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也是初高中必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化學在生活中有著很多應用,比如我們穿的衣服,所用的燃料,甚至是我們所品嘗的美食,都與化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化學中卻不自知,如果你精通化學,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學好化學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知識進化圖解系列,太喜歡化學了》是由日本科學記者大宮信光所編著的科普讀物,全書分為6章,介紹了許多生活中常見的化學問題,將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相連接,用化學的角度重新認識和解決問題。
本書的定位是給學生的學科敲門磚,給成年人的思維躍遷工具,作為一本科普書,它所涵蓋的內容廣泛,語言通俗易懂,每一章的篇幅都很簡短,類似於科學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從化學的角度觀察生活,認識生活,進而熱愛生活。
書中有很多我們生活中經常忽略的冷知識,有些問題,我們經常遇到,但是卻選擇忽略,從來沒有想過會與化學有關係。比如說為什麼米要煮了之後才能食用?這是因為澱粉在大米的含量中大約有75%,澱粉不能溶於水,人體內也沒有消化生澱粉的酶,所以吃了生的澱粉會導致腹瀉。
只有將生澱粉在水中加熱,使之糊化,才能產生讓人體能夠消化的澱粉,但並不是只要加水加熱就可以了,還要掌握水量和加熱的時間,最好的狀態是火候到位,大米已經煮透了,米粒的表面乾濕剛好,煮米其實是一個簡單的化學反應,只有經歷正確的工具才算實驗成功,也就能得到香甜的米飯。
書中還介紹了一些技術與化學的關係,讀完書你會發現,你可能並不了解你家的家電。空調作為家庭必備的電器之一,冬天可以制熱,夏天可以製冷,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空調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了液體,在蒸發變成氣體時,會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使周圍的溫度降低。
空調在製冷時會吸走室內的熱量,再經空調外機將熱量釋放出去,制熱模式則剛好相反,是吸收室外的熱量,並將其送到室內。空調與冰箱的原理十分相似,只是空調處在制熱模式時,製冷劑的運作過程恰好是與冰箱相反的。
化學不僅與人類有關係,生物與化學也是密不可分,我們都知道綠色是養眼的治癒系顏色,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用眼過度時,總有人提醒看看綠色的植物,但是為什麼植物是綠色的呢?
這是因為植物體內所含的一種色素,也稱之為葉綠素。葉綠素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讓植物,好看那麼簡單,它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成分,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吸收太陽光中藍色和紅色的光,未被吸收的綠色的光會被反射,所以植物看起來是綠色的。
我所介紹的只是書中的冰山一角,化學其實是諸多課程當中較為有趣的一門,它是以實驗為基礎,以探索世界的微觀結構為目的,學習化學不僅是為了取得好的成績,更是為了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運用知識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