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份,面積有166萬平方公裡,佔我國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位於我國西北邊陲,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6國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裡。
這裡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在歷史上是最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特有的物種。今天聊的新疆野馬就是從這裡起源的,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瀕危物種。
01認識新疆野馬
新疆野馬,指的就是普氏野馬,屬馬科普氏野馬屬野馬種普氏野馬亞種,它還有幾個名字,分別是亞洲野馬,蒙古野馬,準噶爾野馬。
它們的身長一般在2.1米左右,肩膀高1.1米。尾巴很長,有近1米,體重在350公斤左右,頭部比較大,脖子粗,耳朵比較短,在外形上,與家馬有幾分相似,區別在於額頭部位沒有毛,頸部的鬃毛較短,而且是直立的。普氏野馬的毛色隨季節變化會出現不同,夏天炎熱時,毛為淺棕色,身體兩側和四肢內側毛色顏色淺,腹部是乳黃色,到了冬天,天氣變冷,它們的毛髮也會隨之變長,長粗,顏色變淡,兩頰部位長出赤褐色的長毛。
普氏野馬一年四季都可以發情,春夏季更多,發情時,雌馬非常興奮,不思食慾,非常煩躁,相互間會嗅嗅聞聞。雄馬之間則會較量,一方面為了爭奪領群地位,另一方面,為了爭得交配權。
互相心儀後,雌馬和雄馬可以開始交配了,它們會相互聞一下會陰部和生殖器官,然後朝同一方向,雄馬爬跨,完成交配。健壯的雄馬能在半個小時之內,與兩頭雌馬連續交配8次。
普氏野馬與家馬在外形上差異不大,為什麼會是兩種不同的物種呢?而事實是它們確實不同,而且沒有什麼親屬關係,普氏野馬的體內比家馬多了一條染色體,導致了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種。
早在6000萬年前,普氏野馬就已經存活在地球上了,它們被人們發現是在十八世紀七八十年代,從它們發現到野外滅絕,僅用了上百年時間。
02是什麼導致了普氏野馬的野外滅絕?
1878年,沙俄軍官普爾瓦爾斯基帶領了三支探險部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中抓獲、採集野馬標本,1881年,沙俄學者波利亞科夫將這種野馬正式命名為「普氏野馬」。
自此,不斷有人把普氏野馬的一些頭骨和皮毛帶回了歐洲,西方國家對普氏野馬的興趣日益濃厚。隨後,在普氏野馬剛剛發現後不久,來自西方國家,主要是俄羅斯、法國、英國等地的博物館對普氏野馬有濃厚的興趣,想要捕捉野馬活體帶回去,但是因普氏野馬生性機警,很難以被活捉,只能被殺死。
什麼動物,只要被人盯上了,最終都會很慘,果然,人類對野馬濃厚的興趣給它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成年的野馬捉不住,於是探險家將目光投向了幼馬,終於得逞了,自此,很多小馬被抓,販運到歐洲,據統計,從1899年-1903年,短短4年時間,就有50匹左右的野馬被相繼賣到歐洲,這也就成為了第一批人工飼養的普氏野馬。
就這樣,人們對普氏野馬的濃厚興趣絲毫沒有減弱,不斷的捕獵,終於在1969年,在野外再也找不到普氏野馬的身影了,它們被宣布野外滅絕。
03一波三折的國外繁衍之路
野馬被帶回到歐洲後,被分配到了各國的動物園,人們一直在嘗試著飼養、繁衍普氏野馬,但是人工飼養的普氏野馬數量並沒有擴大,20世紀初,受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普氏野馬的繁殖並沒有變化,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當初被帶回歐洲的普氏野馬僅僅在捷克和聯邦德國的動物園裡存活,分別在捷克的布拉格動物園及聯邦德國慕尼黑二園,數量只剩下不到20頭,而這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普氏野馬還有繁衍能力。
也就是說,幾乎目前世界上存活的普氏野馬,都是這10頭普氏野馬(3頭公的,7頭母的)的後代,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烏克蘭阿斯科尼亞·諾瓦野生動物園中有一頭真正的野生野馬,這是它們為了重建野馬群,當時除了從慕尼黑和布拉格動物園買回來幾匹圈養的普氏野馬外,在1957年,還在蒙古的一個種馬場,買回來了一頭在1947年捕獲的真正野外的普氏野馬。
所以,如今的真箇普氏野馬家族,幾乎都可以追溯到那10頭普氏野馬,因此近親繁殖的問題引起的衰退現象,是科學家一直在研究的問題,目前,全世界的圈養數量已經超過了1500匹。
04普氏野馬「回家」
新疆是普氏野馬的故鄉,為了尋找新疆野馬,人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1957年,有人在甘肅肅北縣的野馬泉和明水間抓住過一頭;
1969年,新疆準噶爾盆地,有人目睹了8頭野馬組成的小群;
1971年,據說當地獵人看到過單匹的野馬;
1974年、1981年、1982年,中國科學院、新疆大學等等單位先後組織科學家形成考察隊深入到準噶爾盆地等野馬產地尋找,還通過航空調查,但最終沒有失望而歸。
因此,普氏野馬被認為是已經野外滅絕了。
為了讓這一物種重新回到新疆,1986年,經多方努力,我國從英國、美國、德國等多個國家,陸續買回了24匹普氏野馬。
成立了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從事新疆野馬的飼養、培育、繁殖和野外放生工作。成立34年來,普氏野馬已經繁育了6代共716匹野馬,現在的種群數量在439匹。
2001年開始,我國嘗試野外放生,2001年8月28日,首批27匹野馬在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放生,先後共放生了16批次,110匹野馬。
目前新疆共有野外種群240匹,半散放種群108匹,圈養的91匹,而全球目前共有2000匹普氏野馬。
05結語
在自然界的眾多動物中,新疆野馬雖然一度滅絕,但是也算是幸運,畢竟,這個種群頑強的生存下來了,而且各國科學家都在盡全力保護它們,它們也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個野馬種了,而還有很多動物,已經沒有機會了。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請關注@趣聊科學,帶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