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球上的人口這麼多?

2020-12-04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從物種個體數量上來說,人類無疑已經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在過去的100萬年裡,地球上的人口變化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一開始,人類的數量下降到大約1.85萬,當時我們的祖先甚至比黑猩猩和大猩猩更瀕臨滅絕。後來,人類數量又大幅反彈,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遠遠超過了其他類人猿。

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估計,如今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和猩猩的總數量大約只有50萬隻,許多靈長類物種也都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與此同時,人類數量激增至77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驚人的繁殖能力如今威脅到許多物種的長期可持續性,包括人類自己。

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我們生活在人類世,而不是一個類似人猿星球的世界?我們與類人猿近親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大約有99%的DNA是相同的。那麼,是什麼讓我們不同於這些近親,又是什麼賦予了我們如此驚人的繁殖和生存能力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美國猶他大學的演化人類學家凱倫前往墨西哥、委內瑞拉和馬達加斯加,分別與尤卡坦瑪雅人、Pumé人(狩獵採集社會)和塔納拉人(農業社會)一起生活,並開展研究。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基因數據和其他研究的結果,克雷默試圖找到人類在遠古時代的成功的線索——不管是好是壞。

20世紀70年代,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偏遠村落Xculoc居住著大約300名瑪雅人。這些居民主要種植玉米作為主食。由於沒有電和自來水,婦女們需要用繩子和水桶從50米深的井裡打水,並使用手搖研磨機來研磨玉米。

後來,兩種技術的引進改變了這些瑪雅人的生活,並最終改變了他們的人口。利用一臺天然氣驅動的水泵,以及兩臺天然氣驅動的玉米磨床,年輕女性每天可以節省大約兩個半小時的勞動時間和325卡路裡的熱量。此外,年幼的孩子也可以更容易地取水和碾碎玉米,使姐姐們的日常工作量減少,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有研究發現,維持生計的繁重工作會抑制卵巢功能,而減少勞動和提高女性的能量平衡與生育率的提高相關。

隨後,Xculoc地區的婦女第一次分娩的年齡減少了兩歲。根據凱倫·克雷默的長期研究,在機器出現後開始生育的女性,養育了比前幾代人更大的家庭。到2003年,20世紀70年代開始生育的女性都有8到12個孩子。

節省婦女的時間和精力是增加人口的關鍵。為了實現這一點,人類已經發展了許多不同於類人猿近親的技術和社會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必須謹慎地將現代人或類人猿與我們的遠古祖先進行直接類比。但是,現代人類和靈長類動物是推斷人類數量如何演變的最好工具。

在演化道路上的某個地方,人類開始偏好新的生育和撫養後代的方式。母親們開始提前斷奶。在現代社會中,嬰兒依靠母親的乳汁而不是奶瓶餵養,嬰兒要餵養2到3年。相比之下,類人猿母親養育孩子的時間長達4到6年。

母乳餵養的熱量消耗十分巨大。母親每天要多攝入600卡路裡的熱量才能產出乳汁,因此,越早停止哺乳,就越早能在生理上支持再一次懷孕。在沒有避孕措施的現代社會中,母親平均每三年生一次孩子;而其他類人猿可能要等6到8年才能再次生育。

我們的遠古祖先也會餵養、庇護和照顧剛斷奶但仍在成長的嬰兒。這給了它們比非人類巨猿幼崽更好的生存機會,後者在斷奶後就能自己照顧自己。如今,生活在狩獵採集社會中的孩子活到15歲的機率是野生黑猩猩的兩倍。

與早期人類相比,新穎的育兒方式意味著人類母親的處境十分獨特,即同時要照顧多個不同年齡的受撫養人。這就使得人類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與其他類人猿非常不同。

生育很多的孩子對物種成功而言十分有利。但有個問題,在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時,母親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同時照顧年長的孩子。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人類飲食的獨特性使母親們需要兼顧太多的任務。

在這些古老的生命史特徵演化之時,我們的祖先以狩獵採集為生,他們通常會吃下各種食物,包括水果、堅果、塊莖、根,以及大大小小的獵物,如鳥類、爬行動物和各種動物的蛋。生育很多孩子對人類物種的成功有著重大意義,但也是是一個巨大挑戰。要拼湊出一份包括昆蟲、魚和貝類的菜單,現代採獵者平均每天要跋涉13公裡。相比之下,黑猩猩和大猩猩平均每天行走的距離只有2公裡。

更重要的是,採獵者需要對大部分食物進行處理,使其更易於消化或提高營養物質的生物利用度。每個準備過食物的人都知道,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在來自委內瑞拉熱帶大草原的Pumé族狩獵採集者中,婦女每天要花大約三個小時來粉碎、打漿、研磨、重敲、過篩、簸谷、屠宰和烹飪食物。生活在中非伊圖裡森林的艾菲族(Efe)也過著採獵生活,那裡的婦女也是如此。

除了這些準備時間之外,Pumé族和艾菲族的男女還要花數個小時尋找食材,然後把食材帶回營地。此外,每一項加工任務都需要專門的技術,這意味著必須有人收集原材料並製作工具。生活在非洲南部喀拉哈裡沙漠的!Kung 族男女每天要花大約一個小時來製作和修理工具。Pumé族女性要花近兩個小時來製作工具,是男性的兩倍。

狩獵採集者還需要建造居所和灶臺,為加工原料、儲存食物和工具提供安全的場所,並將年幼而無法陪同他人進行長途覓食旅行的兒童留下。此外,他們還必須運水、砍柴、製作衣物並維護社會和信息網絡,以獲取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資源。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一天中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所有這些事情。因此,我們的祖先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合作,但不像其他許多物種那樣分擔不同的工作。採獵者發展出一種名為「代際合作」獨特方式:父母幫助孩子,孩子也幫助父母。

這個特徵並不是人類和其他類人猿共有的。相比人類,類人猿並不特別擅長分享食物,或者幫助與自己無關的母親或幼崽,甚至不會在後代長到一定年齡後還撫養它們。類人猿母親在斷奶後很少和幼崽分享食物,而幼猿也不會給母親提供食物。

但在人類中,代際合作意味著養育孩子一定要在村莊中進行。在不同的文化中,比如在狩獵採集社會和農業社會中,母親提供的直接照顧只佔嬰兒所得到照顧的一半左右。例如,Pume族的嬰兒,除了母親之外,平均有9個看護人,而Efe族嬰兒平均有11個。

父親和祖父母在養家方面當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這還不夠。瑪雅人母親在最後一個孩子離開家的時候,平均年齡已經達到60歲,因此在那之後的幾年裡,作為祖母的她只能做一下臨時保姆或收集食物。

克雷默的研究表明,一個對家庭更為明顯的幫助來源被忽視了,那就是孩子。在許多文化中,除了母親之外,兒童是看護幼兒的主體。7到10歲的孩子會承擔大部分的保姆工作。

孩子們還負責處理大部分食物並維持家庭。一個Pume族男孩在負責尋找野生水果的日子裡,平均能帶回家4.5公斤的野生水果。這相當於3200卡路裡,足夠他自己和家人吃了(這還不算他在野外吃的部分)。他的妹妹可以帶回家超過一公斤的植物根(價值約4000卡路裡),她會吃一些,但大部分都和別人分享。在東非的哈扎部落(Hadza)中,孩子們每天要花5到6個小時尋找食物。到5歲時,在某些季節,他們可以為自己提供大約50%的熱量。

農業社會的孩子也很勤勞。年齡在7到14歲之間的尤卡坦瑪雅人,每天要花2到5個小時做家務和田野工作;15到18歲的青少年每天大約勞動6.5小時,和他們的父母一樣多。瑪雅母親在40歲時,家裡平均有7個孩子。這些孩子合起來每天工作約20小時,提供了整個家庭60%的飲食所需。

正是由於多代人的幫助,女性可以花時間做只有她才能做的事情:生更多的孩子。因此,孩子們的增加促進了人口增長,而他們的勞動也成為一個內在引擎,提高了族群的生育率並加快了繁殖速度。

由於兩代人之間的合作和飲食策略的多樣性,我們的祖先成倍增長,並克服了人口瓶頸。1800年剛過,世界人口就達到了10億。隨後,全球人口呈指數級增長,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嬰兒和老年人存活率的提高。1927年達到20億,1960年達到30億,1974年達到40億,1987年達到50億,1999年達到60億,2011年達到70億,而現在,世界人口已經超過77億。

這些數字代表了一個人類演化之謎,同時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當代問題。毫無疑問,人類已經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問題是,我們能繼續保持這種成功嗎?能持續多久?或許正如人類歷史上不斷發生的故事,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在於兩個字:合作。(任天)

相關焦點

  • 地球上人口過剩了嗎?
    我看到過一則新聞,美國的一家自然博物館的的工作人員對近200年地球人口數量的增長進行了大容量的人口統計學研究。他們推測,到2100年全球人口或將達到110億,地球面臨人口過剩的威脅。而人口過剩最壞的結果就是地球毀滅。這數據是不是很驚人?我們印象裡,每天聽到的不是人口老齡化,新生兒出生率每年下降等等嗎?怎麼還推測出這麼驚人的數量。
  • 地球上人口過剩了嗎?
    人口問題一直是全世界各大研究機構的重中之重。我看到過一則新聞,美國的一家自然博物館的的工作人員對近200年地球人口數量的增長進行了大容量的人口統計學研究。他們推測,到2100年全球人口或將達到110億,地球面臨人口過剩的威脅。而人口過剩最壞的結果就是地球毀滅。這數據是不是很驚人?我們印象裡,每天聽到的不是人口老齡化,新生兒出生率每年下降等等嗎?
  •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面對這個資源匱乏,而且環境在不斷惡化的地球。我們人類也在不停地採取措施,希望能挽回一些過失。但是這個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會耗光。我們人類的人口還在不停的增長,所以我們人類也在宇宙中,尋找一些時候我們人居住,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也就是超級類地行星。而到現在為止,我們人類在宇宙中,也找到了幾十顆的這種行星。不過這些星球無一例外的都在太陽系外,所以距離我們地球實在太遠了。以我們人類現在的宇宙航天技術,是很難達到那些星球上的。
  • 傅洛佑觀世界:為什麼印度人口這麼多,還能免費醫療?
    我是傅洛佑,我來回答:「為什麼印度人口這麼多,還能免費醫療?」要通過現象看本質,我認為可以這麼解析:1、印度人口多少? 2、免費醫療到什麼程度?3、為什麼能免費?一、先說印度人口到底有多少?印度,全程印度共和國,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截至2019年,印度總人口為13.24億,中國總人口為14.0005億人。
  • 地球上曾經生活50億人口嗎?為什麼沒有發現太多古人的屍骨?
    歷史上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總人口可遠遠不止50億。在遠古時期,由於食物來源不能像現在這樣豐富,很多人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與野生動物搏鬥、和大自然抗爭,並且科學技術水平低下,特別是醫療條件非常落後,有時身體上出點問題,拿現在來看都是毛病,比如感冒、拉肚子等,在古代很可能會是致命的。
  •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什麼不控制人口?看完終於知道了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什麼不控制人口?看完終於知道了現在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尤其是對於印度來說,這種現象更加明顯了,印度的人口密度這麼大,為啥不控制人口呢?看完終於明白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起來看看。
  • 地球上出現過的人口,與現有人口哪個更多?
    人類人口目前已經超過75億,根據計算機給出的世界人口模型,歷史上出現過的人數超過1000億。根據相關數據,截止201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經超過75億,年增長人口將近1億人,預計2050年世界人口接近100億,然後世界人口將停止增長或者緩慢下降。
  • 地球上人口數量那麼多,一天大概有多少人離世?專家吐露實情
    地球上現在已經有快七十億人口了,這麼多人,必然會帶來巨大的人口與資源壓力,人都是會生老病死的,不然的話地球上的人就多的不可想像的,那麼地球上人口數量那麼多,一天大概多少人離世?專家吐露實情。首先,每天死亡的人數在15萬左右,死因主要是疾病,而且是非傳染性疾病,比如說各種癌症、心腦血管等疾病,不過這個數據比例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看,要是非洲的話,傳染病致死的人要比其他洲多一些
  • 地球上人口過剩了嗎
    地球上人口過剩了嗎?很顯然這個問題具有很大的爭議性。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根據和猜測。一些人認為人口是絕對過剩的。一個女士說,如果我說我沒有孩子,聽起來是不是不好,可能我會想我們還需要生那麼多孩子嗎?我們可以領養孩子嗎諸如此類的這類問題。我們已經成為頂級捕獵者並且還在繁殖,事實上已經到達進化的終點,人口過剩引發了許多衝突,人口越多未來發生的衝突會越多,我認為不需要更多的人口。
  • 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排在全球第六位,為什麼人口數量卻這麼少呢?
    我國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數量就大約為2500萬人,也就是說整個澳大利亞的人口數量僅相當於我國上海市的人口數量,大家要知道我國上海市的陸地面積僅僅只有6340平方千米。所以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為地廣人稀的國家之一,我國的人口密度大約為145人每平方千米,而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僅為3.3人每平方千米。
  • 地球人口總量已經超過77.8億!地球上一共出現過多少人類?
    這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要知道70年前的1950年,世界人口才僅僅20億,才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人口就增長了接近60億,相當於平均每年增長8000萬人口。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口都沒有8000萬,德國的總人口才接近8000萬。
  • 外國人口只有幾億,為什麼中國卻有十幾億
    據2020年最新人口統計,處在排名前三位的是中國、印度、美國,而中國和印度其中的一個國家都是美國人口的4倍多。那麼就有人問了,為什麼中國人口會有這麼多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由於戰亂帶給了國家巨大的損失,在戰爭中死去的人數不勝數,只能採取用出生率來彌補人口的損失。所以新中國成立之後便大力鼓吹人多好辦事並宣揚人多力量大的口號。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時中國只有5億多人口,但是由於中國的鼓勵生育的政策所以在49年之後的短短21就增加到了10億人口。
  • 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人比現在全球人口還要多,他們從哪裡來的?
    一、地球從人類誕生以來到現在,總共經歷了多少人?現在地球上有多少人?估計大家都心裡有數,大概就70億-80億之間,至於是某個值?查一查便知!曾經有過如下的統計:1、俄國科學院克拉夫特院士在在1781年,推算出地球歷史上總共有1727億人口;2、奧地利維克利爾教授在1959年推算出地球上曾經有過36000億人3、世界級科幻小說作家阿瑟.克拉克在1968年出版的作品《2001:太空奧德賽》中開篇就是地球自人類誕生以來總共存在過約
  • 為什麼地球上有些地方人煙稀少,會形成人跡罕至的「無人區」?
    地球的陸地可以分成六個大陸和若干的島嶼,目前世界上近76億的人口就生活在這些陸地上。不過,地球上不同區域的人口分布並不是均勻的,也就是人口密度差異十分巨大,有些地區人口密度很高,能夠高達1500人以上每平方千米,而有些區域比如城市,人口密度甚至可以高達數萬人每平方千米。但是,在陸地上又有一些地區人口密度很小,甚至都不足5人每平方千米。
  • 人口越來越多,如何解決地球的超載問題
    有一種說法:「人口是定時炸彈。」人口爆炸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至2050年,地球人將會多至90到100億。目前世界人口70多億(2013年1月,世界人口基金會發表了一個精確到個位的數字:7,057,080,
  • 震撼長文:5000年來,中國為什麼能養活這麼多人口?
    您的孩子會不會問:今天我們為什麼還在過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究竟有什麼樣的文明價值?而這又與中國歷史上長期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有什麼隱秘的聯繫?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瞭望智庫」,「文明雜誌」,id:WENMINGZAZHI 與其他文明形態不同,中華文明幾乎沒有神話英雄或宗教原教旨的全民性節慶體系。
  • 地球人口已達75億。到目前為止地球上出生了多少人?說它可能不
    由於世界缺乏大戰,人類生活水平和醫療技術的提高,世界人口增長迅速。上世紀50年代初,世界的總人口還不到25億。在短短70年間,世界的人口已經增加到70多億。到2020年,世界人口已增至70多億,截至2008年5月5日,地球總人口已達75.85億,達到75.85億。根據目前地球人口年均增長計算,距離突破100億大關可能只有25年時間,而距離突破200億(地球生態承載力極限大關只有125年。
  • 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它為什麼會這麼大呢?
    拿我們地球為例,地球的表面有巖石,所以就屬於巖質行星。木星的話,體積質量都非常的大,而且是沒有巖石表面的,所以它屬於氣態行星。木星屬於氣態行星,而它是太陽系當中最大的一顆行星,體積能夠達到地球的1300多倍,質量能夠達到地球的318倍,又被稱為是氣態巨行星。
  •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啥不控制人口?今天終於知道了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啥不控制人口?今天終於知道了提起印度這個國家,這裡到處都充滿著神奇色彩,走在印度街頭,發現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讓人大開眼界,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訴說著民族的獨特文化,有數據表明,印度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裡經濟落後,人口密度這麼大,為什麼不控制一下人口呢?
  • 月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垃圾呢?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月球垃圾的文章,希望朋友們可以喜歡,月球俗稱月亮,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而且月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那為什麼月球上會有那麼多垃圾呢?自古以來,人們對月球都有一種特殊的好感,畢竟有很多詩都是描述月亮的,而且我國還有中秋節,更何況月球也是人類唯一登上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