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近滅絕的「蒙古野馬」

2021-01-19 蒙古格日


綜合6月19日蒙通社、蒙古Medee網新聞:6月19日,從捷克共和國的布拉格動物園又有4匹蒙古野馬(又稱普氏野馬),由捷克的軍用運輸機運抵了蒙古國。這4匹蒙古野馬全部為母馬,是從捷克放歸蒙古國的第九批野馬。這批蒙古野馬先是被捷克的軍用運輸機運抵科布多的布爾根縣機場降落,然後改用汽車運輸,最終被放歸在戈壁自然保護區「Б」區的泰和草原上。2018年,在該保護區的蒙古野馬種群數量是230餘匹。2019年春,共有40匹母野馬產駒,使在該保護區的蒙古野馬種群數量增至270餘匹。



由荷蘭政府出資幫助蒙古國實施野馬回歸計劃始於1992年,在蒙古國共建成有3個野馬自然保護區,分別是呼斯泰嶺(中央省)、泰和草原(戈壁阿爾泰省)、浩敏草原(扎布汗省)野馬保護區。其中,位於戈壁阿爾泰省布嘎特縣的泰和草原野馬保護區,每年都要接收3-4匹野馬放歸。迄今為止,從捷克共和國放歸蒙古國的蒙古野馬數量已達到了35匹。



蒙古野馬,喜歡棲息於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機警,善奔跑。一般由強壯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頭馬群,營遊移生活。原分布於蒙古國、中國新疆準葛爾盆地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1878年,沙俄軍官普熱瓦爾斯基率領探險隊先後3次進入準葛爾盆地奇臺至巴裡坤的丘沙河、滴水泉一帶捕獲、採集蒙古野馬標本,1881年由沙俄學者波利亞科夫正式定名為「普氏野馬」。



蒙古野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馬品種。蒙古國曾於1947年捕捉到過1匹,當時被送到了烏克蘭動物園飼養。中國曾於1957年在甘肅省肅北縣的野馬泉和明水之間捕捉到過1匹,之後再也無確鑿證據證明發現過蒙古野馬。20世紀60年代,蒙古國首先宣布野生野馬滅絕。從90年代開始,蒙古國從歐洲引回蒙古野馬種源,放歸大自然繁育。目前,在蒙古國內的蒙古野馬種群數量已超過了600多匹。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位於新疆昌吉州吉木薩爾縣境內,面積約3萬畝,承擔著普氏野馬的拯救工程,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八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拯救工程之一。該中心從1985年起,先後從英國、美國、德國引進普氏野馬24匹,從適應性飼養保種到欄養繁育擴群,從半散放到自然散放,再到自然生活的野生種群,經過三十餘年的努力,截至2018年中旬,研究中心實有普氏野馬種群達到413匹,其中野放普氏野馬200匹。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原創雖好,碼字太累,感激讚賞!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在蒙古國呼斯泰嶺保護區,我們發現了幾近滅絕的蒙古野馬
    在寬闊的草原、荒漠地區,生存著一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蒙古野馬(又名普氏野馬)。蒙古野馬頭部佔全身比例較大,額毛很短,讓人印象深刻。雖然身材嬌小,但充滿野性與不羈,很難被人類馴服,獨立性很強。在距今1.1萬年至4000年間,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的捕殺,野馬從300多個品種到只剩下蒙古野馬一個品種倖存。即便如此,蒙古野馬也難逃厄運,在上世紀中葉於野外幾近滅絕。在無數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成為如今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唯一的野馬品種。
  • 紀念蒙古野馬獲得重生25周年珍貴圖片
    蒙古野馬,又叫普氏野馬,曾經一度廣泛活躍在新疆天山附近、內蒙古巴彥淖爾盟北部以及境蒙古國的西南部。蒙古野馬長相俊美,充滿野性與不羈,很難被人類馴服,獨立性很強,可以看做是馬類家族中的「朋克搖滾群」。野馬頭部佔全身比例較大,額毛很短,像小女孩的劉海,耳朵短小,頸部粗短。雖然沒有家馬披於頸兩側飄逸且顏色各異的鬃毛,但它棕褐色短而直立的鬃毛像小男孩整齊劃一的板寸,讓人印象深刻,體型均稱秀氣,能叫出家馬那種動聽的嘶嗚。野馬群毛色整體呈黃褐色,遠遠望去,它們和沙漠戈壁融為迷彩隱蔽自己,人們只能從它們那映襯在沙漠上走動的影子發現它。
  • 中國野馬:從幾近滅絕到恣意奔騰
    本報記者李娜  本報通訊員張赫凡  入夏後,我國西北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準噶爾盆地漸漸被草木染綠,在原野馳騁的普氏野馬為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增添了生機。6月20日傍晚,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準噶爾281號」母馬產下一匹可愛的野馬「小公主」,這是自1985年我國開始實施野馬重引入項目以來在新疆誕生的第699匹野馬寶寶。
  • 僅存的純種蒙古野馬
    蒙古野馬一般指普氏野馬(學名:Equus ferus、Equus ferus ssp.przewalskii):體長約210釐米,肩高約110釐米,尾長90釐米,體重350千克。頭部長大,頸粗,耳比驢短,蹄寬圓。
  • 20世紀70年代——普氏野馬滅絕
    20世紀70年代——普氏野馬滅絕普氏野馬:又被稱為蒙古野馬,亞洲野馬。普氏野馬指的是,生活在中國境內的野馬。20世紀70年代,中國宣稱普氏野馬滅絕。普氏野馬和家養馬相似。普氏野馬體長約2米,尾長0.9米,體重在400千克左右。普氏野馬也有自己獨具的特點:馬頭又長又大,頸部粗壯有力,頸上,有一列又直又密的黑色鬃毛,身體的顏色隨著一年四季而改變。普氏野馬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內蒙古三省,多棲息於遼闊草原和有水源的戈壁荒漠。普氏野馬以草類植物為食,例如蘆葦,莎草,紅柳等。
  • 普氏野馬,神秘的珍稀動物!
    早在19世紀以前,野馬就以其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成為動物界的明星,達爾文正是從對南美洲缺乏原生野馬現象的研究開始,寫下了自己的不朽名著——《進化論》。從那以後,野馬成為追蹤進化鏈條、尋訪生命之謎的重要物種。但是,由於森林被大片砍伐、草原被破壞等原因,古代曾廣泛分布於地球的野馬幾近滅絕。正當人們為野馬的消失而絕望時,事情又出現了轉機。
  • 曾經野外滅絕的新疆野馬,從歐洲「回家」後,如今「兒孫滿堂」
    ,它還有幾個名字,分別是亞洲野馬,蒙古野馬,準噶爾野馬。 早在6000萬年前,普氏野馬就已經存活在地球上了,它們被人們發現是在十八世紀七八十年代,從它們發現到野外滅絕,僅用了上百年時間。
  • 蒙古國尋野馬
    馴馬師的蒙古包內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獎章展示了主人所獲的眾多佳績,女主人以大盤端出鮮美羊肉款待遠道而來的我們,不吃羊肉的我只好以參觀他一望無際的大馬場為藉口躲在茫茫烈日下只有汽車才能帶來的一小片陰涼處...那一日自備的水果零食午餐全部給了馴馬師家胖乎乎、圓嘟嘟、非常可愛但不知男孩還是女孩的小寶貝兒。
  • 最新研究結果:世界上的野馬已經滅絕
    【環球網綜合報導】世界上的野馬已經滅絕。這是根據馬祖先最新的DNA分析,重寫系統樹後得出的意外結果。據日本雅虎新聞網報導,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上的論文稱,大部分人認為普氏野馬是地球上現存的唯一野馬,但普氏野馬實際上是從飼主那裡逃出來的家馬的後代。
  • 美國研究:野馬早已滅絕 野性並非天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趙怡蓁】法國《費加羅報》2月22日報導稱,根據一項最新DNA分析研究,地球上野馬早已經滅絕,這項發現意外改寫了馬系「家譜」。據報導,22日刊登於美國期刊《科學》的研究報告指出,大部分民眾認為地球上現存的最後野馬是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但普氏野馬實際上是從它們飼主手中逃脫的馴化馬
  • 普氏野馬:我們是不幸的「幸運兒」
    「因為咱們普氏野馬當年也差點消失。」「我們也差點滅絕嗎?」追風的話讓超速大為吃驚,「爸爸,快給我講講,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它催促道。「那就從名字開始講起吧。你知道我們的全名叫什麼嗎?」「不知道。」超速搖搖頭。「普爾熱瓦爾斯基野馬。」追風慢慢地說。「哇,好洋氣的名字。」超速脫口而出。
  • 科學家用40年前冷凍基因,克隆出普氏野馬 網友:恐龍呢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太陽報》報導,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專家稱Kurt的出生令人興奮,這恢復了幾十年前喪失的遺傳多樣性。
  • 我國近代有哪些動物滅絕了?為什麼?
    從地球上生命誕生之初到今天,動物滅絕就沒有停止過,僅僅是大的物種滅絕就有5次之多,時至今日,動物的滅絕依然在不斷的上演著。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動物的滅絕呢?在我國的近代又有哪些動物滅絕了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 研究稱野馬早已從地球滅絕 科學家:令人傷心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2月23日電 根據一項新DNA分析研究,全世界野馬早就已經滅絕,這項發現意外改寫馬系家譜(family tree)。
  • 科學家用40年前冷凍基因,克隆出普氏野馬,網友:恐龍呢
    據《太陽報》報導,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專家稱Kurt的出生令人興奮,這恢復了幾十年前喪失的遺傳多樣性。
  • 普氏野馬可能已經滅絕,科學家們卻不願相信,仍在追尋它的足記
    現在很多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很多動物已經滅絕了,很多稀奇的的動物也是越來越少,動物的死亡途徑也是非常多的,比如環境的影響,食物鏈之間的食與被食,還有人類的捕殺,沒有一點節制,對動物的傷害也比較大。大家平常可以經常看到跟馬很像的動物,馬在平常看到的比較少,但是也有的,平常的馬的種類也挺多的,可是有些就不這樣了,普氏野馬很聰明也是個非常不錯的物種,但是現在好像已經瀕臨滅絕,但是我們的科學家還是不放棄,仍在苦苦的追尋著足記,不久前有網友說在山上曾經看到了,普氏野馬的蹤跡,科學家立即前往追查。
  • 科學家成功克隆出瀕危生物普氏野馬,但這可能是痛苦的開始
    近日,美國聖地牙哥,科學家公布了世界第一隻克隆的普氏野馬(蒙古野馬)Kurt的視頻。Kurt是科學家們用40年前冷凍保存的遺傳物質克隆出來的。普氏野馬是全球瀕危生物,它原產於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普氏野馬演化史長達五六千萬年,比大 熊貓、鴨嘴獸等「活化石」更具動物 演化研究價值。
  • 新疆16種野生動物面臨滅絕和極危:野馬、高鼻羚羊野外滅絕
    新華網烏魯木齊1月4日消息,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態研究所野生動植物與溼地研究室近日發布了《新疆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全區有99種動物被列入該名錄,其中,野馬、高鼻羚羊等16種野生動物進入滅絕、極危等級。 野馬
  • 準噶爾野馬一度消失,在荒漠可以3天不喝水,還能通過風找到水源
    有一種健碩英俊的大型野生馬,棲息在準噶爾盆地,及蒙古高原西南部的荒漠草原地帶,被稱為準噶爾野馬。 近日,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透露:準噶爾野馬的繁殖季節已經結束,今年野馬共產駒47匹,是歷年來產駒最多的一年,說明準噶爾野馬種群在持續擴大。
  • 準噶爾野馬一度消失,在荒漠可以3天不喝水,還能通過風找到水源
    有一種健碩英俊的大型野生馬,棲息在準噶爾盆地,及蒙古高原西南部的荒漠草原地帶,被稱為準噶爾野馬。近日,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透露:準噶爾野馬的繁殖季節已經結束,今年野馬共產駒47匹,是歷年來產駒最多的一年,說明準噶爾野馬種群在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