遺傳學專家一致表示,該中文版指南的發布將有助於促進我國遺傳諮詢的標準化和正規化,進一步促進我國遺傳諮詢的發展,從而降低我國的出生缺陷率。 2015年,美國權威機構——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會(ACMG)編寫和發布了《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
  • 解讀基因密碼,防範遺傳疾病 上海啟動培訓遺傳諮詢師
    二孩時代來臨,相關診斷、諮詢與治療需求再次爆棚,然而在目前臨床工作中尚面臨著一個重大挑戰:有足夠的遺傳諮詢師可勝任這份工作嗎?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遺傳諮詢師培訓基地正式掛牌,同時《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中文版也正式發布。  那麼,究竟什麼是遺傳諮詢?
  • Nature發布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
    據悉,這份匯集了逾14萬人的公開目錄,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人體遺傳變異體資料庫,將有助於人們深入了解人類基因功能,增強對罕見和常見遺傳病的理解。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項目是一個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資料庫,通過各種大型人群測序項目匯集數據,來鑑定各種功能喪失型變異體。
  • 遺傳變異——染色體變異
    一、染色體變異概念 在真核生物的體內,染色體是遺傳物質DNA的載體。當染色體的數目發生改變時(缺少,增多)或者染色體的結構發生改變時,遺傳信息就隨之改變,帶來的就是生物體的後代性狀的改變,這就是染色體變異,它是一種可遺傳變異。
  • 可遺傳變異與可遺傳的變異有區別嗎?
    觀點1:皮膚癌是由於紫外線照射導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造成的,基因突變屬於可遺傳變異,所以這一說法是正確的。觀點2:皮膚癌是基因突變引起的,但因為發生在體細胞中,不能遺傳給後代,不屬於可遺傳的變異。觀點3:可遺傳變異與可遺傳的變異不同,只要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都屬於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 遺傳與遺傳變異
    大凡動物和鳥類的繁衍,都與遺傳基因的傳遞有著密切的關聯。遺傳通俗說,又分「純合子」和「雜合子」遺傳,諸如信鴿的同品種配對和兩個不同的品種配對,將會產生不同的子裔。同品種配對偶爾也會發生遺傳變異,其形態遺傳性狀表現不類似親鴿,一般又都表現在羽色上較多。
  • "千人基因組計劃"鎖定高精度遺傳變異圖譜
    由中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協作組日前在深圳、倫敦和華盛頓同時宣布啟動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該計劃最終將得到一張精度很高而且覆蓋整個人類基因組的遺傳變異圖譜,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快地精確鎖定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點。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延續和發展,千人基因組計劃將成為基因組科學研究向臨床醫學邁進的重要轉折點。
  • 針對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尋找與常見疾病有關的罕見遺傳變異的...
  • 《自然》: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公布,將破解基因功能...
    通過數十年來對嚴重孟德爾疾病的遺傳基礎的研究,此類變異已經揭示了許多有關人類生物學和疾病機制的信息,其中大多數是由雜合或純合狀態的破壞性變異驅動的。這些變體還被證明對鑑定潛在的治療靶點有價值:已確認的PCSK9基因中的LoF變體與低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6有因果關係,並最終導致了目前臨床上幾種PCSK9抑制劑的開發。用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公布,將破解基因...
    使用改良的人類突變率模型,研究人員們沿著代表滅活耐受性的光譜對人類蛋白質編碼基因進行分類,使用來自模型生物和工程化人類細胞的數據驗證該分類,並證明其可用於提高常見和罕見疾病的基因發現通過數十年來對嚴重孟德爾疾病的遺傳基礎的研究,此類變異已經揭示了許多有關人類生物學和疾病機制的信息,其中大多數是由雜合或純合狀態的破壞性變異驅動的。這些變體還被證明對鑑定潛在的治療靶點有價值:已確認的PCSK9基因中的LoF變體與低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6有因果關係,並最終導致了目前臨床上幾種PCSK9抑制劑的開發。用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Science特刊從轉錄組角度專注於人體遺傳變異
    GTEx項目為闡明遺傳變異如何影響人類的基因調控和數量性狀奠定了基礎。這類對遺傳變異和組織特異性的研究為基因組的特性提供了信息---包括非編碼元件和染色體末端的端粒,並幫助我們了解遺傳變異如何影響衰老和疾病。這些研究工作為未來探索構成全人類的常見和罕見變異的影響奠定了基礎。
  • 走進微世界-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研究微生物的重要領域,微生物遺傳學更是作為遺傳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發展十分迅速,通過對微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來認識遺傳學的特點,特別是大量的微生物的基因組全序列完成測定,人們在基因的水平上更有針對性的研究了遺傳的規律和特點,為進一步揭示生命的奧秘做出貢獻。
  • Science:與SNP相媲美的另一遺傳變異指標——CNV
    探究變異和疾病的一大挑戰是大多數突變是沒有結果的。近年來,另一種常見的遺傳變異包括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  variants,CNVs)在內的結構變異(structural  variation)正逐漸嶄露頭角。
  • 揭開人類基因組變異研究新時代
    圖3 對不同人種中大規模外顯子組與基因組數據的聚合分析使蛋白質編碼基因失活的遺傳變異是基因功能破壞後產生表型並可供分析的信息來源。對生物體的功能至關重要的基因將在自然種群中失去這種變異,而非必需的基因將容忍基因遺傳變異的積累。
  • 孤獨症與遺傳變異
    這兩項研究均屬於2002年啟動的孤獨症基因組計劃,由一個非贏利組織「孤獨症如是說(Autism Speaks)」組織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超過50個機構的120名以上的科學家決定通力合作,共享他們收集的樣本、數據和技術,試圖找到孤獨症易感基因......
  • 遺傳變異知識匯總
    無絲分裂沒有發生基因突變,有絲分裂只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不發生基因重組;減數分裂三種變異都有。1、在雜種體內,等位基因雖然共同存在於一個細胞中,但是它們分別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遺傳|人類基因組計劃|解碼生命|基因組|...
    157引言 1579.1 中國先天性遺傳缺陷現狀 1579.2 國內外相關研究計劃 1599.3 臨床遺傳諮詢事業的需求 1619.3.1 遺傳病的異質性需要HGPST 1619.3.2 HGPST有利於推進不同疾病遺傳解讀指南的建立 1619.3.3 HGPST將推進中國人群高發遺傳疾病和熱點致病變異圖譜的完備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體目錄公布 有助深入認識基因功能發現...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體目錄公布有助深入認識基因功能 發現疾病相關基因141456個外顯子組和基因組序列的匯總(圖a)。圖片來源:《自然》網站英國《自然》《自然·通訊》《自然·醫學》雜誌近日同時發表來自多家研究機構的一系列報告,集中描述了對一個匯集了逾14萬人樣本的資料庫——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的應用,該資料庫擁有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公開目錄,是我們深入認識人類基因功能、發現新疾病相關基因的寶貴資源。
  • 初中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3、遺傳的概念:指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   4、概述染色體、DNA、基因的概念,存在部位和功能:   (1)染色體:   ①概念:在細胞核中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染色體在人的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而在生殖細胞中則是成單存在。
  •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判斷究竟是何種型別的變異必須通過對遺傳物質的分析以及傳代後才能區別。一般如屬表型變異,培養環境條件改變後也會發生改變;如屬基因型變異則不易隨環境變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