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湖北省生態環境存在的五大問題

2020-12-02 國家統計局

  近年來,湖北省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江、河水質日趨汙染,環境衰變,水生珍稀物種銳減。

 

  湖北境內長江、漢江幹流水質總體良好,可達到地面水23類水質標準;但大多支流水體汙染嚴重,沿江城市江段部分斷面水質汙染超過國家規定標準,沿岸汙染嚴重。如長江宜昌段的南津關斷面、荊州五七碼頭、武漢楊泗港、黃石西塞山和風波港等斷面;漢江的襄樊、鍾祥個別斷面的個別項目有超標現象,天門以下至武漢河口段水質在枯水期多有超標現象。漢江幹流中下遊水質主要表現為有機汙染和富營養化趨勢,其主要汙染物是總磷、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由此,浮遊生物量自丹江口以下江段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尤其在下遊及河口段水流受長江高水位的頂託,形成水流平緩的河道型「湖泊」洄流,誘發藻類大量聚集繁衍,使硅藻屬小環藻(中汙優勢種)細胞數量猛增,引發出「水華」的「藻潮」現象。特別是近幾年來,下遊水質越來越差,使相關江段水域生態環境發生衰變,長江中遊段「四大家魚」主要棲息繁殖的場所受到很大影響,產卵場範圍日趨縮小,分布更加分散,產卵種群數量減少,該江段中原存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及二級保護動物江豚、胭脂魚等種群數量和密度20年來都呈急劇下降的趨勢,有的連基礎繁衍的種群數量都難以維繼。

 

  二、耕地、湖泊急劇減少,土壤汙染、生態功能退化

 

  60年代後耕地逐年減少,而「三廢」對土壤的汙染呈現由點到面,由城郊到農村的趨勢。據測算,湖北江漢湖群因盲從「圍湖造田」,由解放初的1066個面積8300多平方公裡的大小湖泊,80年代初,只剩下309個,面積稅減到2600多平方公裡,使湖群面積縮小了68%以上,湖容蓄水能力至少縮減了56億立方米左右,等於損失了一個荊江分洪區,1998年洪災湖北因災死亡人數345人,直接經濟損失達525億元,其中農業損失167億元。從此次受災情況看,江漢湖群完全被淹的這些由圍墾區修建起來的大小500多個圩垸,恰恰是洪水危害最烈,損失最為慘重的地區。

 

  湖泊圍墾,填湖開發,強化養殖等經濟活動,不僅加速了湖泊的萎縮,招致湖泊溼地生態功能退化,調蓄減弱,淡水儲量減少,湖區水旱災害頻度加劇,而且水質日趨富營養化,對多種珍稀水禽及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存構成很大威脅,使天然水生資源日益枯竭,有的物種已滅絕,有的頻臨滅絕,有的種群數已大量減少。如洪湖水生植物種群數量急劇減少,6種水禽絕跡;武漢東湖70年代前有20餘種天然經濟魚類,目前湖內僅有幾種耐汙染養殖魚類生存。

 

  三、森林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災害不時發生。

 

  總體上看,湖北森林資源破壞十分嚴重,森林覆蓋率低,特別是50年代的「大辦鋼鐵」和80年代中後期農村的承包體制變革,導致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天然林面積下降速度增快;加之人工林分質量不高,森林結構不合理(經濟林比重偏大,防護林比重偏小)、森林資源分布極不均勻、重要林區採伐速度比森林更新速度快、宜林地面積因開墾和基建佔地而大幅度減少等諸多因素造成水土流失加劇,丹江水庫、清江流域、漢江中遊和湖北三峽庫區國土面積之和是全省的53%,而水土流失面積卻佔全省總水土流失面積的655%。

 

  漢江為湖北長江第一大支流,由陝西入境流經13個縣、市,在武漢市區內注入長江。近50年來,由於亂砍濫伐、毀林開荒,丹江以下沿途10個縣市森林覆蓋率在6%以下,導致鄂西北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

 

  清江是湖北境內長江的第二大支流,貫穿恩施自治州6個縣市於枝城匯入長江。1959年清江北岸森林覆蓋率為50%,後來因亂砍濫伐,墾荒種植,到現在森林覆蓋率不足20%。

 

  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山地森林資源,尤其山區村民為求生存滿足日常炊事、取暖和生產之需,隨意砍伐林木,浪費作物秸稈,毀壞植被;另外陡坡耕種,以及修路、開礦、水利樞紐等工程建設,造成森林植被破壞,削弱了涵水保土功能,從而加劇了山區水土流失,每逢暴雨等惡劣天氣,往往還造成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災害,使土壤養分嚴重流失、肥力下降,農業生產條件惡化;帶來江河湖庫淤塞,阻礙通航,使水利設施壽命縮短;同時還存在影響景觀,汙染水體,使水質下降等生態環境問題。

 

  四、「三廢」排放對生態環境汙染危害加劇

 

  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經濟得以迅猛發展。但「三廢」排放造成生態環境汙染,危害加劇。據1985年與2001年兩次基準年的調查比較,廢氣排放總量增加了10877萬噸,增了51%;廢水排放總量由原來的2425億標立方米增加到5820億標立方米,增加了3395億標立方米,是原來的2.4倍;據估算,鄉鎮工業汙染幾乎佔了全省工業汙染物排放總量的30%。這不僅威脅到生態環境,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質量,還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如大冶市鄉鎮企業所產生的水環境和大氣汙染,預測每年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150萬元,而造成的生態破壞損失將高達8850萬元。

 

  五、環境生態日趨脆弱,危及到生物多樣性種群的生存

 

  由於70年代前我國人口政策的失控與某些經濟活動的失誤,盲從於「毀林煉鋼、圍湖墾荒」等對自然資源的「亂墾濫伐、亂捕濫獵」的掠奪式開發,與某些不恰當的工程建設,以及工業「三廢」的肆意排放帶來的環境汙染給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危害,使自然資源累遭破壞而趨枯竭,引起生態系統脆弱,珍稀物種受到威脅,並危及到許多生物的生存。湖北溼地和水域中有多種珍稀瀕危物種,屬《國家重點野生動物名錄》中一級保護動物13種,主要是白暨豚、糜鹿、白鶴、黑鶴、中華秋沙鴨、白頭鶴、丹頂鶴、白鶴、大鴇、楊子鱷、中華鱘、白鱘等;二級保護動物29種。揚子鱷1958年前有分布,近40

 

  來在湖北境內還未發現;據中科院水生所多年觀測估計,長江湖北江段現存白暨豚數量僅為38頭左右,整個長江白暨豚總數已不足100頭,很難形成繁衍基礎的種群數量。另外,白頭鶴、白鶴、黑鶴等也僅見於沉湖和龍感湖,其種群數量也不多。這些事實表明,湖北省境內溼地和水域生態環境已受到了嚴重破壞,其生態系統相已相當脆弱。

 

  上述生態問題也正是「大開發」進程中容易發生的問題,若不注意採取環境「可承受發展」的策略,現存的生態退化勢趨會繼續加劇,以至帶來新的生態危機。

 

(湖北省農調隊 謝伶俐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當前及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形勢?
    同時,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順利推進,形成了一批有效方式方法,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顯著增強。  面向未來一段時期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 各地環保頭條丨湖北省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長江...
    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湖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長江保護與湖泊開發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並於2019年5月6日向湖北省反饋了督察意見。
  • 當前全球環境現狀及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方向
    當前全球環境現狀及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方向前言地球已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如果不採取緊急且更大力度的行動來保護環境,地球的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事業將日益受到更嚴重的威脅。——《全球環境展望6》當前世界環境現狀中存在的問題(一)氣候變暖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百種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 當前環境資源類案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當前環境資源類案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 【黃南州】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黃南處在三江源生態保護試驗區的核心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至關重要。從全州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來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一、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一)草地現狀。全州總面積1.89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5.95萬人。
  • 《2018/19前沿報告》:探討全球五大新興環境問題
    報告涵蓋五大新興問題,包括合成生物學的發展現狀、景觀連接度的關鍵優勢、永久凍土泥炭地複雜的相互作用和脆弱性、氮汙染肆虐引發的環境挑戰以及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適應不良產生的危害。報告旨在將最新科研成果與以結果為導向的政策聯繫起來,重點關注環境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等相關問題。
  • 當前我國稅收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政策環境方面的問題  1.稅收負擔缺乏公平性  稅負公平是各個國家在各個時期制定稅收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準則之一,它包括稅收的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我國現行稅收制度和稅收政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初期形成的,稅收負擔在當時雖存在某些不公平現象,但矛盾並不顯得十分突出。
  • 最高法首次發布環境資源年度典型案例 涵蓋生態保護等五大類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薄晨棣)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人民群眾共同的關心和期待。2019年,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做了哪些工作?有何新進展?
  • 加強對生態環境問題的深度診斷
    綜合診斷生態環境問題就是一個醫學上看病的過程,只有把病看準了,查明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動刀,確保療效。每個人去醫院,一般先到檢驗科接受複雜的測試,雖然麻煩,卻是不能跳過的程序。生態環境出了問題,就是地球的某個局部生病了,其修復原理與人體健康是一樣的,只是診斷手段不同,工程措施不一樣,但也遵循發現問題、分析惡化原因、採取對策和長期穩定觀察等流程。在這個閉環管理過程中,每一階段都有其明確的目標任務,分頭抓落實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實際工作中,往往重視時間要求,把限期完成整改任務擺在首位,而把前期論證簡化為普通程序,質量不高。
  • 我國生態治理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藍皮書》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態治理取得的成效,明確了當前生態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生態治理政策建議。我國生態治理存在四方面問題《藍皮書》分析指出,我國空氣環境和水環境治理效果最好,其次是汙染處理和居民生活改善,而綠化環境指數最低。這表明,我國在實施生態治理過程中,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
  •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軍:「五大工程」將為成渝地區...
    在會上報告中,較大篇幅對成都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其中,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方面,成都堅持系統治理,深入實踐「三治一增」,讓天藍水清成為環境常態,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開展大氣汙染精準治理,截至今年12月25日,成都空氣優良天數達277天。同時嚴格落實了河長制,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全部消除。
  • 科研人員:一次性塑料與環境汙染或存在五大誤區
    研究人員表示,關於一次性塑料對環境的影響,可能存在五大誤區。你可能很容易得出結論:這裡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一次性容器太多了!如果能回收更多的一次性容器,人類就能有效減少相關環境汙染。Miller說:「過度強調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並加大回收力度,可能會分散人們對更具破壞性的環境影響的注意力,比如說能源利用和資源開採。我們需要用更全面的視角看待更大的環境問題。我並不是試圖淡化與塑料有關的環境問題,而是希望把塑料垃圾問題放在適當的背景下,檢視產品在生命期內每個階段造成的環境影響。」
  • 疫期醫療廢物產生量激增 生態環境部綜合發力應對
    醫療廢物處置存在短板的問題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2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和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國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要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
  • 湖北省啟動第六屆環境保護政府獎評選表彰活動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畢軍 通訊員李斌)為進一步激勵全省上下積極致力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事業,2021年1月1日起,湖北省第六屆環境保護政府獎(以下簡稱「湖北省環保政府獎」)評選表彰活動正式啟動,申報截止時間為2021年1月15日。
  • 《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去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海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有效保障。
  • ...環境與環境問題,高頻知識點匯總,中國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其防治...
    環境問題及其實質  1.環境問題的分類  按表現形式: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發達國家主要是環境汙染,發展中國家主要是生態破壞)  按發生的先後順序:原生環境問題(如自然災害和地方病等)和次生環境問題(如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等)  2.環境問題的發展歷史:一方面人類與環境問題相伴而生,另一方面人類又在不斷認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 申論作文寫作素材匯總:生態環境問題、民生問題
    生態環境問題: 一、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我們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要引導企業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真實客觀地公開環境信息,監督企業按規定公開汙染物排放自行監測信息。 三、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產力,就是發展後勁,就是核心競爭力。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速換擋、提高質量和效益的新階段,只有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用生態文明理念分析環境問題,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問題。
  • 生態環境部:2020年第二季度14份環評文件涉嫌存在質量問題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分兩批公開通報2020年第二季度環評文件常態化覆核工作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2020年第二季度,生態環境部共對22個省(區、市)各級審批部門審批的151份環評文件進行重點覆核,並通過智能校核系統對地方審批的15461份環評文件進行大數據比對覆核。
  • 我國環境財政支出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摘要:我國環境財政支出在治理環境汙染、促進環境保護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由於環境財政支出納入預算管理的時間不長,還存在著環境汙染治理支出不足,環保部門經費不足,環境科技投入不足等問題,對此,本文提出要理順環境保護支出中的事權,並加強環境財政支出的預算管理。
  • 阿壩州召開長江黃河上遊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專題會議
    1月6日下午,州委副書記、州政府州長楊克寧召集州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及相關部門召開阿壩州長江黃河上遊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專題會議,迅即傳達貫徹了全省長江黃河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推進督導現場會、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觀看了《四川省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警示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