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專家:玉米進入授粉、形成產量關鍵期!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2021-01-07 騰訊網

玉米授粉概述(FactsAbout Corn Pollination)

玉米各生育時期中,開花授粉期最為重要,一般持續5-8天的時間,乾旱、高溫等不利因素都會影響授粉效率。

1 授粉過程

每個雄穗能提供 2-5百萬粒花粉,而穗粒數一般在 750-1000 之間,所以,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花粉不足,不能授粉的問題。

此外,玉米在晌午進入散粉高峰,如果偏乾旱,也會在傍晚前大量揚花。通常,玉米散粉時會避開正午或每天溫度最高的階段。

2 如何判斷是否完成授粉?

正常條件下,雄穗先抽雄、散粉,雌穗在幾天後,快速完成吐絲和接收花粉。授粉過後2-3天,花絲即與子房外壁分離,因此,當掰開苞葉晃動果穗時,如花絲能大量掉落,說明授粉完成;如花絲仍緊附果穗,說明還未授粉或未能成功授粉。

影響授粉的因素(CornPollination Success)

1 玉米結實過程

玉米形成飽滿籽粒需經歷以下4個階段:

雄穗產生花粉;

散粉,雌穗花絲吸附花粉粒;

精子經花粉管與卵子結合,完成受精;

胚和胚乳的發育,澱粉積累及形成飽滿籽粒。

2 散粉

雄穗散粉過程受品種的遺傳背景和大田環境共同作用。

當花粉粒成熟後,花葯逐漸脫水,在每天的響午,隨著溫度的升高和陽光照射,花葯開始大量開裂,花粉散出。花粉粒從散出到失活只有短暫的幾分鐘時間,一個雄穗能持續散粉 5 天,大田從最早開始散粉到完全結束持續兩周。

3 吐絲

子房頂端外壁凸起形成花絲,花絲在穗尖部伸出苞葉,接收花粉,協助完成精子的運輸和受精過程。通常,果穗下部花絲先吐出,上部果穗最後吐絲,前後相差4-8天。花絲吐出後,花絲表面的簇突敏感度逐漸降低,隨著時間推移,花絲接收花粉的能力不斷減弱。此外,吐絲後,若未能接收花粉,花絲將不斷伸長,持續10天。

4 不利環境影響授粉和產量

吐前後的3周裡,對外界環境最為敏感。此時,授粉效率影響結實率,並進一步影響穗粒數,不可逆轉。只有每條花絲都接收到花粉,才能確保果穗不會花粒。散粉後期,吐出的花絲,可能無法獲得有效花粉。

5 乾旱影響花絲伸長

花期不遇是導致結實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花絲伸長時需要土壤水充足,此時缺水,花絲髮育推遲,開花-吐絲期的間隔(ASI)拉大,導致花絲吐出前,散粉已完成大半,影響結實,出現果穗禿尖。

如果吐絲嚴重滯後,會出現整穗花粒。

6 高溫影響散粉

大於38度的持續高溫和陽光直射會抑制花葯中的花粉生成,影響花粉粒的發育和花粉活性。

7 籽粒敗育

授粉後發生乾旱,會引起光合作用減弱,碳水化合物供給量下降。

乾旱不僅會引起花期不遇,還會導致授粉後籽粒敗育;敗育的籽粒可看到白色的皺縮種皮,有時還能看到黃色胚結構。

8 啃食花絲

金龜子、蟓蝽等害蟲喜歡啃食玉米花絲,影響授粉。通常,花絲被咬斷後還會繼續伸長,重新接收花粉,但如果持續受到害蟲的啃食,則會降低結實率。

授粉率對結實和產量的影響

1 摘要

散粉和吐絲同步能提高結實率;

果穗下部先發育出花絲,穗頂部最後出現花絲,同樣,授粉時也是從果穗下部先開始;

花絲吐出後,花絲活性和接收花粉的能力持續5-6天;

果穗吐絲後的第5天,花絲伸長速度最快時,1天內可伸長4公分;

穗粒數(結實率)與產量正相關,且相關性最高(R2=0.95);

果穗的養分分配上,存在補償機制,如穗基部結實率較低,條件改善後,果穗上部會出現比正常果穗更多的飽滿籽粒。

2 前言

開花散粉是受一系列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影響的,其中,遺傳因素主要指進入花期需要的有效積溫,一般與熟期相關。花粉粒成熟後,花葯開始脫水,隨之開裂、散出花粉。花粉粒在花葯中的發育和散粉,類似大豆種子在豆莢中的發育過程。

環境因素也會影響散粉過程。一般,夜晚冷涼、溼度大,花葯含水量高;進入清晨,隨著溫度上升和溼度下降,花葯逐漸脫水、乾燥;進入響午,花葯開始集中開裂、散粉。通常,一個雄穗的散粉期可持續5天左右。

此外,溫溼度還影響著雌穗花絲的發育進程。在理想條件下,吐絲較快,群體吐絲均勻,利於統一授粉。乾旱發生時,花絲延伸速度降低,植株間吐絲進度參差不齊,影響群體授粉效率。

3 大田試驗設計

在大田環境下,研究不同授粉時期對最終結實和產量的影響,具體操作過程:

吐絲前果穗套袋處理;

吐絲後,齊頭剪斷花絲,紙袋套回;果穗在紙袋中繼續吐絲;

1天後,摘掉套袋,果穗自由授粉;

再過1天,紙袋再次套回;

花絲伸出苞葉的部分用彩粉標記,記錄每天的花絲伸長長度、穗長和穗粗;

成熟後,人工收穫,記錄單穗穗粒數和單穗粒重。

4 花絲的生長速度

授粉期以12天計算,每天單獨授粉,作為1個處理,累計12個,然後觀察每個處理下的花絲日生長速度和對應的結實率,可見下圖:

5 花絲和果穗的變化

花絲在衰亡前,如果沒有接收到花粉,會持續伸長生長,最長可伸出苞葉23公分。

進入開花吐絲期,大量養分供給花絲,確保能成功接收花粉。此時,每天可通過觀察花絲和穗軸的延伸長度,測定二者變化幅度。授粉後期,花絲生長速度減慢,大量養分轉向供給穗軸,用於支持受精後的胚發育和籽粒灌漿。

6 估算授粉率

授粉前,花絲與子房緊密相連。授粉後,子房外壁出現離層,花絲脫離。失去水和分的供給後,花絲很快衰亡。通常,在授粉結束24小時後,花絲就趨向枯黃。

如需精確估算授粉率,可參考如下:

選取有代表性的果穗,輕扒開苞葉;

穗柄朝上,果穗朝下,輕輕晃動果穗,花絲會從已授粉的籽粒上掉落,而未能授粉的籽粒,花絲仍與其子房外壁緊緊連接;

與花絲分離的籽粒佔比就是果穗的授粉率。

授粉結束後,少量花絲仍有可能與果穗相連,主要是由於該部分花絲沒有從苞葉中伸出,未接收花粉,最終表現為:果穗發生隨機的、少量缺粒。對於個別品種,即使授粉條件比較理想,果穗中下部仍有可能出現個別缺粒情況。

此外,籽粒頂端有一個深色凸起,是花絲脫落後留下的痕跡,大部分品種表現不明顯,後期基本消失,個別品種成熟後仍然較清晰,可見下圖:

7 估算玉米產量

就單個果穗來講,籽粒產量是由穗粒數和單粒重構成。在上述試驗中,產量和穗粒數相關性最高。此外,果穗出現個別缺粒不會影響產量,因周邊籽粒會通過增大粒重,變得更加飽滿,補償缺粒的產量損失。但發生嚴重的缺粒或禿尖時,產量下降。上述試驗中,第5天和第8天授粉,雖然果穗缺粒表現不同,但產量的降幅和平均穗粒數是一樣的。

當果穗基部未能授粉時,上部籽粒灌漿效率提高,籽粒更飽滿,可部分補償缺粒的產量損失。在生理上,用於籽粒授粉和灌漿的營養供給是一定的,灌漿過程中,植株會根據「庫」的具體情況,將有限的「源」及時調整,分配給各個籽粒,實現產量最大化。

玉米單位產量等於單位面積的總粒數乘以平均粒重,其中,總粒數可以解釋85%的產量方差,粒重可解釋15%的產量方差。在特定的氣候和管理水平下,產量潛力是一定的,因此,生產條件相似的兩塊土地,單位面積的總粒數也是接近的。

同理,對於特地地塊,「源」供給潛力是確定的,栽培密度的變化主要影響果穗大小和穗粒數,對單位面積的總粒數和產量影響較小。

不利環境與玉米結實的影響機制

1 前言

玉米開花授粉期是最重要的生育時期。雖然果穗在拔節期就已經開始發育,但花期對結實率的影響最大,一方面這時期對外界環境最為敏感,另一方面,此時發生授粉問題,引起結實率降低,後期無法彌補。接下來具體討論影響結實的各主要因素:

2 環境壓力和玉米生理響應

形成飽滿籽粒需要經歷:揚花散粉、受精、胚和胚乳發育3個階段:

揚花散粉階段:雄穗花葯散出花粉,花粉粒附著花絲上,然後萌發並進入花粉管中;

受精階段:精子經花粉管,穿過子房壁,與卵子結合;

灌漿階段:胚開始發育並形成完整胚結構,胚乳中積累澱粉。

如發生不利環境,上述生理過程會受到影響。例如:持續高溫下,雄穗散粉減少,花粉活性降低;發生乾旱時,吐絲推遲,引起花期不遇;乾旱還會誘導子房異常發育,胚囊無活性,或引起受精卵、胚或早期籽粒敗育。一般認為,高溫、乾旱、持續寡照和葉片損傷是玉米開花吐絲期面臨的主要環境壓力。

3 發生時期

大量研究表明授:玉米開花-吐絲前後對外界環境最為敏感,此時對產量的影響也最大,期間橫跨3周的時間,即:從吐絲前1周到吐絲後的1-2周內。

在吐絲前後,易發生授粉問題和早期敗育,引起穗粒數降低,影響產量。此後,進入灌漿期,隨著籽粒不斷發育,發生敗育的風險也開始降低。

4 高溫對散粉的影響

雄穗位於植株上部,受陽光直射和潛在的高溫影響。現有研究表明:高溫對花粉的發育和花粉活性的影響,要遠大於乾旱。當雄穗持續處於高溫環境下,花粉活性顯著下降,而缺水處理時,即使葉片出現明顯萎蔫,花粉活性也幾乎不受影響。因此,在花粉的形成過程中,高溫要比乾旱影響更大。

但同時,由於群體的花粉供應量遠遠大於授粉的需求量,因此,只有發生極端的高溫天氣,導致有效花粉的數量降低80%以上時,才會因花粉不足引起結實問題。

5 乾旱對花絲伸長的影響

花絲髮育階段屬於水敏感期。發生乾旱時,白天花絲伸長緩慢;只有在夜晚,隨著溫度下降,水匱缺部分緩解時,花絲才能正常生長,最終,引起花期不遇。

研究發現:與對照相比,乾旱處理下,散粉到吐絲的間隔期增大了3-4天。這時,果穗頂部的花絲最後吐出時,很可能散粉已經結束,導致部分花期不遇,出現禿尖。目前普遍認為,乾旱對花絲伸長的影響是引起結實率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6 乾旱對花絲接收花粉的影響

花絲在伸出苞葉後的7天內,都能夠接收花粉。大田環境下,一般吐絲後的1-2天內就能授粉,授粉後的24小時內就完成受精。

但發生乾旱時,不僅花絲生長速度降低,花粉管的伸長生長也會減慢50%以上,花粉管需要48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延伸到子房。由於花絲衰老失活是從基部靠近子房的一頭開始,而花粉管是從頂部開始發育,一旦授粉推遲,乾旱又引起花粉管伸長速度降低,很可能基部花絲在花粉管達到之前就已經失活,無法完成受精。

但是,一般吐絲後的24小時內就能接收花粉,很少發生先吐絲後散粉的情況,此外,研究發現,即使在嚴重乾旱的情況下,花粉粒仍然能在花絲上萌發,促進花粉管形成,因此,乾旱影響花粉管發育,進而影響授粉和結實率的情況不常發生。

7 同化物轉運與籽粒敗育

有研究發現:進入花期,養分消耗量增大,貯存量降低。而乾旱又會進一步抑制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引起「源」供給下降,即使完成受精,胚發育早期也會出現大量敗育。

在這一階段,通過遮陰處理也會導致結實率降低,而增加光照會提高結實率和穗粒數。此外,在乾旱發生時,通過莖稈注射的方法直接補充能量,也能維持較高的結實率水平。綜上,在缺水條件下,同化物轉運量降低是影響結實率的直接原因。

下表中,不同乾旱和遮陰處理水平,可進一步驗證上述結論:

中度乾旱和50%遮陰處理均導致光合效率降低一半,對結實率的影響類似;嚴重乾旱和完全遮陰處理則完全抑制了光合作用,限制了籽粒發育。試驗表明:開花授粉期葉片光合效率和後期籽粒結實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

因此,在乾旱條件下,「源」供給受限引起受精後發生大量敗育,不能形成胚結構,是引起結實率降低的主要因素。當然,前期乾旱引起養分供給的降低,也會因誘使子房和胚囊異常發育,不能授粉,而在後期表現出低結實率。

來源:化肥價格資訊、種子檢驗儀器 版權屬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科普:為什麼有的玉米會缺粒和「脫粒」以及玉米和小麥的產量問題
    為什麼有的玉米棒子會缺粒和「禿頂」呢?採收玉米的時候,我們把它的「外套」脫下來,去掉頂上一束「須」,就見玉米棒上滿是排列整齊的籽粒。但是往往也發現有的玉米棒子頂上光禿禿的,有的玉米棒上只是零零星星地散生著一些籽粒,像個癩痢頭。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玉米籽粒是怎樣產生的。
  • 《全國31個省市農村60歲老人養老金標準》《玉米授粉不良必然影響...
    《玉米授粉不良,必將影響產量!》 種地大戶 玉米授粉概述(FactsAbout Corn Pollination) 玉米各生育時期中,開花授粉期最為重要,一般持續5-8天的時間,乾旱、高溫等不利因素都會影響授粉效率。
  • 玉米花粉的授粉與受精
    玉米穗花絲生酒力,因品種和氣候條件而異,一般地,植健壯、生長勢強的品種,其花絲生活力比植株矮小、生長勢弱的品種強,雜交種的花絲生活力比自交系的強,高溫、於燥的氣候條件比陰涼、溼潤的氣候條件容易使花絲枯菱而提早喪失生活力。所以,在玉米開花散粉期間及時澆水,能提高結實率。
  • 玉米不結棒今年又出現了,減產嚴重!什麼原因?怎麼辦?
    今年多地玉米植株矮小,產量受到影響,還有一些玉米出現了不結棒的現象,減產明顯,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而雌花就是在玉米的中部,成熟的雌花會伸出很多像鬍鬚一樣的須子,每一根須將來都有可能形成一顆玉米穗。而授粉就是雄花的花粉落在「鬍鬚」上的時候,「鬍鬚」到授粉前還沒有花粉的話,那這顆玉米將來就會缺粒,癟粒是因為授粉不良或授粉過遲。
  • 引起夏玉米果穗缺粒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錢海豔 馬行軍近年來,我縣夏玉米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因生長環境不良、管理等因素經常會出現果穗缺粒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前期長勢良好,穗型大且比較整齊,後期卻發現許多果穗上沒有結實或結實很少 ( 又稱缺齒 ),對玉米產量影響很大,一般造成減產 8-15%, 嚴重時達到 25% 以上。
  • 山西農民遭遇問題玉米 700畝玉米光長個不結籽
    都沒有幾粒玉米,這一畝裡有百分之二十五是真種子,其餘百分之七十五都是問題種子。只長稈子不長粒。我們都把它叫做『鐵稈』。全村三十七八戶人家總共七八百畝都用了這樣的種子。」57歲的張文鋼一排一排地扒開「鐵稈」玉米,給記者看那少得可憐的玉米粒,悄悄地擦拭著要奪眶而出的淚珠。  張文鋼生活得不容易,家裡連個大門都沒有。剛供出兩個大學生,今年,最小的姑娘也上了大學。
  • 【居家防疫·網上學技】農業知識一百問(五)
    指用它的花粉給不育系授粉,能使後代雄蕊發育恢復正常,恢復系雌雄蕊發育均正常,自交結實。82、什麼叫子指?答:棉子的大小常以100粒棉子的重量(克)來表示叫子指。83、什麼是衣分?答:皮棉重量佔子棉重量的百分率稱為衣分。84、棉花有哪些器官?
  • 水果甜玉米糯玉米是轉基因玉米嗎?如何雜交出彩色玉米?
    而 糯玉米起源於中國。玉米被引入中國後,在西南地區種植的硬質玉米發生突變,經人工選擇而逐漸出現了糯質類型。然後,中國的甜玉米育種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是世界上較早開展甜玉米研究和開發的國家。1968年北京農業大學即當今的中國農業大學,首次育成「北京白砂糖」甜玉米品種。
  • 雜色玉米屬於轉基因嗎?愛吃玉米要知道,別被朋友笑話了
    玉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它的不僅僅能讓人吃飽,它還是一種高性價比的熱量來源,是畜牧業的頂梁柱。在歷史當中,各種顏色不一的玉米並不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而是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出現在人們面前。最早追溯到1779年,在印第安人的居住地第一次發現了甜玉米。
  • 玉米灌溉的指標與灌溉技術
    當葉片水勢為-1.0MPa時,葉片出現暫時性萎蔫;葉水勢在-1.5MPa時,葉片出現永久性萎蔫,葉水勢在-2.4MPa時,可能造成植株死亡。灌水時期(1)播前灌水 又稱底墒水或蓄水灌溉,實踐證明,適宜的土壤水分不但能保證玉米適時播種出全苗,也為幼苗茁壯生長創造條件。春玉米播前灌水宜冬灌或早春灌,冬灌比春灌增產10%左右,灌水量1200~1500m3/hm2。
  • 玉米高產,產量的2/3以上來自技術!
    第一,玉米品種對產量的影響,不如氮肥 美國弗雷德教授經過多年的科研,指出影響玉米產量的7大因素:排名第一位的是「氣候影響」,佔比27%;排名第二位的是「氮肥」,佔比26%;品種的佔比僅僅為19%(見附圖一)。
  • 玉米產量性狀遺傳基礎研究獲突破
    2015年11月17日,國際主流遺傳學雜誌《PLoS Genetics》,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玉米糰隊張祖新教授課題組在玉米產量性狀遺傳基礎研究方面的研究論文
  • 農業發展原理概論
    4.按作物對CO2通話途徑的特點分類:C3作物:光合作用最先形成的中間產物是帶3個C原子的磷酸甘油酸。光補償點高、光飽和點較低。栽培作物的70%。如稻、麥、豆、棉花等。C4作物:最先形成的中間產物是帶4個C原子的草醯乙酸等雙羧酸物質。光補償點低、光飽和點較高。在高溫強光下的光合強度比C3作物高,生物產量高,如玉米、甘蔗、高粱等。
  • 美國農業部削減大豆、玉米產量預期 CBOT玉米期貨觸及漲停
    隨著美國農業部周二公布最新一期的全球農業供給預測(WASDE),玉米、大豆期貨受產量預期顯著下滑影響顯著上漲。截至北京時間1月13日02點30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3月大豆合約上漲3.61%,報1422美分/蒲式耳;3月玉米期貨觸及5%的漲幅上限,報517.2美分/蒲式耳。
  • 糧食安全新問題:農業化學物使用帶來隱憂
    科學家、環保人士及農業倡導者提出這一問題:使用越來越多農業化學物所帶來的回報,是否值得冒這一風險。  在過去幾周,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變得激烈,一系列聲音呼籲,政府應對此採取相關措施。甚至美國環境保護局因此被起訴。  批評人士稱,他們擔心,推動全球糧食產量增加或為健康和環境增添風險。
  • 掌握磷酸二氫鉀在玉米上使用的3個關鍵期,每畝輕鬆增產100斤!
    玉米想要高產,不僅要合理施用底肥,還要把握好追肥時期,特別是對葉面肥的選擇和噴施時期、濃度、以其它產品的復配方案等,都決定了玉米的產量。通常我們玉米葉面肥會選擇磷酸二氫鉀和芸苔素內酯進行復配使用。具體在哪個時期使用效果好,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陝西省農業氣象作物產量預報系統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陝西省農業氣象作物產量預報系統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 陝西省農業氣象作物產量預報系統採購項目 品目 服務/農林牧副漁服務/農業服務/其他農業服務 採購單位 陝西省氣象信息中心
  • 【居家防疫·網上學技】農業知識一百問(一)
    1、中國農業的鼻祖是誰?有哪些傳說?答:后稷。后稷,其母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足跡,踏之,踐之而動如孕。生一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從他旁邊過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棄為兒童時,好種樹麻﹑菽,麻﹑菽。
  • 熊蜂專場丨熊蜂授粉技術的幾個小秘密
    這是一項低成本、高效率、無汙染的現代化高新農業技術措施。它主要是利用熊蜂自身得天獨厚的優點進行授粉的一項技術,利用熊蜂授粉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可顯著提高品質。熊蜂授粉後坐果率高,果重顯著增加,從而大大提高果菜產品的售價和競爭力,增加了農民朋友的收益。2、熊蜂授粉的優點是什麼?
  • 玉米如何促進生長,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玉米,一年生雌雄同株異花授粉的植物,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也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農作物。它在我國有大面積的種植,很多人都是把種玉米當做獲取收入的主要的來源,因此玉米種植對農業發展有重要意義。但是一些人為和氣候因素,導致玉米出苗遲錯過了最佳生長時間,玉米不能正常成活或產量降低,那麼有哪些促進玉米生長的方法呢? 影響玉米生長的因素。玉米生長和它所處的環境是分不開的,如果玉米生長很快,那麼它一定在適合自己生長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