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馬種群突破600匹大關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2020-11-23 騰訊網

目前,新疆和甘肅兩地普氏野馬總數量達593匹,加上國內動物園飼養的野馬,中國野馬種群總數已突破600匹大關,其中野外種群達347匹,佔世界野馬總數的近1/3,繼續保持擁有野馬數量世界第一的地位。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介紹,該中心自1986年建立以來,在先後從英國、德國、美國引入24匹野馬的基礎上,圍繞保種、擴群、野化研究實驗開展工作,共繁殖6代714匹野馬。2001年8月28日,第一批27匹野馬在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實現我國首次放歸實驗,先後有16批次110匹野馬放歸野外。2003年野馬野外繁殖獲得成功,2004年形成自然分群。目前,新疆共有野馬438匹,其中圈養野馬90匹,半散放野馬108匹,野放野馬240匹。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甘肅瀕危動物保護中心目前甘肅有野馬155匹,其中圈養野馬48匹,野放野馬107匹。該中心主任馬吉中介紹,自1990年起,該中心陸續從美國、德國及北京動物園引進普氏野馬18匹,2010年和2012年先後兩次向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野馬28匹,野放野馬已完全適應了野外自然環境,目前種群數量達65匹。

據資料顯示,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境內的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也有野馬。1992年,英國約翰阿斯匹諾野生動物園向中國無償贈送了10匹野馬,1997年發展至14匹後被運送至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年裡,野馬生存能力顯著增強,數量已增至42匹。

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保留著馬的原始基因。其原產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有6000萬年的進化史,世界約2000餘匹,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瀕危物種,其野生種群於20世紀70年代滅絕。

國際上對野馬的保種給予了高度重視,並成立野馬保護管理組織。全球野馬管理計劃的兩個目標是:將野馬再引入至原生環境,且保存現存圈養野馬90%以上的遺傳多樣性,中國和蒙古國是前一目標的選定國家。

從1985起,我國實施了「野馬返鄉計劃」,陸續從歐洲引回普氏野馬,在新疆、甘肅進行繁育和野外放歸試驗。中國野馬保護成效顯著,種群數量穩步增長,野外種群持續擴大,成為我國物種重引入最成功的典範,提升了我國在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國際影響。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上半年新增41匹 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上半年新增41匹 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中國新聞網 | 2020-07-09 15:11:42 記者9日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獲悉,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新增41匹。
  •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2020-08-25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普氏野馬數量達70匹 種群不斷壯大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近日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2010年至今,放歸在敦煌西湖保護區的28匹普氏野馬種群不斷壯大,目前已經超過70匹,根據這些年普氏野馬的繁殖量和速度來說,在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取得了成功。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進行「瘦身訓練」
    普氏野馬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生馬種,全世界僅存2000餘匹。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25日電 (張赫凡)在圍欄鐵門打開的瞬間,46匹普氏野馬奔鳴著跑向遠方,身影漸漸消失在了戈壁深處……記者25日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了解到,該中心46匹普氏野馬開始在200餘萬平方米的區域進行半散放訓練。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 「娘子軍團」進行健美訓練
    「這次半散46匹母馬中成年母馬佔31匹,為什麼這麼多的母馬到了繁殖年齡我們一直沒有給它們組建家庭?」楊建明主任說「因為現有的野馬都是野馬中心成立以來引進的24匹野馬的後代,由於種源數量小,遺傳多樣性低,在野馬中心發展的三十多年裡,種群內部的繁殖潛力已發掘殆盡,個體間親緣關係過近,導致大多個體無法配對。
  • 幾近滅絕的「蒙古野馬」
    這4匹蒙古野馬全部為母馬,是從捷克放歸蒙古國的第九批野馬。這批蒙古野馬先是被捷克的軍用運輸機運抵科布多的布爾根縣機場降落,然後改用汽車運輸,最終被放歸在戈壁自然保護區「Б」區的泰和草原上。2018年,在該保護區的蒙古野馬種群數量是230餘匹。2019年春,共有40匹母野馬產駒,使在該保護區的蒙古野馬種群數量增至270餘匹。
  • 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7日電(記者杜剛)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這次體檢由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和自治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野馬中心高級獸醫師恩特馬克介紹,體檢內容主要包括馬鼻疽、馬傳染性貧血、馬流感、非洲馬瘟檢疫,並做了血常規、血液生化檢測、寄生蟲卵檢測。
  • 普氏野馬,神秘的珍稀動物!
    1878年,為俄國軍隊服務的波蘭籍旅行家普爾熱瓦爾斯基來中國探險時,在新疆羅布泊附近的一塊綠洲邊,意外地發現了一群正在吃草飲水的野馬,一匹匹膘肥體壯,可愛極了。普爾熱瓦爾斯基發現追不上這些野馬,就拿槍打倒了兩匹,費了好大勁把它們拖回營地,再製成標本運回俄國。俄國的生物學家驚喜地發現,這種野馬是「世界上一切野馬之母」。俄國沙皇親自將這種野馬命名為「普爾熱瓦爾斯基馬」,簡稱「普氏野馬」。
  • (社會)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7日電(記者杜剛)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這次體檢由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和自治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
  • 蒙古國尋野馬
    從此,中國蒙古馬就有了一個外國名字——普氏野馬。如今幾百匹匹蒙古野馬生存在全世界70多個國家動物園裡。重歸故土1974年、1981年和1982年,中國科學院、新疆大學等單位先後組織考察隊深入野馬產地考察,結合航空調查尋找野馬,結果失望而歸。
  •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歷史比大熊貓還悠久
    普氏野馬 主辦方供圖   中國境內比大熊貓還古老的「活化石」 普氏野馬數量恢復至400餘匹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 陳溯)27日,由中國馬業協會、中國社會藝術協會聯合主辦的「與野馬同行」2017野馬公益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如今中國野馬種群恢復到
  • 中國野馬:從幾近滅絕到恣意奔騰
    一匹匹小馬駒的誕生,使瀕危物種普氏野馬在我國的種群進一步壯大。  普氏野馬有著6000萬年的進化史,是地球上僅存的野生馬種。準噶爾盆地是野馬繁衍生息的故土,它們曾經馳騁在這裡的茫茫戈壁、萬裡草原。但因為盜獵及環境惡化等多種原因,野馬在野外幾近滅絕,普氏野馬的野生種群已於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滅絕。
  • 潛心研究,為普氏野馬回歸野化護航
    目前主導年度性野馬群體保健工作15年,揭示了荒漠草原馬胃蠅區系組成及特點,掌握了氣候因素與馬胃蠅流行病發生程度的關係,釐清了「野馬—野驢—家馬」間馬胃蠅傳播鏈關係,初步界定出優勢種馬胃蠅感染區域及感染期,提出了針對馬胃蠅發生節點的壓制馬胃蠅種群的生態調控方案。以上研究成果為野馬科學野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重要支撐。
  •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喜添「三丁」:野馬萌寶迎「六一」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準噶爾243號母馬順利產下一匹超萌的野馬。 張赫凡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1日電(張赫凡)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準噶爾243號母馬於5月29日夜23時30分順利產下一匹超萌的野馬「小王子」,自5月17日喜添首匹野馬「小公主」以來,該研究中心野馬種群已增添「三丁」。疫情下三匹野馬萌寶的降生,跟三個初升的小太陽一樣,為「六一」兒童節的到來增加了節日的歡樂氣氛。只是「小王子」出生後,它的左眼眼瞼先天閉合。
  • 知馬:普氏野馬
  • 多名畜牧專家冒嚴寒 為新疆野馬驅蟲
    多名畜牧專家冒嚴寒 為新疆野馬驅蟲 2021-01-02 12:13: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葉攀 責任編輯:葉攀
  • 新疆為普氏野馬製作營養餐應對寒冬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的圈養野馬在吃冬季營養餐。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3日電(記者杜剛、郭燕)幾天前一場大雪降臨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這裡的溫度降低至零下12℃左右,生活於此的97匹世界唯一野生馬種——普氏野馬享受到特殊的冬季營養餐。
  • 寒冬降臨 普氏野馬吃上特殊營養餐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日電(記者杜剛、郭燕)幾日前一場大雪降臨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這裡的溫度也降低至零下12℃左右,生活於此的97匹世界唯一野生馬種——普氏野馬享受到特殊的冬季營養餐。這97匹野馬為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所圈養。
  • 普氏野馬,馳騁在卡拉麥裡的魅影
    第一眼看過去,特別像理了板寸的野驢,有幾分憨態,有幾分土氣,絲毫跟「天馬」的仙氣不沾邊,這讓很多慕名而來尋找其蹤影的愛馬之人有些失望。但你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它雖具野性,卻內斂不張揚;它眼神高傲,卻神情靜淡;它優哉遊哉、神閒氣定,卻時刻保持著機警的狀態。這些,都是另一個層面內化於風骨之中的仙氣。
  • 普氏野馬近親繁殖威脅存亡 可能不會再繁殖(圖)
    普氏野馬 近親繁殖威脅存亡  目前,瓜州保護區內的16匹野馬亟待引進其他種群,否則現有種群基因將喪失    本報記者 馬進帥 攝影報導  原來的「君主」脾氣暴躁  瓜州保護區現在一共有16匹野馬,而在野外,野馬面臨的問題除了水源的尋找、天敵的侵襲外,最重要的是由於種公馬的缺失,野馬的數量太少,種群發展十分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