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ac延生後,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了重大的改進理論,主要有兩點;其一是電子計算機應該以二進位為運算基礎;其二是電子計算機應釆用「存儲程序」的方式工作,並且進一步明確指出了整個計算機的結構應由五個部分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馮·諾依曼的這些理論的提出,解決了計算機的運算自動化的問題和速度配合問題,對後來計算機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直至今天,絕大部分的計算機還是釆用馮·諾依曼
方式工作。
從1948年開使,電晶體開始出現。電晶體和磁芯存儲器的大量使用,導致了五十年代中期第
二代計算機的產生,計算機的體積也隨之不斷減小,1960年,第二代計算機進入了商業領域、大學和政府部門。
第二代計算機用電晶體代替了電子管,還使用了現代的一竺部件,如印表機,磁帶,內存,作業系統等。計算機中存儲的程序使得計算機有很好的適應性,在這一時期出現了高級的COBOL和Fortran等語言,使計算機編程更容易,計算機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第二代計算機的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穩定。
第一次寫文章,寫得很詳細,很認真,也花了很長時間。
如果對你有用,請關注,也給我一些鼓勵,後面再給大家帶來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