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是對大家最近一段時間,所學的知識的一種有效檢驗。雖說不是唯一,但也是種重要依據。讀小學那會,我們數學老師對大家要求非常嚴格。他說,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你們別以為考試後對答案,都對得上就能得100分,未必!
當時不理解老師這樣說的意思,既然答案都對得上,怎麼會不能得滿分呢?
老師解釋說,因為數學題有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忽略了就容易被扣分。比如說應用題最常見的,有單位的,一定要帶單位。如果用方程解應用題,得先假設未知數。解方程一定要寫一個「解」字,脫式運算不能一步直接寫計算結果。這些細節沒注意,都可以成為扣分的理由。這題丟0.5分,那題丟1分的,有十道題這樣,你還能得多少分?
考試成績學生和家長都非常在意,生怕被「無辜」的扣分。有時候可能學生和家長覺得老師判斷有誤的話,還會據理力爭向老師「討回」該得到的分數,這種情況也並不少見。
通常情況下老師比較少出現改錯的情況。只不過有的老師評判比較嚴,有些比較松。
下圖試卷中的列豎式計算,第3小題,就屬於放得太松,竟然沒有扣分。
6×6+24=?孩子寫的答案是60,這個確實沒錯,但是我看他豎式計算的時候6×6=26,後面一個豎式又寫的:36+24=60。顯然在第一個豎式計算的時候,孩子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把36寫成了26,但是老師並沒有扣他的分數。
家長有點擔心,這樣評分放得太鬆了。這種問題不扣分,不給孩子指出來,以後在重要考試的時候,是要吃大虧的,相信過來人深有體會。
下面這位家長就更焦慮了。一起看看什麼情況?
最近網上有家長發出的一段短視頻中,有一道小學三年級的數字謎。
老師打的對,但家長卻不開心,甚至是焦慮。因為學生的答案是錯誤的,違背了數學一條重要前提。這種分不能給孩子,給了就是在害他。
說起數字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同一道題中,相同的字母或文字代表相同的數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數字。難度比普通的計算題要難很多。
普通計算題由於數全部給出來了,所用到的知識點或技巧就少。但數字謎卻需要多管齊下。數字謎卻只給出了一小部分數字,因此會有很多種可能。就像我們走路一樣,有很多條支路,看起來很像,需要去排除。
我們可以還原一下,學生得出上圖中的答案過程。C+C=6,所以C=3;B+B=B,所以B=0,A在百位,十位沒有進位,結果的百位是6,所以A=6。把結果代入到豎立中,發現計算結果「正確」。
數字謎需要比較強的數感,以及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平常可適當做些相關題目,能提高數感,開拓解題思路。
這個答案真的沒有錯嗎?看似滿足題意,其實不然。
這題設計了一個陷阱,學生了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多位數的最高位不能為0。豎式計算中的這個兩位數,B在最高位,說明B不能等於零。所以這題的答案一下就被否定了。
因此可能C+C=16,這樣個位仍然是6,但前十位進了1,所以C=8;而此時的十位相加就變成了,B+B+1=B(或10+B),由於這裡的字母都是數字,所以只有一種可能,向百位進了1。因此實際上是:B+B+1=B+10,可以推出B=9。這樣A=6-1=5。
因此這題的正確答案是:A=(5),B=(9),C=(8)。
數字謎的魅力也在於,單看某一步,會出現多種可能情況,需要多步結合,得出唯一突破口。
問大家一道小學計算題:1.2+6.8=?我想大家會脫口而出等於8。但是老師卻給了一個大大的紅叉。請看下圖的列豎式計算1.2+6.8=8被打了叉。
家長看到後就納悶了,好像沒有什麼不對啊。豎式運算小數點對齊,得到的結果是8.0。
但這題也沒有說要保留小數點一位啊。平常大家不都是這樣計算嗎?
有網友覺得這題判得有點嚴厲。
但也有網友覺得8和8.0在數值上是相等,但精確度不一樣。估計因為等式的右邊寫的是8,而不是寫8.0,所以判錯。
大家覺得這題是什麼原因被扣分的?這題應該扣分嗎?歡迎在評論中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