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之風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強大的古羅馬的?

2020-12-03 文史研究所

引言

古羅馬從最開始的一個蕞爾小國逐漸躍居成為一個強盛的奴隸制大帝國,是一個由簡單到繁榮、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其中過程很值得大書特書。但與崛起相比,古羅馬的衰落倒更值得人們注意、反思。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帝國轟然倒塌了呢?

如果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會發現導致古羅馬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個原因卻格外值得注意:古羅馬後期奢靡腐爛的社會風氣。正是由於社會風氣的衰敗,古羅馬人徹底喪失了活力,變得不堪一擊。在此情勢下,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摧毀已腐朽的羅馬人、毀滅已飄搖的古羅馬。

1、古羅馬的徵服與擴張,輝煌之下危機暗伏

早期的羅馬人勤儉節約、善良淳樸,有強烈的愛國精神與尚武精神以及高度集中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每個人將保衛國家視為一生的最高追求目標,將國家的利益視為個人的最高宗旨。

公元前509年,羅馬人推翻了伊達拉裡亞人"高傲者"的統治,驅逐了前國王暴君塔克文,羅馬結束王政時代,進入共和國時代。在以後的兩三個世紀,羅馬公民們過著自給自足、簡樸節約的小農生活。當時的羅馬共和國還只是一個規模很小、相對弱勢的小城邦,經常與鄰近的薩賓部落發生衝突,形勢非常嚴峻,不但要受到周邊強國的排擠還會受到一系列的軍事威脅。

古羅馬大帝國時期最大的疆域示意圖

面對此局勢,羅馬主動地開始了一系列的對外擴張與徵伐戰爭,他們團結一心,雖然每日粗茶淡飯,但還是堅持軍事訓練。這種兵民合一的政治制度不但加強了羅馬人民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還為以後羅馬的徵服與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先後發動了義大利戰爭、布匿戰爭、西班牙戰爭、馬其頓戰爭和敘利亞戰爭等,完成了對地中海地區的徵服與奴役。在這一過程中,羅馬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侵佔了很多土地、俘虜了數以萬計的奴隸,逐漸成為了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

僅僅在戰爭期間收穫的賠款和掠奪的財產加起來就佔了羅馬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上層社會各個階層的貴族、官僚、將軍們都因此獲得了豐碩的財富與優厚的獎勵。同時一個新的階層騎士出現了,他們的目標不是建功立業更不關心國家利益和公共福利,他們一心想利用自己的財富和財產發家致富,追求奢侈生活。

然而體制的崩塌往往是從內部開始擴散的,巨額的財富、大量的土地以及廉價的勞動力猶如一片奢靡的肥沃土地滋養了一群有錢又有閒的上層社會奴隸主們。從此,奢靡之風逐漸由內部開始擴散,腐蝕著羅馬人的精神,麻痺著羅馬人的神經,吞噬著羅馬人的心靈,瓦解著羅馬人的思想與信念,最終繁華一時不可一世的古羅馬在落日的餘暉中走向了死亡的深淵,羅馬人也在放縱、貪婪、不羈、隨性之中安樂窒息而死。

2、上層社會奢靡之風的興起到下層社會的擴散

憑藉優厚的財富,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少數的奴隸主手中,奴隸制經濟迅速發展,土地兼併現象日益嚴重,城邦賴以生存的小農經濟逐漸瓦解,隨處可見的都是奴隸制下的大莊園經濟。奴隸主們為了持續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增收苛捐雜稅、收受賄賂、壓榨平民、搜刮百姓,買官賣官現象嚴重。貴族階層們為了謀取更高的官階與更大的權力,用巨額錢財或豪華的宴席來賄賂選民和選舉機關以此來獲得更高的票數。

古羅馬時期,到處都有大規模的奴隸莊園,隨處可見的都是被奴隸主壓迫奴役的奴隸。他們被羅馬人看作是"會說話的工具"。不但是為奴隸主提供勞動力的工具還是供奴隸主們用來享樂的工具。為此還建立了專門的角鬥場,強迫奴隸們相互角鬥、相互拼殺。一場角鬥下來,場上都是遍地可見的匕首利器以及凝固的血液和一具具奴隸的屍體。

古羅馬競技場上廝殺的場面

羅馬市場上,對於奴隸的交易貿易現象非常嚴重,他們沒有任何的人身自由權更談不上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他們只是奴隸主為了賺錢而自願或被迫被交易販賣的廉價商品和勞動力。

長期的奴隸經濟體制之下,貧富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受上層貴族奢靡之風的影響,羅馬的下層自由民也逐漸懶散,他們不再專注於生活和生產,反而變成了貴族們的附庸品和隨從,幫著貴族們一起壓榨平民百姓謀取錢財和利益。他們已經不再是之前勤勞儉樸的生產者轉而成為了貪圖錢財、只顧享樂的消費者。

由於沉重的債務和殘酷的剝削壓迫,平民們也開始鄙視勞動、喪失激情,社會上的無業流氓無產者數目急劇增多,他們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全靠社會養活,成為寄生在羅馬社會上的毒瘤。

3、角鬥、洗浴場,日漸沉迷享受和縱情的羅馬人

每一個時代的奢靡之風都體現在衣食住行娛等方面,古羅馬也不例外。安東尼王朝統治時期是古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歷代皇帝都關心人民疾苦,實行溫和的政策。節假日政府都會在大肆舉辦各種形式的娛樂表演和娛樂活動,奴隸角鬥、鬥獸、戲劇、海戰和騎戰應有盡有

比如說,公元106年,為了慶祝一場戰役的勝利,統治者舉辦了持續117天的角鬥表演,將近萬名角鬥士在觀眾的歡呼聲中進行殘酷的殊死搏鬥,這種節日的持續天數也是逐年增多的。據統計,節假日的天數時長從公元1世紀的66天一直增加到三世紀已增至175天。

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廣大貴族和市民的認可與支持,但是過於奢靡長時段的享樂使得絕大多數的羅馬人沉浸在虛無的娛樂和看角鬥的快感之中,不務正業、不思進取,為古羅馬的衰亡埋下了伏筆。

奴隸主們的生活日漸腐朽化,奴隸主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奢侈,逐漸走向奢靡腐爛的極端。大量的苦力、勞力都交給努力去做,富裕的奴隸主們只管尋歡作樂,盡享奢華。有些富家子弟終日在公共浴池度日消磨大好的時光,無所作為。在浴場沐浴在當時是一種非常奢侈的物質享受,吸引了萬千生活在羅馬的自由民眾以及那些終日無所事事的無業游民。

奢侈的古羅馬宴席

當時的洗浴場所集沐浴、體育館、休息室、圖書館、花園、宴會中心功能於一體。不但是人們洗浴放鬆的場所,更是供大家進行朋友聚會的娛樂場所。他們以美酒佳餚、山珍海味來顯示自己的闊綽,有時候竟然以吃孔雀舌頭來彰顯自己身份的尊貴與顯赫。

4、財政的匱乏,道德的淪喪,奔向死亡的狂歡

既然一個民族的特色是維繫其發展和不斷壯大的精神紐帶與支柱,那麼一旦精神腐朽、思想潰散,這個民族必將走向滅亡。

以前那個勤儉質樸、有著高度集中凝聚力的古羅馬民族蕩然無存,隨之而來的是思想懈怠、行為散漫的行屍走肉與癱瘓體制。上至皇帝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不貪圖享樂,以追求奢靡為人生目標,他們不再熱衷於生產勞作、鍛鍊集訓,整個社會對於供養者的需求越來越大,財政支出與日俱增,但是收入卻越來越少,終於入不敷出。

放縱的羅馬皇帝沉醉在成堆的花瓣中

政府為了扭轉財政的赤字,加大對於土地的稅賦,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與此同時,官員們的貪汙腐敗行為現象也日益嚴重。社會普遍進入貧困化的狀態,無人關心商業和手工業藝術的發展與創新,疾病四起大量的人口減少,都市迅速衰敗,農業更是處於停滯發展甚至是倒退的狀態。

伴隨思想腐朽精神墮落,隨之而來是人性的泯滅與道德的淪喪。羅馬國家內部自由民離婚現象越來越頻繁,每年離婚的人數也不斷創新高,人們對於婚姻的觀念也不像以前那樣嚴謹小心,反而看作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形式,人們對於離婚又結婚的狀態很麻木,毫無家庭觀念和內部團結力可言。

皇帝更是縱情享樂,羅馬皇帝終日浸泡在成堆的玫瑰花瓣之中,放縱的狂歡,把國家大業都拋擲腦後。可見,當時整個社會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幾乎都達到了糜爛的極端。在《古羅馬風化史》中,作者奧託·基弗就曾說到:"羅馬帝國衰亡是人們性關係墮落、生活奢侈和揮霍放蕩的必然結果。"

此話不假,在古羅馬後期如此糜爛的狀態下,一個帝國若還能生存下去,反倒是「不可理喻」的事了。在這樣奢靡的狀態下,只要一點風吹草動,就能如狂風巨浪般摧毀一個腐朽不堪的帝國。

結語

早期積極向上、不斷強盛的羅馬人對外徵戰擴張,使自己的國土面積橫跨亞非歐,一時風光無限、天下無二。但當財富、土地各種財產豐碩無比,欲望得到滿足之後,偶然的機會讓質樸的羅馬人發現了生活中別樣的樂趣與享受。羅馬人開始安於現實,把縱情享樂當成人生的終極目標,失去了往日對於生活的熱情,意志逐漸低沉,而曾經偉大的古羅馬也在這種奢靡的風氣下逐漸走向毀滅。

當一切都塵埃落定,古羅馬只剩下斷壁殘垣。現在我們再回味這段歷史,內心深處似乎也只剩無限的感慨和一聲聲無奈的嘆息了。

參考文獻:

愛德華·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

阿庇安:《羅馬史》。

奧託·基弗:《古羅馬風化史》。

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從節制到奢侈,淺談古羅馬時期的奢靡生活
    引言作為西方古代史上最具震撼力的文明體現,古羅馬的歷史一直都是很多人研究的對象,而通過分析古羅馬時期的發展就可以看出,古羅馬帝國盛極而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奢靡風氣的泛濫。在古羅馬共和國末期,這種奢靡風氣就已經出現了,而在帝國歷史中,奢靡之風的泛濫也變得越發嚴重。
  • 古代歐洲:為什麼古羅馬的神影響力那麼強大,卻被基督教給替代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古羅馬的神,會被後來的基督教給取代了呢?而基督教是脫離了教會的神秘主義,這就導致了教會的衰敗,古羅馬的神,被基督教取代的一大重要因素了。隨著當時生產力的發展,這種多神的信仰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了,而國家的日漸衰落,這時候的人們精神變得空虛難耐,思想也得不到應有填充,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們為了去乞求神諭,寧願放棄勞作也在所不惜,這就意味著,希臘羅馬的信仰,已經逐漸被社會淘汰了,可以用和平法傳播的基督教,其背後的原因不僅多,而且異常複雜,也許是它自身擁有的自我救贖的教義,這種就有更加強大的包容性
  • 圖解:鹹海的消亡之謎,前蘇聯是如何一步步毀滅鹹海的?
    隨之而來的是湖水的含鹽量急劇增加,達到過去的五倍之多,魚類幾乎全部死亡。有專家預測,如果一直按照這個速度下降下去,鹹海很有可能會在未來的十幾年後徹底消失。為什麼鹹海從1849年巴託科夫第一次全面勘測,到上世紀中葉的百年時間裡,面積一直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反倒是從1960年到2009年,短短50年的時間裡,水域面積就面積減少近90%,鹹海的水究竟去了哪裡了呢?
  • 圖解:鹹海的消亡之謎,前蘇聯是如何一步步毀滅鹹海的?
    隨之而來的是湖水的含鹽量急劇增加,達到過去的五倍之多,魚類幾乎全部死亡。有專家預測,如果一直按照這個速度下降下去,鹹海很有可能會在未來的十幾年後徹底消失。今天,我們來跟隨一張張地圖,解密鹹海的消亡之謎,看看前蘇聯是如何一步步「毀滅」鹹海的。蘇聯早期的行動(1954年以前)從地形上看,中亞地區大片的平原,很多地方海拔不足100米,可是因為氣候乾旱,這裡遍地都是沙漠,農業欠發達,沙俄時期因為擴張很忙,所以統治者幾乎沒怎麼管這裡 。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在公元前十世紀初,從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了古羅馬文明,隨後古羅馬不斷發展,一共經歷了兩個時代,分別為羅馬王政時代和羅馬共和國時代。在一世紀前後,古羅馬開疆闢土,用戰鬥力超強的軍隊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建立起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古羅馬帝國。古羅馬從誕生到覆滅,歷經了千餘年之久,當時古羅馬之強悍,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 「凡不能毀滅我的,必將使我強大」
    正當勇士打算在新賽季大展拳腳之際卻傳來了克萊跟腱撕裂的噩耗據雅虎記者Haynes報導克萊預計將賽季報銷克萊的傷病猶如晴天霹靂所有人的心為之一顫從雷霆交易來了烏布雷在勇士戰術體系中克萊的作用無人能代替但在前者倒下之後勇士必須拿出一個應急方案確保球隊重返爭冠行列即便引進烏布雷要多付6800萬美元奢侈稅
  • 這4張照片正在記錄,人類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地球的!
    這4張照片正在記錄,人類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地球的!要說現在人類面對的最嚴峻的問題,莫過於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全球變暖以及汙染問題了。大多數人都覺得這些問題事不關己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的關係,或許真正等到像《流浪地球》中所說的那樣,這些問題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時候,才會足夠引起眾人的重視吧。
  • 恰恰相反,事實證明其實一步步走向毀滅
    這裡我們不去探究其中複雜的理論推理,單分析一下表面現象會發現,曾經的低級生物,幾億年甚至十幾億年之久,如今仍然可以存活在世。而那些進化而來的高等生物有多少已經滅絕。再換個角度看,上古神話記載了許多傳說,表明那時的人們擁有的能力簡直不可思議,可以與神PK,而現在只能是傳說。
  • 古羅馬強大的海軍想攻佔一地,阿基米德多智近神出奇招,天火退敵
    在公元前218至201年,爆發了第二次古羅馬與迦太基的戰爭。這期間,羅馬帝國屢次侵略了阿基米德的故鄉。 有一天,古羅馬派強大的海軍在將領馬塞拉斯率領下,乘戰艦攻打敘拉古。在敘拉古的城頭上,一隊士兵手持武器不斷的在巡邏著,他們個個的密切注視著海面上的動靜,突然一名士兵驚呼道:「快瞧,羅馬的船隊!」
  • 原始古羅馬,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復古風
    相信小夥伴們都聽過周杰倫的《愛在西元前》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首歌裡唱的就是古巴比倫時期的文明啦~古羅馬古埃及也不止是血腥的鬥獸場今天和大家一起看一組設計很酷的「古羅馬」首飾~義大利設計師 Emanuela Duca 剛剛推出新一季珠寶系列——「Burst」,設計靈感源自古羅馬遺蹟。設計師大膽運用鍍黑純銀材質,塑造出巖石般的粗糙質感,表面點綴鑽石、金箔、金珠等不同風格的裝飾元素,風格原始而質樸。
  • 《龐貝末日》曝殺戮片段 真實還原古羅馬場景
    真實還原的古羅馬競技場刺激的角鬥。真實還原的古羅馬競技場,行雲流水般的打鬥動作,讓觀眾提前感受了電影中刺激的角鬥。考古學家加盟指導 力圖復原千年古城導演安德森曾表示,《龐貝末日》「是一部真實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現實主義電影」。秉承這一理念,道具團隊為影片搭建的30多個場景,皆是精打細磨,真實復古。
  • 《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是如何一步步下降的?
    你可以讀《第一爐香》,看看這個女孩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失去的,她越掙扎,越摔倒,最後她願意平躺在泥潭裡,然後明白葛薇龍從來不是她自己命運的主人。閱讀第一次應該是在高中,我早就聽說過天才女孩張愛玲這個名字了,這本書的書名充滿了未知的奧秘,莫非正在教我們如何聞香?
  • 地球將如何被太陽毀滅?科學家:被烤焦
    國際電信聯盟天文學家所使用的強大射電望遠鏡觀測到了類似太陽的船尾座L2。五十億年這顆恆星與太陽非常相似。但現在它是一顆紅巨星,恆星演化的最後階段-一個垂死的恆星。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所教授Leen Decin表示:「從現在起五十億年,太陽將成長為一顆紅巨星,體積超過一百倍當前大小。
  • 嚴肅的吃史|古羅馬人吃豬肉的那點事
    《朱比特與墨丘利停留於費萊蒙和鮑西絲之家》,彼得·保羅·魯本斯大約1630年作與此同時,每個羅馬盛宴上提供的眾多佳餚中,經常會看到精心烹製的豬肉。這些菜通常以一整頭烤豬的形式呈現,烤豬裡塞滿了各種異國食材。在佩特洛尼烏斯的諷刺小說《愛情神話》中,粗魯的自由人Trimalchino 所提供的盛宴,只是誇大了典型羅馬宴會的排場。
  • 天貓雙 11,奢侈品牌如何破局爆發?
    這個舉世關注的全民消費狂歡節,時尚與奢侈品行業一樣熱鬧:在非同尋常又充滿挑戰的2020年,奢侈品牌該如何在雙11這個線上流量高峰把握機會,獲取新客,贏得銷售增量;將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視作品牌價值生命線的奢侈品牌,又該如何在「打折」的禁區之外,與消費者發生密切互動,摸索出新的玩法?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作為雙 11 活動主場,坐擁 8 億活躍用戶,已有超 200 家奢侈品牌旗艦店官方入駐。
  • 耶穌之死:古羅馬十字架酷刑的罕見證據
    雖然在古羅馬時期,十字架刑罰是一種用來懲戒罪犯和奴隸的常見的主要刑罰,但是這項最新的發現僅僅是第二次發現與之直接相關的考古證據。這項最新研究的研究對象是在2007年威尼斯附近發現的一具男性遺骨,他的一個跟骨上有一處損傷和未癒合的骨折,暗示著他的雙腳曾經被釘在十字架上。
  • 以實用為核心,輔之以人文、藝術等,古羅馬時期教育注重務實精神
    古希臘、古羅馬一直是被公認的古代世界中,對於教育非常重視的兩個時期,同樣的,古希臘和古羅馬輝煌而又燦爛的文明成果的出現,是和教育以及人們的主動追求探索分不開關係的。古希臘在城邦時代逐漸進入到了國家政權時期,而對於人才的培養,特別是政治和軍事人才的培養,是各城邦非常重視的要點。
  • 古羅馬特色的收養與皇位繼承制度是如何產生的?又有什麼影響?
    但是古羅馬是一個法律意識起源極早的國家,《十二表法》作為最早的羅馬成文法,就再三強調了家庭中「家長」地位的神聖——一個家庭中只有一家之才有法律地位,並且這個「家長」在當時就和親緣關係不完全相關。另外,受共和國傳統的影響,導致羅馬帝國沒有一個明確的繼承制度。
  • 古羅馬|「奴隸制」推翻國王「絕對化」
    前言古羅馬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在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前1世紀末,這個時候是古羅馬的共和時代。在共和時代的古羅馬,貴族元老院逐漸成為統治核心,元老院貴族通過任命執政官,控制古羅馬軍政大權。而古羅馬原先的森都裡亞大會,則逐漸形同虛設,古羅馬原先的氏族制度,自然也走向了沒落。
  • 古羅馬有一怪方法,可吃掉更多美食,中國網紅學會後,可年入百萬
    在西方世界,義大利菜更是有「歐洲美食之源」的說法。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羅馬美食同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當羅馬的疆域僅限於羅馬城一城之時,羅馬人仍過著相當樸素的生活。在一些古典歷史學家的記載裡,羅馬共和前期,可供人們選擇的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非常有限。在羅馬共和國時期,百姓們一天大約只吃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