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紅斑顏色之謎有新說~~

2021-03-01 科學解碼

 

最新研究表明,大紅斑可能從硫化物中獲得了一些與其同樣的顏色最新研究表明,大紅斑可能從硫化物中獲得了一些與其同樣的顏色

木星大氣中持續旋轉的特徵性標誌被貼切地稱作大紅斑(如圖所示)。它大到足以將地球吞沒。最新研究表明,大紅斑可能從硫化物中獲得了一些與其同樣的顏色,而這些硫化物是在宇宙射線和紫外線輻射這顆行星雲層中的常見物質時產生的。

這種化合物——硫化銨通常是一種晶瑩剔透、沒有顏色的固體。在木星大氣層高處的常見條件下,它或者形成冰粒的核心,或者形成其他顆粒物上的結霜「塗層」。

有新研究發現,當硫化銨被高能宇宙射線——在此項研究中為加速到每秒約1.4萬公裡的質子——轟擊時,它會分解成若干種化學「榴霰彈片」,包括帶有負電荷的S3和S6離子。

 最新研究表明,大紅斑可能從硫化物中獲得了一些與其同樣的顏色

研究人員表示,照射該物質的紫外線可能產生了相同的分解產物。他們對在實驗室中轟擊獲得的物質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這種混合物能強烈地吸收藍色、紫色以及近紫外線波長的光線(300~500納米),留下的則是相對較高比例的來自被反射光線中可見光譜中心和紅端處的波長。

科學家在即將出版的《國際太陽系研究雜誌》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

由於研究在實驗室中進行,其測量的吸收光譜無法同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儀器觀測到的結果進行精確匹配,因此不排除諸如甲烷等其他大氣成分吸收光線導致了大紅斑現有顏色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表示,其他常見木星氣體的測試可能有助於更好地重現天文學家實際觀測到的波長分布。

相關焦點

  • 木星大紅斑要消失了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龐然大物,它因表面有一個大紅斑而被世人所熟知。1665年,法國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有一條大紅斑並把它繪製成圖,終於引起了國際天文學界的注意,此後,至1713年,這條大紅斑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著。1973年,為探明木星真相,美國發射了無人勘測器——先鋒10號。經過1年零9個月的宇宙飛行,「先鋒10號」終於來到了木星附近,並拍攝到了木星外形的彩色照片發回地球。這些照片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木星上的大紅斑。
  • 為什麼木星有一個大紅斑?
    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旋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
  • 解開木星「大紅斑」之謎 持續350年的超級風暴
    原本我們以為『大紅斑』只是一個歷史悠久但平凡無奇的橢圓形氣體,但新觀測數據顯示,其實它的結構非常複雜。    科學家發現,「大紅斑」橘紅色中心部分的氣溫比外圍部分高上華氏5至7度;溫度的些微差別,使得風暴中心以順時鐘方式緩慢旋轉,而外圈則以逆時鐘方式旋轉。
  • 研究發現,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源自太陽光
    「我們的模型顯示,大紅斑的大部分其實顏色很淡,處於淺紅物質所形成的上層雲層的下方」,凱文貝恩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加州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卡西尼工作團隊中的一名科學家,在一次聲明中如此講道。「在淡紅色的「曬斑」之下的雲朵很有可能發白或發灰色。」圖解:木星的大紅斑是一個大於地球兩倍的氣旋。
  • 大紅斑咋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
    根據歷史觀測數據,大紅斑正在不斷縮小,形狀變得越來越圓,顏色也隨著時間發生變化。面對大紅斑的改變,有學者提出,大紅斑終將會消失。這是真的嗎?多彩的反氣旋風暴在此之前,先要搞清楚大紅斑究竟是什麼。它的顏色有時鮮豔、明亮,呈鮮紅色;有時變淺變淡,呈粉紅色,甚至完全褪色。這股獨特的風暴是如何形成的呢?「大紅斑和木星表面的其他渦旋一樣,都是由木星內部向外散發的熱流驅動,並且在強大的地轉偏向力(科裡奧利力)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它們的渦旋強度和進入木星內部的深度各有不同。」
  • 木星大紅斑:你可知我「眼」中飽含的秘密?
    7月11日,朱諾從直徑長達1.6萬公裡的"木星之眼"上空飛過時,與雲頂的距離只有大約9000多公裡。美國航天局也在最近發布了「朱諾」探測器拍攝到的木星大紅斑的圖片。將收集到的原始圖片數據公開後,很快便有一大批有才華的「公民科學家」迅速對圖像進行了處理。於是一張張有著紅色雲層的漩渦和中央深紅色「核心」的木星大紅斑圖片便呈現在我們眼前。
  • 木星大紅斑:不是害羞,是曬傷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Space Science Institute木星大紅斑的紅色,很可能來自木星高層大氣中被陽光分解的簡單化合物,這是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任務發回的數據進行最新分析後得出的結論。這一結果與有關大紅斑顏色起源的其他主流理論相反——後者認為,紅色化合物來自於木星的雲層之下。
  • 木星的大紅斑怎麼了?
    近年一些照片顯示木星那個漂亮的大紅斑似乎有被拆散的趨勢,「脫落」下來的小小紅色斑點四散開來,一些科學家開始擔心,大紅斑是不是在變小,以後會消失?木星大紅斑與地球的大小對比示意圖。今年初,一些天文學家公布照片說,紅斑開始「發散」,有幾大塊紅雲「剝落」離開了大紅斑的主體。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機械工程學教授馬庫斯(Philip Marcus)和同事,利用電腦模型和流體力學分析後認為紅斑並無消失的風險。
  • 大紅斑、小紅斑,木星上演最大風暴之爭
    大紅斑會消失麼?注意,大紅斑正在消失。木星最著名的大氣「景點」-大紅斑,多年來持續變小。上世紀60年代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透過我那塊6英寸厚的埃德蒙反光鏡木星的大紅斑清晰可見,足足有三個地球大,但現在已經嚴重縮水。
  • 木星神秘的大紅斑是什麼?木星式颶風有多大?
    美國航天局的朱諾號飛船在環繞木星運行時繞得非常近,並返回了一些有史以來最高解析度的木星及其風暴圖像。他們讓科學家們對太陽系中已知最古老的風暴之一有了全新的認識。從技術上講,「大紅斑」是一場反氣旋風暴,位於木星雲層的高壓區。它逆時針旋轉,大約需要花費地球六天的時間,才能繞地球一圈。它內嵌有雲層,通常高聳於周圍雲層上方幾公裡處。噴射流流向其北部和南部,這有助於使該地點保持與流轉時相同的緯度。大紅斑也的確是紅色的,儘管雲層和大氣層的化學性質會導致其顏色發生變化,使其有時比紅色更呈某種橙色。
  • NASA:木星的「大紅斑」仍在變小
    科學家使用哈勃空間望遠鏡繪製了木星的新地圖,發現著名的木星大紅斑(Great Red Spot)仍在持續變化。
  • 木星氣旋的哈勃近照出爐,你知道大紅斑還有個親戚嗎?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的一張美麗的木星新圖像,該圖片顯示了木星冰冷的衛星木衛二以及木星大氣層中的幾場著名風暴。這可能不是你見過的最清晰的木星影像。宇宙飛船拍攝的圖像更清晰。但這是我們能想起的從地球上拍攝的最清晰的圖像。它難道不美麗嗎?它來自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左邊的小衛星是木衛二。
  • 木星大紅斑存在一個神秘熱源
    ,這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低層大氣的影響。大紅斑是木星最大的標誌之一,它由一個巨大的颶風組成。據悉,這個颶風橫跨1000英裡,最高時速可達400英裡。自19世紀開始,天文學家們就已經開始在觀察、研究這個大紅斑,他們想了解這個風暴是怎樣開始以及周圍大氣的真實模樣。
  • 木星大紅斑的秘密,其實是被太陽曬出來的
    木星大紅斑是木星表面的標誌性特徵之一。
  • 木星大紅斑「變臉」 ,你我有生之年內或許再也看不見了!
    作為太陽系內最引人注目的風暴之一,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正在發生改變。科學家認為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徹底消失。
  • 木星大紅斑
    如果你想要更多木星的信息,請查閱翰博網站關於木星的新聞發布並且有一個去隨著航行者1號時間的流逝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大氣的運動和大紅斑的流通性。每10小時拍一張照片,一共記錄了超過32天。看整個錄像。最知名的木星的現象是大紅斑,比地球大的持續反氣旋風暴
  • 木星大紅斑最誇張時有多大?200年前出現過,現在卻可能要消失了
    小米總裁雷軍有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說的是商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有道理的,風大了,別說豬,樹都能飛起來。不過,這也只是地球的風。如果放在木星,別說樹,樓都能飛起來。作為一顆氣體巨星,木星表面大氣可謂是波雲詭譎,十分活躍。
  • 木星大紅斑是外星人建造的結構?科學家:想像力豐富
    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這樣的大氣擾動實際上存在於木星上。它被稱為大紅斑,行星科學家認為至少從17世紀中期開始,它就一直在木星的雲層中旋轉。許多陰謀論者認為木星上的大紅斑是外星人建造的巨大結構,但是科學家對此進行了批評:想像力豐富。從1830年起,人們就開始用望遠鏡和宇宙飛船近距離觀測。
  • 木星的眼睛——大紅斑,可以裝下3個地球
    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漩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木星大紅斑和白卵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
  • 木星之眼「大紅斑」或在20年內消失,對人類有影響嗎?
    木星是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體積相當於地球的1300多倍。它吸引了太多人的關注,以至於上世紀70年代NASA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2號,都在木星軌道中流連忘返。作為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木星上的風暴從未停止,而造成這些風暴產生的根源,就是著名的木星「大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