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兩項黑科技體驗:把科幻變成了現實

2020-11-25 驅動之家

在2019年的CES Asia展會上,汽車領域的技術和產品展示佔據了半邊江山,汽車展館也擴展到了兩個,有人甚至戲稱CES Asia變成了汽車展會。

實際上,汽車領域的科技轉變已經持續了很久,汽車這個傳統代步工具已經逐漸轉變為移動智能終端。

在CES Asia 2019上,日產汽車展示了現實與虛擬結合的無形可視化(Invisible-to-Visible)技術、解讀大腦信號的腦控車(Brain-to-Vehicle)技術,以及全新純電動全輪驅動車型——日產IMs概念車,將我們與未來汽車駕駛場景拉近了一步。

無形可視化技術:將虛擬與現實結合

首先我們來看看「無形可視化」的技術,這項未來的技術希望讓你在開車的時候,視線可以穿透路上的建築跟著指引路線走。字面上來看是「從隱形的到可見的」,它可以在前方視野中通過融合虛擬的顯示和真實的物體,幫助駕駛者看到那些本來有遮擋、「隱形」的東西。


無形可視化技術演示

作為日產智行科技的一部分,這項技術通過車內外的傳感器和儲存在雲端的數據,在車輛周圍創造一個360°虛擬空間,叫做Metaverse,提供道路、路口信息以及附近的行人信息,使得系統不僅可以感知到車輛當下周圍的環境,還能提前「看」到前面視線看不到的拐角或建築。

當車輛處於自動駕駛模式時,該技術可以讓駕駛變得更加輕鬆愜意。例如,當車輛在雨中行駛時,無形可視化技術能夠在車輛內部投射出晴天場景;當訪問新地點時,該系統能夠在虛擬世界內搜索知識淵博的本地嚮導,並讓嚮導與駕乘人員進行交流。

當車輛處於人工駕駛模式時,「無形可視化」技術將利用「全向感知技術」收集的數據為駕駛者提供全覆蓋視野。這些信息可以幫助駕駛者對諸如低能見度的轉角、非常規路面或迎面而來的車輛等情況進行評估和預判。同時,車輛駕駛者還可在虛擬世界中預訂專業駕駛員,以實時獲取個人指導。專業駕駛員在車輛駕駛者的視野中顯示為投影形象或虛擬追蹤車輛,以展示最佳的駕駛方式。

在日常駕駛中,如果道路上突然跑出一個人,駕駛員看到的虛擬景象會進行標註提醒,讓駕駛員進行及時避險。

去停車樓停車的場景,在右側的虛擬實境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停車場的一些信息,比如一樓已停滿等。在山路駕駛的場景,車輛可以虛擬出賽車手坐在副駕輔助駕駛員駕駛。

因為這項技術預計還將會有一段時間才能真正問世。所以,如果你想去日產展臺上體驗的話,還需要暫時戴上一副增強現實的AR眼鏡。

腦控車技術:用腦開車更安全

想像一個場景,未來我們駕駛汽車時,我們的汽車可以預測駕駛員大腦中的想法,並代替駕駛員提前採取行動。比如比人工腦控車技術操作提前0.2s至0.5s的速度轉動方向盤,或者減慢車速,而駕駛員幾乎覺察不到整個過程。

這個場景就可以通過日產汽車Brain-to-Vehicle(簡稱B2V)的腦控車技術來實現。在本次的CES Asia上,日產汽車向我們展示了這項技術。


腦控車技術

「腦控車」技術,能夠將駕駛者的反應更加快速地傳達給車輛,使車輛根據駕駛情況的變化不斷做出相應的調整。日產汽車的這項技術,是其利用大腦解碼技術來預測駕駛員行為,並檢測駕駛員駕駛時的不適。

通過對駕駛員反應的預判,腦控車技術能夠加強車輛的機動性,同時還能夠通過學習駕駛員的習慣及時調整,以降低駕駛員的不適感。在日產看來,腦控車並不會消除我們的駕駛樂趣,而是通過相關技術來增強新入門/新手駕駛員的駕駛體驗樂趣。

除了操控車輛行駛,B2V系統還能適應更多的應用場景,例如車內的音量大小、空調溫度、座椅角度等設置,都可以通過腦控系統來完成。讓駕駛者坐在自動駕駛汽車中,依然能感受到強烈的參與感、駕馭感。

如今自動駕駛主要還是要駕駛員預先設置指令,有些時候自動駕駛系統也不能讓人完全放心。當高速行駛時一些障礙物,監測系統可能無法快速識別,還是需要人工介入。

這就是考驗駕駛員應變能力的時候了,因為在自動駕駛狀態下,駕駛員往往不會集中注意力去觀察路段。而日產汽車的腦控車技術(B2V),將會給未來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提供幫助。

未來腦控車技術將與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結合在一起。這樣自動駕駛系統,就不會變得程序化,駕駛者可以輕鬆地介入操控車輛。


日產IMs概念車

最後日產還在展區展示了於今年年初CES上亮相的全新純電動全輪驅動車型——日產IMs概念車,這是首款搭載無形可視化技術的概念車型。

總結:

相比起現在的觸控、語音控制系統,未來開車也許只要你動動腦子就行。腦控車技術和無形可視化技術看似離我們很遠,但隨著5G技術的商業落地以及VR技術、腦電波技術的發展,日產這兩項技術走進我們身邊也是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那些科幻電影中已經實現的黑科技
    電影也發展了這麼久,最受影迷們歡迎的應電影種類該就是科幻電影。從1969年7月21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開始。人們對科幻和未知世界的探索越來越瘋狂,不再滿足於瑰麗的簡單想像,而是希望通過影視作品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從此,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世界科幻電影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
  • 開車就別亂想了:日產 「腦控」駕車很科幻
    2018 CES上日產就帶來了最新的「腦控」駕駛,真的挺科幻的。①比純手動,腦電波控制的反應更快無論是從自動駕駛模式切換到手動模式,還是應對突發情況(相對純手動模式),腦電波控制都要略快那麼一點點,還能實現預判,要知道對於高速行駛的汽車,即便是半秒鐘也可能跑出去十多米,這在關鍵時刻可能就是救命的了——同時也有利於提升自動駕駛(輔助)的體驗,克服「電腦恐慌症」。
  • 曾令人腦洞大開的科幻電影,從電影角度分析不為認知的汽車黑科技
    相信你已經是有車或即將有車一族,So你想了解汽車中所蘊含的黑科技嗎?黑科技這個詞相信大家肯定都聽說過,黑科技首先是在《全金屬狂潮》中登場的術語,原指遠超越現今人類科技或知識所能及的範疇,缺乏目前科學根據並且違反自然原理的科學技術或者產品。
  • 當汽車只是一個載體 盤點新勢力車型中的黑科技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盤點下目前造車新勢力品牌車型中的那些獨特黑科技。不用吃驚,在威馬汽車今年第五次OTA升級中,最新上線了「眼神喚醒」功能,已經讓科幻成為現實。當你忙完工作一身輕鬆地坐入車裡,僅需凝視一眼中控屏的方位,車機系統就能自動喚醒,為你提供悉心周到的服務。一旦「眼神來電」,瞬息心意相通!這樣的默契,即使再親密的夥伴也需要長時間相處才能培養。
  • 科幻電影十大黑科技
    儘可能今天,Jun Jun將為所有人選出科幻電影中十種最受歡迎的黑色技術1. VR技術(虛擬實境)如今,技術世界上最熱門的東西是「 VR」,但是早在1980年代,人類就已經在VR技術研究上投入了資金。當時人們預言,這件事可能會模糊現實與幻想之間的界線,但這項技術給電影製片人帶來了巨大的想像力。最有代表性的電影是1995年的《上世紀》。電影中的記憶碎片可以出售,人們可以從這些碎片中體驗他人的生活,這些片段可能是溫暖的,色情的,甚至可以經歷他人的死亡。
  • 蘭博基尼黑科技:車身自動修復;日產腦波掃描技術預測駕駛者動作
    1、蘭博基尼現最強黑科技 車身可自動修復Terzo Millennio是蘭博基尼最新發布的一款概念車作品,除了一如既往的帥氣顏值以外,新車還應用了眾多創新科技,堪稱跑車界第一。新車將會在四個車輪上分別配備電動馬達,但電池通過納米碳纖維技術將電池輕薄化、可塑化,可直接安裝在車身外層與內層的夾層中來提供電能,就是說新車電池將會直接安裝在車頂。
  • 科幻世界?UNI-T裡黑科技太多,未來的汽車該是啥樣?
    前不久長安汽車發布了全新產品UNI-T,這個外形誇張的SUV讓很多人不明所以。上周,長安UNI-T通過一場線上科技體驗日的活動全方位的解讀了UNI-T的內部乾坤。有很多技術乍一看讓人感覺仿佛在科幻世界。
  • 技術日產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巧的是,日產的一臺發動機,在最近獲得了「雙十佳」的榮譽——11月4日,作為在中國首款搭載日產VC-TURBO超變擎技術的車型-第七代天籟,在「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的評選中脫穎而出,榮膺「中國心"十佳發動機。
  • 日產改造廢舊汽車電池 直接變成太陽能環保路燈
    騰訊數碼訊(Human)汽車廠商正越來越多的考慮如何更好的利用電動汽車電池的問題了。一旦這些電池的電量存儲能力第一某個閾值,就會被從電動汽車上更換下來。 視頻:日產改造廢舊汽車電池 直接變成太陽能環保路燈,時長約1分19秒 儘管這些二手鋰電池已經無法滿足電動汽車的需求,但依然還有一定的電量存儲能力,因此汽車廠商已經開始探索各種其他用途來讓這些舊電池煥發
  • CES直擊|豐田秀「變形汽車」,日產推出汽車「腦控」技術
    豐田秀「變形汽車」,日產推出汽車「腦控」技術……今年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出席的面孔又發生了變化。CES自1967年首次舉辦以來,已進入第51個年頭。因自動駕駛在科技圈的火熱,CES早在2017年已被各大汽車製造商「喧賓奪主」地變身為「半個車展」。
  • 科幻能否成為現實 電影中那些成為現實的科技
    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曾經是未來的東西成為了我們的現實,一百多年前汽車的發明讓我們從蒸汽時代轉變到電能的驅動時代,很多早期電影中的科技也慢慢成為了現實本次我就為各位舉幾個很具有代表性的實例,讓大家了解一下從電影中走到現實的汽車和科技應用。霹靂遊俠——用語音對話完成車輛控制首先來聊聊人車互動的案例。《霹靂遊俠》這部美劇想必大家即便沒有看過也聽說過,故事講述了男主人公駕駛著具有高度人工智慧的跑車KITT,在罪犯橫行於法律之上的世界裡支持那些無辜及無助的人。
  • 日產計劃從2020年開始使用生物乙醇燃料電池
    據外媒報導,日產也正在計劃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業務,不過不同於豐田和本田的是,它並不打算使用氫燃料電池,取而代之的是生物乙醇燃料電池。,這種汽車給司機提供的駕駛體驗跟其他任何類型的電動汽車都一樣:瞬時轉矩、接近無聲的操控。
  • 趣科技:從科幻電影走出的現實技術(組圖)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內,人們對於科幻影片的熱衷絲毫沒有減緩的趨勢。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幻影片中許多原本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技術也已經悄然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對此,美國知名科技媒體《商業內幕》日前就為我們整理出了一份「從科幻影片中走出的八大現實技術」榜單,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 核動力汽車:科幻還是現實
    核動力汽車的構想。20世紀50年代又被稱為「原子時代」,各種核能利用的設想與實際應用層出不窮,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前後出現了5款核動力概念汽車。核能的設計構想及其展示出的無限潛力,給了人類巨大的想像空間。1958年,福特汽車公司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核動力概念汽車模型,取名為「核子」。這款核動力概念汽車模型的尺寸不到正常汽車的一半,兩個突起的尾鰭尤為醒目。
  • 流浪地球 | 科幻黑科技
    想讓地球開始流浪,我們第一個任務,就是解決動力問題。   重元素的聚變是核聚變反應更高級的形式,產生的能量巨大。「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方向盤改為方向球可以顯著減小人體力量負擔,方便年紀更大的人開車,結合吳孟達的角色七十幾了還在開礦車,就很好解釋了,在那個背景下工作到老是正常的,所以相關配套科技也會考慮到老年人工作的情況。
  • 未來的高端黑科技產物映射在現實生活中
    1 電影中十大預言已成真     相信現在大家對黑科技這一詞彙肯定不會陌生了。長久以來凌駕於人類現有的科技之上的知識,引申為以人類現有的世界觀無法理解的獵奇物。黑科技是指遠超越現今人類科技或知識所能及的範疇,缺乏目前科學根據並且違反自然原理的科學技術或者產品。
  • 新進博 未來黑科技(Futurus)帶來新一代全風擋透明顯示器
    智能出行 未來黑科技(Futurus)帶來全新一代全風擋混合現實透明顯示器在本屆進博會「新時代,共享未來」的主題下,未來黑科技(Futurus)(以下簡稱Futurus)全新一代全風擋透明顯示器驚豔亮相。
  • 東風日產品牌煥新,五大技術是根本
    在實際體驗中,日產e-POWER反應更迅速、加速更順暢、動力更高效、靜謐性媲美純電動汽車,駕乘體驗與純電動車一般無二。未來技術亮相,智能出行從未止步隨著AI技術和5G通訊等智能科技的加速推動,汽車已經不再只是一個獨立的技術個體,而是與周邊的設備相互連通的智能化移動座艙,如何在持續專注技術創新的同時,把技術做得有溫度,有人文關懷意味,是接下來的一個重要議題。
  • 2020年過半,這些黑科技真的來了?
    最初,似乎只有高達的GN粒子、星際的幽能這樣像魔法的東西才被叫作黑科技。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黑科技也變得越來越接地氣,因為我們也將新近出現的一些切實能改變行業、改變生活的產品稱之為黑科技。小到一件不會被弄髒的衣服,大到全球最大的潛水艇,黑科技產品的誕生,無不意味著一次次意義非凡的變革。
  • 七座電動汽車介紹及圖片,日產七座電動汽車
    各大汽車廠商紛紛扎進了這一新能源領域,不過由於新能源車本身的特點以及市場配套體系例如充電樁的現實問題更多的消費者處在觀望狀態,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款七座電動汽車,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日產七座電動汽車:價格日產七座電動汽車:外觀跟五座e-NV200相比七座版最大的區別就是其尾部新增的兩個全尺寸座位,且其可根據後備箱使用需要進行摺疊,座椅打開狀態後備箱容量870升;新車車內空間足夠大,第二、三排座椅摺疊後儲存空間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