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本報訊(記者 李豔培 鄒茂林)「不僅不添加任何防腐劑,還將久放不壞。」近日,山西省醋產業協會對外發布新的山西「老陳醋」質量標準,其中取消保質期一項備受關注。昨日,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市場上醋產品種類眾多,對於取消保質期的企業行為,市民反應不一。
沒有保質期的醋將更酸
山西醋產業協會本月26日公布的新質量標準僅限於「山西老陳醋」。與舊標準最大的不同,是將總酸含量由3.5—4.5度提高到6度。
「正是這個酸度可以保證山西老陳醋不加任何防腐劑,就可達到久放不壞。」山西醋產業協會會長曹文杰說,目前這只是一個行業標準,在山西省已經通過審核,明年將作為國家標準申報。國家審核通過正式頒布後,將成為山西老陳醋的國家標準。「這是質量標準,我們還將出臺工藝標準和品評標準。不僅從酸度上,還將從功能指標和PH值兩個方面來規範企業。」曹文杰表示。
目前,醋行業有兩個標準,一是發酵標準,另一個是液態標準,即醋行業的勾兌標準。「一般勾兌生產的醋工藝簡單,價格相對便宜,相反釀造生產的醋貴一些。隨著新標準的實施,沒有保質期的醋產品價格也會更高,而且定價權在企業手中。」曹文杰說。
新標準衝擊醋行業
曹文杰告訴記者,新標準將拉開山西醋生產企業與其他地方醋企的距離。目前,山西醋產業一年產值20億元,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只有七八家,新標準實施後,對不按傳統工藝生產的中小型企業會有一定衝擊。
「老陳醋新標準對正規企業還是有利的,山西目前大大小小醋企業有上千家,有的是家庭小作坊,市場上產品也參差不齊。」山西老陳醋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新標準裡面調整的pH值指標,主要控制老陳醋外加醋酸的現象,如果不按照傳統工藝去釀醋,pH值將無法達標。
山西另一家陳醋生產企業負責人稱,山西老陳醋之前有保質期,一般是兩年,按照質保期要求兩年必需下架,這對制醋企業是一個損失。新標準出臺之後,企業產品要達到酸度要求,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歷史傳統工藝製作。
市民聲音
「山西老陳醋取消了保質期,我們怎麼可能知道醋沒變質呢?雖然新標準有PH值規定,買一瓶醋不可能拿去鑑定啊,沒有保質期,消費起來有些不放心。」——市民肖先生
「我每次買醋都習慣性地看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一般都買最近日期生產的,怎麼說醋也是食品,沒有保質期怎麼了解質量呢?」
——家庭主婦張女士
「醋當然是越陳越好,取消保質期證明這個醋質量好,我肯定買。」
——消費者吳阿姨
記者走訪
超市陳醋品種眾多
昨日上午,記者在武昌幾家大型超市看到,貨架裡陳列上十種老陳醋,既有東湖、水塔、來福、益首等山西品牌,也有鎮江、海天等牌子,其中一半都是山西企業生產。瓶身的標籤顯示,配料差不多均為水、高粱、大麥、豌豆、麩皮等穀物,規格分別為420—500毫升,每瓶價格從2.5元到8.9元不等。翻遍貨架上幾乎所有老陳醋產品,均顯示含有一種叫苯甲酸鈉的食品防腐劑。
記者注意到,雖然用料都差不多,但有的顯示三年陳釀、有的顯示六年陳釀,總酸含量在3.5度到5度不等,製作工藝也不同,有固態發酵、釀造食醋和液態發酵幾種,保質期分別為兩年、三年,少量產品的保質期顯示五年。
「僅老陳醋一項就有這麼多種,再加上香醋、薑汁醋等種類,都不知道選哪種好。每次不買最貴的,也不買最便宜的,挑個價格中等的回去試吃,味道好了下次再買。」正在選購陳醋的市民胡女士告訴記者。
武漢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曾愛民接受採訪時表示,「醋企業取消保質期,相當於向公眾作出了一個承諾,更大程度上是增加了自身的責任和負擔。如果確立為國家標準,那就達到了精確和嚴謹的要求,相關企業能夠滿足這個要求,生產的產品才是安全的。」
沒有保質期的山西老陳醋質量新標準引熱議。CFP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