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們最近的巖石行星在哪裡?TESS升空尋找答案

2021-02-25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TESS的軌道不得不提,因為它實在太過古怪。

它既不像大多數人造衛星那樣在低地球軌道運行,也不像克卜勒望遠鏡那樣環繞太陽運行,而是沿著一條長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到地球的距離介於11萬千米到37.5萬千米之間。這條軌道還會翹起一個37°的傾角。

為什麼要給它安排這麼一條古怪的軌道呢?

因為這是一條特殊的軌道。它跟月亮有著某種恰到好處的同步,每當TESS抵達遠地點,也就是運行到離地球最遠的那一點時,月球總是會出現在跟TESS呈90°直角的位置上。不僅如此,TESS繞地球運轉一整圈所用的時間剛好是月球的一半,如此一來,當TESS抵達遠地點時,月亮會出現在它的一側,而再過大約13.6天,TESS再次抵達遠地點時,月亮會出現在它的另外一側。通過這種方式,月球引力的影響就會在一個月內相互抵消,使得TESS的軌道能夠保持穩定。

長橢圓軌道還有其他好處。它讓TESS遠離地球的磁場,而磁場會影響太空飛行器的運行。它還讓TESS永遠處在陽光照耀之中,以免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在低地球軌道上,人造衛星每天都會經歷好幾次日出和日落,巨大的溫差會縮短人造衛星的使用年限。

為了抵達這樣一條奇怪的軌道,TESS將由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先抵達一條低地地球軌道,再通過二級火箭的再次點火,將軌道的遠地點推高到27萬千米左右。接下來,TESS將與火箭分離,用自身攜帶的推進器完成多次軌道抬升,直到它有機會從足夠近的地方飛掠月球。月球的引力將改變軌道的形狀和傾角,把TESS甩到最終的任務軌道上去。在那之後,TESS還要再經過2個月的試運行,以確保所有設備都運轉正常。

TESS將在一條特殊軌道上執行觀測任務。為了進入這條軌道,它還必須藉助月球引力的幫助。

接下來,行星搜尋將正式開始。

我發現,還從來沒有哪個太空飛行器被發射到這樣一條軌道上。事實上,就連這條軌道的概念,也是2013年才首次有人提出。數學計算證明這是可行的,如果這次任務成功演示了一點,估計未來會有更多的太空飛行器使用這條軌道

由於必須藉助月球的引力,TESS的發射窗口非常狹窄,每次只有30秒時間。地球的自轉加上月球的位置都必須恰到好處才行。

所以,你有沒有收看發射直播呢?畢竟,能夠把地球、月亮、成千上萬顆鄰近恆星,以及可能存在的一大批類地行星全都牽扯在內的探測任務,可沒有那麼常見!

編譯來源:

Bad Astronomy,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ESS, NASA'S NEW PLANET-FINDING SPACE OBSERVATORY

題圖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庫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譯文來自果殼網

從論文到科普,只有一步

請聯繫 scientificguokr@163.com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拓展閱讀】回顧:TESS望遠鏡即將升空,開啟系外行星探索全新時代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外,離我們最近的行星是什麼樣?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近的系外行星圍繞比鄰星旋轉,距離我們的地球4.2光年。一位藝術家設想的比鄰星b 是一顆巖石狀的系外行星,背景是比鄰星和半人馬座α星系。這顆行星的真實外觀是未知的ESO/M. Kornmesser天文學家幾乎每天都在發現新的系外行星。
  • 科學家發現迄今體積最大的巖石行星:每18小時繞恆星轉一圈,是地球3...
    在距離地球730光年之外,我們可以看到一顆巨大、緻密、奇異的行星,它正環繞一顆遙遠的恆星運轉。天文學家說,他們以前從未見過這樣的行星,無論是從太陽系還是從更遠的深空。這顆被「烤焦」的行星被稱為TOI-849b,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大的巖石行星,其內部塞滿了相當於40個地球的物質。
  • 畢竟,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可能沒有行星
    ,還能夠測量:它們的質量(通過它們對其母星的吸引力)它們的半徑(通過它們阻擋的光線量)以及它們的運行周期(通過測量……它們的運行周期) 我們的局限在於,我們現在的技術只有在測量某些類型的行星才是真的有效的。
  • 畢竟,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可能沒有行星
    ,我們現在的技術只有在測量某些類型的行星才是真的有效的。質量上更接近母星的行星引力更強,更容易被測量。如果是一顆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和一顆像地球一樣的行星,那我們將無法看見它。那些在外形尺寸上與它們的母星接近的行星,以及那些與我們看恆星的視線一致的行星,它們阻擋了更大比例的光,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看它。
  •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_水星
    水星作為離太陽最近的類地行星,其體積和質量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差不多,自轉為五十八個地球日,相當於地球的兩個月,公轉則是八十七個地球日。水星有著太陽系行星中最小的軌道傾角。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每世紀比牛頓力學的預測多出43弧秒(角秒)的進動,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才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解釋。水星表面平均溫度約452K,變化範圍從90-700K,是溫差最大的行星。
  • 誰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很多人都搞錯了,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意外!
    一直以來我們人類都認為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甚至某些同行的文章,還會起這樣的標題「明明金星距離地球最近,科學家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
  • 克卜勒望遠鏡向我們證明,宇宙離我們並不遙遠,一起尋找未來吧
    2009年3月6日,天文學界迎來了一件大事,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空間天文望遠鏡發射升空,這架望遠鏡攜帶者人類智慧的精華,裝備精良的他目的很直接,就是為了專門尋找系外行星設計的,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在等待著克卜勒望遠鏡給我們帶來激動人心的消息
  •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辰星
    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 水星有著太陽系行星中最小的軌道傾角。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如果發現火星生命,或將顛覆我們的認知
    相信在這段時間大家都一直在等待這一個好消息的到來,我們國家的首個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程了,一枚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將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按照計劃,我們火星探測器將會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並釋放著陸器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火星車將會在火星表面巡視,與火星實現0距離接觸,而軌道探測器則在軌道上空對火星進行探索。
  • 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哪個?
    關注我們【全域科普有聲電臺】欄目由天津市科普發展中心與天津交通廣播《電波起床號》節目聯合推出。每周一三五由「天津科普說」微信公眾號推送,同時會在天津交通廣播(FM106.8)的《電波起床號》(早上5:00)播出。內容主要圍繞交通常識、健康養生、前沿科技、社會熱點等話題,給公眾帶來權威、科學的解讀。
  • NASA行星狩獵太空望遠鏡TESS已發現第三顆系外行星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行星狩獵太空望遠鏡——「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已發現並確認了第三顆系外行星 - 這距離該望遠鏡的科學運營只有三個月。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相對靠近,繞著距離我們53光年的一顆小恆星運行。
  • 金星是離地球最近行星嗎?新研究指出:我們一直被騙了很多年
    過去研究告訴我們,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地外行星,其次是火星,然後再是水星。人們普遍也是這麼認為,就連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它是一顆小紅矮星,距離我們4.2光年。它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第三個成員,雖然它離我們很近,但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它的。2016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圍繞著比鄰星運行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這顆行星幾天前才被確認。現在,天文學家已經證實了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的存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最小的,也是離我們最近的。
  • 離太陽最近小行星
    Popescu和同事6月18日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橄欖石的指紋,橄欖石是地球和其他行星地幔中的一種主要礦物。Popescu說:「我們不能肯定地說這是一顆以橄欖石為主的小行星,但橄欖石在它的表面大量存在。」
  • 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比我們以前想像中的更像地球
    早在2016年4月,科學家就確認了在比鄰星附近存在一顆行星,這就是目前已知的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令人振奮的是,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這顆位於「三體世界」中的比鄰星b,比我們以前想像中的更像地球。,於是一個迷人的問題就出現了:既然「三體世界」中的比鄰星b,比我們以前想像中的更像地球,那麼在這顆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上,會不會也像地球一樣存在著生命呢?
  • 作為一顆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它的真實面貌居然一直很難看到
    太陽系是一個在宇宙中非常特殊的地方,太陽系一共有8顆行星誕生,存在生命的是第3顆行星叫做——「地球」。人們已經越來越不把生命的出現單純看成是1顆星球上發生的事情,因為誕生生命的星球,需要其他星球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我們可以修改一種說法,就是——生命不僅僅是誕生在地球上,更應該是誕生在太陽系裡。
  • 不得不說的行星進化史!太空巖石揭示了那些神秘的行星誕生
    不得不說的行星進化史!太空巖石揭示了那些神秘的行星誕生   在太陽系45億年的歷史中,人類存在的整個歷史只是一個小插曲。沒有人看到行星在形成之前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為了理解在我們之前——在地球上的生命出現之前,在地球本身誕生之前——科學家們極力尋找關於那個神秘的遙遠過去的線索。
  • 天文新發現: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新生行星 至少比太陽年輕千倍
    以往天文學家新發現的行星通常都是「老行星」,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2月10日在美國天文學會發表論文指出,他們發現了一顆新生的「巨嬰」系外行星「2MASS 1155-7919 b」,離地球只有330光年,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年輕行星。
  •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什麼?金星還是火星?這都不是答案!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什麼?金星還是火星?這都不是答案!在太陽系當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其中也包括地球在內,它們時時刻刻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按照原有的運行軌跡。太陽系當中的8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很明顯地球的兩個鄰居,一個是金星,一個是火星,它們一個位於地球軌道的內側,一個位於地球軌道外側。
  • 大約一半的類太陽恆星存在宜居的巖石行星
    自從天文學家證實了太陽系以外存在行星(稱為系外行星)以來,人類一直想知道可以容納多少生命。現在,我們離找到答案還有一步之遙。根據一項使用NASA退休的行星狩獵任務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進行的最新研究,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大約一半恆星的溫度與我們的太陽相似,可能有一個能夠在其表面支撐液態水的巖石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