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愛吃的一種蟲子,過去是「窮佬菜」,現在貴到吃不起

2021-01-07 湛江縱橫哥

在外地人的眼中,廣東人似乎什麼都吃。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海裡遊的,但其實也未必。廣東人愛吃新鮮生猛的,確實有一些是北方人沒見過的,看著樣子挺怪的挺嚇人的。之前說了湛江沙蟲,今天來說一下另一種蟲子——禾蟲。

沙蟲是一種海鮮,禾蟲則是介於海鮮和河鮮之間,屬於沙蠶科,常生長於沿海或河口的淺灘上。在我國,又以廣東、福建、浙江的禾蟲最多。秋季的時候,禾蟲常常棲身於水稻田,以腐爛的稻根為食,所以稱之為「禾蟲」,又稱」稻底蟲「。

禾蟲遠看是一種蠕動的蟲子,近看卻像小蜈蚣,長度約三十至四十釐米。人們常說,蜈蚣的腳最多,可是禾蟲和腳比蜈蚣的腳還要多,更有趣的是,禾蟲身上可變色,隨時交替變換著紅、黃、綠、藍、紫的顏色,但這種色只有活著的時候才能看到,把它煮熟,就只是蛋黃顏色。

活的禾蟲

吃禾蟲的歷史,要從宋末元初說起。當時的禾蟲,只是鴨子的食物。但有人發現,吃禾蟲的鴨子,鴨肉特別好吃。那禾蟲能不能吃呢?一試之下,才發現這蟲子相當肥美可口,一傳十,十傳百,便形成了吃禾蟲的風俗。

對禾蟲的史料記載,《本草綱目拾遺》和《廣東新語》都有。最有名的就是屈大均《廣東新語·禾蟲》了。書中記載:「禾蟲,狀如蠶,長一二寸,無種類。夏秋間,早晚稻將熟,禾蟲自稻根出。潮漲浸田,因乘入海,日夜浮沉。」這裡介紹了禾蟲的形狀和生活習性,明確地指出禾蟲每年有兩造,初夏與仲秋,隨潮汐而出。

又說:「夏暑雨。禾中蒸鬱而生蟲。霜降前禾熟則蟲亦熟。網取之。得醋則白漿自出。以白米泔濾過。蒸為膏。甘美益人。」這裡是介紹禾蟲的一種做法,用禾蟲的漿做成膏,既美味又滋補,但這種做法今天很少見。

從屈大均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吃禾蟲很講究季節,一般是在夏秋兩季,霜降前。其中又以秋季水稻的晚造收割季節的禾蟲最為肥美。道理也很簡單,因為成蟲吃稻根吃夠了,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該由人類來吃它們了。

每逢「禾蟲造」,下過「白撞雨(急驟的雨,暴雨)」之後,天體通紅,一半天空布滿紅霞,這種天色也叫做「禾蟲天」。廣東有首童謠唱道:「天紅紅,賣(出)禾蟲,賣到雞籠埋。」由於「禾蟲造」的時間很短,可以說是稍縱即逝,捕抓禾蟲一定要抓住時機,食客們也要趁新鮮食用,錯過就沒機會了喔。

珠海的鬥門,是中國禾蟲之鄉。珠江八門出海,有五道穿鬥門而過。這種瀕海的河口,最盛產禾蟲。蓮洲是鬥門區下屬的一個鎮,三江匯聚,水網縱橫,粉洲(蓮舟)禾蟲是這裡的特產。這裡禾蟲色澤鮮亮,特別肥碩多漿,皮薄甘香。為此,蓮洲禾蟲還被列入了珠海市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鬥門吃禾蟲的做法是純粹的炒禾蟲,將滿滿一鍋禾蟲,炒到全部爆漿為止,鮮香無比,盤中用青椒或蔥苗點綴,一大盤禾蟲全是乾貨,含金量十足,包你吃過癮。

炒禾蟲

在廣州或順德,則比較流行禾蟲煎蛋或禾蟲蒸蛋。畢竟禾蟲太貴,這樣的用料要少些。還有「焗禾蟲」的做法,輔料包括雞蛋、粉絲、肥叉燒、油條等,吃起來也別有風味。

禾蟲煎蛋

禾蟲另外一個盛產的地點則是粵西吳川。位於鑑江出海口的吳陽、黃坡兩鎮,每年農曆五月和八月會出現幾次「禾蟲造」,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紅雲細雨」的天氣下,再逢初一、十五的漲潮高峰潮,潛伏在田泥裡的禾蟲就會爬出來。

漁民們組團潛伏在河道口,在水田與河湧之間布下大量的蟲網。這網呈長條形,網眼很小,跟蚊帳差不多。到了潮漲的時候(往往是凌晨),禾蟲隨著潮水流漂浮起來,密密麻麻,看上去相當可怕,但撈蟲人卻高興得不得了。

這些隨潮水漂浮起來的禾蟲,全部流入他們預先布好的「天羅地網」裡,退潮時,禾蟲裸露出來,悉數落入網中。過去,在「禾蟲造」的時候,漁民一小時就可以撈到兩三百斤,一晚上可以撈一千多斤。就算用網鬥撈的,也可以撈到十幾斤。

漁民捕撈禾蟲

吳川的禾蟲做法有多種,蒸、炒、煲、燉,都可以。比較簡單的是蒸禾蟲,將禾蟲洗淨,加上姜、蔥、油、鹽 ,放在飯鍋裡蒸即可。炒和煲的做法更好吃,加上豬腩、粉絲之類的配料,香口甘甜。也可將禾蟲燉熟,用炭炕幹,味道甜中帶香。

廣東的近海漁民最愛捕捉禾蟲為食物,而福建、浙江則少吃,為什麼呢?我想是因為廣東過去很窮,海鮮多,豬肉少。空腹吃大量海鮮,缺少主食和脂肪,則會形成蛋白質中毒,消化不良,腹瀉,甚至死人。所以,那時的豬很珍貴,海鮮都常拿來餵豬。

而禾蟲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高,所含胺基酸種類齊全,另含有多種礦物質元素,既能補充油水,又是一種營養補品,所以深受貧苦漁民的歡迎,甚至可以代替豬肉食用,補充體力。

更重要的是,禾蟲是「老天爺賞飯」吃,過去價格很便宜,自己去抓還不要錢。每年「禾蟲造」的時候,窮人家每家每戶都要收幾十斤,用鹽醃了,吃的時候加花生油、蔥、姜蒸熟。這種鹹禾蟲是過去著名的「窮佬菜」(窮人吃的菜)。

禾蟲不僅美味,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它可以暖胃健脾,滋陰補腎,暖身去溼,還可以治療和預防高血壓和高血糖。民間驗方,將禾蟲幹煲眉豆,可以治腳氣。

生猛禾蟲

另外,禾蟲可檢驗當地的生態環境。專家指出,禾蟲出沒的地方就是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這是因為禾蟲對生態環境要求很高,稍有汙染或噴灑過農藥的地方都不能生長。

因此,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現在的禾蟲產量越來越少,價格也越來越貴,市場上最高賣到了兩百多元一斤,便宜時也要八九十,酒樓的價格還要翻倍。過去的「窮佬菜」,現在的老百姓都吃不起啦!

不過,禾蟲這種獨特的廣東美食,絕大多數外地人都覺得很可怕,不但不敢吃,甚至連看都不敢看。特別是有「密集恐懼症」的,可能要嚇得腿軟。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廣東人吃禾蟲的習慣,並不是為了獵奇,而是祖先傳下來的,已成為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後也會代代傳承,成為地方美食的一大特色。

網友朋友們,你們那裡產禾蟲嗎?你們吃過禾蟲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除了福建人,廣東人到底「吃了」些啥?被黑了那麼久
    說到廣東人愛吃,恐怕全國人民都要瑟瑟發抖了~坊間常流傳「廣東人長腿的除了不吃板凳,長翅膀的除了不吃飛機,其它的來者不拒」。「廣東人吃福建人」這一說的出現更是為廣東人的食性添油加醋了一番。「廣東人真吃過福建人?」「為什麼廣東人就愛吃福建人啊?」......廣東人為什麼愛吃福建人?可能是因為福建人長期吃海鮮,肉質會更鮮美吧!哈哈哈哈,好啦,我瞎掰掰的,在此我再次澄清一下:「廣東人吃福建人」真的只是個梗。
  • 窮人都有這些「特徵」,一不小心就暴露了你的「窮」
    財大者氣粗,現如今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但我發現,保養是個難題,有錢人去「4S」店,窮人就得找個在汽修店工作的親戚,不為別的,就為了省錢。窮,表現在細微之處,同樣都有車,價錢是不一樣的,有人開一百萬的豪車,有人只能買一輛四五萬的小破車。
  • 廣東人愛吃起來,連蟲都不放過!
    關注「小v吃貨團」,替你嘗試一道新口味哦~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朋友,特別愛吃、能吃,還特別瘦,那TA很有可能是個令人羨慕的廣東人。 有段子云:沒有一個福建人能活著走出廣東。
  • 臺灣名嘴又秀智商:大陸人窮到連榨菜都吃不起,只能喝五糧液解愁
    作者:華妹最近,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裡,臺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公然發表言論: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聽得我是一臉懵,這是從哪兒得出的這個結論呢?黃世聰的邏輯是這樣的:「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如果榨菜賣得好,說明大陸的中下層階級過得還不錯。
  • 雲南人出門騎象,遛孔雀,吃蟲子長大?
    在一般人眼中,雲南人是什麼樣的呢騎大象上學出門溜孔雀吃蟲子長大是的,每個傳說都為這個城市添上了神秘的色彩,仿佛這個仙境顯得與現代都市那麼的格格不入,好奇並嚮往這塊富有迷幻色彩的土地的人肯定不止我一個雲南真正被大家特別熟知的還是因為「爸爸去哪」這個節目,這個節目幾乎每期都會去雲南,每期都會吃蟲子。仿佛導演對這個地方和這個地方的蟲子有著別樣的感情。但是雲南的小夥伴們好像並不買帳雲南人都吃蟲子?東北人都穿貂?廣東人都吃福建人?
  • 吃起蟲子來,哪裡的人最狠?
    直到咬到第一口蠶蛹,酥脆香口,肉質勁道,牙齒撕扯時半凝固的爆漿四溢,嘗到這滋味才算真正回家了。去年杭州知了泛濫成災,市政綠化局發出請求:「知了太多,愛吃的請幫忙抓一下!」淮北人聽了羨慕到發瘋:「這就是赤裸裸的炫富!你知道現在吃個蝶喇猴有多貴嗎?」近年來蝶喇猴的價格水漲船高,一隻要0.5元-1元不等,快趕上車釐子了。
  • 在廣東吃過一次水蟑螂,治好了密集恐懼症
    朋友一臉期待地望著我,看到我的喉結上下一陣蠕動,食物進到肚子裡後,他才告訴我這盤菜叫水蟑螂。  知道答案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醫院洗胃。    在廣州,蟑螂分兩種,一種是不可以吃的,另一種是可以吃的。  可以吃的這種叫水蟑螂,又叫龍蝨。  是一種能在水裡遊,又能在空中飛的藥食兼備的蟲子。
  • 4種藍色的水果,非常少見,一般人都吃不起
    天氣又慢慢熱起來了,買水果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天冷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不是不愛吃,也不是不想吃,實在是天氣太冷,套用甄嬛傳的一句那就是「臣妾不敢」了。很久沒有好好吃一次水果了。正好因為前幾天陰雨天氣,在房間裡待得久了,覺得有點悶得慌,趁著今天出太陽,天時地利,那就可以到水果市場好好逛一逛了。還沒進水果市場,遠遠就聞到了一陣又一陣的水果香氣。剛進門,就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水果擺在臺上,但是有件事情是我出乎我意料的,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一個榴槤動不動就要一兩百塊,連蘋果都要6塊錢一個。消費的起的肯定都是有錢人。
  • 國內吃不起的6條頂級魚:它吃一口就要一千元!而它比黃金都貴!
    國內吃不起的6條頂級魚:它吃一口就要一千元!而它比黃金都貴!說起美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鮮美的野生魚蝦、蟹貝、早已成為普通人家飯桌上的家常菜,不過隨著大量的捕撈,野生的魚蝦逐漸減少有一些瀕臨絕境。這價格也越來越貴了,今天介紹的6種野生魚,不僅稀罕還價格昂貴,這第一條魚,可以說是吃一口就要一千元,還有一種魚售價比黃金都貴!長江刀魚,是洄遊魚的一種,肉質細嫩,肥而不膩,非常鮮美。野生刀魚二三兩的已經是極品難遇了。一般人想吃野生的,已經吃不起了。野生長江刀魚最高價曾賣到1.6萬元一公斤,吃一口就是上千元。
  • 像黑魚的魚,之前一直沒人敢吃,現在吃不起了每斤80塊錢
    因為自然環境被人類慢慢改變了,有很多以前常見的魚都已經消失不見了,甚至有些魚類,簡直是有錢都難看到,在南方一年4季都是分明的,而且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很多哺乳動物,有些從小在農村生活的人小時候就喜歡釣魚,有一種魚全身都是花紋,從外形上來看和黑魚非常的像它的體型特徵都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的,而且會變異他的長相很獨特。
  • 全球最貴的4種藍色水果,普通人沒見過也吃不起,吃過的都是土豪
    我們真的吃不起。今天給大家說說,全球最貴的4種藍色水果,平常老百姓看都看不到,更別說吃呢?全吃過的,當然就是有錢人啦!1.藍色的草莓現在也正是草莓出產的時候,走進草莓大棚,你會看到讓你垂涎三尺的肉紅色的草莓,看著就特別的有食慾。
  • 世界上最貴的喜馬拉雅鹽,味道太神奇!網友:吃不起
    世界上最貴的喜馬拉雅鹽,味道太神奇!網友:吃不起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一般我們見到的鹽都是非常便宜的,但是有一種鹽是相當貴,甚至被拍到了幾百美金的價格。那便是粉紅色的喜馬拉雅鹽,首先它顏值就非常的高,而且喜馬拉雅鹽含氯化鈉98%以上,同時包含著十幾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一般我們見到的鹽都是存在海洋中,而海洋中現在因為許多垃圾和金屬汙染。導致了許多毒素不能夠被除掉,在人們吃鹽的日積月累中,慢慢的會產生相當大的危害,而這種喜馬拉雅鹽則不會?它是經過幾百萬年沉澱才形成的。
  • 農村野外常見的打屁蟲,現在價格很高,這些臭蟲都有啥用呢
    打屁蟲是很多人最為討厭的一種蟲子,稍有不慎,沾染上這貨,你的手就會老老實實的臭上一天,不論你使用肥皂、洗潔精在怎麼清洗,那股濃濃的味道都是揮之不去,打屁蟲也被叫做臭大姐、臭蟲給,我們這裡稱之為臭班蟲,是一種非常多見的害蟲,樹林之中尤其的多見,下雨之後也是打屁蟲最為活躍的時候,對於這種味道極為濃烈的蟲子,很多人都是選擇避而遠之。
  • 最洗腦歌粵語歌,所有廣東人都聽得多!
    王傑睇到保證想叼人發送:03,即可查看廣東仔叫外賣!!笑到我冇辦法回氣發送:15,即可查看粵語神曲:難離難捨搞你家姐!廣州人必睇發送:10,即可查看廣東仔去銀行存冥幣,笑到噴飯!發送:23,即可查看香港古惑仔講普通話,比劈友仲得人驚!
  • 中國最貴的魚:僅魚鰾價格就遠超黃金,曾經吃不起,現在不敢吃
    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就是去旅行,在觀光景點最常見的特產也是什麼什麼魚,魚的價格有高也有低,我們經常吃的鯽魚等很便宜,一隻10元左右就買了,有的則很貴,例如,長江中的「長江三鮮」一斤有上千上萬以上的存在。
  • 全球最大魚翅產國:國民大魚大肉吃不起菜,全國僅1條路2輛公交
    全球最大魚翅產國:國民大魚大肉吃不起菜,全國僅1條路2輛公交在中國,一般情況下一個縣級城市都會有很多路公交車,路線縱橫交錯;也會有很多或大或小的市場,可以叫百姓買到新鮮的蔬菜和肉。但是在太平洋南邊,有那麼一條類似飄帶形狀的大英國協國家,整個國家是由一個一個小小的珊瑚環礁組成。
  • 世界上「最貴」的海鮮,一般人只能看看,能吃得起一種,就是土豪
    現在我們大家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了,大家對飲食這方面也是越來越注意了,在平時大家都喜歡吃上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比如海鮮,現在也是我讓我們大家都比較喜歡吃的,海鮮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而且海鮮吃起來的口感是非常鮮嫩美味的,所以說很多人在平時都會買上一些海鮮來吃。
  • 無所不吃的廣東人,連「蟲子」都不放過,外地人:給我錢都不吃!
    無所不吃的廣東人,連「蟲子」都不放過,外地人:給我錢都不吃!在外人看來,廣東人對吃這一方面造詣非常的高,無所不吃,無所不能吃。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經過廣東人的手都可以成為一道美味佳餚。
  • 作為廣東人,過年家裡做什麼年菜你覺得最好?
    過年,特別是年三十的團年飯,所有人都會儘可能一家團聚,團團圓圓,做自己最拿手的好菜,做家裡最豐盛的大餐,雖然有些東西貴了一點,但一家大小,大家覺得什麼東西好吃,都會花點錢,買來最好的食材,做幾道好菜,慶賀慶賀。
  • 農村地裡幾種能吃的蟲子,哪一種你沒吃過?
    在農村,美食多種多樣,有很多美食讓人一想起來就饞得流口水。如果你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吃貨,相信農村的很多美味你都品嘗過。有些美食讓人一看就望而生畏,更別說吃下肚了,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理解一下,農村有哪些可以吃的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