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日產Leaf Plus駕駛記錄:仍然是堅固的電動汽車

2020-12-05 中國汽車..

即使只有73英裡的射程,原始的Nissan Leaf仍然是先驅。它是您可以在美國購買的首批大眾市場電動汽車之一,有助於使買家電氣化。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推出雪佛蘭(Levrolet),福特(Ford),特斯拉(Tesla),北極星(Polestar)等其他更好的替代品,日產的全電動掀背車努力吸引同樣的注意力,並一度分享。

儘管如此,在2017年的改款之後,Leaf是一款更好的車型,其中包括對範圍和外觀的改進。基本版現在通過其標準的40千瓦時電池組可以驅動149英裡,而62千瓦時的電池可以為Leaf Plus提供226英裡的續航裡程。我們中的三個人最近在Leaf Plus上度過了時光(儘管SV車型的續航裡程為215英裡),雖然它可能不再是我們的首選,但在蓬勃發展的細分市場中,它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寫關於汽車的文章,當時我的老闆,Seyth Miersma,給我開了一輛第一代日產聆風(Nissan Leaf)一晚。他很清楚,73英裡的行程勉強夠我走完這條沉重的公路往返,而且在我再次出發去辦公室之前,我只有大約12個小時的時間給電池充電(110伏的電源插座)。賽思是個有趣的人。

雖然我花了大部分時間來解決發熱量,以儘量擴大範圍,但我還是倖存了下來。第二代Leaf會嘲笑這樣的挑戰。實際上,Leaf SV Plus的215英裡就可以滿足我的需求,當時還不錯-在考慮充電之前,我可以完成兩次上下班的跋涉。那是為了進步嗎?

現在是的,我認識到Leaf的產品範圍遠遠落後於大多數競爭對手。在雪佛蘭博爾特EV是這款車在外形,功能,和性格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它可以繼續收費近45英裡外。但是我發現範圍論點令人筋疲力盡,因為大多數人每天很少覆蓋超過75英裡,更不用說200英裡了。對於絕大多數購物者而言,Leaf的215英裡綽綽有餘。即使在寒冷的情況下(即使您會失去一段距離),Leaf仍然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尤其是如果他們擁有比110伏插座更好的家庭充電解決方案。

不,我對Leaf的主要抱怨與對Bolt的抱怨相同:它非常笨拙。掀背車的形狀很實用,至少在樣式上更傳統,但是從總體上來說,Leaf對其他車手大喊大叫,讓您有點沉悶。這是壞車嗎?不用長時間拍攝-我真的很喜歡Leaf的圓潤的性格,並且樂於用它完成我無聊的舊通勤。但是,隨著新型電動汽車除了具有更大的續航裡程和更快的充電速度外,還有望帶來更多的樂趣,因此它仍然是很小一部分市場的產品。

日產聆風不僅是一款出色的電動汽車,而且還是一款出色的全方位掀背車,無論其動力如何。內部空間充裕,轉向感覺紮實且反應靈敏,乘坐感覺既優美又緊繃,但又不太牢固,消音效果也很好(尤其是因為沒有嘈雜的汽油發動機)。Leaf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好駕駛。

為我們的Leaf SV Plus測試儀供電的是160千瓦的電動機和62千瓦時的電池組。這種組合產生了214馬力的最大功率,但續航力卻高達215英裡,但絕對不是分段加速。而且,Leaf確實具有較低的堅固感,並且在高速公路上提供了足夠的通過功率,前提是您不以Eco模式行駛–顯著減輕了油門的壓力,以節省行駛距離,使其非常適合在城鎮附近行駛,但是不適合公開路。但是,我們最大的問題不是汽車,而是公共充電基礎設施。

到了2020年,但仍在郊區的Ft找到了充電站。我住的地方以及我測試Leaf的地方在佛羅裡達州的勞德代爾,仍然令人震驚,這是雙關語。這是我的軼事經歷:在三個不同的位置,有一半可用的充電站不可用–其他充電站不起作用,被汽油車佔用或被保留。

但是結果會有所不同,我將充滿信心地說,Leaf SV Plus的215英裡續航裡程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足夠了。而且,如果您有家,住在帶車庫的公寓中或在辦公室有插頭,則長時間充電的能力使Leaf Plus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您完全依賴於公共充電器(例如我),那麼與Leaf或任何EV一起生活將帶來很大壓力。

當日產於2011年開始將Leaf運送到美國時,每個社區學院的教師停車場都擠滿了他們。如今,由於一個致命缺陷:周圍空氣電池冷卻,我們看不到許多早期的汽車留在路上。由於熱量管理不足,在溫暖的氣候下行駛的任何Leaf都會煮熟電池容量,而DC快速充電會加劇此問題。幾乎所有其他電動汽車都使用液體熱管理系統來控制溫度。因此,您會認為日產在10年後解決了這個問題,對嗎?錯誤。

正如Jeff提到的,Leaf Plus掀背車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掀背車,可以進行任何日常活動-我們甚至以每小時70英裡的恆定速度行駛了190英裡以上的高速公路。它還具有出色的安全套件,在Nissan ProPilot駕駛員的協助下,可以提供可接受的車道居中和自適應巡航控制,以及前方和側面碰撞警告以及自動緊急制動。但是,無論對於那些在家中使用充電解決方案的人來說,Leaf的駕駛性能有多好,或與之輕鬆生活在一起,它的致命缺陷仍然存在。

實際上,即使在溫暖的白天,也幾乎不可能行進日產Leaf。我們發現公路旅行中的第一次DCFC充電過程非常棒。Leaf Plus的62千瓦時電池組從Electrify America CHAdeMO電站獲得了77千瓦的峰值充電速率。

第二和第三次充電會逐漸降低峰值充電速率,以防止電池過熱。最初的充電時間大約需要45分鐘,而充電時間卻延長了許多小時。一天之內可以輕鬆行駛約350英裡,但是一天之內的任何續航都會由於電池溫度而導致瘋狂的有限充電速度。

相關焦點

  • 日產e.dams車隊勇奪FE電動方程式2019-2020賽季亞軍
    在剛剛結束的ABB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2019-2020賽季中,日產汽車e.dams車隊再次憑藉出色的表現,以167個車隊總積分獲得第六賽季亞軍。ABB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2019-2020賽季歷時9個月的漫長賽程,經過11站的激烈角逐後完美收官。
  • 日產攜手NASA打造自動駕駛車 今年底首次測試
    日產與NASA的技術合作包括以下四個領域:自動駕駛系統,包括汽車的加速、制動及轉向系統等機械部分;人車互動解決方案;網絡應用程式,可使汽車獲取當前所在地理位置,並且與其它汽車保持安全距離;軟體分析以及驗證。
  • 日產自動駕駛汽車將部署NASA技術 讓人類遠程駕駛自動駕駛汽車
    核心提示: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將部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技術,利用人類的幫助,遠程駕駛其自動駕駛汽車。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將部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技術,利用人類的幫助,遠程駕駛其自動駕駛汽車,該公司承認,真正的L5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是無法實現的
  • 七座電動汽車介紹及圖片,日產七座電動汽車
    各大汽車廠商紛紛扎進了這一新能源領域,不過由於新能源車本身的特點以及市場配套體系例如充電樁的現實問題更多的消費者處在觀望狀態,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款七座電動汽車,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日產七座電動汽車:價格日產七座電動汽車:外觀跟五座e-NV200相比七座版最大的區別就是其尾部新增的兩個全尺寸座位,且其可根據後備箱使用需要進行摺疊,座椅打開狀態後備箱容量870升;新車車內空間足夠大,第二、三排座椅摺疊後儲存空間達到了
  • 日產聯手殼牌 首次亮相電動方程式賽場
    日產是首家出戰世界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的日本汽車製造商,在電動車造車經驗上頗有建樹,比如具有代表性的日產聆風,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365,000臺。日產汽車通過其製造電動汽車的經驗,為其參與世界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的參賽車輛開發出全新的動力總成,包括定製的電動機、逆變器以及變速箱。
  • SAECCE 2020 | 日產中國佐佐木 博樹:到2050年,日產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0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SAECCE 2020)於2020年10月27-29日在嘉定上海國際汽車城-上海汽車會展中心舉辦,匯聚汽車及相關行業的企業高層、技術領軍人物、資深專家學者、廣大科技工作者。
  • 日產e.dams車隊首次登上第六賽季電動方程式錦標賽領獎臺
    在2020年2月16日舉辦的世界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E Championship)第六賽季墨西哥站的比賽中,日產e.dams車隊車手塞巴斯蒂安·布埃米(Sebastien Buemi)獲得季軍,助力日產汽車在第六賽季世界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上首次登上領獎臺。
  • 新賽季電動方程式在利雅得拉開帷幕,日產e.dams車隊再顯強勁實力
    日產汽車作為首家出戰世界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的日本汽車製造商,再次攜日產e.dams車隊和車手強勢出擊。日產汽車作為首家出戰世界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的日本汽車製造商,再次攜日產e.dams車隊和車手強勢出擊。在剛剛進行的兩場比賽中,憑藉全新賽車的良好狀態和團隊的精彩表現,在車手和車隊排名中均獲得了優異的成績,為日產汽車出徵新賽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日產汽車通過仿生學,進行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研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4日訊 提到「自動駕駛」,你會想到什麼?你會否想到一臺無人駕駛的汽車、更安全的旅行、創新或數位化的未來?又或者,是一群遊來遊去的小魚?  在開發未來汽車的過程中,日產汽車的工程師們從多方汲取知識和靈感。
  • 日產宣布停止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崛起,氫能源行不通了嗎?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產宣布暫停與戴姆勒及福特合作開發燃料電池車的計劃,將力量集中於發展電動汽車。另外,根據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多家權威機構近日預測2021年不但將是電動車行業在疫情中恢復的一年,也將是電池生產商產能建設提速的一年。一方面日產停止氫燃料電池,另一方面電動汽車崛起,氫能源是不是已經行不通了呢?
  • 日產汽車兩項黑科技體驗:把科幻變成了現實
    在CES Asia 2019上,日產汽車展示了現實與虛擬結合的無形可視化(Invisible-to-Visible)技術、解讀大腦信號的腦控車(Brain-to-Vehicle)技術,以及全新純電動全輪驅動車型——日產IMs概念車,將我們與未來汽車駕駛場景拉近了一步。
  • CES直擊|豐田秀「變形汽車」,日產推出汽車「腦控」技術
    豐田秀「變形汽車」,日產推出汽車「腦控」技術……今年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出席的面孔又發生了變化。CES自1967年首次舉辦以來,已進入第51個年頭。因自動駕駛在科技圈的火熱,CES早在2017年已被各大汽車製造商「喧賓奪主」地變身為「半個車展」。
  • 日產公布手機信號屏蔽盾創意 對抗分心駕駛利器
    原標題:日產公布手機信號屏蔽盾創意 對抗分心駕駛利器    據英國媒體5月3日報導,日產公司為應對司機分心駕駛,專門推出一款信號屏蔽手機儲物艙。這款利器有望在未來車型上配備,由此可以大大降低手機引起的分心隱患。
  • 日產續航226英裡的Leaf E+將實現更遠、更快駕乘體驗
    【CNMO新聞】日產(Nissan)的Leaf是全球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儘管它在2018年普遍受到好評,但面對特斯拉(Tesla) Model 3、現代(Hyundai)的科納電氣(Kona electric)和雪佛蘭(Chevy)的Bolt EV等競爭對手,它開始失去些許光彩。
  • 日產否認尋求出售三菱汽車股份_易車網
    1,日產否認尋求出售三菱汽車股份【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11月16日,日產執行長Ashwani Gupta表示,日產汽車「絕對沒有」就出售所持三菱汽車股份進行談判,澄清了此前的不實傳聞。
  • 2019年想買電動汽車的參考一下,續航超過322公裡的8款電動汽車
    【新車迷網 電動汽車資訊】美國汽車媒體列出2019年續航超過200英裡的8款電動汽車,200英裡換算成公裡約為321.8公裡(1英裡約1.6公裡)。除了售價之外,電動汽車最關鍵的參數是充滿電後能行駛多少公裡。
  • 日產計劃從2020年開始使用生物乙醇燃料電池
    (原標題:日產計劃從2020年開始使用生物乙醇燃料電池)
  • 純電動汽車基本構造與核心技術揭秘
    3、純電動汽車有哪些種類?純電動汽車發展至今,種類較多,通常按車輛用途、車載電源數目以及驅動系統的組成進行分類。按照用途不同分類,純電動汽車可分為電動轎車、電動貨車和電動客車三種。(1)電動轎車是目前最常見的純電動汽車。除了一些概念車,純電動轎車已經開始批量生產,東風日產啟辰晨風、比亞迪秦已進入汽車市場。
  • 宇塵說車│日產汽車通過仿生學 進行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研究
    提到「自動駕駛」,你會想到什麼?你會否想到一臺無人駕駛的汽車、更安全的旅行、創新或數位化的未來?又或者,是一群遊來遊去的小魚?在開發未來汽車的過程中,日產汽車的工程師們從多方汲取知識和靈感。大自然作為最重要的靈感來源,幫助工程師們掌握了如何讓自動駕駛車輛避免碰撞。受遊動的魚群啟發,日產汽車的工程師們開發了一款名為Eporo的機器人,展示汽車在單車或多車的行駛環境下,如何安全有效的行駛。
  • 我和一位前 NASA 航天專家,聊了聊日產自動駕駛技術
    SAM 技術的應用場景很簡單,舉例說明:當未來無人駕駛車輛在路上行駛,遇到正在指揮交通事故的警察,交警通過手勢指示,讓無人駕駛車輛穿過雙黃線暫時逆行通過,或者違反交通指示燈通過時,由於算法限制,無人駕駛汽車並不能準確地判斷情況並根據警察隨機的指示作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