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州】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20-12-02 青海省人民政府

  黃南處在三江源生態保護試驗區的核心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至關重要。從全州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來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一、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一)草地現狀。全州總面積1.89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5.95萬人。全州土地總面積2815.58萬畝,其中草地面積2474.48萬畝,佔土地面積的87.89%,可利用草場面積2367萬畝,佔草場總面積的95.66%。存欄草食牲畜218萬頭(只)。目前,全州天然草原理論載畜量為333.51萬隻羊單位,實際載畜數為432.51萬隻羊單位,超載數達99萬隻羊單位,超載率達29.68%。由於存在超載過牧等不合理利用草原資源的問題,全州60%的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以上的退化草地面積達1341萬畝,黑土灘型草地面積99.75萬畝,沙化草地面積43萬畝,鹽鹼化草地面積1.65萬畝,鼠害危害面積達1353.3萬畝,毒草危害面積達387.9萬畝。草原退化使草原植被群落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與上世紀70—80年代相比較單位面積可食鮮草產量下降了50—60%,優質牧草比重下降了20—30%,有毒有害類雜草增加了70—80%,草原植被蓋度減少了15—25%,優質牧草高度下降了30—50%,原生態景觀破碎化,植被演替呈高寒草甸——退化高寒草甸——荒漠化的逆向演替趨勢,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嚴峻。

  (二)林地現狀。全州林業用地面積為788.63萬畝,佔全州國土總面積的13.6%,其中有林地92.68萬畝,疏林地5.9萬畝,灌木林地474.14萬畝,未成林造林地6.89萬畝,苗圃地0.3萬畝,宜林地208.71萬畝。林業面積佔全省的14.21%。全州蓄積量590.76萬立方米,佔全省的10.93%。全州森林覆蓋率為19.22%,高於全省水平14個百分點,全國水平1個百分點。

  (三)小流域現狀。全州有較大河流60多條、小河流80多條,大小流泉1500餘處。全州年均自產徑流量29.7843億立方米,現年開發利用量6548萬立方米。截止201O年,我州合理開發水能資源,共建成小水電站20座,總裝機9.712萬千瓦。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水土流失嚴重,特別是北部的尖扎、同仁兩縣尤為突出。全州水土流失面積主要分布在4縣18個鄉鎮,涉及96個行政村,1個牧場,輕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9126.82平方公裡,佔全州總面積的48.3%,其中尖扎縣959.15平方公裡、佔全縣總面積的59.9%,同仁縣1335.6平方公裡,佔總面積的42.3%,澤庫縣4250.66平方公裡、佔全縣總面積的64%,河南縣2581.41平方公裡、佔全縣總面積的39%。水土流失總體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治理任務仍然艱巨。

  (四)三江源保護現狀。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涵蓋我州澤庫、河南縣4個鄉鎮27個行政村,總面積2933平方公裡(澤庫縣2684平方公裡,河南縣249平方公裡),佔三江源保護區總面積的1.93%,佔全州總面積的15.5%,其中核心區面積543平方公裡,緩衝區面積1048平方公裡,實驗區面積1342平方公裡。保護區內現有人口3637戶、20005人。保護區內的麥秀林場和官秀林場被列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18個核心保護區之一,為森林灌叢核心保護區。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一五」期間,全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在經濟較快發展,資源、能源需求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取得了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一是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滯後,州和縣醫療垃圾處理站都未啟動運轉,醫療廢物對人類身心健康危害嚴重。二是固體廢物管理沒有建立統一的監管體系,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應急處置機制。三是放射性和電磁輻射汙染防治工作相對滯後,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人員、設備以及應急響應能力明顯不足,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二)環境汙染治理歷史欠帳多,環境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到目前全州尚未建成一個汙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環保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與城鎮要求相比還很不完善,城鎮環保設施不能滿足城鎮發展的需要。由於資金困難、政府重視不夠等種種原因,部分縣的垃圾填埋場只填不埋,新的環境汙染問題又在不斷發生,加劇了環境汙染。

  (三)生態保護手段滯後,農牧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是水土流失嚴重,開礦修路,造成部分草場沙化。二是農牧區環保公共設施和服務設施缺乏,沒有汙水處理系統和生活垃圾填埋設施,飲用水安全沒有保障,為疾病和動物疫情的滋生和傳播埋下了隱患。三是邊治理邊破壞現象嚴重。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力實施了生態保護和建設等項目,但部分地區仍然存在邊治理邊破壞現象,非法開採沙、石等違法行為日趨嚴重。四是自然災害嚴重。如:雪災、山體滑坡、洪水襲擊、鼠蟲、乾旱等災害頻繁出現和發生,導致全州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四)環保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足。一是全州環保系統普遍存在工作人員少,執法機構不健全,執法主體不明確的問題,致使依法管理難以實施。環保工作經費沒有保障,環保建設項目配套資金難以落實。如:黃南州環境保護局於2010年元月獨立分設,下設黃南州環境監察支隊、環境監測站,四縣環保局仍與林業局合署辦公未分設,四縣均設有環境監察大隊和配備人員編制各5名。但目前全州環保工作人員共有40名,其中州級13名,縣級28名,專業人員只有4名,佔10%,無法承擔日益繁重的環保監測監管工作任務。二是一些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維護,對資源採取掠奪式、粗放型開發利用方式,甚至一些地方少數牧民將自己承包草場隨意出租或出售給採沙、採石個人或企業,亂挖濫採,超出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加之執法不嚴,環保法制宣傳不到位,嚴重影響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的開展。三是河道內排汙嚴重,境內黃河、隆務河、澤曲河等流域各主要支流匯入口沒有水質監控設施,在線監控工作無法開展,生活和醫療廢物、廢水在河道內隨意排汙的現象突出。

相關焦點

  • 我國環境財政支出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摘要:我國環境財政支出在治理環境汙染、促進環境保護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由於環境財政支出納入預算管理的時間不長,還存在著環境汙染治理支出不足,環保部門經費不足,環境科技投入不足等問題,對此,本文提出要理順環境保護支出中的事權,並加強環境財政支出的預算管理。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再出擊 還有哪些地方「重發展輕保護」
    同時,綠色發展約束性指標落不下去,慶陽、張掖、甘南等市州資源環境類約束性指標內容普遍缺項漏項或降低標準。」近期,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甘肅省反饋督察情況,直指該省生態環境這一問題。不只甘肅省存在類似的問題。近期,隨著督察組陸續向一些地區反饋督察情況,多個地區或企業被指出仍重發展、輕保護。
  • 當前全球環境現狀及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方向
    當前全球環境現狀及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方向前言地球已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如果不採取緊急且更大力度的行動來保護環境,地球的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事業將日益受到更嚴重的威脅。——《全球環境展望6》當前世界環境現狀中存在的問題(一)氣候變暖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百種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 當前湖北省生態環境存在的五大問題
    特別是近幾年來,下遊水質越來越差,使相關江段水域生態環境發生衰變,長江中遊段「四大家魚」主要棲息繁殖的場所受到很大影響,產卵場範圍日趨縮小,分布更加分散,產卵種群數量減少,該江段中原存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及二級保護動物江豚、胭脂魚等種群數量和密度20年來都呈急劇下降的趨勢,有的連基礎繁衍的種群數量都難以維繼
  • 衡水召開省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視頻會議
    本報訊 (記者 崔書範)11月24日,衡水市召開省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視頻會議。市委書記趙革出席會議並講話。 趙革指出,要堅持政治站位,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重大政治責任。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
  • 天津市對口援助青海省十年 助推黃南州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
    原標題:天津市對口援助青海省十年 助推黃南州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   今年是天津市對口援助青海省十周年。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基礎調查(試行),環保...
    數據來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成果。參照附錄表B.1進行填寫。   7.1.2 環境質量狀況   對縣級行政區內生態保護紅線的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內容包括:生態保護紅線內地表水、空氣、土壤、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情況。   數據來源:環境監測數據。
  • 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 整改情況通報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國家及省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實施綠色振興戰略,把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為抓手,主動作為、攻堅克難,持續推進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 我國塗料行業環境汙染現狀及存在問題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塗料行業屬於中國傳統工業,其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的現代化,但發展帶來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存在不可忽視的汙染。本文介紹了我國塗料行業的發展概況和主要生產工藝流程,分析其汙染現狀,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與固體廢物,並討論我國塗料行業生產的相關主要標準,以及環境汙染存在的問題,指出塗料行業向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轉型是其必然趨勢。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6月2日,生態環境部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肖建軍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和生態環境監測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 生態環境材料市場現狀深度調查分析
    《2020-2026年中國生態環境材料市場現狀深度調查報告》,首先介紹了生態環境材料行業相關概念及發展環境,其次分析了生態環境材料行業規模及消費需求,而後對生態環境材料行業市場運行態勢進行了重點剖析和重點總結,接著將生態環境材料行業即將面臨的機遇及發展前景進行詳細闡述,最終給生態環境材料企業、學術科研單位以及個人投資者等提供最為全面最為詳盡的投資指導。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同時,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生態環境問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明顯短板。特別是環境問題與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我們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成果還是比較脆弱的,新老環境問題交織,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 陳杰:青海三江源保護區採礦破壞生態實拍|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我長期關注長江的生態狀況,範圍從其源頭一直到金沙江(長江上遊)上遊,這些區域的生態情況其實都很嚴峻。我們現在談長江大保護,至關重要的就是對長江上遊的保護。但實際情況是金沙江上遊海拔高,地理位置偏遠,監管困難,破壞生態的開採行為眾多。以上是我去三江源實地考察之後做的報導,目前來看,長江源頭的保護工作日益精進,也是因為這篇報導。
  • 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思路與重點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本文主要對《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技術大綱》進行解讀,在梳理當前我國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問題以及形勢的基礎上,分析了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的定位,介紹了規劃編制的總體思路以及目標制定、問題和癥結分析、規劃任務設計和項目篩選等重點環節,並對做好規劃編制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邀請到海洋生態環境司霍傳林副司長,介紹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有關進展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農村存在哪些環境汙染問題,如何統籌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
    一、農村環境汙染存在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村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農村的生態環境破壞日趨嚴重,農村的環境形勢十分嚴峻。農村生態環境的惡化,不僅嚴重影響和制約農業的穩定生產和收入,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使「三農」問題日益難以解決,也將直接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環境問題嚴重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關係到食品安全,社會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因此,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不僅是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而且已成為生態環境的重中之重。
  • 四年級上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身邊存在的環境問題和保護環境
    四年級上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身邊存在的環境問題和保護環境一、明確學習目標根據題目的提示和圖片,能圍繞身邊存在的環境問題和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環境和同學進行交流,在交流中能做到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二、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1.汙染物排放總量還相當大,遠遠高於環境自淨能力; 工廠裡生產過程排出的廢水直接排到河裡; 工廠裡排出的廢氣汙染大氣;工業汙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2.人類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產生的廢水、廢渣和垃圾越來越多。
  • 保護溼地環境 共築生態未來
    為了提高公眾對溼地在保護和豐富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價值及其重要意義的認識,進而促進更好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溼地資源。聊城大學生物踐行者協會和生科院體育部志願者在7月25日利用節假日去聊城高新區馬廟新村舉辦了「保護溼地環境,共築生態未來」活動。
  • 道家思想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啟示
    生態危機是當今人類發展的最大障礙,如何改善人與自然的關係,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問題。而道家學說倡導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與現今提倡的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等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道家思想的生態觀包含哪些重要內容?其對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有哪些現實意義?
  • 生態環境部:2020年第二季度14份環評文件涉嫌存在質量問題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分兩批公開通報2020年第二季度環評文件常態化覆核工作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2020年第二季度,生態環境部共對22個省(區、市)各級審批部門審批的151份環評文件進行重點覆核,並通過智能校核系統對地方審批的15461份環評文件進行大數據比對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