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學探索獎」公布,85後逐漸成為科研中堅力量

2020-09-30 BioArtReports


撰文 | XZ

責編 | 十一月


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在本次獲獎名單中(圖1),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 (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已有3位科學家獲獎。


「科學探索獎」是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由科學家主導的一個非官方、公益性獎項。該獎項聚焦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九個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 周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申請





全部獲獎名單




生命科學及交叉領域部分獲得者簡介


陳玲玲(圖源:百度百科)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7年入選為霍華德·休斯醫學院研究所(HHMI)國際研究員、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曾獲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全球華人生物學家協會CBIS傑出青年研究員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等榮譽。陳玲玲研究組主要從事RNA代謝與功能的研究,近年來通過創建RNA研究的新技術體系發現了幾類新型長非編碼RNA和環形RNA分子家族,揭示了它們在基因調控中的重要功能並與小胖威利症、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發生密切相關,已在Nat Rev Mol Cell Biol、Science、Cell、Nat Cell Biol、Mol Cell等權威期刊發表通訊作者論文40餘篇。


黃志偉(圖源:百度百科)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是採用整合的研究方法包括生物信息學、病毒學、免疫學、結構生物學以及小鼠遺傳學等,從分子、細胞以及個體水平等多個層次以較全視野對適應性免疫系統以及病毒拮抗機制進行研究。目前已在Natur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Cell Research、Science、PNAS 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魯伯(圖源:百度百科)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863」青年科學家。該研究小組主要從事神經興奮性分子機制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揭示了遺傳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代表性疾病亨廷頓病的多個潛在藥物靶點及疾病分子機制。其主要研究成果作為原創型研究論文已在Nature、Cell、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權威期刊發表(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王二濤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主要從事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固氮,植物-叢枝菌根真菌共生方面的研究。建立植物-叢枝菌根真菌共生營養交換的新理論模型;克隆菌根因子受體複合,並闡述了菌根因子信號轉導途徑等。研究成果以通訊作者發表在Science、Nature系列、Molecular Plant、The Plant Cell和Cell Research等國際學術期刊上,對植物-微生物共生領域有重要影響。


朱聽(圖源:百度百科)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研究方向主要是圍繞生命起源和進化過程中最基本的手性選擇問題,致力於利用多學科手段構建基於與天然手性相反的D型蛋白質和L型核酸的鏡像生物學體系,並探索該體系在多領域的應用。其主要研究成果目前已在Nature Protocols、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權威期刊發表。


周斌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及國際心臟研究會傑出研究員獎獲得者。該研究小組主要開發和優化細胞示蹤技術,結合單細胞測序技術研究發育、再生、疾病發生發展中細胞起源和命運以及細胞命運可塑性相關研究等。目前已在Nature、Science、Nature Medicine、Nature Genetics、Circulation、Cell Stem Cell、Developmental Cell等權威期刊發表通訊作者論文30餘篇。

相關焦點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公布!他成為寧波首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9月26日,記者從寧波團市委獲悉,在經過4個多月的評審後,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此次共有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寧波市青聯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立平榜上有名,入選領域為「先進位造」。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公布,他成為寧波市首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9月26日,記者從寧波團市委獲悉,在經過4個多月的評審後,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此次共有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寧波市青聯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立平榜上有名,入選領域為「先進位造」。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
    今年5月20號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2020年「科學探索獎」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人魏勇回憶道。「於我而言,科學探索不僅充滿理性與客觀,更蘊藏著無窮盡的生命力量與魅力,猶如呱呱墜地的嬰兒。當你為它傾盡全力、堅持付出時,它也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迸發出盎然的生機,帶給你驚喜。」2020年「科學探索獎」信息電子領域獲獎人黃芊芊談道。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今年5月20號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2020年「科學探索獎」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人魏勇回憶道。「於我而言,科學探索不僅充滿理性與客觀,更蘊藏著無窮盡的生命力量與魅力,猶如呱呱墜地的嬰兒。當你為它傾盡全力、堅持付出時,它也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迸發出盎然的生機,帶給你驚喜。」2020年「科學探索獎」信息電子領域獲獎人黃芊芊談道。
  • 2020「科學探索獎」名單公布:鼓勵基礎研究 倡導探索自由
    央廣網北京9月25日消息(記者王思遠)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累計1.5億元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透露,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有3位科學家獲獎。
  • 西南交大科學家王開雲榮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近日,騰訊基金會、「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西南交通大學研究員王開雲獲此殊榮,這是繼去年鄧自剛榮獲首屆「科學探索獎」之後,西南交通大學的第二位獲獎者。
  • 推廣 |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
    根據《「科學探索獎」實施管理辦法(2020年版)》的規定,「科學探索獎」評審委員會秉持客觀公正的評審原則,對申報人進行了初篩、初審、覆審和終審,最終,50位獲獎人在「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的見證下產生。現將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予以公布。如有問題,請與「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聯繫。
  • 5位青年女科學家獲得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5位青年女科學家獲獎一起來認識一下她們↓↓,更蘊藏著無窮盡的生命力量與魅力,猶如呱呱墜地的嬰兒。為5位青年女科學家點讚2020年「科學探索獎」的50位獲獎人來自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等九大領域均是經過層層篩選的科學「實力派」平均年齡不到40歲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他們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科學探索獎
  •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的心聲:探索的無界
    年度科學探索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的朱聽教授分享了自己坎坷的科研路,初建實驗室,他「在迷茫中尋找方向」,最終選擇了生命科學領域。
  •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
    9月25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位(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 50位青年學者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釣魚臺國賓館芳華苑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獲獎,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圖 | 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
  •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 最年輕獲獎人僅30歲
    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透露,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
  • 科技周刊薦讀 | 「科學探索獎」公布鼓勵青年勇闖「無人區」;江蘇...
    科技周刊薦讀 | 「科學探索獎」公布鼓勵青年勇闖「無人區」;江蘇近百新品亮相「中國科技第一展」;吳德沛團隊開創骨髓精準移植「蘇州模式」;3D列印為微觀世界留想像空間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118期)  【探索】
  •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 最年輕獲獎人僅30歲
    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透露,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屆時,50位獲獎人將公開亮相,眾多國內外科學家代表也將應邀出席,共同見證這一榮譽時刻。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
    深圳特區報北京11月14日電(特派記者 周雨萌)14日下午,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等9大領域的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 「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
  •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50位獲獎者
    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紹2020「科學探索獎」情況。
  •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 最年輕獲獎人僅30歲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透露,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 西電李贊教授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科學探索獎」是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企業設立的科技公益項目,囊括「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這九大最熱科學領域,由騰訊基金會投入10億元人民幣作為獎項啟動資金,今年是第二屆。科學技術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且其超前性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先導作用。
  • 青年科學家因經費短缺沒安全感,騰訊科學探索獎每年砸15億支持
    科研經費成為青年才俊勇闖科學"無人區"的絆腳石。 據了解,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新興國家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待遇和科研條件,吸引大批國際化高端人才。我國的科研人才,尤其具有潛力但在國內"備受冷落"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成為發達國家獵頭重點關注群體。有數據顯示,美國矽谷的外籍科技人才中來自中國的青年科技人才已過半,日本的外籍科學家中來自中國的也達到三分之一。
  • 「科學探索獎」鼓勵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今年5月20號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在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人魏勇說。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