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面層改性瀝青AK-16C施工綜述

2020-12-04 建設工程教育網

  關鍵詞:公路 面層 瀝青 施工

  改性瀝青用於道路工程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從品種上看,按其改性劑的不同,一般分為三類:熱塑性類、橡膠類、樹脂類。其中熱塑性橡膠類(即熱塑性彈性體)的SBS由於具有良好抗車轍變形能力和彈性(變形的自恢復性及裂縫的自愈性),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為普遍使用的道路瀝青改性劑。淮江高速公路揚州段(長約112km)上面層共分5個標段進行施工,除一個標段為SBS改性瀝青SMA16外,其餘標段均為SBS改性瀝青AK-16C.為了確保上面層改性瀝青AK-16C的施工質量,各標都進行了線外和主線兩次試鋪,以便於摸索出經濟合理、工程質量可靠、操作性好的施工組合。

  1、面層概況

  本次淮江高速公路採用兩種瀝青面層結構形式:

  (1)4.5cm改性瀝青AK-16C上面層+5cm普通重交瀝青AC-25I中面層+7cm普通重交瀝青AC-25I下面層;

  (2)4.5cm改性瀝青SMA16上面層中層、下層同1.中下面層於1999年11月底完成施工,2000年5月份開始施工上面層,施工前對中面層離析特別嚴重的區域進行了處理。

  2、上面層改性瀝青AK-16C施工控制

  2.1級配本次AK-16C的級配範圍如表1所示。為了施工時對混合料級配嚴格控制,每天上、下午對每臺拌和樓各進行一組抽提試驗,關鍵篩孔要求0.075mm、2.36mm和4.75mm的通過率與中值偏差在±2%之內,9.5mm、16.0mm兩檔篩的通過率與中值偏差在±3%之內,其它篩孔的通過率不超出規定的級配範圍。

  2.2瀝青採用優質SBS改性瀝青,其技術要求見表2.在施工過程中對各標段改性瀝青隨機取樣抽檢進行有關指標試驗,以便隨時掌握改性瀝青有無品質變化。

  2.3生產油石比根據江蘇省交通科研院目標配合比和四個施工單位及四個監理單位九個目標油石比(其平均值4.73%),確定生產油石比為4.7%。在施工中油石比波動允許誤差按±0.2%控制,對生產配合比的級配進行了馬歇爾試驗,其空隙率、穩定度和流值均滿足相應要求。從每天的抽提結果來看,油石比偏差大都在±0.2%範圍內。

  2.4改性瀝青AK-16C混合料的拌制

  (1)為了保證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的質量,拌和樓嚴格控制吸塵,對於吸出粉塵一律廢除;嚴格檢查礦粉的質量,保證0.075mm篩孔通過率中新加礦粉的量大於80%。

  (2)本次江蘇淮江高速公路上面層改性瀝青中均摻加了瀝青質量0.4%的抗剝落劑。為避免瀝青溫度過高引起抗剝落劑老化,在混合料拌和過程中,均嚴格掌握瀝青和集料的加熱溫度,拌和時改性瀝青和礦料溫度都按低限設定,並同時嚴格控制混合料出料溫度,保證在要求範圍之內。

  (3)通過試拌確定最佳拌和時間。隨時觀察所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品質,以瀝青全部裹覆集料顆粒且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為度。

  (4)為保證從總量上對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進行控制,拌和樓控制室逐盤列印瀝青及各種礦料的用量和拌和溫度,每天用拌和總量檢驗礦料的配比和瀝青混合料油石比的誤差,並定期對拌和樓的計量和測溫進行校核。

  2.5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的運輸

  (1)為防止混合料與車廂板粘結,車廂側板和底板灑一薄層隔離劑後用拖把拖勻,要求無餘液積聚。

  (2)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和運到現場溫度。

  (3)運料車應用完整無損的雙層蓬布覆蓋,以利保溫防雨或避免環境汙染。

  2.6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的攤鋪和碾壓

  (1)根據各標段的機械組合情況進行試鋪,通過試鋪結果確定攤鋪機參數和碾壓組合,最終確定振動熨平板取4級,夯錘取6級。

  (2)為了防止攤鋪機熨平板溫度不夠,在起步處產生離析、小油餅、縱縫明顯等問題,攤鋪前保證熨平板具有足夠的預熱時間。如果出現問題,有專人負責及時採取措施補救。發現離析處,人工用細料立即補上;發現小油餅,有專人用小鏟刀挑除,再經壓路機碾壓消除。

  (3)保證改性瀝青上面層平整、不漏壓,嚴格控制攤鋪機的攤鋪速度≯3m/min,且做到勻速、不間斷地攤鋪。

  (4)為保證縱向接縫平整、密實,兩臺攤鋪機成梯隊攤鋪時距離不超過10m.

  (5)碾壓緊跟在改性瀝青混合料攤鋪後進行。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道工序,對碾壓段落設置明顯標誌,便於現場調度、管理。

  (6)壓路機以勻速進行碾壓。碾壓段長度控制在20m~30m.

  (7)為使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上面層的壓實度得到充分保證,初壓以兩臺8~10t的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振壓2遍,分別為前進振動,後退靜壓;復壓以16~20t輪胎壓路機靜壓6遍;終壓以10~11t左右的寬幅雙鋼輪壓路機靜壓2遍。

  (8)對松鋪厚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及碾壓溫度都設有專人檢查,控制攤鋪、碾壓設置,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

  (9)為保證路面的平整,消除碾壓輪跡,寬幅雙鋼輪壓路機作終壓收光。

  2.7上面層質量檢查在改性瀝青混合料AK-16C上面層施工完成後的第二天,進行壓實度、摩擦係數、構造深度、平整度等項目的檢測。由測試結果統計得出本次淮江高速公路揚州段上面層的壓實度都滿足≥96%馬歇爾標準密度的要求(最大理論密度92%),許多路段的壓實度甚至達到了≥98%(最大理論壓實度94%);上面層的摩擦係數滿足≥60BPN的要求,普遍在70BPN左右;構造深度遠大於規範要求,基本都大於0.7mm;由於對施工變異性控制嚴格,平整度平均值大都<0.6mm.雨天可看到施工完成後的部分路段上明顯有一層均勻的水膜,進一步表明AK-16C兼顧了抗滑和密水兩方面性能。

  3、建議

  江蘇省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編制的《國道主幹線高速公路改性瀝青路面上面層(AK-16C)施工指導意見》為保證淮江高速公路AK-16C上面層的施工質量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總體而言,淮江高速公路鋪築的上面層是成功的,為以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經過本次改性瀝青AK-16C的實際施工運作,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1)小於0.075mm的粉料增加塑性指數指標;

  (2)現場壓實度應以芯樣的表幹密度與最大理論密度計算得出,控制現場空隙率小於8%;

  (3)為了保證壓實度和抗水損害能力,建議上面層瀝青混合料中2.36mm篩孔以上的集料採用玄武巖,2.36mm篩孔以下的集料採用石灰巖。

  (4)建議今後高速公路上面層採用4cm厚,集料最大公稱尺寸為13mm的瀝青混合料。

  參考文獻

  [1]沈金安。改性瀝青與SMA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

  [2]江蘇省高指國道主幹線高速公路改性瀝青路面層(AK-16C型級配)施工指導意見。江蘇省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

  [3]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J.036-98.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景春 曹恆進 沈士惠

相關焦點

  • 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
    1998年5月在重慶市,由交通部公路管理司主持召開了《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送審稿)審查會,與會專家對送審稿逐章逐節進行了認真的審查和評議,編寫組根據專家的修改意見與建議,再次進行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報批稿,報交通部審批。
  • 高等級公路瀝青面層結構類型及特點
    面層是直接承受行車荷載作用和大氣降水、溫度變化影響的路面結構層,應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良好的溫度穩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性。高等級公路瀝青面層可分上、中、下3層或上、下2層。較少的裂縫,較輕的車轍,良好的平整度,較強的抗滑能力及經久耐用,是高等級公路對瀝青面層的基本要求。
  • (改性)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要點
    01施工準備(一)透層、粘層、封層(1)瀝青混合料攤鋪前,需要在基層上噴灑透層油,透層油完全滲入基層後鋪築面層。作用:粘結基層和面層。(2)多層面層之間應噴灑粘層油,白改黑、黑改黑時也應在新舊結構連接面噴灑粘層油。作用:瀝青層與其他面層的粘結。材料:透層、粘層材料均可採用液化瀝青、乳化瀝青,只是透層、粘層所需要瀝青的年度不同。
  •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1)
    11 頁-11-3 基 層3.0.1 瀝青面層施工前應對基層進行檢查,基層質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鋪築瀝青面層。B 級瀝青 ①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瀝青下面層及以下的層次,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的各個層次;②用作改性瀝青、乳化瀝青、改性乳化瀝青、稀釋瀝青的基質瀝青。C 級瀝青 三級及三級以下公路的各個層次。4.2.2 瀝青路面採用的瀝青標號,宜按照公路等級、氣候條件、交通條件、路面類型及在結構層中的層位及受力特點、施工方法等,結合當地的使用經驗,經技術論證後確定。
  •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3)
    經調查發現原規範的I 型密級配瀝青混合料對於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基本上是適用的,但對渠化交通的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用於表面層時高溫穩定性和抗滑性能存在不足。中面層歷來以AC-20I 型為主,對密水性起到一定作用,但對重載公路及長大坡度路段,抗車轍能力明顯不足。
  • 隧道瀝青路面施工技術交底
    施工參考主要依據為隧道施工設計圖,《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  F40—2004)。  1、施工工藝  首先對施工縫面進行處理,然後在鋼纖維水泥混凝土面層上加防水粘接層(由0.2~0.3 L/㎡的EN粘接劑+0.2~0.4 L/㎡的改性乳化瀝青組成),然後鋪4cm普通瀝青AC13-I+0.4~0.6 L/㎡的改性乳化瀝青粘層,最後鋪+4cm的阻燃改性瀝青SMA13.
  • 2020年一建市政備考知識點:改性瀝青施工
    改性瀝青施工1、改性瀝青混合料生產溫度應根據改性瀝青品種、黏度、氣候條件、鋪裝層的厚度確定。生產溫度通常宜較普通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提高10~20℃。改性瀝青加熱溫度不大於175℃,混合料最高溫度(廢棄溫度)為195℃。2、改性瀝青混合料宜採用間歇式拌合設備生產,且具有添加纖維等外摻料的裝置。
  • 保定市改性彩色瀝青廠家施工工序及工藝淺析
    保定市改性彩色瀝青廠家施工工序及工藝淺析 ,「q7e5dp1i」 保定市改性彩色瀝青廠家施工工序及工藝淺析公司主要生產:改性彩色瀝青,黑色瀝青,乳化瀝青設備,彩色柔性瀝青。改性彩色瀝青乳化瀝青設備灌的太滿,油口蓋必須關緊,運輸進程中防微杜漸瀝青泛濫。
  • 高模量劑在瀝青混凝土面層中的應用
    而我國絕大部分採用半剛性基層,來自面層的車轍佔整個路面的90%以上,一般認為瀝青路面的車轍產生在面層。(2)面層級配的影響通常級配越細,瀝青混合料產生車轍的可能越大;礦粉瀝青比對瀝青混合料車轍影響較大;骨架密實級配通常有好的抗車轍性能;懸浮密實和骨架空隙結構一般抗車轍性能較差。
  • 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2.宜優先採用A級瀝青作為道路面層使用。B級瀝青可作為次幹路及其以下道路面層使用。當缺乏所需標號的瀝青時,可採用不同標號瀝青摻配,摻配比應經試驗確定。3.對城市快速路、主幹路,夏季溫度高,高溫持續時間長的地區,宜採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瀝青。對冬季寒冷地區宜選用稠度小,低溫延度大的瀝青。當高溫要求與低溫要求發生矛盾時應優先考慮滿足高溫性能的要求。
  • 石嘴山瀝青膠泥填縫油膏施工方法
    公路填縫瀝青膠泥分為加溫型,和不加溫型(溶劑型),兩種相比瀝青膠泥溶劑型開桶即用施工方便,更加環保。溶劑型瀝青膠泥,又分為厚漿型,和薄漿型。註:瀝青膠泥和環氧瀝青膠泥是不同的產品,性質、適應範圍也不相同,使用需要重視。
  • 瀝青混凝土路面面層施工方案
    (一)施工準備工作  1、瀝青混凝土所用粗細集料、填料以及瀝青均應符合合同技術規範要求,並至少在工程開始前一個月將推薦混合料配合比包括:礦料級配、瀝青含量、穩定度(包括殘留穩定度)、飽和度、流值、馬歇爾試件的密度與空隙率等的詳細說明,報請監理工程師批准。
  • 關於廢橡膠粉改性瀝青
    關於廢橡膠粉改性瀝青  配比的探討      俞鶴鳴   韓國公路技術株式會、開發、推廣正如火如荼,勢不可當,廢膠粉改性瀝青大量替代SBS改性瀝青的時代即將到來,與SBS改性瀝青比較,廢橡膠粉改性瀝青路面具備抗滑性能優秀,耐磨損,安全係數高,交通噪音低,經濟投入較少等優勢,因此大力推廣廢橡膠粉改性瀝青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廢橡膠粉改性瀝青的配方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 四平冷鋪彩色瀝青施工現場
    在施工之前首先要對彩色瀝青的混合料進行攪拌,在攪拌的過程中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個是讓色瀝青混入其中,第二個就是要對熱的溫度與時間進行嚴格控制。選用龍巖區域紫赤色的砂巖,質地堅固,針片狀含量低、與瀝青粘結力較好(為4級),表面粗糙耐磨(洛衫磯的磨耗值為16%),且色彩和擬裝備的色彩附近。
  • 延崇高速懷來段ZT2標進入瀝青面層施工階段
    7月14日,延崇高速河北懷來段ZT2標路面下面層ATB-25瀝青混合料試驗段鋪設完成,經檢測該段壓實度、平整度、油石比等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此次試驗段為K27+350-K27+471,共計121米,路面下面層ATB-25瀝青混合料試驗段的成功鋪設,標誌著延崇ZT2標進入到瀝青面層施工階段,確保年底完成通車目標。通訊員孫慧軍 邱先焱攝影報導7月14日,延崇高速河北懷來段ZT2標路面下面層ATB-25瀝青混合料試驗段鋪設完成。
  • 2020年一級建造師《市政實務》-城鎮道路面層施工技術
    1K411040 城鎮道路面層施工1K411041 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技術瀝青面層施工技術工藝流程:施工準備→路緣石安裝→噴灑連接層→試驗段施工→混合料拌合→運輸→攤鋪→壓實→檢測一、施工準備(一)連接層(透、粘、封)施工(1)透層——材料:滲透性好的液體瀝青、乳化瀝青。
  • 瀝青及瀝青混凝土知識
    1 傳統的瀝青混凝土面層(AC)ps:普通密級配瀝青混凝土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範》JTJ014—97,根據「七五」國家科技攻關研究及修訂該規範的專題研究,統一將瀝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徑標準由圓孔篩標準改為方孔篩標準。
  • 路面施工再進一步 成資渝TJ7項目瀝青路面中面層試驗段順利完成鋪築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6月1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交投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路工程分公司獲悉,成資渝TJ7建設項目瀝青路面中面層AC-20試驗段鋪築已完成,這標誌著成資渝高速TJ7項目路面工程轉入瀝青路中面層施工階段。
  • [分享]改性乳化瀝青混合料資料下載
    聚合物改性瀝青是鋪築高等級道路路面的理想材料,已成為公路界的共識。通過橡塑材料改性的瀝青,其高溫和低溫性能較普通瀝青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所用改性劑主要是SBR和SBS兩種,而規模生產的改性乳化瀝青卻只有SBR改性乳化瀝青,雖改性效果單一,但其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成本較低,低等級公路使用SBR改性乳化瀝青,可以提高路面質量、延長使用壽命;而SBS改性瀝青具有高黏度和難乳化的特點,難以得到穩定的SBS改性乳化瀝青液,但SBS能夠提高瀝清的高溫性能,抗老化能力和抗疲勞性能,
  • 談瀝青路面的質量控制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我們的瀝青路面的施工專業隊伍提出了一個十分迫切而又嚴峻的課題,即高等級公路標準與低水平施工隊伍的矛盾,高等級公路發展雖然很快,但時間很短,也不過十年左右的歷史,具有高等級公路路面承包資質的施工專業隊伍畢竟不多,大量的是設備陳舊,施工技術水平較差,急待改善與提高的施工隊伍,如果不儘快改變這一局面,勢必影響到工程質量,甚至給工程造成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