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我們經過改革開放和不懈努力,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面臨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影響,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管理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各類實驗室特別是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效益,為促進我國全面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強勁的科技動力。
一、實驗室相關形勢
當前我國高性能實驗室儀器設備嚴重依賴進口,據相關數據統計,高性能儀器設備進口率高達70%。所以目前實驗室建設面臨不小的挑戰,置於被卡脖子的危險境地,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影響,以及當前國際形勢的嚴峻性和殘酷性,從上至下梳理了我國實驗室管理的自身問題,來進一步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揚長避短,促進實驗室高質量發展。
二、管理現狀及問題
1、現狀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879所,2020年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維持在700個左右,現已建成數量龐大、功能齊全、分布廣泛的實驗室結構體系。形成了國家、行業、地方、實驗室建設和使用單位共同管理的實驗室管理體系,形成了國家、企業、社會、個人多元投資的局面。
2、存在的主要問題
創新能力不足。由於之前實驗室相關基礎薄弱,以及長期跟跑國外,所以導致國內實驗室建設複製國外的多,創新很少;功能單一的多,綜合性的實驗室少;雷同實驗室的多,有特色和內核的少;規模小的多,大規模的少。尤其,其中有部分實驗室建設變成了買設備、圈地盤、建大樓的工作,忽視了實驗室科技創新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作用。
使用效益欠佳。有些高校(單位)把國家投資建設的實驗室當成了高校(單位)或某些個人的私有財產,寧肯自己不用,也容不得別人使用。還有部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實驗室建設,輕實驗室使用,以致於低水平重複建設導致資源過剩,造成部分實驗室長期閒置。有的實驗室建設貫徹領導意志,論證不充分,建成即落後,沒有人願意使用。實驗室變成了發論文、評獎項的工具,不能產出有用、可用的科研成果。
管理水平不高。由於實驗室總體規劃和布局重視不夠,再加上各行業、兄弟單位相互攀比,出現應建未建、建而無用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再加上投資管理不科學,導致國家投入資金大部分屬於無償投資,使用單位沒有任何壓力,無視實驗室價值。另外在經費這塊對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實驗室投資多,對民營企業投資少。缺乏有效激勵機制,用不用一個樣,用好用壞一個樣,有的甚至把實驗室作為索取國家經費的道具。最後造成實驗室資質造假和出具假數據、假報告的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以上就給大家列出了當前國內實驗室的相關形勢,以及當前實驗室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實驗室管理涉及的問題很多,如果只依靠純人工管理,不但費時費力還難免出現錯漏問題。只有藉助專業的實驗室管理系統,才能事半功倍。想了解更多實驗室管理資訊歡迎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