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疆和甘肅兩地普氏野馬總數量達593匹,加上國內動物園飼養的野馬,中國野馬種群總數已突破600匹大關,其中野外種群達347匹,佔世界野馬總數的近1/3,繼續保持擁有野馬數量世界第一的地位。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介紹,該中心自1986年建立以來,在先後從英國、德國、美國引入24匹野馬的基礎上,圍繞保種、擴群、野化研究實驗開展工作,共繁殖6代714匹野馬。2001年8月28日,第一批27匹野馬在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實現我國首次放歸實驗,先後有16批次110匹野馬放歸野外。2003年野馬野外繁殖獲得成功,2004年形成自然分群。目前,新疆共有野馬438匹,其中圈養野馬90匹,半散放野馬108匹,野放野馬240匹。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甘肅瀕危動物保護中心目前甘肅有野馬155匹,其中圈養野馬48匹,野放野馬107匹。該中心主任馬吉中介紹,自1990年起,該中心陸續從美國、德國及北京動物園引進普氏野馬18匹,2010年和2012年先後兩次向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野馬28匹,野放野馬已完全適應了野外自然環境,目前種群數量達65匹。
據資料顯示,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境內的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也有野馬。1992年,英國約翰阿斯匹諾野生動物園向中國無償贈送了10匹野馬,1997年發展至14匹後被運送至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年裡,野馬生存能力顯著增強,數量已增至42匹。
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保留著馬的原始基因。其原產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有6000萬年的進化史,世界約2000餘匹,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瀕危物種,其野生種群於20世紀70年代滅絕。
國際上對野馬的保種給予了高度重視,並成立野馬保護管理組織。全球野馬管理計劃的兩個目標是:將野馬再引入至原生環境,且保存現存圈養野馬90%以上的遺傳多樣性,中國和蒙古國是前一目標的選定國家。
從1985起,我國實施了「野馬返鄉計劃」,陸續從歐洲引回普氏野馬,在新疆、甘肅進行繁育和野外放歸試驗。中國野馬保護成效顯著,種群數量穩步增長,野外種群持續擴大,成為我國物種重引入最成功的典範,提升了我國在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國際影響。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