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沙漠現史前巨型鯨類化石 牙齒長達36釐米

2020-12-03 科學網

  

北京時間7月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7月1日報導,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奧利維爾-拉姆波特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2008年發現於秘魯沙漠的新鯨類化石展開了細緻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鯨魚生活在距今1300萬年前的淺水中,牙齒長達36釐米,或以其他鯨類為食。

 

1.向鬚鯨展開攻擊

 

 

向鬚鯨展開攻擊(圖片提供:C. Letenneur,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Paris, France)

 

在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家繪製的藝術想像圖中,一種新類型的抹香鯨向鬚鯨展開攻擊。這種抹香鯨被命名為「麥爾維爾鯨」 (Leviathan melvillei),生活在距今1300萬年前。麥爾維爾鯨以《白鯨記》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的名字命名。麥爾維爾鯨是一種食肉鯨魚,與迄今已知體型最大的鯊魚生活在一起,體長約為60英尺(約合18米),其體型與現代雄性抹香鯨不相上下。

 

相比之下,現代抹香鯨主要以烏賊為食,而麥爾維爾鯨巨大的牙齒(有些長度達到36釐米)表明,這種龐然大物曾捕食更為強悍的獵物,包括其鯊魚近親。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奧利維爾-拉姆波特(Olivier Lambert)說:「這可能是一種非常強悍和可怕的海洋生物,所以,它符合麥爾維爾在《白鯨記》中對龍王鯨的描述。」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

 

2.發現麥爾維爾鯨化石的遺址

 

 

發現麥爾維爾鯨化石的遺址(圖片提供:G. Bianucci, Universitá di Pisa)

 

在這張未標明日期的照片中,科學家正對在秘魯伊卡城附近沙漠找到的巖石展開研究,巖石中含有麥爾維爾鯨化石。同利維坦海怪一樣可怕的是,麥爾維爾鯨與巨齒鯊(Carcharodon megalodon)或許還是競爭對手,這種鯊魚與麥爾維爾鯨生活在同一時期和同一地區。巨齒鯊是有史以來生活在海洋中的最大鯊魚,可能曾為爭奪其他鯨魚與麥爾維爾鯨展開激烈爭奪。

 

拉姆波特說:「它們或許也會展開你死我活的爭鬥。」如果這兩種龐然大物產生摩擦,孰勝孰負實難預料。他說:「很顯然,它們都可能攻擊對方的幼仔,但成年之間的較量結果實難預料。」200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巨齒鯊擁有迄今地球上所有已知生物中最強大的咬合力——足以將一輛小轎車撕成碎片。拉姆波特指出,他們尚未對麥爾維爾鯨做過咬合力測試。

 

3.包含麥爾維爾鯨化石的巖石

 

 

包含麥爾維爾鯨化石的巖石(圖片提供:G. Bianucci, Universitá di Pisa)

 

科學家在這些巖石中發現了麥爾維爾鯨的頭骨和下頜骨化石。荷蘭鹿特丹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克拉斯-波斯特在2008年的一次探險活動中發現了這些史前鯨魚化石。拉姆波特說:「我們知道這是一種大型動物。當我們看到其巨大的牙齒,我們就清楚它不可能是鬚鯨,結果驗證了我們的判斷——它是一種龐大的抹香鯨。」鬚鯨沒有牙齒,利用稱為鯨鬚的毛髮狀結構去濾食磷蝦和其他浮遊生物,駝背鯨和藍鯨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

 

4.麥爾維爾鯨曾經生活的瀉湖

 

 

麥爾維爾鯨曾經生活的瀉湖(圖片提供:G. Bianucci, Universitá di Pisa)

 

在這張照片中,拉姆波特研究小組的一名成員站在發現麥爾維爾鯨化石的沙漠的沙丘上。拉姆波特及其小組認為,這片一望無際的秘魯沙漠曾經是一個像瀉湖一樣的水體的底部,水體很淺,裡面生活著多種鯨魚、海豚、鼠海豚、海豹和鯊魚。拉姆波特在談到麥爾維爾鯨時說:「那裡存在著這種動物的豐富食物。」

 

科學家認為,麥爾維爾鯨就像現代逆戟鯨一樣伏擊獵物。不過,與必須合作才能捕食到大型獵物的逆戟鯨不同的是,麥爾維爾鯨單槍匹馬就能輕鬆捕獲其他鯨類。拉姆波特說:「我們認為,憑藉如此強有力的咬合力,這種鯨魚單槍匹馬亦可捕捉大型獵物。」

 

5.能裝下人的頭骨

 

 

能裝下人的頭骨(圖片提供:G. Bianucci, Universitá di Pisa)

 

這張圖詳細說明了麥爾維爾鯨的頭骨和頜骨結構,其上下顎都有巨大的牙齒,足以放下一個人。相比之下,現代的抹香鯨牙齒更小,而且主要集中於下顎——這是為適應捕食烏賊所做的改變。美國紐約理工學院鯨魚進化專家喬納森-蓋斯勒(Jonathan Geisler)說,麥爾維爾鯨的特徵表明,「海洋食肉動物確實進化擁有了超大的體型。」

 

蓋斯勒沒有參與拉姆波特的研究。他指出,麥爾維爾鯨以其他鯨魚為食的說法確實「是不錯的推理,但是,要想真正證明這一結論,我們必須要找到有麥爾維爾鯨咬痕的其他鯨類的骨骼。」蓋斯勒最後表示,或許能從博物館的收藏中找到像這樣的鯨類化石。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秘魯沙漠現史前巨鯨化石:牙長36釐米吃鯨類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7月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奧利維爾-拉姆波特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2008年發現於秘魯沙漠的新鯨類化石展開了細緻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鯨魚生活在距今1300萬年前的淺水中,牙齒長達36釐米,或以其他鯨類為食。
  • 史上最強的齒鯨,牙齒如炮彈粗、長達36釐米,曾與巨齒鯊共享江山!
    現記錄最大的抹香鯨體長超過了20米,體重達90多噸。雖然抹香鯨靠著吃魷魚能把個頭長這麼大,但它們還是有天敵的——虎鯨。不過抹香鯨科曾演化出鯨亞目最強戰力的利維坦鯨,如果它復活,幾十隻虎鯨應該也不是對手。
  • 巨大的鯊魚牙齒化石,暴露了它們的這些秘密
    在秘魯這個地方,人們發現過很多大大小小的史前鯊魚牙齒,包括史前大白鯊牙齒,其中最令人吃驚的是發現了一種大型鯊魚牙齒,其大小遠超大白鯊的牙齒。圖註:史前大白鯊化石,距今約500萬年巨齒鯊是已知最大的一種鯊魚,它的牙齒在秘魯發現很多,同時在全球多地都有發現,大多數的高度都在10cm以上。圖註:巨齒鯊牙齒與硬幣的比例。
  • 歷來七種最大動物 秘魯巨型企鵝有1米5高(組圖)
    這種巨型齧齒動物學名「Josephoartigasia monesi」,它與人們熟悉的老鼠完全不同,從進化角度來看可能與豪豬等更為接近。  3、馬達加斯加島發現魔鬼蛙  來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者克勞斯等人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一種巨蛙化石,這種巨蛙重約4.5公斤,40.6釐米長。科學家給這種奇特的遠古巨蛙起名「魔鬼蛙」。
  • 海洋巨型獵食者:梅爾維爾鯨
    目前樣本只有一個頭骨,科學家推測梅爾維爾鯨長17米-18米。牙齒目前發現最大35cm,但2013年發現長達40cm的焦形鯨齒,所以這隻梅爾維爾鯨可能長達20米。但因目前化石樣本較少,科學家只得出和巨齒鯊同為頂級掠食者。物種簡介利維坦鯨(Leviathan melvillei),生活在距今1300萬年前。
  • 史前巨獸之河驚現 撒哈拉沙漠曾是綠色天堂(圖)
    英國和愛爾蘭科學家最近在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古探險時,意外發現了一條「史前巨獸之河」的遺蹟。科學家在這條史前河流遺址上,挖出了好幾種史前巨獸的化石,這些史前巨獸堪稱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其中一根恐龍肢骨化石竟比人腰還粗,考古學家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它抬到了一輛汽車上!
  • 揭秘史前恐怖動物:魔鬼蛙竟能吃恐龍
    馬達加斯加島發現魔鬼蛙來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者克勞斯等人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一種巨蛙化石,這種巨蛙重約4.5公斤,40.6釐米長。科學家給這種奇特的遠古巨蛙起名「魔鬼蛙」。4、秘魯發現巨型企鵝化石這些化石都是在秘魯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中發現的。這一研究詳細地描述了新發現的兩種企鵝化石,其中一枚化石是一個完整的巨型企鵝頭骨,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頭骨化石顯示的企鵝種類生活在三千六百萬年前的現在秘魯境內地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三大企鵝,其站立高度達到了四英尺半(大約一點五米)。
  • 史前戰力超群的鯨類物種,牙齒長約半米,能與巨齒鯊抗衡
    在2008年,科學家在南美洲地區的沙漠中發現了不少的梅爾維爾鯨骨骼化石殘骸,通過長時間的拼接以及不斷深入的研究發現,其頭部骨骼化石就長達三米,估測一隻成年的梅爾維爾鯨體長在17米以上,而人們在2013年所發現的一枚焦形鯨齒化石還長約半米左右。
  • 盤點「有故事」的化石:史前巨蟒吃掉恐龍
    原標題:盤點「有故事」的化石:史前巨蟒吃掉恐龍 化石與考古學家們揮動鐵鍬曾在全球許多地方挖掘出大量罕見的珍貴化石,如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化石、被壓扁的侏羅紀蜘蛛化石等。這些極具研究和考古價值的珍貴化石,有的是礦物化的骨頭和貝殼,有的是動物身體留下的印跡。
  • 澳大利亞發現史前巨鯊牙齒 比大白鯊還大一倍
    2018年8月11日消息,一名業餘古生物學者在澳大利亞發現一組史前巨型鯊魚的牙齒,比白鯊牙齒大一倍。而發現地點在距墨爾本約100公裡的海灘上,當時該名業餘學者當時在沙灘上尋找其它化石,不經意轉身看到巨大的鯊魚牙齒。
  • 撒哈拉沙漠發現5種史前鱷魚化石
    豬鱷的復原模型及在撒哈拉沙漠發現的真實化石。 鼠鱷的復原模型及在撒哈拉沙漠發現的真實化石。  據《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了1億年前生活在那裡的5種史前鱷魚化石。其中一種的牙齒就像是野豬的長牙,另一種則長著像鴨嘴的口鼻部,一些還以小恐龍為食。 據介紹,在距今大約1億年前,這些可怕的食肉動物穿梭在非洲沼澤地、湖泊,四處尋找小恐龍,並以魚、蠐螬為食。與現代鱷魚不同,史前鱷魚在陸地的活動同它們在水中一樣的敏捷。
  • 科學發現恐怖史前巨型昆蟲 蜻蜓翼展長達70釐米
    3億年前的巨型蜻蜓,翼展長達76釐米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千裡鶯啼綠映紅,我們在聆聽鳥兒帶來美妙配樂的同時,也應該感激鳥為我們除掉了恐怖的「巨型昆蟲」。昆蟲算是地球上最微小的生物之一了,目前翼展最大的昆蟲是蝴蝶和蛾類,但也不過20、30釐米,但在3億年前,巨型昆蟲卻是隨處可見的,其中最神奇的應是巨型蜻蜓,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70釐米,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準,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興亡中起了關鍵作用。
  • 秘魯考古發現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5米嘴似長矛
    考古發現兩種巨型企鵝頭骨的喙狀嘴對比    巨型企鵝對比圖:左側為4200萬年前的Perudyptes企鵝,中間的現在的漢堡特企鵝(Humboldt),右側為3600萬年前的Icadyptes salasi企鵝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26日報導,考古學家日前在秘魯南部海岸發現了兩具數千萬年前的企鵝化石。
  • 國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學發現:巨型三葉蟲近1米長
    6.撒哈拉沙漠發現5種奇異史前鱷魚撒哈拉沙漠發現5種奇異史前鱷魚(圖片提供:© NGT )科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了1億年前生活在那裡的5種史前鱷魚化石。10.巨型三葉蟲近1米長巨型三葉蟲「群交」以數量作為保護(圖片提供:Artur Sá, Geological Society of
  • 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這兩具骨架化石可以為解釋古生物學中一個神秘的時期提供難得的機會。  5.被遺忘的史前巨魚化石  被遺忘的史前巨魚化石 這些化石最初因為誤判而被忽略和遺忘。後來,科學家們在博物館中重新發現了這些化石,並判斷它們是兩種新發現的新物種。它們是兩種史前巨魚的化石,這種巨型魚類生活於大約1億年前的海洋中。
  • 史前巨獸"史前巨齒鯊"來襲,肆虐海洋!它真的存在嗎?| 史前最恐怖的五種魚類,巨齒鯊一口就可以吞掉霸王龍!
    巨齒鯊是一種史前巨鯊,這種鯊平均身長14米長、40噸重!已發現的巨齒鯊的部分椎骨化石與大白鯊相比大很多,推測它可能超過20米,重達70噸,但至今沒有發現完整的脊椎骨骼化石證明其推測。Sternberg)就曾發現了一個長達4米的劍射魚標本,而在其胃內就仍保有一條長1.8米的鰓腺魚。那條劍射魚似乎是在吞下獵物後不久死亡,可能是獵物掙扎時破壞了其器官所致。受傷的劍射魚或其屍體會是白堊紀鯊魚(如白堊刺甲鯊及角鱗鯊屬)的食物。在一條白堊刺甲鯊的體內就發現了劍射魚的遺骸。對於劍射魚的幼生階段現時未有資料。最細小的劍射魚化石包括了一顆牙齒及下頜,個體估計長30釐米。
  • 全球八大珍貴化石:史前巨蟒能吞恐龍(組圖)
    ,如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化石、被壓扁的侏羅紀蜘蛛化石等。由於古代小生境曾經被認為是空白的,因此這種巨型魚類也被認為只擁有很短的進化過程。不過,古生物學家對這些化石標本進行重新鑑定後認為,這些動物可能擁有相當長的進化歷史。6. 遠古神秘生物體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