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去年主要空氣汙染物下降,臭氧濃度為1999年以來新高

2020-12-05 澎湃新聞

香港去年主要空氣汙染物下降,臭氧濃度為1999年以來新高

中新社香港1月16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16日舉辦媒體簡報會公布,過去5年,香港空氣中的大部分主要汙染物錄得下降,反映近年推行的減排措施已見成效。

環保署提供的數據顯示,包括可吸入懸浮粒子、微細懸浮粒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在內的主要汙染物過去5年在一般空氣中下降11%至38%,這些汙染物在路邊的濃度也下降19%至36%。

環保署助理署長何德賢指出,雖然近年路邊的二氧化氮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仍處於高水平,而一般空氣中的臭氧一直呈上升趨勢。這兩個問題是香港面對的主要挑戰。

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一般空氣中的臭氧濃度為1999年有記錄以來的新高,而二氧化氮濃度亦較2016年錄得輕微上升。

何德賢解釋,臭氧是複雜的空氣汙染問題,不是從汙染源直接排出,而是由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陽光下經光化學反應形成。

與2016年相比,2017年的整體氣象條件較有利光化學煙霧現象,包括較多的日照時間、高平均氣溫、較少雨量以及較乾燥。同時,臭氧水平上升令車輛排放的一氧化氮較多轉化成二氧化氮,這是去年相關數據錄得輕微上升的原因。

另外,2017年,香港一般和路邊監測站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錄得「7」或以上,即健康風險達到「高」或以上的天數比2016年多。環保署指,這主要受2017年較不利的氣象因素影響。

何德賢指出,氣象因素在年與年之間的變化可以很大,並導致短期空氣質素的波動。要評估空氣質素有否改善以及減排措施的成效,必須參考汙染物濃度長期趨勢。

(原題為《香港主要空氣汙染物錄得下降 環保署:反映減排措施見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臭氧 汙染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夏日裡,臭氧成空氣首要汙染物
    因此,想控制或降低大氣中的臭氧汙染和大氣氧化性,就必須同步減少氮氧化物、VOCs的排放,做到汙染物協同控制。」唐孝炎說。  PM2.5濃度降低導致臭氧汙染上升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張遠航說,全國各地從2013年開始觀測臭氧汙染以來,發現近幾年臭氧濃度實際在升高,並呈逐年上升趨勢,臭氧汙染日漸突出。
  • 澳門公布2019年環境狀況報告 臭氧為主要空氣汙染物
    新華社澳門6月5日電(記者郭鑫)澳門特區政府環境保護局5日公布《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9》,借分析2019年大氣環境、水環境、固體廢物,以及近10年環境變化趨勢等,讓公眾了解澳門的環境狀況和趨勢。
  • 佛山2019年環境公報:臭氧成空氣首要汙染物
    公告顯示,2019年佛山市空氣品質首要汙染物主要為臭氧,佔首要汙染物比例為50.2%;其次是二氧化氮,佔首要汙染物比例為34.9%城市空氣品質全市優良天數佔比近八成2019年佛山市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天數佔比為78.9%,比上年下降7.4個百分點,全市共出現63天輕度汙染,14天中度汙染
  • 石家莊臭氧平均濃度為近三年來首次實現同期下降
    今年 1 至 11 月份,石家莊市臭氧平均濃度同比下降 12.5%,為近三年來首次實現同期下降。同時,PM2.5 平均濃度同比也有所下降,優良天數比率增所,全市空氣品質有所改善。這是記者從今天舉行的石家莊市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 莆田PM2.5、PM10濃度驟升 成首要空氣汙染物
    東南網10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見習記者 林養東 記者 馬俊傑 文/圖)進入10月份以來,莆田空氣品質有較大波動,出現空氣品質指數AQI忽高忽低、臭氧濃度全天居高不下等情況。而近幾天,不少市民還反映,大氣能見度明顯降低,難道莆田也遭到北方霧霾的影響?
  • 汙染物二次生成低空臭氧
    根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數據,從7月1日開始至今,北京空氣的首要汙染物均是臭氧。而「臭氧爆表」,也成了朋友圈刷屏的新關鍵詞。&nbsp&nbsp&nbsp&nbspPM2.5濃度降低導致臭氧汙染上升&nbsp&nbsp&nbsp&nbsp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張遠航說,全國各地從2013年開始觀測臭氧汙染以來,發現近幾年臭氧濃度實際在升高,並呈逐年上升趨勢,臭氧汙染日漸突出。
  • 上海「十三五」期間PM2.5濃度下降36%,臭氧已成為首要汙染物
    記者 | 楊舒鴻吉2020年上海PM2.5年均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AQI)為87.2%,仍有1天是重度汙染水平,PM2.5汙染天數達17天,臭氧汙染天數有27天。「從現階段的空氣品質狀況來看,上海空氣汙染防治還處在『人努力天幫忙』的階段,稍有鬆懈空氣品質可能會有一些反覆。」
  • PM2.5濃度下降 優良天增加 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河北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魏雨)從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河北省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預計到年底,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均可完成「十三五」規劃以及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
  • 上海PM2.5濃度下降趨勢明顯 臭氧取而代之成為大氣汙染的首要汙染物
    據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柏國強介紹,從歷史的軌跡來看,上海的空氣品質已經呈現出持續改善而且比較明顯改善的趨勢。整個「十三五」期間PM2.5濃度下降了36%,從具體的數字來看,2019年PM2.5是達到35微克每立方米,這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2020年PM2.5的年平均濃度是32微克/立方米,又有了進一步的改善。
  • 杭州空氣主要汙染物原來是它!哪個區縣市空氣最好?
    市區空氣品質更好了全市空氣主要汙染物是臭氧2017年,杭州市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271天,優良率為74.2%(這裡統計的市區,包括杭州上城區、下城區、江幹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八個城區,是國家生態環境部對我市考核的固定點位),與2016年相比,優良天數增加11天;與2015年相比,優良天數增加29天。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成都空氣實現3年連升,去年質量優的天數較2013年多一倍
    重汙染天數則逐年下降,分別為62天、37天和22天;PM2.5和PM10平均濃度值較基準年分別下降34%、28%,提前實現省政府提出的到2017年的改善目標。同時,依據《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中年均值二級標準對全市郊區(市)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進行了評價。其中,二氧化硫年均值範圍為14微克/立方米~36微克/立方米,兩項指標均達標。主要汙染物細顆粒物濃度年均值連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年均值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值連年均穩中有降。
  • 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
    原標題: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去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下降的消息讓不少人感到欣喜,然而很多人卻忽略了臭氧超標問題。26日,省政府就我省2015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向省人大常委會作出報告,指出我省臭氧超標問題日益突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江蘇13個省轄市總體處於中等偏後水平。
  • 今年以來全國臭氧汙染明顯加重,咋回事?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室高級工程師孟曉豔接受《環境與生活》雜誌記者採訪時說,從2013年以來,三大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京津冀和長三角臭氧濃度有顯著的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2017年上升最為顯著;珠三角在2013年至2016年的前5個月的臭氧汙染總體平穩,但2017年有大幅上升。
  • 臭氧成為夏季多地大氣的首要汙染物 該如何防治?
    近年來,隨著空氣品質標準的修訂,臭氧汙染逐漸為人關注。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臭氧汙染超標程度相對較輕、總體可控。  臭氧汙染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防治呢?  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空氣品質預報,8月27日,華北中南部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汙染,首要汙染物主要為臭氧和細顆粒物。
  • 新疆2017年環境空氣品質好轉 首要汙染物為PM10和PM2.5
    中新社烏魯木齊6月4日電 (耿丹丹)記者4日從新疆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疆2017年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較上年有所好轉,19個主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69%,首要汙染物為PM10(可吸入顆粒物)和PM2.5(細顆粒物)。
  • 上海去年環境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率和優級天數創新高
    市生態環境局說,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均為2013年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以來歷史最低值,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率和優級天數均為歷年最高,詳↓2018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總體情況
  • 呼和浩特上半年110天空氣達標 PM10為主要汙染物
    呼和浩特上半年110天空氣達標 PM10為主要汙染物 2014-08-16 11:33:24、距北京400多公裡的呼和浩特市,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110天,佔總天數的60.8%,主要汙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PM10)。
  • 「臭氧超標」加劇部分地區空氣汙染
    進入夏季以來,受高溫天氣的影響,「隱形的汙染物」臭氧開始取代PM2.5和PM10,成為一些地區首要空氣汙染物,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解到,當前我國「臭氧超標」形勢嚴峻,呈現出區域性特徵明顯、濃度和超標率逐年上升、高值濃度明顯增多的三個特徵。
  • 湖北秸稈焚燒減少空氣品質好轉 PM10濃度同比下降
    昨日,省環保廳公布我省1月至6月空氣PM10(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6月份,全省納入國家考核範圍的12個市(州)PM10濃度均值為73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同期下降34.8%;1-6月平均濃度為118微克/立方米,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