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線藥物治療高血壓的降壓效果因年齡和種族而有所不同

2020-11-29 科學網

英國一線藥物治療高血壓的降壓效果因年齡和種族而有所不同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1 22:58:55

英國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院Sarah-Jo Sinnott團隊研究了根據年齡和種族分層採用一線藥物治療高血壓的降壓效果。2020年11月18日,該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為了研究根據英國(UK)高血壓臨床指南基於年齡和種族的治療建議,是否可在當前常規臨床護理中降低血壓,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研究組在英國的初級保健部門進行了一項觀察性隊列研究。

研究組招募最新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CEI / ARB),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CB)和噻嗪類的參與者。主要觀察指標為從基線到第12、26和52周的隨訪,按年齡(<v≥55)和種族(黑人v非黑人)分層來比較ACEI / ARB與CCB新使用者的收縮壓變化。次要分析包括CCB和噻嗪類新使用者的比較。

隨訪一年,研究組共納入ACEI / ARB新使用者87440人,CCB新使用者67274人,噻嗪類藥物新使用者22040人。對於沒有糖尿病且年齡小於55歲的非黑人,在第12周時,使用CCB與使用ACEI / ARB相比,收縮壓降低更大,降低幅度差異為1.69 mmHg;55周歲及以上的人群降低幅度差異僅為0.40 mmHg。

在更詳細的年齡分層中,沒有糖尿病的非黑人亞組分析中,僅75歲及以上的人群使用CCB與ACEI / ARB相比,可使收縮壓下降更大。在沒有糖尿病的黑人人群中,使用CCB的收縮壓下降幅度比ACEI / ARB更大,差異為2.15 mmHg,而在沒有糖尿病的非黑人人群中,相應差異僅為0.98 mmHg。

研究結果表明,年齡在55歲以下和55歲以上的非糖尿病非黑人中,使用CCB和使用ACEI / ARB療效相差不大,血壓的降低與新使用ACEI / ARB有關。對於沒有糖尿病的黑人,與沒有糖尿病的非黑人相比,使用CCB的血壓降低幅度要比ACEI / ARB大得多。這表明當前用於一線抗高血壓治療的UK指南不一定能有效降壓。

附:英文原文

Title: First line drug treatment for hypertension and reductions in blood pressure according to age and ethnicity: cohort study in UK primary care

Author: Sarah-Jo Sinnott, Ian J Douglas, Liam Smeeth, Elizabeth Williamson, Laurie A Tomlinson

Issue&Volume: 2020/11/18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whether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age and ethnicity according to United Kingdom (UK)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hypertension translate to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s in current routine clinical care.

Desig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Setting UK primary care, from 1 January 2007 to 31 December 2017.

Participants New users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CEI/ARB),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 and thiazides.

Main outcome measures Chang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new users of ACEI/ARB versus CCB, stratified by age (< v ≥55) and ethnicity (black v non-black), from baseline to 12, 26, and 52 week follow-up. Secondary analyses included comparisons of new users of CCB with those of thiazides. A negative outcome (herpes zoster) was used to detect residual confounding and a series of positive outcomes (expected drug effects) wa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tudy design could identify expected associations.

Results During one year of follow-up, 87440 new users of ACEI/ARB, 67274 new users of CCB, and 22040 new users of thiazides were included (median 4 (interquartile range 2-6)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per user). For non-black people who did not have diabetes and who were younger than 55, CCB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r reduction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1.69 mm Hg (99% confidence interval 2.52 to 0.86) relative to ACEI/ARB use at 12 weeks, and a reduction of 0.40 mm Hg (0.98 to 0.18) in those aged 55 and older. In subgroup analyses using six finer age categories of non-black people who did not have diabetes, CCB use versus ACEI/ARB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r reduction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nly in people aged 75 and older. Among people who did not have diabete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more with CCB use than with ACEI/ARB use in black people (reduction difference 2.15 mm Hg (6.17 to 1.87)); the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difference was 0.98 mm Hg (1.49 to 0.47) in non-black people.

Conclusions Similar reductions in blood pressure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new use of CCB as with new use of ACEI/ARB in non-black people who did not have diabetes, both in those who were aged younger than 55 and those aged 55 and older. For black people without diabetes, CCB new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numerically greater reductions in blood pressure than ACEI/ARB compared with non-black people without diabetes, but the confidence intervals were overlapping for the two group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UK algorithmic approach to first line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might not lead to greater reductions in blood pressure. Specific indications could be considered in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DOI: 10.1136/bmj.m4080

Source: https://www.bmj.com/content/371/bmj.m4080

相關焦點

  • 不同類型降壓藥物的使用要點和注意事項
    中國和世界指南均推薦使用前5種藥物;α受體阻滯劑僅在某些情況下使用。根據2019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選擇降壓藥物應遵循以下原則:五大類降壓藥物(ACEI、ARB、CCB、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均可作為初始用藥,建議個體化治療。
  • 這6類藥不是降壓藥,但有降壓作用,適合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糖尿病
    對於常用的降壓藥,尤其是5類一線降壓藥,地平類、普利類、沙坦類、洛爾類、利尿劑,可能廣大的高血壓朋友已經非常熟悉了。 但是除此之外,某些治療冠心病的藥物、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也有降壓作用,尤其是很多高血壓朋友,同時合併冠心病、合併糖尿病,那麼選擇這一類的藥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腫瘤-高血壓」新概念:高血壓患者癌症風險高,抗癌治療引起高血壓...
    近日,Hypertension上刊登了一篇討論「腫瘤-高血壓(onco-hypertension)」這一新概念的文章。 全球老齡化進程使得高血壓和腫瘤較為流行,腫瘤合併高血壓的患者也大幅增加,其中不乏因接受相關抗癌治療而致高血壓者。
  • 降壓效果與價格要同時兼顧
    主要是因為相當多的高血壓病人儘管接受了治療,但是血壓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結果還是出現了腦卒中。據統計,我國有1.6億高血壓病人,但血壓得到控制的不到10%。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藥物治療和藥物運用不當。所以,病人必須找熟悉高血壓的專科醫生診斷和治療。」林曙光主醫師強調說。  效果與價格。要同時兼顧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一線降壓藥主要有五大類,共兩百多種。
  • 治療高血壓有哪些常用藥物?
    據悉,在中國,高血壓的發病人數已經達到2億。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是個漫長的過程,絕大部分患者幾乎伴隨終身。因此,明確藥物治療的目標和目的,是高血壓患者合理降壓、安全降壓的根本。   高血壓患者應該每天堅持測量血壓,根據血壓的高低來調節藥量。很多高血壓患者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藥量,只是隨便在藥店買一些降壓藥物進行控制血壓。
  • 中輕度高血壓怎麼治療?北京降壓0號如何?吃多久見效?
    中輕度高血壓怎麼治療?中輕度高血壓怎麼治療?降壓要多快才好?吃了北京降壓0號後就再次去找醫生,說藥效不好,血壓沒降下來,要求換藥,其實這都是錯誤的認識。降壓治療,切莫心急!專家指出,中輕度高血壓怎麼治療?第一,不能心急。
  • 老藥新用:傳統降壓藥物——坎地沙坦,是老年痴呆治療的新希望?
    老藥新用:傳統降壓藥物——坎地沙坦,是老年痴呆治療的新希望?
  • 高血壓的症狀及治療 有哪些症狀表現
    高血壓是現在生活上的一種常見性疾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正常的工作與學習。高血壓疾病發生在各個年齡階段,兒童、中年和老年。那麼,高血壓有哪些症狀呢?又該如何治療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 北京降壓0號效果好嗎?北京0號降壓藥好不好從四點看!
    這是降壓藥出現的最簡單、直接的目的,不能夠降壓何來降壓藥之說!所以看一款降壓藥對自己是不是好,首先要看的就是能不能把自己的血壓控制達標。 北京降壓0號效果好嗎?北京降壓0號屬於單片複方製劑(SPC),含有4中不同作用機制的降壓藥成分:氫氯噻嗪、氨苯蝶啶、硫酸雙肼屈嗪、利血平,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及重度高血壓的聯合治療。
  • 什麼樣的高血壓,需要排除繼發性的高血壓?什麼病會引起高血壓?
    有人向華子諮詢,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人,血壓達到了180/130mmHg,服藥之後高壓可以降至正常,但低壓仍舊在120mmHg以上,當地醫生建議進行詳細檢查以排除繼發性的高血壓,問華子是否真的需要進一步檢查呢?華子說,完善的檢查真的很必要,像這種患病年齡較年輕,服藥控制效果又不好的高血壓患者,有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性很大。
  • 注意:除了降壓藥,這些藥物也降壓!
    其實,除了上述降壓藥,還有一些藥物也具有降壓作用,下面來了解一下。一、降糖藥1.硝酸酯類藥的降壓機制為:硝酸酯在血管平滑肌與細胞內巰基結合產生一氧化氮,激活鳥苷酸環化酶,使鳥苷酸生成增加,後者促使血管平滑肌鈣內流減少,致血管舒張,可舒張外周阻力血管和心肌阻力血管。在臨床上,硝酸酯類藥可用於高血壓急症或亞急症,對部分頑固性高血壓也有一定療效。
  • 高血壓失眠吃什麼藥好 吃藥降壓解失眠很重要
    高血壓是常見的疾病,在大多數的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是不明確的,這種情況佔到了95%以上。一旦患上高血壓是沒有藥物治療的,也會導致夜晚失眠,只有降壓才能解決失眠的痛楚。那麼,高血壓失眠吃什麼藥好?高血壓失眠吃藥注意事項有哪些?高血壓食療方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 常用降壓藥一覽表上北京降壓0號是否是新指南理想藥物?
    《ISH 2020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專門列了一個表,指出藥物治療的理想特點有5方面:① 有證據可降低發病率/死亡率;② 每日一次可控制24小時血壓;③ 費用相對便宜,可負擔;④ 可良好耐受(不良反應小);⑤ 有大量人群顯著獲益的證據。那北京降壓0號符合理想降壓藥物的5項原則嗎?完全符合!
  • 冬季是高血壓患者相對危險的時候,穩住血壓幾招搞定
    冬天來了,氣溫降低會引起血壓波動,高血壓患者此時要密切關注血壓變化,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降壓藥物,以避免心腦血管意外發生。  首先要明確:高血壓不可怕,但控制不夠後果嚴重。  我國的血壓控制標準:正常血壓值<120/80mmHg;高血壓≥140/90mmHg。  高血壓是一種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疾病負擔高的慢性疾病,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  目前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並不樂觀,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血壓控制不佳而導致的死亡人數接近200萬。
  • 5種常用降壓藥優缺點!哪種降壓藥才是適合你的降壓藥?一文總結
    一、降壓藥到底該怎麼選,要因人而異「降血壓」是門技術活,每個人體質不同、年齡不同、血液流動的速率不同、血管壁粗窄不同……自然,所選擇的降壓藥也不盡相同-目前國內外指南推薦首選的降壓藥物主要包括5類:1.利尿劑 低壓高的人首選食鹽量與高血壓呈正相關,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人體內儲存過多的鈉離子與氯離可引起水鈉瀦留,血容量增加,進而影響到血壓
  • 理想血壓控制離不開藥物,SPC時代已來臨
    短期內降壓達標、穩定持續降壓,奧美沙坦酯氨氯地平你值得信賴。高血壓的綜合管理是以臨床診斷和評估開始、以非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幹預為基礎、以理想藥物治療為核心的。那麼,應當如何做好高血壓的綜合管理,如何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壓呢?
  • 幾分錢1片的藥,卻是老年、鹽敏感性、難治性高血壓,高血壓合併心衰...
    利尿劑用於降壓治療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利尿劑不僅價格便宜,降壓效果好,而且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多個國內外指南充分肯定了利尿劑在高血壓治療中的重要地位,並將其作為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用藥。
  • [OCC2016]辯論:降壓治療不是越低越好
    在本次會議的高血壓論壇中,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的陳魯原教授以「降壓治療不是越低越好」為題與李勇教授就降壓目標值問題進行了精彩辯論。儘管SPRINT研究者宣稱入選患者是心血管高危人群,但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的使用率分別只有40%和50%。中青年高血壓人群超過了總體高血壓人群的半數,而SPRINT研究強調降低收縮壓,但多數中青年高血壓人群屬於收縮-舒張期高血壓或單純舒張期高血壓。那麼血壓降得越低越好是指舒張壓越低越好還是收縮壓越低越好?或者是收縮-舒張壓越低越好?
  • 高血壓也分類型?內科專家:拒絕過度治療,3種高血壓其實不用治
    高血壓,一種常見的血液慢性病。 早在2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中醫文獻記載了血壓的存在,發現卒中者大多脈象急促、洪大,為了穩定血壓,會通過「放血」的方式達到降壓目的,並且該治療方法一直持續到了18世紀。
  • 哪個降壓效果好?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需要服用藥物的,也要根據高血壓的程度來進行合理服用藥物,對於輕度高血壓患者來說,一般情況下,不要立刻吃降壓藥,可以通過調理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許能夠穩定降血壓。當然如果已經出現了中高度或者是重度高血壓的話,就必須通過服用藥物來穩定血壓,否則也容易引發一些血管疾病等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