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普氏野馬滅絕

2020-12-05 動物之最1

20世紀70年代——普氏野馬滅絕

普氏野馬:又被稱為蒙古野馬,亞洲野馬。普氏野馬指的是,生活在中國境內的野馬。20世紀70年代,中國宣稱普氏野馬滅絕。

普氏野馬和家養馬相似。普氏野馬體長約2米,尾長0.9米,體重在400千克左右。普氏野馬也有自己獨具的特點:馬頭又長又大,頸部粗壯有力,頸上,有一列又直又密的黑色鬃毛,身體的顏色隨著一年四季而改變。

普氏野馬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內蒙古三省,多棲息於遼闊草原和有水源的戈壁荒漠。普氏野馬以草類植物為食,例如蘆葦,莎草,紅柳等。

普氏野馬喜歡群居,常常十數頭結群為一個群體,由一頭成年雄性野馬擔當首領。首領野馬具有諸多的特權,可以擁有多個雌性配偶。每當到了夏季,到了雄雌野馬的發情期,就會有雄性普氏野馬挑戰首領的地位,爭奪位置和配偶,常常會引發生死大戰。

普氏野馬性機警,善於奔跑。一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驚慌奔跑,擅長奔跑的普氏野馬,奔跑速度每小時可達65公裡,並且耐力十足,可以連續奔跑4個小時。

普氏野馬的繁殖。普氏野馬在夏季進行交配,雌性普氏野馬的發情期為7天,懷孕期將近1年,雌性普氏野馬會在來年的4~5月產下一頭幼崽。

普氏野馬在近代被大量的偷獵捕殺,以及外國人的偷盜捕捉,外國人把偷盜的普氏野馬運回歐洲和他們自己的國家。致使中國普氏野馬於20世紀70年代滅絕。可喜可賀的是:中國於1992年重新從國外引進普氏野馬。如今,普氏野馬已經放歸野外,獨自生存。

相關焦點

  •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2020-08-25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普氏野馬數量達70匹 種群不斷壯大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近日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2010年至今,放歸在敦煌西湖保護區的28匹普氏野馬種群不斷壯大,目前已經超過70匹,根據這些年普氏野馬的繁殖量和速度來說,在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取得了成功。
  • 知馬:普氏野馬
  • 普氏野馬:我們是不幸的「幸運兒」
    陽光撒向位於中國新疆準格爾盆地的卡拉麥裡荒漠,地面上的旱生叢生小禾草在春風地吹動下輕輕搖曳,空曠的荒野中,一群普氏野馬正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休息。成年普氏野馬體長在2.8米左右,大小和野驢差不多,沒有家馬那樣高大挺拔的身材,一身土黃的毛色也不甚漂亮。在族群的外圍,首領追風一邊警惕地嗅著空氣中的氣味,一邊目不轉睛地凝視著前方,若有所思。
  • 科學家成功克隆出瀕危生物普氏野馬,但這可能是痛苦的開始
    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普氏野馬是全球瀕危生物,它原產於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普氏野馬演化史長達五六千萬年,比大 熊貓、鴨嘴獸等「活化石」更具動物 演化研究價值。
  • 幾近滅絕的「蒙古野馬」
    綜合6月19日蒙通社、蒙古Medee網新聞:6月19日,從捷克共和國的布拉格動物園又有4匹蒙古野馬(又稱普氏野馬),由捷克的軍用運輸機運抵了蒙古國。蒙古野馬,喜歡棲息於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機警,善奔跑。一般由強壯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頭馬群,營遊移生活。原分布於蒙古國、中國新疆準葛爾盆地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
  • 普氏野馬,神秘的珍稀動物!
    早在19世紀以前,野馬就以其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成為動物界的明星,達爾文正是從對南美洲缺乏原生野馬現象的研究開始,寫下了自己的不朽名著——《進化論》。從那以後,野馬成為追蹤進化鏈條、尋訪生命之謎的重要物種。但是,由於森林被大片砍伐、草原被破壞等原因,古代曾廣泛分布於地球的野馬幾近滅絕。正當人們為野馬的消失而絕望時,事情又出現了轉機。
  • 中國野馬:從幾近滅絕到恣意奔騰
    本報記者李娜  本報通訊員張赫凡  入夏後,我國西北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準噶爾盆地漸漸被草木染綠,在原野馳騁的普氏野馬為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增添了生機。6月20日傍晚,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準噶爾281號」母馬產下一匹可愛的野馬「小公主」,這是自1985年我國開始實施野馬重引入項目以來在新疆誕生的第699匹野馬寶寶。
  • 最新研究結果:世界上的野馬已經滅絕
    【環球網綜合報導】世界上的野馬已經滅絕。這是根據馬祖先最新的DNA分析,重寫系統樹後得出的意外結果。據日本雅虎新聞網報導,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上的論文稱,大部分人認為普氏野馬是地球上現存的唯一野馬,但普氏野馬實際上是從飼主那裡逃出來的家馬的後代。
  • 曾經野外滅絕的新疆野馬,從歐洲「回家」後,如今「兒孫滿堂」
    早在6000萬年前,普氏野馬就已經存活在地球上了,它們被人們發現是在十八世紀七八十年代,從它們發現到野外滅絕,僅用了上百年時間。 就這樣,人們對普氏野馬的濃厚興趣絲毫沒有減弱,不斷的捕獵,終於在1969年,在野外再也找不到普氏野馬的身影了,它們被宣布野外滅絕。
  • 普氏野馬可能已經滅絕,科學家們卻不願相信,仍在追尋它的足記
    現在很多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很多動物已經滅絕了,很多稀奇的的動物也是越來越少,動物的死亡途徑也是非常多的,比如環境的影響,食物鏈之間的食與被食,還有人類的捕殺,沒有一點節制,對動物的傷害也比較大。大家平常可以經常看到跟馬很像的動物,馬在平常看到的比較少,但是也有的,平常的馬的種類也挺多的,可是有些就不這樣了,普氏野馬很聰明也是個非常不錯的物種,但是現在好像已經瀕臨滅絕,但是我們的科學家還是不放棄,仍在苦苦的追尋著足記,不久前有網友說在山上曾經看到了,普氏野馬的蹤跡,科學家立即前往追查。
  • 普氏野馬
    2004年5月,沿著青藏鐵路,偶見夕陽下藏羚羊、野驢或縱或立的身影,而之於野馬,是2010年9月一次機緣。 普氏野馬,一種在中國境內滅絕的物種,在上個世紀,中國用野驢從歐洲換了18匹回來,半人工半野牧,隊伍逐漸壯大,目前不足二百匹,新疆、甘肅二地建有專門的基地。
  • 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在新疆-普氏野馬!
    普氏野馬 普氏野馬的外形像家馬,又有點像驢,頭部長大,四肢短小,額部無長毛,頸鬃短而直立。 棲息於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機警,善奔跑。一般由強壯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頭馬群,營遊移生活。原分布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及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
  •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歷史比大熊貓還悠久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歷史比大熊貓還悠久 2017-10- 主辦方供圖   中國境內比大熊貓還古老的「活化石」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 陳溯)27日,由中國馬業協會、中國社會藝術協會聯合主辦的「與野馬同行」2017野馬公益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如今中國野馬種群恢復到400多匹。
  • 尋找普氏野馬雙胞胎
    2016年6月10日,普氏野馬雙胞胎姐妹路路和冉冉滿月了,兩匹小馬駒毛色較白,真像一對白雪公主。普氏野馬一般每胎只產一駒,這次產了雙駒,實屬罕見。因此,工作人員確信它們是目前世界上首例有記錄的普氏野馬雙胞胎。大家都激動萬分,把它們當作重點保護對象細心看護。我一直盼望著有機會能親眼見見這對雙胞胎姐妹,但兩次拜訪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喬木西拜野放野馬監測站(以下簡稱監測站)都未能找到它們,讓我深感遺憾。2018年10月10日,我再次來到監測站,希望這次能夢想成真。
  • 普氏野馬的野性春天
    普氏野馬外形似家馬,但額部無長毛,頸鬃短而直立,夏毛呈淺棕色「光棍漢」群裡投了顆「炸彈」2019年4月中旬,由於維修地下水管道,普氏野馬單身公馬群被隔離到另一場地。半個月後,單身母馬群也因同樣的緣故,被轉移到了與公馬群一欄之隔的場地內。
  • 守護重回故鄉的普氏野馬
    這是6月3日在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內拍攝的普氏野馬。副駕上的阿達比亞特是這支三人野馬監測小組組長。經驗告訴他,普氏野馬喜歡爬到坡頂沐風而憩。接到指令,駕駛皮卡車的葉爾江·哈哈爾曼掛上3擋,踩下油門。坡頂視線豁然開朗,500米開外的山頭,一匹落單的成年野馬露出半個馬身。坐在車廂後排的木哈買提·布然汗跳下車,掏出A4紙大小的簿子和手持GPS,速記著發現普氏野馬的時間、點位、植被情況等七八項數據。
  • 普氏野馬,馳騁在卡拉麥裡的魅影
    說到卡拉麥裡,很自然地,眼前就會閃現出普氏野馬的名字。但是,整個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約有173.3萬公頃,且東部屬礫石戈壁,中部屬卡拉麥裡山,西部屬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之大,可以想像。所以,想在這裡看到普氏野馬的身影,也是一件很難得的事,多少人為了在荒野中一睹其「芳容」,專程驅車前往普氏野馬的棲息地附近,卻常常會無功而返。
  • 中國野馬種群突破600匹大關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目前,新疆和甘肅兩地普氏野馬總數量達593匹,加上國內動物園飼養的野馬,中國野馬種群總數已突破600匹大關,其中野外種群達347匹,佔世界野馬總數的近1/3,繼續保持擁有野馬數量世界第一的地位。該中心主任馬吉中介紹,自1990年起,該中心陸續從美國、德國及北京動物園引進普氏野馬18匹,2010年和2012年先後兩次向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野馬28匹,野放野馬已完全適應了野外自然環境,目前種群數量達65匹。據資料顯示,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境內的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也有野馬。
  • 「活化石」普氏野馬,是我國新疆特有品種,為何還要從歐洲引進?
    這種馬叫做普氏野馬,或者又叫做新疆野馬,曾經是我國新疆地區的特有品種,主要分布在準噶爾盆地以及甘肅內蒙交界的馬鬃山一帶。它們在6000萬年前便已經誕生,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現存的野馬品種,也被科研人員稱為是「活化石」。普氏野馬體長大約在2.1米左右,體重約有700斤,在野外荒漠和草原之間過著群居遊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