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厄爾尼諾知多少

2020-11-29 中國天氣

厄爾尼諾對中國氣候的影響

中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的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接歐亞大陸腹地,地域遼闊,地形複雜,氣候多變。

厄爾尼諾現象雖發生在距離我國比較遙遠的東太平洋,並不對我國的天氣氣候產生強烈的直接影響,但它仍然會通過大氣環流的變化來影響中國,所以不少氣象學家認為,厄爾尼諾的出現與否是影響中國天氣氣候異常的一個強信號。不過,我國的天氣氣候變化還要受其因素的影響,不應簡單地把任何氣候異常都歸結為受厄爾尼諾的影響,也不能說厄爾尼諾發生後必然對中國氣候產生某種特定的影響。

根據我國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所造成的氣候異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颱風減少,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西北太平洋熱帶風暴(颱風)的發生個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個數均較常年減少。其次是我國北方夏季易發生高溫、乾旱,通常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當年,我國的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於我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我國北方地區夏季往往容易出現乾旱、高溫。1997年強厄爾尼諾發生後,我國北方的乾旱和高溫十分明顯。第三是我國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次年,在我國南方,包括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容易出現洪澇,近百年來發生在我國的嚴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發生在厄爾尼諾年的次年。最後,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容易出現暖冬。

相關連接:

世界氣象組織預測今年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或將重現 全球糧食恐因此減產

更多資訊請關注中國天氣網氣候變化頻道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

相關焦點

  • 不祥的聖嬰——厄爾尼諾
    肆虐全球的厄爾尼諾現象近些年來頻頻發生、程度加劇,是否也同人類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有一定關係,尚無大量的科學佐證來證實。但厄爾尼諾現象的頻繁發生,使科學家發出了這樣的呼籲:拯救大自然,也就是拯救人類自己。」  「聖嬰」的由來  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意為「聖嬰」,即上帝之子。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每隔幾年發生的一次大規模海水溫度異常增高現象。
  • 「聖嬰」或歸來,大宗市場異變 厄爾尼諾:大事件並不意味著大行情
    在西班牙語中,厄爾尼諾的意思是「聖嬰」,它往往攪亂全球正常的氣候更迭,帶來高溫及強降雨,以致世界不同地區出現乾旱或者洪澇災害。厄爾尼諾現象約每隔4-10年發生一次,此前最強的一次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於1998年。比氣象學家們更為關注這一極端氣候現象的,是來自全球的投資者。
  • 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為西班牙語「EI Nino」的音譯。在南美厄瓜多和秘魯沿岸,海水每年都會出現季節性增暖現象,因為這種現象發生在聖誕節前後,則被當地漁民稱為厄爾尼諾,是「聖嬰」(上帝之子)的意思。現在厄爾尼諾一詞已被氣象和海洋學家用來專門指那些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的大範圍持續異常增暖現象。80年代以來,厄爾尼諾發生頻數明顯增加,強度明顯加強。
  • 厄爾尼諾原來是從太平洋上起源?關於太平洋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一、太平洋歷史知多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也熟知那句廣為流傳的「滿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厄爾尼諾一詞源自西班牙文「El Nio」,原意是「小男孩」,也指聖嬰,即耶穌,是聖經福音書中,天使加百列向童貞聖母瑪利亞報喜時,給耶穌所取的名字。相傳在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魯和厄瓜多海岸一帶的古印第安人,發現在聖誕節前後,附近的海水如果比往常格外溫暖,之後便會天降大雨,同時海鳥還會結隊遷徙。
  • 厄爾尼諾現象
    由於沿海水溫上升在聖誕節即聖子耶穌誕辰前後最為激烈,秘魯居民將這種海水溫度季節性上升的現象稱為厄爾尼諾(厄爾尼諾為西班牙文音譯,意為聖嬰)。  厄爾尼諾發生時,秘魯漁獲量嚴重減少,並波及世界飼料市場供應;魚類屍體堆積在海濱,汙染了周圍的海水;沿岸地區和島嶼上的海鳥因缺乏食物紛紛逃離,影響了鳥糞工業生產,使工人失業。
  •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時間:2016-07-13 12:25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在21世紀頻頻光顧地球,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 東太平洋的「聖嬰現象」與各大洲之間發生的奇怪自然現象的聯繫
    南方出現暖冬氣候主要跟在聖誕節前後東太平洋附近出現的「聖嬰現象」有關。所謂「聖嬰現象」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東太平赤道附近的沿岸喜歡冷海水生存的魚類大量死亡,漁民十分恐慌,因為這種現象最嚴重的時候往往是聖誕節前後,漁民認為是上帝派來的自己的小兒子在懲罰他們做出事,所以這種現象叫「聖嬰現象」。這種現象是指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連續半年以上溫度高於常年的平均值。
  • 「聖嬰」厄爾尼諾來襲 大宗商品抄底要「且看且行」
    「聖嬰」厄爾尼諾來襲   大宗商品抄底要「且看且行」    印度極端高溫「熱死」上千人、美國南部連遭暴雨襲擊、巴西旱災逆轉成洪災……近期全球極端天氣頻發,對厄爾尼諾現象的猜想、議論風雲再起。即使厄爾尼諾可支撐部分品種反彈,其可持續性也難以下定論。因此商品價格回升可能仍以階段性反彈為主,抄底需要謹慎對待。」  不會出現史上  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  目前,厄爾尼諾事件已持續13個月,已經發展成為自1951年來第9次中等以上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並由赤道中太平洋向東太平洋發展。
  • 厄爾尼諾名稱的由來
    近些年來,一個陌生而又帶著幾分神秘色彩的名字——「厄爾尼諾」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上。特別是上一世紀最強的1997/98年厄爾尼諾事件爆發以後,立即引起了媒體的廣泛注意。由於媒體的大力宣傳,這個多年來僅為氣象學家、海洋學家所關注和研究的現象一時間成為眾多老百姓談論的熱門話題。
  • 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ENSO)
    最近學習了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那我們探索的腳步就從我們的海洋開始吧。什麼是厄爾尼諾?大家對厄爾尼諾這個詞應該不陌生,都知道它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但要問它具體是什麼,是怎樣產生的?應該很少人知道。厄爾尼諾:(西班牙語:El Nio)El Nio在西班牙語裡是聖嬰的意思,因此它又稱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半球的夏季,赤道附近氣溫高,南赤道暖流得以加強,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了西北季風。
  • 官方實錘:「聖嬰」來了!東部地區春夏兩季準備「泡水」
    官方實錘:「聖嬰」來了!終於,多家機構近期接連官宣,「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到來。厄爾尼諾現象,是秘魯、厄瓜多一帶的漁民對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叫法,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部分地區異常乾旱,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厄爾尼諾」(El Niño)一詞源於西班牙語,原意為「聖嬰」。
  •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200多年前,在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等國的漁民發現,每隔幾年,附近的魚類就會大量地離奇死亡,因為這種現象一般都在聖誕節前後出現,所以人們就把這種現象取名為「聖嬰」這個西班牙語音譯過來就是「厄爾尼諾」。這也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名字的由來。那麼,「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呢?
  • 最強厄爾尼諾來了 83年陝南洪水就與厄爾尼諾有關
    3 當偏東信風減弱時,維持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東低的支柱被破壞,西太平洋堆積的高水位暖海水迅速向東擴展,使得西太平洋海溫降低,赤道東太平洋海溫上升,厄爾尼諾現象由此形成。  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聖嬰」的意思,但以這個溫柔名字命名的氣象,卻不像孩子那樣柔弱,發怒的它曾經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災難。
  • 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ENSO)
    最近學習了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那我們探索的腳步就從我們的海洋開始吧。什麼是厄爾尼諾?大家對厄爾尼諾這個詞應該不陌生,都知道它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但要問它具體是什麼,是怎樣產生的?應該很少人知道。厄爾尼諾:(西班牙語:El Niño)El Niño在西班牙語裡是聖嬰的意思,因此它又稱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
  • 厄爾尼諾事件預警,全球氣候的變化加劇的開始?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 Nio 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 0.6℃、0.5℃、0.5℃、0.5℃和0.5℃。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 警惕 | 厄爾尼諾又來了!
    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 Niño 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 0.6℃、0.5℃、0.5℃、0.5℃和0.5℃。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 大宗商品冷對「聖嬰」
    記者 王超  厄爾尼諾又稱「聖嬰」現象,儘管多國政府已經確認了厄爾尼諾,儘管世界氣象組織也稱中等強度厄爾尼諾已形成,但在大宗商品市場上,摩拳擦掌等著抄底的多頭們目前難掩失望的情緒
  • 赤道中東太平洋出現厄爾尼諾事件 已影響中國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獲悉,赤道中東太平洋2014年10月形成一次新的厄爾尼諾事件,在今年春夏季將繼續維持。這次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導致全球氣候出現一些異常。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持續偏高或偏低,就可能會出現「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現象,進而通過海洋和大氣的相互作用影響全球氣候。  「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聖嬰」的意思,特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中東部的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反之,則稱為「拉尼娜」(西班牙語「小女孩」「聖女」)。厄爾尼諾事件一般2至7年發生一次,是當前科學預測氣候趨勢時重點考慮因素。
  • 社區考試地理知識:厄爾尼諾現象
    但是全球的氣候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異常的氣候--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簡單來說原本該熱的地方不熱,該冷的地方不冷。首先第一個考點為什麼把這種異常的氣候現象稱之為厄爾尼諾?
  • 新的"高溫時代"來襲 2019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
    這種種跡象表明,我國氣候正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那麼,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呢?厄爾尼諾現象,又稱「聖嬰現象」,源於西班牙語,起初由於太平洋東部海洋溫度升高,在洋流運動的影響下,秘魯漁場大量魚類死亡,而這一情形最嚴重時期恰在聖誕節前後,故被沿岸西班牙語系地區的漁民稱為「聖嬰現象」,用以表示這種異常氣候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