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制人豬嵌合體 邁出培育人類器官重要一步

2020-12-0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導 英國《衛報》網站1月26日發表了題為《裡程碑式研究造出首個人豬「嵌合體」》的報導稱,

科學家們在一項裡程碑式的研究中造出了一個人豬「嵌合體」。這提高了人們能夠在動物體內培育人類器官用於移植的可能性。

這是人類第一次創造出結合兩個大型遠親物種的胚胎。這種嵌合體的創造被稱讚為向著從零開始培育人類心臟、肝臟和腎臟邁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的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這項半人半豬胚胎研究的負責人胡安·卡洛斯·伊斯皮蘇亞·貝爾蒙特說:「最終目標是培育可移植的功能性組織或器官,但我們離它還很遙遠。這是重要的第一步。」

這些研究再次引發了倫理方面的擔憂,這些擔憂有可能為該領域的臨床前景蒙上陰影。

發表在美國《細胞》雙周刊上的這篇論文概述了研究人員如何將人類幹細胞注入早期豬胚胎,將2000多個混合體植入母豬體內。有超過150個胚胎發育成了嵌合體,它們主要是豬,人類的成分非常微小,在約一萬個細胞中只有一個人類細胞。

研究人員讓這些豬-人胚胎發育了28天,隨後將其移除。

伊斯皮蘇亞·貝爾蒙特說:「這段時間足夠讓我們嘗試了解人類細胞和豬細胞早期如何混合在一起,同時又不會引發人們對於成熟嵌合體動物的擔憂。」

該團隊相信,這種方法未來能夠為培育與患者基因匹配的人類器官鋪平道路,這些器官可用於移植或更安全有效地測試新藥。

心臟病學家、明尼蘇達大學教授丹尼爾·加裡說:「這是一項重大進展,它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倫理問題。」

加裡說,在嵌合體研究方面的快速進展已經引起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問題,包括後代會看起來更像人還是更像豬,如果嵌合體有人的思想會發生什麼,以及人類細胞是否有可能吞噬豬胚胎,帶來一種主要是人、小部分是豬的後代。

他還說,伊斯皮蘇亞·貝爾蒙特的團隊採取了一種「負責任的方法」。

該研究中的一項挑戰是,豬的孕期約為112天,而人類是9個月,這意味著胚胎細胞以完全不同的速度發育。伊斯皮蘇亞·貝爾蒙特的團隊發現,人類幹細胞需要準確地在自身發育的合適階段被注入,這樣它們才能成活並成為正在生長的動物的組成部分,但即使這樣,效率也很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26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造出半人半豬胚胎,提高了跨物種器官移植的可能性》的報導稱,

在25日發表的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表明,供移植器官可以在半小鼠半大鼠的嵌合體胚胎中發育。研究人員在刊登於英國《自然》周刊的這篇文章中稱,他們能在大鼠胚胎內培育小鼠胰腺,然後將分泌胰島素的組織從該器官移植到患有糖尿病的小鼠體內,從而在不觸發免疫反應的情況下減輕它們的病情。

這項技術已引發了一場有關將人類物質植入動物體內是否合乎倫理的激烈爭論:自2015年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已暫停為多數人類與動物的嵌合體研究提供資金。有人認為,由於幹細胞可以成為任何種類的組織,包括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嵌合體會引起人們對於一種擁有人類大腦或生殖器官的動物的擔憂。還有人認為,人類和動物的遺傳物質之間存在一條不該逾越的象徵性或神聖的界線。

但加拿大蒙特婁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生物倫理學家瓦迪特·拉維茨基說,通過表明該領域的潛在益處,本周發表的兩項研究可能有助於為進一步開展人類與動物的嵌合體研究提供理由。

她說:「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論文的作用是原理驗證,表明研究人員想要用人類與非人類嵌合體實現的目的也許是可能的。」

相關焦點

  • 嵌合體的神話:科學家試圖動物體內培育人體器官
    圖中從左至右分別是普通的小鼠、嵌合部分大鼠細胞的小鼠、嵌合部分小鼠細胞的大鼠、白色大鼠。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實驗室的一隻豬。科學家希望在這類動物的體內培育出人體器官。在農場動物身上培育器官的研究引發了許多倫理爭議,因為其中所涉及的將人體細胞注入到動物胚胎中的方法,可能會模糊物種之間的界限。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彭茜)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主的科研團隊,首次在多個物種中培育出一種新型幹細胞系,並在此基礎上生成世界首例馬鼠嵌合胚胎。研究論文已於2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這項成果在異種器官移植和瀕危動物保護方面具有應用潛力。新研究的基礎之一在於可生成嵌合胚胎的幹細胞系。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用於保護瀕危動物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用於保護瀕危動物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消息,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主的科研團隊,首次在多個物種中培育出一種新型幹細胞系,並在此基礎上生成世界首例馬鼠嵌合胚胎
  • 人獸嵌合體 是科學還是瘋狂?
    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更可以導致全身感染和移植器官癌症,到頭來還得拿出來。人獸嵌合體是解決異種移植排斥反應的唯一方法。甚至是完全解決。因為它會介導供體特異性免疫耐受。把你的細胞移植入豬胚胎未來要生長肝臟的部位,人細胞會被誘導變成肝臟。這完全是一個人類的器官,只是長在豬體內而已。然後,你就可以移植了。你需要等待多久?一年就夠了,豬長得多快呀。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馬鼠嵌合胚胎 有望從哺乳動物中獲得更多幹細胞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彭茜)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主的科研團隊,首次在多個物種中培育出一種新型幹細胞系,並在此基礎上生成世界首例馬鼠嵌合胚胎。研究論文已於2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這項成果在異種器官移植和瀕危動物保護方面具有應用潛力。新研究的基礎之一在於可生成嵌合胚胎的幹細胞系。
  • 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人類幹細胞與豬DNA已成功相結合
    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將人類幹細胞與豬的DNA相結合,其最終目標正是在豬的體內培育人類身體器官  支持者認為,這一進展將終結人類移植器官短缺的局面,但批評者則指責這是「弗蘭肯斯坦式的科學」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7日消息,人類器官的短缺問題一直困擾著醫學界,而近日,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科學家培育萬能豬用於器官移植,移植成功後,人會繼承豬的特性嗎
    萬能豬是什麼?它們是科學家們培育出的一種克隆豬,這種豬由於體內特定的基因片段被敲除,豬器官移植到人身上之後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所以它們的器官可以移植到人體中。臨床上,人體器官移植經常會受到供體短缺的困擾,萬能豬的培育成功,給人類器官移植帶來了希望。但同時也引來了一些爭議,比如,移植成功後,人會不會繼承豬的特性?
  • 這不是科幻小說,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了人鼠嵌合體
    恩,當我們告訴您羅斯威爾公園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了人鼠嵌合體時,這不是科幻小說。 這種臨床繁殖的小鼠含有4%的人類幹細胞,迄今為止含人體幹細胞最高的嵌合體。 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科學進步》雜誌上發表。圖註:此圖顯示了17天大的小鼠胚胎(標記為藍色)中的大量人類細胞(標記為綠色)。大多數人細胞是紅細胞,在小鼠胎肝中積累。
  • 含有4%人類細胞的老鼠!這個『人鼠雜交』嵌合體胚胎試驗的背後
    ,造就了一個有史以來人類細胞比例最高(高達4%)的嵌合體生物。說到底,這類試驗的初衷還是為了人類自身,目的解決器官短缺的問題。人類需要移植的器官一直緊缺,於是科學家便開始想辦法:如果動物細胞嵌入試驗成功,不就可以在動物培育出人體器官,需要時直接從它們身上取不就行了?
  • 我國科學家以基因工程培育出全球首例「豬猴嵌合體」
    團隊表示該計畫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能在動物體內培育人體器官,以用於器官移植,但從該研究的結果來看,離此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豬猴嵌合體在此研究中,團隊以基因改造技術使食蟹獼猴(cynomolgus monkey)的細胞產生一種螢光蛋白質—— GFP,接著再從中萃取出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植入受精五天的實驗豬胚胎中,如此一來便能以螢光蛋白質來追蹤食蟹獼猴的細胞後代。
  • 科學揭秘羊臉人身 或可能在動物身上培育人體器官
    人羊嵌合體培育過程圖繼去年科學家首次成功研發出了人與豬的嵌合體後,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又首次將人類幹細胞導入綿羊胚胎,獲得了人羊嵌合體,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將胰腺移植到了小鼠體內。此前,儘管科學家已經成功培育了人豬嵌合體,使醫學界對利用它們培育人體器官感到振奮,但並沒有研究團隊將這一成果進一步推進。雖然科學家還無法直接從豬或羊身上獲取器官並移植到人體中,但他們相信,人體幹細胞可能是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之一。
  • 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類是否能成為未來
    異種器官移植,是要把豬的器官移植給人嗎?這能行嗎?為什麼要這麼做?一、把動物的器官移植給人用?為什麼研究這個?科學家們又為什麼選擇了豬?我國每年有數十萬患者在苦等器官移植,甚至在等待的過程中迎來死亡。如果強行給人移植動物的器官,不但人體免疫系統會對異體器官進行攻擊,導致器官壞死,接受移植者體內免疫系統產生的排斥反應,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還會引發嚴重的臨床症狀。即便是使用跟人類相對來說比較接近的猴子,異種器官移植也無法獲得成功,只有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對物種進行改造後才可能行得通。
  • 豬3.0有望解決異種器官移植難題?或成為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
    啟函生物的科學家將 CRISPR-Cas9 和轉座子技術結合在一起,培育出了「豬 3.0」。豬 3.0 具有 13 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用以修改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並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這項研究早先在 2019 年 11 月發表在 bioRxiv 預印本上。
  • 「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中內啟光:我們正嘗試在動物體內培育功能...
    那麼如果我們可以生成人-豬嵌合體,這個嵌合體全身都應該有人類細胞,尤其心臟應該完全是由人類細胞組成的,因為豬細胞無法生成心臟。所以當這隻嵌合體豬長到一定程度,我們就可以取出心臟供人體移植。儘管這顆心臟是在豬體內培育的,但心臟細胞完全來自病人自己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所以它本質上屬於自體器官移植。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  領銜該研究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團隊說,科研人員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和轉座子基因插入技術結合,修改了一批基因位點,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具有13個獨立的基因修飾。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資料圖 新華社領銜該研究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團隊說,科研人員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和轉座子基因插入技術結合,修改了一批基因位點,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
  • 日本「人獸雜交胚胎」實驗獲支持,人類是在創新還是培育新物種?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中,生物雜交實驗可以說非常普遍,當然做這些實驗的目的大家應該也知道,那就是解決一些器官緊缺的問題,而根據《細胞報告》雜誌指出,科學家們在人類「肝臟」培養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並且下一步將進行移植。如果能夠成功地將其移植成功,那麼未來人類在這方面的需求,使用將會大大降低「稀缺性」。
  • 「奇美拉」試驗重獲資助 胚胎可用於器官移植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4日報導,美國一項科學實驗旨在將人類幹細胞植入動物胚胎,可以培育出嵌合體「奇美拉」,其體內器官可以用於器官移植。目前,美國聯邦政府正在考慮重新開始資助這項飽受爭議的試驗。
  • 幹細胞再造人體器官
    與人類最接近的猩猩、猴子等非人靈長類動物體內存在眾多會感染人的病毒,如愛滋病毒,繁殖能力相對較弱,並不適於作為大量的器官供體來源。  而豬被視作一種比較理想的器官供體來源,器官大小、解剖和生理生化特徵與人相似性高,還具有較強的繁殖性能。然而要將豬的器官移植給人類,首先要解決免疫排斥反應和豬源病毒危害人類健康這兩個問題。
  • 這些小豬有望為人類提供移植器官!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進展今日發表
    經過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的改造,這種小豬同時滿足異種器官移植的兩大要求:完全去除豬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與人有著更好的免疫兼容性。研究人員指出,人類器官短缺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項重要問題。在過去幾年,啟函生物的科學家及其合作者通過基因的插入和敲除,前後培育出了豬1.0和豬2.0,分別消除了豬基因組裡的病毒序列,以及解決豬器官移植到人體將會發生的免疫排斥問題。以此為基礎,科學家們在這項研究中繼續培育出了結合以上特點的「豬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