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歷史比大熊貓還悠久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歷史比大熊貓還悠久

2017-10-27 22:51: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普氏野馬 主辦方供圖

  中國境內比大熊貓還古老的「活化石」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 陳溯)27日,由中國馬業協會、中國社會藝術協會聯合主辦的「與野馬同行」2017野馬公益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如今中國野馬種群恢復到400多匹。

  普氏野馬距今有6000萬年進化史,是比大熊貓(800萬年進化史)還歷史悠久的古老物種,也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一種野生馬,普氏野馬的染色體為66個,比家馬多出一對,智商約為6歲的孩童。

普氏野馬 主辦方供圖

  普氏野馬原本分布於中國新疆準葛爾盆地北塔山及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百年前遭受掠奪直至野外滅絕,1899年至1903年,俄、法、英等國的研究機構將50匹左右野馬運抵歐洲,到二戰結束時,這些普氏野馬僅在捷克和德國剩下不到20匹的數量。

  當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動植物保護處調研員王政介紹,改革開放後,中國花重金分批將原產自中國的普氏野馬引回故土,建立起新疆卡拉麥裡野馬保護區並進行繁育和野放,逐漸恢復到如今400多匹的數量,目前,中國成為世界上擁有野馬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新疆卡拉麥裡野馬保護區也成為亞洲最大、最有成效的野馬保護單位。

「與野馬同行」2017野馬公益行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陳溯 攝

  據了解,經過全球的共同努力,目前,全世界現存野馬近2000匹,有8個國家建立了野馬自然保護區。

  當天,為傳播野馬回歸所代表的環保時代精神,呼籲更多人加入到野馬保護事業中來,會議舉辦了野馬認養、紀錄片、舞臺劇、學術演講、野馬部落文化基地等多種公益倡導活動。主辦方介紹,儘管野馬十分珍稀,但個人認養一匹野馬所需費用並不高昂,每年只需要4000元(人民幣,下同)到10000元。

  野馬事業的倡導者、野馬部落文化的發起人之一、納稅人報社社長趙小玲表示,野馬回歸大自然,彰顯了國際合作拯救瀕危動物的成功範例;野馬回歸中國,彰顯了以新疆各界和林業工人為代表的人文精神,體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野馬的文化視野,是保護自然資源的一次覺醒,她堅持,野馬系列項目要煥發文化理性的內涵及生態文明的本真,商業品牌的推廣和文化活動的推廣需要同時進行,利用《野馬》的演出優勢和宣傳渠道全方位地推廣野馬文化,「我們需要一個詩意的中國,讓人和野馬在東方詩意地棲居。」(完)

相關焦點

  •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2020-08-25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進行「瘦身訓練」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25日電 (張赫凡)在圍欄鐵門打開的瞬間,46匹普氏野馬奔鳴著跑向遠方,身影漸漸消失在了戈壁深處……記者25日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了解到,該中心46匹普氏野馬開始在200餘萬平方米的區域進行半散放訓練。
  • 敦煌:普氏野馬數量達70匹 種群不斷壯大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近日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2010年至今,放歸在敦煌西湖保護區的28匹普氏野馬種群不斷壯大,目前已經超過70匹,根據這些年普氏野馬的繁殖量和速度來說,在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取得了成功。
  • 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7日電(記者杜剛)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這次體檢由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和自治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野馬中心高級獸醫師恩特馬克介紹,體檢內容主要包括馬鼻疽、馬傳染性貧血、馬流感、非洲馬瘟檢疫,並做了血常規、血液生化檢測、寄生蟲卵檢測。
  • 知馬:普氏野馬
    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原產於蒙古國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一帶,是世界上僅存的野馬,因人類獵殺和生態惡化已於1960年代野外滅絕。在野生狀態下通常棲息於海拔700至1800米的草原或半沙漠地帶,耐渴能力強,食物主要為蘆葦、蒿子等植物的莖葉。它們機警兇野善奔跑喜群居,由公馬為首領結成5-20隻馬群。每個種群都有明確的活動範圍,並以每天3至6英裡的速度在草原上遷移,每晚睡4個小時。壽命約25-35歲。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 「娘子軍團」進行健美訓練
    2020年11月25日,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46匹普氏野馬「娘子軍團」從狹小的圍欄奔向了3000畝寬敞的「健身房」進行「瘦身健美」訓練,因圈舍改造和設施維修中斷了半年的野馬半散放訓練又拉開了帷幕。按照野馬引進之初制定的適應性飼養、欄養繁育、半自然散放、自然散放、自然生活的野生種群恢復實施方案,野馬中心繁殖研究基地分期分批開展野馬半散放訓練,這一措施可以使野馬在半散放區採食各種天然植物,改善了飼草營養單一的問題,有助於培育野馬野外生存技能,提高群體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除了對明年要放歸的野馬強化半散放訓練外,野馬中心還計劃對所有圈養的野馬進行輪訓。
  • (社會)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7日電(記者杜剛)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這次體檢由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和自治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
  • 普氏野馬,馳騁在卡拉麥裡的魅影
    基因之古老,血統之純正,數量之稀少,這一切,使得普氏野馬毫無疑問進入珍稀瀕危物種行列。普氏野馬跟家馬從基因上就有著非常顯性的區別,它擁有33對染色體,而家馬只有32對。普氏野馬習性兇野,它的嗅覺、視覺和聽覺都極為靈敏,即便是在吃草的過程中,也在機警地觀察周圍的形勢,防範非常嚴謹,所以自然界裡,他們的天敵很難接近馬群。
  • 守護重回故鄉的普氏野馬
    副駕上的阿達比亞特是這支三人野馬監測小組組長。經驗告訴他,普氏野馬喜歡爬到坡頂沐風而憩。接到指令,駕駛皮卡車的葉爾江·哈哈爾曼掛上3擋,踩下油門。坡頂視線豁然開朗,500米開外的山頭,一匹落單的成年野馬露出半個馬身。坐在車廂後排的木哈買提·布然汗跳下車,掏出A4紙大小的簿子和手持GPS,速記著發現普氏野馬的時間、點位、植被情況等七八項數據。
  • 中國野馬種群突破600匹大關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目前,新疆和甘肅兩地普氏野馬總數量達593匹,加上國內動物園飼養的野馬,中國野馬種群總數已突破600匹大關,其中野外種群達347匹,佔世界野馬總數的近1/3,繼續保持擁有野馬數量世界第一的地位。該中心主任馬吉中介紹,自1990年起,該中心陸續從美國、德國及北京動物園引進普氏野馬18匹,2010年和2012年先後兩次向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野馬28匹,野放野馬已完全適應了野外自然環境,目前種群數量達65匹。據資料顯示,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境內的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也有野馬。
  • 上半年新增41匹 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上半年新增41匹 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中國新聞網 | 2020-07-09 15:11:42 記者9日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獲悉,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新增41匹。
  • 普氏野馬,神秘的珍稀動物!
    在我國新疆的準噶爾盆地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乾旱荒漠草原地帶,曾經生活著一種野馬——普氏野馬。別看它與現代馬沒有多大差別,但它被認為是歷史上眾多野馬中唯一生存至今的種類,對人類尋求生物進化規律、發展生物基因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 科學家用40年前冷凍基因,克隆出普氏野馬,網友:恐龍呢
    據《太陽報》報導,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專家稱Kurt的出生令人興奮,這恢復了幾十年前喪失的遺傳多樣性。
  • 新疆為普氏野馬製作營養餐應對寒冬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的圈養野馬在吃冬季營養餐。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3日電(記者杜剛、郭燕)幾天前一場大雪降臨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這裡的溫度降低至零下12℃左右,生活於此的97匹世界唯一野生馬種——普氏野馬享受到特殊的冬季營養餐。
  • 科學家成功克隆出瀕危生物普氏野馬,但這可能是痛苦的開始
    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普氏野馬是全球瀕危生物,它原產於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普氏野馬演化史長達五六千萬年,比大 熊貓、鴨嘴獸等「活化石」更具動物 演化研究價值。
  • 寒冬降臨 普氏野馬吃上特殊營養餐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日電(記者杜剛、郭燕)幾日前一場大雪降臨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這裡的溫度也降低至零下12℃左右,生活於此的97匹世界唯一野生馬種——普氏野馬享受到特殊的冬季營養餐。這97匹野馬為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所圈養。
  • 我國大熊貓、丹頂鶴還有多少你知道嗎?
    1、大熊貓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一級國內主要保護地:大熊貓國家公園現存數量:2019年共繁殖大熊貓37胎60隻,存活57隻,全球圈養大熊貓數量達到600隻;2015年2月28日,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目前現存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已達1864隻,比第三次調查時增長
  • 新疆畜牧專家給普氏野馬做全面「體檢」
    天山網訊(文/記者 趙梅 圖/通訊員 張赫凡)近日,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畜牧科學院、新疆動物疫病疾控中心,給中心30匹抽檢野馬進行了全面的「體檢」。據悉,全面「體檢」內容包括毛髮、五官、血生化、血常規、寄生蟲卵等12項,檢疫報告預計12月初完成。這次「體檢」是為了切實做好普氏野馬的疫病防控工作,保障野馬的健康安全。
  • 潛心研究,為普氏野馬回歸野化護航
    然而,冬季乾旱條件下更多的普氏野馬向人工救護點聚集,而非像蒙古野驢進行遷徙;超過同域土著種蒙古野驢和散放家馬3~5倍的寄生蟲感染常年發生於普氏野馬群體現象,均暴露出野馬野化進程中存在著諸多隱患。」「除了用藥物驅蟲,我們還通過應用高架食槽及恆溫水槽等設備來切斷線蟲傳播鏈、加大半散放訓練來等方式,防治野馬的寄生蟲病,近幾年野馬驅蟲工作成效顯著,各類寄生蟲的感染率明顯降低。」
  • 中國野馬:從幾近滅絕到恣意奔騰
    一匹匹小馬駒的誕生,使瀕危物種普氏野馬在我國的種群進一步壯大。  普氏野馬有著6000萬年的進化史,是地球上僅存的野生馬種。準噶爾盆地是野馬繁衍生息的故土,它們曾經馳騁在這裡的茫茫戈壁、萬裡草原。但因為盜獵及環境惡化等多種原因,野馬在野外幾近滅絕,普氏野馬的野生種群已於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