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家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合成中獲重大突破
中新網天津3月10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靳瑩 )記者10日從天津大學獲悉,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華大基因的中國科學家日前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化學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4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打破了非生命物質與生命的界限,開啟了「設計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進程。
-
天津大學兩篇《科學》文章同期發表 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合成...
本站訊 (記者 靳瑩) 3月10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元英進教授團隊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了兩篇研究長文,介紹了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合成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團隊完成了真核生物釀酒酵母2條染色體(synⅤ、synⅩ)的設計與化學合成。元英進是這兩篇《科學》文章的通訊作者,天津大學博士生吳毅和 「國家優青獲得者」李炳志是研究長文《化學合成10號染色體缺陷靶點定位與生長表徵》的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生謝澤雄和李炳志是研究長文《完美設計合成5號染色體及其環化表型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
-
我科學家人工合成4條真核生物酵母染色體
這意味著人類在設計併合成複雜人工生命的過程中取得重大進展。我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備真核基因組設計與構建能力的國家。 繼「DNA雙螺旋發現」和「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之後,以基因組設計合成為標誌的合成生物學引發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如果說基因測序是「讀」基因,那麼合成生物學就是「寫」基因。
-
我國真核生物人工基因組合成研究水平進入國際前列
在863計劃、973計劃等國家科技計劃支持下,我國科學家與美國等國家的科學家共同推動了人工合成真核生物酵母基因組國際合作計劃(Sc2.0 Project)。日前,該計劃取得重大突破。
-
我國科學家人工合成完整活性染色體
新華社發 生命可以設計和再造嗎?我國科學家利用化學物質合成了4條人工設計的釀酒酵母染色體,標誌著人類向「再造生命」又邁進一大步。研究結果10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我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備真核基因組設計與構建能力的國家。 釀酒酵母是生物遺傳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模式生物。
-
人工合成4條酵母染色體 我國科學家開啟「再造生命」新紀元
由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和華大基因分別完成的這4篇長文,介紹了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化學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要知道,釀酒酵母總共有16條染色體,此前國際同行奮鬥多年才發現了一條。
-
華大基因等成功合成染色體
4篇長文介紹了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化學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此前國際同行奮鬥多年才發現了一條,這項研究或開啟「再造生命」新紀元。同時,我們首次實現了真核人工基因組化學合成序列與設計序列的完全匹配,系統性支撐與評價了當前真核生物的設計原則。該技術的突破為研究人工設計基因組的重新設計、功能驗證與技術改進奠定了基礎。 清華大學的戴俊彪團隊,則設計合成了12號染色體。
-
(新華全媒頭條)人造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 我國開啟合成生物學...
新華社上海8月2日電題:人造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 我國開啟合成生物學研究新時代新華社記者王琳琳、張泉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與天然分子化學結構相同、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開闢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時代。
-
我國科學家「人造生命」獲重大突破
「堅決不能做致病生物的改造,因為你不知道最終會出現什麼結果。所以我們拿釀酒酵母這種可食用的微生物做改造,目的是找到阻止其變異、惡化的解決辦法。」 酵母三分之一基因與人類同源,人造單染色體真核酵母細胞的誕生為研究人類染色體異常疾病提供了重要模型。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結構,端粒的長短與過早衰老、基因突變、腫瘤等疾病形成有關。
-
人類首次人工合成真核生物染色體
真核生物雖然也有人工合成的染色體,但由於其大多是原有染色體稍作改裝,常常含有許多的冗餘部分,比如假基因和轉座子,各方面性能都不如synIII。因此,傑夫·伯克認為,這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就像第一個人類基因組被測序完成一樣」。 據陳軍教授介紹,與原核生物不同的是,真核生物的基因組要複雜得多。
-
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中核集團供圖【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最新】中科院今早在滬宣布:我國實現合成生物學裡程碑式突破!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今早宣布,其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該成果於8月2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該成果完全由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是合成生物學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
-
人造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問世 我國開啟合成生物學研究新時代
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與天然分子化學結構相同、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開闢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時代。
-
離人工合成生命又近了一步!我國科學家完成4條釀酒酵母染色體的...
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和華大基因日前完成了4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實現了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突破。北京時間3月10日凌晨三點,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以封面形式同時刊發了這4篇研究長文。 什麼是真核生物?為什麼科學家對釀酒酵母「情有獨鍾」?這一突破有何意義?
-
人工合成酵母染色體 打破生命與非生命界限
2017年3月,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華大基因的中國科學家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化學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4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研究成果形成的4篇論文以封面的形式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 2018年3月,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元英進教授牽頭負責的「酵母長染色體的精準定製合成」研究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砥礪前行,國內合成生物學的攀登之路
在如此利好的前景下,國內的合成生物科研機構也紛紛展露鋒芒,展示驚人實力。相較於2002年美國就已開啟的DNA寡聚物合成基因組時代,我國在基因組設計合成領域起步較晚,在前期的病毒和原核生物基因組合成方面也鮮見中國科學家的聲音,彼時中國合成生物界在世界舞臺上短暫呈現出「靜默」的印象。
-
我國在植物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在植物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ailsa 日期:2018-02-02 今日/總瀏覽:
-
全球研究人員致力於創造首個合成真核生物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構建酵母基因組終極大廈
-
中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基因智慧】重構自然界天然氮肥廠 合成生物技術有何妙招?
    那麼合成生物學的研究主要有三個層面:第一個是可以利用我們目前已經研究的非常透徹的天然基因模塊,來構建新的調控網絡,並表現出一些新的功能。還有一種就是採用從頭合成的方法,人工合成基因組DNA。那麼合成生物學的最高級的一個研究層面就是採用人工創製全新的生命系統乃至生命體,目前合成生物學研究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