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激情7》中的「天眼」系統實際上就是攝像頭的人臉識別和追蹤+音頻系統的語音採集+高速數據計算和大數據存儲、挖掘和分析的技術(圖1)。看起來很酷,但它畢竟只是好萊塢大片裡描繪的情節,現實中的「天眼」還差得很遠。
圖1
「天眼」距離你我有多遠
美國芝加哥虛擬城市防範系統(OEMC)是電影中「天眼」系統的原型,OEMC將城市海量攝像頭進行集中存儲、分析及管理,其部署的攝像頭支持可縮放畫面的PTZ功能、人臉識別功能(圖2)、對人或車進行自動跟蹤功能等等。遺憾的是,現實中人臉識別會受到光照、遮蓋物(如口罩)、拍攝角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準確率並不高;語音識別部分也會因感冒或其他原因對聲音的判斷發生一定的誤差。此外,密集的攝像頭也意味著公民隱私的喪失,芝加哥市民與OEMC有關的官司一直接連不斷,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的矛盾尤為突出。
圖2
那麼,有沒有不存在隱私和安全矛盾的「天眼」呢?答案是肯定的,美國一家名為Nextdoor的社區分享平臺通過社交+共享的模式解決了上述問題。簡單來說,Nextdoor與硬體廠商合作,在每個社區住戶家裡都安裝了具備動作識別功能的攝像頭,並鼓勵每個家庭把自己的攝像頭接入到社交平臺上(圖3),讓社區裡的住戶共享這個監控網絡,屬於「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天眼」系統。
圖3
用攝像頭打造「天眼」
作為普通用戶,相對於無所不能的「天眼」,我們只需要攝像頭最基礎的監控功能為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駕護航即可。那麼,如何選擇家庭用的「天眼」呢?
稍顯複雜的監控「套裝」
如果你想同時監控多處環境,比如車庫、房門口、院落,那最合適的選擇就是多組攝像頭與硬碟錄像機的組合(圖4)。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組合「套裝」的安裝難度和成本都比較高。比如,需要根據攝像頭與錄像機的距離布置足夠長且不影響美觀的視頻走線、錄像機內部也需要購買硬碟用於存儲監控視頻,並通過顯示器實時顯示監控畫面。
圖4
小提示
目前絕大多數硬碟錄像機也支持網絡服務,可以通過PC或手機客戶端遠程瀏覽監控畫面。
一部分到位的網絡攝像頭
如果你覺得打孔、走線、安裝太過複雜,可以直接購買網絡攝像頭,此類產品無需使用視頻線連接顯示器,只需接入Wi-Fi網絡,就可在PC或手機端實時顯示監控的畫面(圖5 )。此外,此類產品大都還支持安裝存儲卡,可選擇只將監控數據保存在存儲卡本地,而不上傳到網絡中。
圖5 :網絡攝像頭的價格不算貴,普遍在200元~500元之間
隱私和安全的取捨
出於隱私的考慮,很多用戶非常牴觸將監控視頻與網絡掛鈎。但是,就筆者來看網絡監控還是利大於弊。比如,如果你家的監控系統只選擇本地存儲,那一旦失竊小偷只需拿走存儲卡或硬碟,那就悲劇了。而網絡監控除了不怕數據丟失外的好處還有「隨時待命」,比如我們可以在臨進小區前用手機看看門口的免費車位有沒有被佔;出門前設置好報警範圍和時間段,一旦被攝像頭捕捉到動態的畫面就將抓怕內容發送到手機上(圖6)。
圖6
擴展閱讀:更智能的攝像頭
電影中「天眼」系統可以識別周圍的聲音,以實現定位和追蹤的目的。好消息是,如今民用的網絡攝像頭已經出現了可以「聽聲辨位」的產品,比如來自螢石的C6網際網路雲臺攝像頭(圖7)。這款攝像頭可以根據聲源定位而自動旋轉攝像頭的方向,實現鏡頭跟蹤拍攝的目的。
圖7
火速連結
如果你想了解更詳細的搭架監控平臺的技巧,請參考本刊2013年14期《隨時掌控一切變化安全監控讓你安心》這篇文章。
獲得人臉識別的「天眼」
如果你羨慕「天眼」系統那神器的人臉識別能力,那就不妨嘗試賦予手機和PC這一高大上的體驗。對Android手機而言,我們可以進入「系統設置→安全→解鎖方式」中選擇「人臉解鎖」,在錄入自己的面部特徵後,今後點亮手機後只需將臉對準攝像頭的取景框即可解鎖(圖8)。
圖8
對筆記本、臺式機或Windows平板等X86設備而言,我們也能通過攝像頭實現人臉識別解鎖的功能。如果你的PC是聯想品牌的,可以安裝「Veriface Pro」(圖9),對非聯想品牌的電腦,則可使用「LuxandBlink! Pro」(下載地址:http://dwz.cn/LNTFF),該軟體會自動識別攝像頭硬體,並按照界面提示進行人臉的錄入並設定帳戶密碼後就可使用(圖10)。
圖9
圖10
小提示
使用PC的人臉識別軟體前,一定要先到系統「用戶帳戶」裡面添加管理員帳戶密碼,然後在程序密碼設置窗口輸入你在系統中創建的密碼。以免出現無法識別你的漂亮臉蛋後無法登入系統的窘境,此時可改用傳統的密碼登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