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2020-12-04 新華社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7日電(記者杜剛)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

這次體檢由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和自治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

野馬中心高級獸醫師恩特馬克介紹,體檢內容主要包括馬鼻疽、馬傳染性貧血、馬流感、非洲馬瘟檢疫,並做了血常規、血液生化檢測、寄生蟲卵檢測。體檢項目內容多、覆蓋面廣、採樣基數大,是野馬中心成立34年來對野馬做的最全面一次體檢,特別是血液生化檢測和非洲馬瘟檢疫是首次開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獸醫研究所高級獸醫師王傑說,血常規及血液生化檢測可以全面掌握野馬健康狀況,廣泛應用於臨床疾病診斷。

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種,全球數量2000餘匹。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成立34年來,在從英國、德國、美國引入24匹普氏野馬基礎上,累計繁殖了6代共760匹野馬,目前種群數量達482匹。(完)

相關焦點

  • (社會)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7日電(記者杜剛)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這次體檢由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和自治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
  • 新疆畜牧專家給普氏野馬做全面「體檢」
    天山網訊(文/記者 趙梅 圖/通訊員 張赫凡)近日,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畜牧科學院、新疆動物疫病疾控中心,給中心30匹抽檢野馬進行了全面的「體檢」。據悉,全面「體檢」內容包括毛髮、五官、血生化、血常規、寄生蟲卵等12項,檢疫報告預計12月初完成。這次「體檢」是為了切實做好普氏野馬的疫病防控工作,保障野馬的健康安全。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進行「瘦身訓練」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25日電 (張赫凡)在圍欄鐵門打開的瞬間,46匹普氏野馬奔鳴著跑向遠方,身影漸漸消失在了戈壁深處……記者25日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了解到,該中心46匹普氏野馬開始在200餘萬平方米的區域進行半散放訓練。
  • 上半年新增41匹 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上半年新增41匹 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中國新聞網 | 2020-07-09 15:11:42 記者9日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獲悉,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新增41匹。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 「娘子軍團」進行健美訓練
    2020年11月25日,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46匹普氏野馬「娘子軍團」從狹小的圍欄奔向了3000畝寬敞的「健身房」進行「瘦身健美」訓練,因圈舍改造和設施維修中斷了半年的野馬半散放訓練又拉開了帷幕。通向大圍欄的鐵門打開瞬間,46匹野馬在「女王」準噶247號的率領下,嘶鳴著、奔跑著,留下一路塵煙,像箭一樣射向遠方,轉眼就消失在了戈壁深處。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楊建明說介紹,這是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成立34年以來就地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半散放訓練,一次性將野馬中心近半數的野馬放入了半散放區。
  •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2020-08-25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普氏野馬數量達70匹 種群不斷壯大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近日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2010年至今,放歸在敦煌西湖保護區的28匹普氏野馬種群不斷壯大,目前已經超過70匹,根據這些年普氏野馬的繁殖量和速度來說,在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取得了成功。
  •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歷史比大熊貓還悠久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歷史比大熊貓還悠久 2017-10- 主辦方供圖   中國境內比大熊貓還古老的「活化石」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 陳溯)27日,由中國馬業協會、中國社會藝術協會聯合主辦的「與野馬同行」2017野馬公益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如今中國野馬種群恢復到400多匹。
  • 新疆為普氏野馬製作營養餐應對寒冬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的圈養野馬在吃冬季營養餐。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3日電(記者杜剛、郭燕)幾天前一場大雪降臨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這裡的溫度降低至零下12℃左右,生活於此的97匹世界唯一野生馬種——普氏野馬享受到特殊的冬季營養餐。
  • 普氏野馬,神秘的珍稀動物!
    1878年,為俄國軍隊服務的波蘭籍旅行家普爾熱瓦爾斯基來中國探險時,在新疆羅布泊附近的一塊綠洲邊,意外地發現了一群正在吃草飲水的野馬,一匹匹膘肥體壯,可愛極了。普爾熱瓦爾斯基發現追不上這些野馬,就拿槍打倒了兩匹,費了好大勁把它們拖回營地,再製成標本運回俄國。俄國的生物學家驚喜地發現,這種野馬是「世界上一切野馬之母」。俄國沙皇親自將這種野馬命名為「普爾熱瓦爾斯基馬」,簡稱「普氏野馬」。
  • 知馬:普氏野馬
    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原產於蒙古國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一帶,是世界上僅存的野馬,因人類獵殺和生態惡化已於1960年代野外滅絕。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保留著地球上唯一馬的原始基因,別的物種無法比擬其生物學意義。1879年,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在新疆的準噶爾意外地發現了它們,並將其命名為普氏野馬。
  • 守護重回故鄉的普氏野馬
    這是6月3日在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內拍攝的普氏野馬。準噶爾盆地東緣,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裡的卡山自然保護區,棲息著野驢、鵝喉羚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一度在此消失的普氏野馬是重點保護對象。普氏野馬距今有6000萬年進化史,是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全球僅2000餘匹。成群的蒙古野驢在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奔跑(6月4日攝)。
  • 普氏野馬,馳騁在卡拉麥裡的魅影
    長年在新疆野馬繁殖中心工作的張赫凡女士對野馬非常熟悉,她被人們稱為「野馬公主」。迄今為止,她已經在卡拉麥裡的荒野中守護普氏野馬25載了。那裡盛放著她全部的青春年華、她的記憶和她對普氏野馬深深的情感。當初,那些進入我國新疆的外國探險隊,掠奪文物,掠奪財富,也掠奪各類物種資源……近代以來,為了獲得野馬這一物種資源,不少國家動用過許多非正常手段。他們以探險隊的形式進入我國新疆,在準噶爾盆地一帶尋找野馬的蹤跡。成年野馬難以馴服和捕獲,他們就動用槍枝將身強力壯的成年普氏野馬獵殺,製作成標本運走,而將幼駒強行裝上火車掠走。
  • 尋找普氏野馬雙胞胎
    、1987年組建繁殖群、1988年3月8日誕生第一匹馬駒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在30多年裡已成功繁育600多匹野馬。2016年6月10日,普氏野馬雙胞胎姐妹路路和冉冉滿月了,兩匹小馬駒毛色較白,真像一對白雪公主。普氏野馬一般每胎只產一駒,這次產了雙駒,實屬罕見。
  • 普氏野馬:我們是不幸的「幸運兒」
    陽光撒向位於中國新疆準格爾盆地的卡拉麥裡荒漠,地面上的旱生叢生小禾草在春風地吹動下輕輕搖曳,空曠的荒野中,一群普氏野馬正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休息。成年普氏野馬體長在2.8米左右,大小和野驢差不多,沒有家馬那樣高大挺拔的身材,一身土黃的毛色也不甚漂亮。在族群的外圍,首領追風一邊警惕地嗅著空氣中的氣味,一邊目不轉睛地凝視著前方,若有所思。
  • 潛心研究,為普氏野馬回歸野化護航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李凱教授先後帶領8名研究人員,來到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拉開了野馬驅蟲工作的序幕。然而,冬季乾旱條件下更多的普氏野馬向人工救護點聚集,而非像蒙古野驢進行遷徙;超過同域土著種蒙古野驢和散放家馬3~5倍的寄生蟲感染常年發生於普氏野馬群體現象,均暴露出野馬野化進程中存在著諸多隱患。」
  • 普氏野馬的野性春天
    2019年4月,南回的燕子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野馬中心)的馬舍裡築起巢來,杜鵑鳥也開始
  • 科學家用40年前冷凍基因,克隆出普氏野馬,網友:恐龍呢
    據悉,普氏野馬瀕臨滅絕,人類最後一次在野外見到普氏野馬是在1969年。看到此消息後,有網友評論稱:「細想挺恐怖的,冰河時代塵封的基因是否也可復活?」也有網友表示:「恐龍呢」「斑鱉考慮一下吧!」延伸閱讀:普氏野馬原生地今年迎來18匹新生馬駒今年以來,普氏野馬原生地——新疆準噶爾盆地迎來18匹新生馬駒,其中野外新生14匹、人工繁殖4匹。
  • 寒冬降臨 普氏野馬吃上特殊營養餐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日電(記者杜剛、郭燕)幾日前一場大雪降臨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這裡的溫度也降低至零下12℃左右,生活於此的97匹世界唯一野生馬種——普氏野馬享受到特殊的冬季營養餐。這97匹野馬為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所圈養。
  • 曾經野外滅絕的新疆野馬,從歐洲「回家」後,如今「兒孫滿堂」
    ,據統計,從1899年-1903年,短短4年時間,就有50匹左右的野馬被相繼賣到歐洲,這也就成為了第一批人工飼養的普氏野馬。 所以,如今的真箇普氏野馬家族,幾乎都可以追溯到那10頭普氏野馬,因此近親繁殖的問題引起的衰退現象,是科學家一直在研究的問題,目前,全世界的圈養數量已經超過了1500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