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軍演必到的中國電子偵察船,哪些雷達能讓美日飛彈顯蹤跡?

2020-12-08 騰訊網

  本文為網友hqy1228獨家供稿浩漢防務發布,禁止轉載!

  本文將對815型電子偵察船的最新改進型號815A型電子偵察船的船電系統做出常世星的分析。

  目前中國國海軍被外媒著重報導爆發式建造的是新一代電子偵察船815A型,2009年815A型電子偵察船首艦853號天王星艦下水,到2015年,先後有854號天狼星艦,855號天罡星艦,以及852號啟明星艦。另外最新型號的856號艦和在建的857號艦也在今年下水,但是和前4艘851A型相比又進行了改進。這些電子偵察船逢美日軍演必到,開機能讓它們的飛彈顯蹤跡

  截止到2017年底,815A型電子偵察船已經建造了852號啟明星艦,853號天王星艦,854號天狼星艦,855號天罡星艦,以及最新的856號和857號。這6艘最新的電子偵察船和前1艘815型851號北極星艦組成目前全世界海軍序列中最強大的電子偵察艦隊。大規模建造電子偵察船了類海軍勤務艦船體現了我軍為了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需求,能夠面對複雜電磁環境和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時,在最為關鍵的電磁頻譜信息和情報信息領域方面取得優勢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為了能取得在電磁頻譜和情報信息這方面的優勢,需要通過大量先進專業設備和高素質技偵人員在和平時期在全世界範圍內不斷收集,分析和積累才能逐步實現的,這也是作為一個真正大國海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和實力體現。

  在2017年9月14日的CCTV今日亞洲的微博視頻 中,尹卓少將強調了815A型電子偵察船的重要任務是在和平時期收集雷達和通訊信號,為相應的電磁對抗以及破譯敵方加密信號和摸索敵方通訊頻段規律為相應的對抗和破解工作做好積累工作。在整個視頻中尹卓少將反覆強調了815A型電子偵察船的電磁探測任務,而沒有提彈道飛彈探測能力,這與他在年初測採訪視頻中的描述一樣。前後採訪都印證了815A型電子偵察船不具備彈道飛彈探測能力,這就明確表明了海軍對815A型電子偵察船的任務要求不再是大而全,而是大而精。

  815A型電子偵察船沿用了815型的船體結構,並適當增加排水量。但是艦上設備特別是技術偵查系統得到了全面升級或者替換。下面將就815A型電子偵察船主要電子偵查設備做出分析,為了便於後續的詳細介紹,我們依舊對815A型電子偵察船主要電子技偵設備的位置做出編號,以方便後續分析。

  【主被動搜索雷達】

  815A型電子偵察船最為獨特的地方是2號位置安裝了一座主被動搜索雷達。而這套雷達是在原來815型電子偵察船上所沒有的。曾今有一張054A型護衛艦569號玉林艦與815A型電子偵察船853號天王星艦合影的照片。從這張照片上可以看到,在兩艦的艦橋頂部都安裝有卵型雷達天線罩,外形比例幾乎一樣,只不過853艦上的雷達罩更大。除了835艦外,在這個位置上後續854號天狼星艦,855號天罡星艦以及852號啟明星艦上都安裝了同樣型號的雷達天線罩。

  我們知道中國海軍HLJQ-366型艦載主/被動超視距雷達研仿自於俄羅斯的MINERAL-ME雷達,但相比原版的MINERAL-ME雷達,中國對其進行了大量改進。HLJQ-366雷達有5個工作頻段,其中一個為主動探測系統頻段。366型超視距雷達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下,其探測距離也不同。366型超視距雷達工作方式有主動工作方式、被動工作方式和協同工作方式。主動工作方式又有正常大氣條件下和大氣波導條件下的工作方式。正常大氣條件下的探測距離為視距,而大氣波導條件時的探測距離則遠遠大於正常大氣條件下的探測距離。在被動工作方式時,每個頻段的探測距離均不相同,其中某頻段的探測距離超過300公裡。366型超視距雷達還有一種協同定位工作方式,與俄羅斯MINERAL-ME雷達所不同的是,中國研製了更為先進的協同定位工作方式。

  HLJQ-366型雷達目前普遍安裝在中國海軍054A護衛艦和052系列驅逐艦上,其作用主要用於對海超視距探測,同時為遠程反艦飛彈提供初始裝訂的目標信息。由於HLJQ-366型超視距雷達獨特的工作模式,特別是在被動模式下可以工作在4個不同頻段(基本覆蓋目前主要雷達波段)進行超遠距離的探測,這點非常適合815A型電子偵察船要求無源被動和寬頻譜的工作特點,所以基於HLJQ-366型雷達的技術基礎,重新研發的更強大的技偵裝備安裝在815A型電子偵察船上。裝備該型改進型雷達的815A型電子偵察船曾在被動模式下實現在超過700公裡距離上對美國航母的探測,超視距探測能力遠超HLJQ-366型雷達。更令美國人不安的是,由於採用被動模式,導致在如此遠的距離上航母編隊根本不知道已經被中國電子偵察船偵測到。這大概也是美國等西方海上列強痛恨中國海軍815A型電子偵察船的痛點之一吧。

  在2017年下水的最新型號的電子偵察船856號和857號的艦橋位置,安裝了一種全新的圓柱形雷達天線罩,根據雷達罩外形判斷內部天線應該是一種可以水平旋轉,俯仰固定的雷達天線。由此可以推測此位置安裝的是一套旋轉平面相控陣雷達。它的功能應該和815A電子偵察船同樣位置的主被動搜索雷達天線類似,實現主被動超視距搜索,而且搜索能力更強。

  【被動雷達偵測天線】

  在815A型電子偵察船船體中間的3號位置安裝了一套被動雷達偵測天線,這套天線沿用了815型電子偵察船851號北極星艦改裝後的偵測天線。這套艦機通訊中繼天線的主要功能在上一篇文章已經介紹,主要是通過可旋轉的高增益拋物面天線,收集散落在空間中非常微弱的各頻段的雷達信號。這也是世界海軍強國所裝備的電子偵察船上都普遍安裝的。比如法國海軍A759號德普伊·德·洛梅號電子偵察船上的足球型天線罩中就是安裝了此類型的被動偵測天線。

  【艦機通訊中繼天線】

  在815A型電子偵察船船體中間的4號位置安裝了一套艦機通訊中繼天線,這套天線也是沿用了815型電子偵察船851號北極星艦的艦機通訊中繼天線。該系統可為執行電子偵察任務的直升機或無人機提供中繼通訊服務。也就是說攜帶電子偵察設備的直升機或無人機執行對目標區域抵近偵查時,並通過這套系統實現測量信息數據的實時回傳,這樣可以充分利用851艦上的設備進行情報的分析和存儲工作。

  【艦載衛星通訊天線】

  在815A型電子偵察船船體後部的5號位置上安裝了兩種不同的系統。在853號天王星艦安裝了一套衛星通訊和偵測天線。而後續的854號天狼星艦,855號罡星艦,852號啟明星艦以及新型號的856號和857號艦都安裝了兩座艦載衛星通訊天線,這型天線也在中國海軍各型主力作戰艦艇上都有安裝。艦載衛星通信系統是艦載通信系統的子系統,其中艦面可見的天線系統內包含了饋源、阻發濾波器、帶通濾波器、低噪聲放大器、天線及天線罩等設備。整套天線系統的穩定方式是三軸穩定,通過減搖裝置隔離艦艇的搖擺。天線瞄準角由計算機按艦艇位置及衛星的參數計算後,對天線進行瞄準引導。艦載戰略衛星通信站的天線,是三軸穩定天線,天線與艦本體之間採用減搖裝置隔離艦本體的搖擺量,採用雙天線時可自動轉換。關於艦載衛星通信系統雙天線的設計,主要是由於衛星天線隨著艦船多次機動迴轉後,衛通的天線的饋線會有纏繞現象,而天線的饋線纏繞到一定程度後,會啟動解除纏繞的程序動作,恢復原始狀態,也就是說,在解繞時是無法正常跟蹤衛星的,此時當然也就無法收發信息。在解除纏繞(學名叫解繞)過程中,衛通天線會有極短暫的丟星過程,雖然這個時間很短暫,但也的確是個瑕疵,雖然影響不是很大,在天線解繞的過程中,天線跟蹤伺服機構仍在工作,解繞後能馬上恢復天線對衛星的跟蹤。所以後期的有些艦船上上採用了雙天線的方式以保證實時跟蹤衛星。

  【桅杆雷達通訊偵測天線】

  在815A型電子偵察船的桅杆和815型電子偵察船的桅杆相比,外型上採用了封閉式桅杆,除了可以承載更多的電子偵察天線以外,還可以對偵測天線的饋線部分提供額外的保護減少技偵重要設備的故障。從天線布局上看,主要由傳統的比副測向陣列,各波段無線通訊偵測天線,以及各頻段雷達信號接收天線組成。值得注意的是除853號天王星艦外,另外三艘815A型電子偵察船的桅杆根部都安裝有新型的幹涉儀雷達信號測向天線陣列。這種幹涉儀測向陣列也出現過在一些054A型護衛艦上測試。幹涉儀測向陣列和比幅測向陣列相比的優勢在於測向精度更高。整個桅杆上的各種天線分工不同,它們可以接收各頻段波長以及調製方式的無線電通訊信號以及雷達信號,配合艦內大量高技術的技偵分析設備還可以完成對已知信號的頻率測定和測向,以及對未知信號的存儲和分析能力。結合艦體中部的高增益被動雷達偵測天線,815A型電子偵察船和815型電子偵察船相比在電磁技術偵查能力上又上了一個臺階。

  815A型電子偵察船在815型電子偵察船的基礎之上,完善了全艦的電子偵查系統,增加了超視距搜索雷達,以及體系化的艦載衛星通訊系統。這也為該型艦執行全球範圍的戰略戰術電子偵察任務提供了技術和設備上保證。後文將對在815A型電子偵察船如何執行電子偵察任務展開分析。

相關焦點

  • 美日擊沉退役巨艦嚇唬人?052D分分鐘攔截,能不能走點心
    日前,美國罕見地在「環太平洋」軍演中加入了「擊沉演習」科目,美日澳三國向一艘排水量5000噸的退役登陸艦輪番發射魚雷、飛彈並將其擊沉,在和平時期,退役軍艦往往被用作博物館或拆解為廢鋼鐵等,類似的擊沉訓練十分少見,結合美國不斷強化的亞太軍事部署,此番「擊沉演習」被西方多家媒體理解為恐嚇中國
  • 中國神秘偵察船就位!戰鬥力提升2倍,美軍稱沒有秘密了
    近日,中國海軍接收了最新一艘海王星號海上偵察船,這艘船裝備有中國最新研製的各型先進雷達、電子、通訊等設備,是中國海軍當前海上情報搜集能力最強的一艘偵察船,可以在較大範圍和空間內對各種目標進行不間斷、全天候的海上偵查活動,因此,有美國媒體評論稱,伴隨著中國越來越多的海上偵察船服役,
  • 中國近海磨刀霍霍!美日聯合軍演動用5萬大軍,俄羅斯已發出警告
    同時,將有約300架軍機和數十艘戰艦參與這次超大規模的軍演。 據悉,此次軍演將持續到11月5日。 日美搞聯演,軍演更貼近實戰,包括奪取我釣魚島,轟炸我南海島礁,以及爭奪東海南海制空權。 為了達到邪惡的圍堵中國目的,日美聯合起來唱雙簧,指責中國海洋活動增加對地區構成危險。 而這次是美國和日本聯合,在日本附近進行奪島演練。
  • 電子管朋克巔峰之作:誕生之時便是蘇聯滅亡之路
    要說到烏拉爾號核動力偵察船的建造背景,就不得不提到美國的彈道飛彈了。聞訊趕來的北約巡邏機和偵察船看到了這樣讓人瞠目結舌的一幕,一艘主尺度達到265米,滿載排水量高達3.6萬噸的海上巨無霸,卻搭載了大量的電子設備,在它圓圓的雷達罩下,暗藏著功率巨大的雷達,並伺機觀察著美軍的一舉一動。美國人怎麼也想不通,蘇聯為何會建造一艘這樣怪異的船。
  •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盤點那些以星宿命名的中國海軍特殊艦艇
    ,她們分別是815、815A電子偵察船和927聲吶探測船。比如電子偵察船她的主要任務是進行電子信號情報的監聽和分析,也包括戰術彈道飛彈試驗時進行飛彈軌跡測量和追蹤等任務,所以她經常會出現在外軍艦艇編隊演習的附近海域與它國200海裡經濟區海域裡。
  • 解放軍渤海軍演,美偵察機又喬裝抵近,距離山東領海基線僅56海裡
    近幾個月來,美軍在中國周邊地區動作不斷,多次派遣航母戰鬥群進行軍事演習,還派出了多架偵察機,試圖抵近中國沿海地區進行偵察工作。9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渤海軍演時,美國偵察機又一次喬裝接近,這次距離山東領海基線僅56海裡。
  • 中國航母被美日監視 央視:總會碰到壞孩子
    (播放短片)  解說:  經過三天的連續航行,在飛彈驅逐艦瀋陽號、石家莊號和飛彈護衛艦煙臺號、濰坊號的護衛下,我航母遼寧艦經東海海域、通過臺灣海峽順利抵達三亞某軍港,儘管只有3天的海上航行,航線上也沒有經過釣魚島附近海域,但美國和日本依然角度緊張,時刻監視著我航母編隊的動向。
  • 臺灣軍演,解放軍軍機沿「海峽中線」飛行6趟,釋放什麼信號?
    編輯:供奉臺灣"漢光"軍演秀經過五天四夜的時間結束了,對發生在臺灣島上的這場軍演有所關注的人都知道,本次「漢光36號」軍演從預演到結束一直事故頻發。民進黨當局本想借「煙火秀」為其新一輪四年執政期「以武拒統」的妄想開個好頭,萬萬沒想到臺軍「稀泥扶不上牆」。
  • 致力於「對抗中國」?美日澳韓海軍西太演練找潛艇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 美媒稱,美日澳韓4國海軍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搜潛演練。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5月26日報導稱,來自4個夥伴國的艦船近日在關島附近海域圍繞著彼此協調行動,致力於一個共同目標——找到一艘假想敵潛艇。美國海軍「安蒂塔姆」號飛彈巡洋艦艦長喬治·凱斯勒上校說,直升機飛在軍艦前面,這些艦船與想像中的潛艇保持距離,就像在實戰中一樣。
  • [專題]F-22軍演被"擊落":只是放水不是實戰
    F-22隱身性能可讓對方探測距離減少一半我們知道F-22這樣的第四代作戰飛機,它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隱身,它通過一系列措施把飛機的RCS比第三代作戰飛機降低一個數量級,比如機身主要邊緣平行,這樣就可以把照射到本機的電波集中到少數幾個方向.那麼對方雷達只能接收到閃爍的信號,不容易識別,另外飛機表面的突起、縫隙儘可能的減少,從而把機體表面的散射波也納入到主要反射波束之中
  • 美國的B2轟炸機領先世界幾十年,有哪些國家的雷達可以探測到呢?
    該機飛行速度只有0.95馬赫,該機內置彈艙能攜帶23噸左右的彈藥,比如AGM-129型巡航飛彈、MK82航空炸彈等。雖然該機速度要比俄羅斯圖-160慢,但是該機具備超強的隱身能力,又被稱為「幽靈」。B-2隱身戰略轟炸機採用了飛翼布局、S型進氣道、以及使用了石墨和碳纖維複合材料等。
  • 東京研發新飛彈瞄準我國心臟,我們無須對日本講仁義
    近期以來,日本方面頻繁尋求與中國進行廣泛接觸,日本防相岸信夫通過視頻會議,呼籲中方建立兩軍風險防控熱線。與此同時,包括菅義偉本人在內日本政府高官,一再強調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並宣稱在維持美日同盟的同時,進一步強化與中國在各個領域上的合作關係。但這僅僅只是日本表面上的一套,菅義偉背後還有另一套,即利用中美激烈博弈的機會,發展遠程飛彈威脅中國。
  • 美軍新型反輻射飛彈,針對S-400防空系統,雷達關機後能切換彈頭
    反輻射飛彈又稱為反雷達飛彈,它是一種利用敵方雷達的電磁輻射進行導引的武器,會跟著電磁輻射一路飛行,摧毀敵方雷達及其載體的飛彈。在電子對抗中,反輻射飛彈就是對防空系統硬殺傷最有效的武器。而為了對付俄羅斯的防空系統,美國就對反輻射飛彈展開了研究,最終經過不懈的努力,美國就研製出了一種專門對付S-400防空系統的反輻射飛彈AGM-88G AARGM-ER。這種飛彈的射程能達到230公裡,剛好超過了S-400防空系統的防禦範圍,美軍戰機可以使用這種新型反輻射飛彈在遠程發起攻擊,不用擔心被S-400防空系統給擊落。
  • 間諜衛星偵察,邊境屯兵20萬,組織三大軍演,印度放狠話強硬對華
    據《印度TV》網站報導,近日,印度的間諜衛星經過了西藏上空,拍攝到了中國的部隊部署情況。據稱,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運營的印度最好的情報搜集衛星EMISAT拍攝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PLA)在西藏的陣地。從5月中印邊境對峙以來,印度花招頻出,從屯兵20萬到力推三大軍演,加速軍備軍購,印度對華企圖越來越強硬,甚至存在挑戰更大軍事衝突的可能。
  • 「海鷹」的秘密-世界無敵的「中國冥河」飛彈(圖)
    1966年3月生產出了遙測彈,並在當年11月運送到了試驗基地。遙測彈是沒有安裝戰鬥部,加裝了測試記錄儀器。在整個飛行中記錄飛彈的飛行狀態及彈上雷達、控制系統等的信號情況。這些記錄數據都必須用統一的時基作為基準,才能看出同一瞬時那些信號不協調等情況。當時沒有先進的電子設備,記錄很多靠磁帶錄製或熱筆記錄儀記錄在紙帶上,然後回來用儀器或放大鏡直尺分析。
  • 臺灣倒向美日印澳,與美完善整體防衛,步步走向絕路
    其實,臺灣更想加入美日印澳聯盟,這樣就更有了對抗中國大陸的靠山。今年以來,美印日澳四國合作密集,合辦馬拉巴爾海上軍演、政治會談、貿易合作,無不處處針對中國。臺灣此時跳出來要和這四國共享情報,就是看重了這四國共同對抗中國大陸的態勢。
  • 中國有哪些武器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網友一口氣列出17種!
    不排除有些只是其個人的觀點,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隨著中國軍工的發展,國人對於自家武器性能越來越自信。 這種自信雖然好,但是我們還必須給出具體的數據證明。今天我們就客觀來說一說到底有哪些中國武器在國內外都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呢?其中綜合各大網友的評論來看,一個共性是都提到了中國的飛彈,特別是東風-17。
  • 從登月到雷達、從五代機到飛彈……中國最大的缺陷就是太實在
    那個指標看起來厲害到飛起,水上最大航速能有每小時46公裡,相當於25節,比絕大多數兩棲戰艦艇跑得還快。這一傢伙就震住了全世界,眼眶子淺的中國人看著羨慕啊,決定摸著美國人過河,咱們也來學著搞一下。正好原來的兩棲裝甲車輛也太老,需要換代。
  • 各國的雷達測距是多少?結果出來中國的雷達測距讓人震驚。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什麼是雷達,它的意思為無線電探測和測距,即用無線電的方法發現目標並測定它們的空間位置。因此,雷達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雷達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