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聯盟號MS-17載人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升空

2020-10-15 對話影響力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4日,聯盟號MS-17載人太空飛行器成功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第64遠徵隊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雷吉科夫和謝爾蓋庫德斯維奇科夫以及美國宇航局太空人凱特魯賓,開始為期6個月的國際空間站飛行任務。

「聯盟MS-17」號載人飛船的考察組成員正在為以創紀錄3小時超快飛行模式前往國際空間站作準備,該飛船將於10月飛往國際空間站。

「俄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7月時表示,「聯盟MS-17」號可能首次採用3小時超快飛行模式前往國際空間站。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3日,俄羅斯加加林太空人訓練中心,「聯盟MS-17」號飛船發射在即,太空人參加線上發布會。

美國又要送太空人進入太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SpaceX開始了一項常規任務,太空人將乘坐太空船從美國本土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是NASA商業成員計劃的一部分。

NASA和SpaceX公司的「Crew-1」任務是第一次有四名太空人乘坐商業飛船執行機組輪換任務,這也是第一次有國際合作夥伴參與。

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將乘坐SpaceX公司的「龍」號太空船在「獵鷹9號」火箭的推動下前往空間站。

「Crew-1」任務的太空人將飛船命名為「韌性」號,強調了參與此次任務的團隊所表現出的奉獻精神。任務指揮官邁克·霍普金斯解釋了這個命名的意義,他說:「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同意,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全球大流行、經濟困難、內亂、孤立。『韌性』這個名字是SpaceX和NASA團隊的榮譽。」

空間站的建成,對航天業的發展非常重要,那它的作用是什麼呢?

其實空間站是分為兩類的,其中單一形式的就比較簡單,那就是更加的方便太空飛行器能夠一次性的進入到預想的軌道,減少不必要的失誤,也杜絕了很多的危險,至於組合式的,那這樣可就多了,不僅是能夠方便方便太空飛行器的飛行,而且還能夠使人類長期的在太空中進行研究,也就是說,空間站的就是人類在太空中的一個落腳點,更加方便了探索的過程。

太空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太空人,或稱航天員,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確定太空飛行的標準則沒有完全統一。

年輕是成為太空人的首要條件。儘管太空人50多歲照樣飛天,但是歐洲航天局只會接受年齡在27歲至37歲之間的申請者。

太空人候選人須擁有大學學歷,而且必須是工程學、理科、醫學或數學專業的大學學歷。候選人還必須能講英語(太空之旅的主要語言),會講俄語則會讓候選人多一個優勢。

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航天夢想之前,太空人最少也要等上五年時間。首先,基本訓練會持續18個月,接下來是為期兩年的高強度訓練,主要學習掌握同國際空間站有關的每一套系統,還必須掌握在緊急情況下勝任水管工或電工的技能。候選人在獲得參加某項太空任務選拔資格後,還要針對這項任務進行一年半的培訓。

在人類徵服太空的徵程中,先後發生過兩次太空梭災難,其他類型的事故同樣不勝枚舉。早期的太空人都是從空軍飛行員或試飛員中挑選出來的,面對死亡的風險,要能坦然接受,剛毅的意志品質能讓他們在各種艱苦環境中保持鬥志。

太空人長期面對的是:由任務控制人員、科學家、工程師和相關官員組成的300人任務小組。任何自視清高、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都不是航天局招募的對象。

在短期的太空梭飛行任務中,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只作短暫休息。太空人必須調整心態,對陌生的生活環境做好心理準備。失重是最奇怪的感覺,不過,三四天後就要習以為常。

太空人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太空中的表現。連續11天,每天工作15個小時,能一點兒錯誤不犯嗎?誰都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太空人的重要素質之一是能夠直面挫折,挫折或是由自身所犯錯誤導致的,或是由不受控制的外部環境導致。

相關焦點

  • 事故後的第三次成功發射:聯盟號火箭搭載歐洲氣象衛星升空
    事故後的第三次成功發射:聯盟號火箭搭載歐洲氣象衛星升空  Connor Feng • 2018-11-08 19:46:39
  • SpaceX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17日中午抵達空間站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北京時間11月16日成功利用其載人龍飛船將第二批太空人送入太空。北京時間08:27分,SpaceX載人航天飛船準時點火升空。
  • 「聯盟號」MS-10飛船即將發射升空
    「聯盟號」MS-10飛船即將發射升空 (1/5) "← →"翻頁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人類航天史上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SpaceX載人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時22分,獵鷹9號火箭搭載乘坐著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的載人龍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12分鐘後飛船順利進入近地軌道,朝國際空間站進發。
  • 俄聯盟號載人飛船升空 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TMA-09M【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SORAE網站5月29日報導,搭載第36、37批長期在空間站考察太空人的俄「聯盟TMA-09M」載人飛船於當地時間5月29日2點31分(北京時間4點31分)成功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基地升空。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 天文歷史上的今天: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2016年10月17日07時30分31秒409毫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九十一號發射陣地發射升空,返回時間為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38秒896毫秒,返回地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任務時間為33天(30天駐留+3天飛行),載人成員為2人。
  •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聯盟號」實施超快太空載人速遞:從發射到對接空間站僅183分鐘
    14日,載有兩名俄羅斯航天員和1名美國航天員的「聯盟 MS-17」號飛船在升空3小時3分後實現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創下快速交會對接新紀錄。俄羅斯塔斯社14日報導稱,莫斯科時間8時45分,搭載「聯盟 MS-17」號飛船的「聯盟-2.1a」號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人飛船於莫斯科時間11時48分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隨後航天員進入空間站。此次,「聯盟 MS-17」號載人飛船僅繞地飛行兩圈。此前,數艘「進步-MS」貨運飛船曾執行過這種「快飛」方案,2017年創下的快速交會對接最短時間紀錄是3小時18分。
  • 聯盟MS-11載人飛船復飛後順利升空:三名太空人出徵國際空間站
    北京時間今晚19點31分左右,「聯盟MS-11」載人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成功升空。飛船上有三名太空人,分別是來自NASA的Anne McClain、加拿大太空人David Saint-Jacques和俄羅斯太空人Oleg Kononenko。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
    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根據規劃,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長徵二號F火箭是由四個液體助推器、芯一級火箭、芯二級火箭、整流罩、逃逸塔(發射空間站時則無)組成,全長58.34米,是我國目前最長的火箭。從1999年11月20日首次發射,至今是其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在此前13次任務中成功率達100%。
  • 酒泉中心傳出好消息,成功發射可重複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當今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技術之一,就是航天回收技術,其中包括火箭回收技術,載人太空飛行器回收技術與無人太空飛行器回收技術,無論在哪一個領域取得突破,都可以讓一個國家的航天事業登上一個新的層次。就在9月4日下午時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出一個好消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據了解,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將會進入預定的飛行軌道,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最終會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
  • 俄「聯盟MS-11」號飛船事故後復飛 載3名太空人發射升空 (1/7)
    俄「聯盟MS-11」號飛船事故後復飛 載3名太空人發射升空 (1/7) "← →"翻頁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新聞—科學網
    6月11日傍晚,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
  • 獵鷹9號成功載人升空,胖五隻能表示羨慕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22分,搭載著兩名太空人的SpaceX載人龍飛船,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成功發射,並成功在海上回收一級火箭。,這是首次由私營航天企業在世界歷史上進行的載人發射任務,也是美國時隔9年再度恢復使用美國國產火箭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入太空。
  • 俄羅斯聯盟號發射成功,打破紀錄!國際網友:不如將技術轉讓中國
    」載人飛行器將航天員送上太空,近日,俄羅斯的「聯盟號」載人飛船再一次進行了發射任務。MS-17」號載人飛船在位於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然而,這次看似普通的發射任務卻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馬斯克讓...
    9號運載火箭,將運送3位NASA太空人和一名日本太空人發射升空。但隨著「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相繼發生事故,加之其餘的3架太空梭逐漸老化,2010年,NASA決定將太空梭全部退役。2011年7月,「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成功執行最後一次任務後,太空梭正式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在此之後,美國的載人航天陷入了近10年的空窗期。由於缺乏載人太空飛行器,美國太空人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
  • 俄羅斯「聯盟MS」號飛船2023年將載客升空並完成太空行走
    來源:環球時報2023年,俄羅斯「聯盟MS」號宇宙飛船將載客升空。太空遊客在俄羅斯星城太空人訓練中心接受訓練,乘坐「聯盟」號飛船升空。美國太空探險公司負責遊客篩選。蒂託是一名「傳統遊客」,只透過飛船舷窗欣賞景色,拍攝照片和視頻。其他遊客還參加了科學實驗。
  • 視頻:俄羅斯聯盟MS-10載人飛船升發射時發生故障
    視頻:俄羅斯聯盟MS-10載人飛船升發射時發生故障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8-10-11 18:01 來源:澎湃新聞
  • SpaceX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據美國報導,當地時間5月30日下午3點22分,鋼鐵俠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載人飛船(Dragon Crew)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載人成功發射,美國總統川普也抵達現場觀看。這次SpaceX的載人飛船是安裝在火箭的頭部, 載有兩名資深美國航天員Bob Behnkm 和Dug Hur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