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圓周率已達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如今仍在算,有用處?

2021-02-13 我知即你知

人類從一誕生,擁有眼睛那一刻開始,就知道這個世界不是規規矩矩的,而是奇形怪狀的,這種奇形怪狀來源於大自然純天然的雕砌,因為它我們知道了「窗子之正」「金字塔之尖」「樓梯之斜」以及「天外之圓」,可是很快人類又有了另一個疑問:它們是多正多尖多斜多圓?

古老科學家們為此創造了很多測量工具,但圓周長卻沒有辦法準確測量,不過在公元前2500年胡夫金字塔建造的時候,他們似乎觸及到了一個神秘的數據,也就是今天要說的圓周率π,它主要被用來計算圓的周長面積和半徑,看似無用,但直到現在都還在被計算。為什麼?

開始是因為大家始終無法得出一個準確的π值。出生於公元前287年的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計算出了歷史上第一個圓周率近似值,他求出圓周率的上界為223/71,下界是22/7,最終得到它們的平均數3.141851;到了公元480年南北朝數學家祖衝之的手中,這個數值一會兒變成3.1415926,一會兒變成3.1415927,誰也不能夠說它是準確的。

然後π這個值竟然還永無止境。由於它本來就不是一個規則的圓,其實是一個不管怎麼分割它,都是一個看起來是圓的多邊形,於是數學家們似乎陷入了為它「加尾巴」的熱情之中無法自拔,15世紀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求到了圓周率的後17位,打破了祖衝之的7位,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范·科伊倫甚至投入畢生精力就為了算它,終於在1959年算到了第20位小數值,這串數值現在還被刻在他的墓碑上。

隨著大家方法的更新,圓周率越來越長,1789年斯洛維尼亞數學家Jurij Vega得出來140位;1948年弗格森和倫奇一起算到了第808位;1949年之後這個任務被交給了計算機,當時直接算出來2037個小數位;1973年是1000000位;1989年到了恐怖的10.1億;2011年是10萬億;到現在已經是31.4萬億位,並且這個數值屢屢更新,一直未停。

於是有人就要問:瘋了?到底其中有什麼謎?它又有什麼作用?首先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它就是用來算算圓形的,這樣算好或那樣算好,它就是算圓形。但是它又不僅僅只是這麼簡單,因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包括圓形,人們的生活也一定離不開它,所以航天航空需要這個數值,集成電路也需要這個數值。

其二就是我們都知道,現在計算圓周率的都是超級計算機,它其實已經發展成為了檢測計算機一個項目,能夠非常直觀有效的判斷一臺計算機的功能是否強大,所以其實各國的計算機依然也存在一個競爭關係,誰算出來的數據更準確更長,誰的技術水平就更高,誰的資本就更多,誰的脊梁就更硬。

其三就是數學家們的執著了。前面說到過圓周率演示的其實不是一個正常的圓,而是一個其它圓形無限疊加後近似的圓,無論怎麼分割怎麼計算數值,它都是一個不規則的無解數,但若是把它計算完,那就意味著所有的圓確實也都不是平滑的圓,數學體系上很多的東西都要被推翻,而第一個算完的人,豈不是就是第一個發現者?想想這個,科學家們能不興奮,能不使勁算嗎?

第四是其實大家都覺得一種未知的東西,可能與宇宙的奧秘,人類的未來相關,畢竟有人隨便造一個圓都是3.14,這似乎意味著這個世界是有某種大家看不到的潛在的規律的,找出並破解這個規律,那麼人類何去何從,是渺小的芥子還是真正的偉大,是奇蹟還是平常,是不是能夠更為確切的得到答案?

好文推薦:

不焯水不能吃」的食材,以後別再直接下鍋了

為什麼我們的胃無法消化金針菇?

世界最深的湖叫貝加爾湖,長江水百年才能灌滿,可供人類用500年

你不知道的邱吉爾,天使外衣下的魔鬼

近百年來,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多少國家

聲明:本號內容部分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圓周率已達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仍未停止計算,有什麼用處?
    話雖如此,可凡事總要有個度,將圓周率小數點後的數字精確到幾十、幾百位已經夠多了,但是現在卻已經達到了31.4萬億位,而且這個數值還在不斷增加,計算仍未停止,這麼做究竟有何用處?
  • 圓周率已經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各國仍未停止計算,為什麼?
    圓周率已經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各國仍未停止計算,為什麼?「3.1415926...」是大多數人對圓周率的認知,至於小數點後的多少位,對普通人就是未知區域了。關於圓周率,人們都不會陌生,因為在九年義務教育裡就曾經接觸過,雖然沒有深層次學習,但是在考試中也會提到。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為啥還在計算?算盡後的後果有多大?
    世界上少有絕對的事情,比如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圓,就算用圓規旋轉一圈,也只是無限接近於圓,而圓周率是圓周長度和直徑的比值,迄今為止已經被算到了31.4萬億位。
  • 人類能將"圓周率"算盡嗎?現已算到小數點後31萬億位了
    ,他運用中國古代數學家&34;發明的割圓術理論,計算出了圓周率小數點後七位數,而這個成就西方是在一千多年後才做到的。198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用巨型電子計算機計算出π值小數點後4.8億位數,後又繼續算到小數點後10.1億位數。2010年1月7日,法國工程師法布裡斯·貝拉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2.7萬億位。
  • 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 31.4 萬億位
    國際圓周率日這天,谷歌工程師成功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字,比上一次記錄多了9萬億位!昨天是 3 月 14 日,也是國際圓周率日。在這天,一位谷歌工程師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她叫 Emma Haruka Iwao,來自日本,她利用谷歌雲計算資源,花了 121 天,成功將圓周率 π 計算到小數點後 31.4 萬億位,準確地說,是小數點後 31415926535897 位,刷新了世界紀錄。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已經讓人類窺探到了更多的「真理」,尤其是超級計算機的發明,更是讓人類的計算能力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也許你們還不知道,目前人類已經將圓周率給算到31.4萬億位,並且甚至有科學家提出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 圓周率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已經讓人類窺探到了更多的「真理」,尤其是超級計算機的發明,更是讓人類的計算能力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也許你們還不知道,目前人類已經將圓周率給算到31.4萬億位,並且甚至有科學家提出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在數學計算中我們一般用3.14來計算。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圓周率3.14就已經夠了,但是科學家似乎對計算圓周率有一種特別的痴迷。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
  • 成功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
    國際圓周率日這天,谷歌工程師成功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字,比上一次記錄多了9萬億位! 昨天是 3 月 14 日,也是國際圓周率日。 在這天,一位谷歌工程師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她叫 Emma Haruka Iwao,來自日本,她利用谷歌雲計算資源,花了 121 天,成功將圓周率 π 計算到小數點後 31.4 萬億位,準確地說,是小數點後 31415926535897 位,刷新了世界紀錄。
  • 目前圓周率已達到10萬億位了,超級電腦還在不停地計算圓周率?
    雖然π沒有確切的值,但許多數學家和數學迷都想要把這個數值算的更精確,這是一種興趣。之前谷歌的一名員工計算π值達到了31萬億位,打破了2016年的記錄22萬億位,這是怎麼計算的呢? NASA科學家表示,即便在精度要求極高的航天領域,他們也只會用到圓周率小數點後的15至16個位。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 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答案很意外
    今年的三月份美國谷歌公司對外宣布他們已經將π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是目前世界上算得最精確的圓周率了。但是可能會有人對此疑惑,為什麼要將一個被定為無限不循環的小數進行如此精確的計算呢?那麼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圓周率的呢?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答案很意外
    有的朋友可能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π了,那時候大家都以能背π後面的小數位為驕傲,誰背得出更多的小數位就說明誰的記憶力更強。等到長大之後我們逐漸明白,π的小數位是永遠背不完的,因為它是無限不循環小數,人類目前還沒有算盡這個數。
  • 圓周率π已被計算到了31.4萬億位,繼續計算下去有何意義?
    圓周率π作為一個無理數(無線不循環小數),在日常實際生活中,通常只用到近似值3.14進行計算,只有科學家們為了精確計算才會用到十位小數,甚至幾百位小數進行精確精算。在中國的古代,人們從實踐中就知道圓的周長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意思是說圓直徑的三倍多等於圓的周長,三倍多要多多少,成了一個非常難的研究課題。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如此執著,到底為了什麼?
    在很多人看來,圓周率π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學符號,它的作用僅僅是解決一些幾何問題的計算。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
  • 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的原因
    3.14)去計算圓,當然要求很高的領域,比如航天領域、生物領域等需要用到圓周率的位數就多了,在航天領域不能有一點誤差,否則會導致飛船飛不起來,或者偏離軌道而導致項目失敗,儘管如此,即使像航天領域這些精度要求極高的領域需要用到的圓周率小數位也不過百來位,就是小數點後的100位數就可以滿足太空梭、火箭的正常飛行了。
  • 推到31.4萬億的圓周率,怎麼還在算?科學家:或和宇宙規律有聯繫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去年3月14號白色情人節那天,谷歌公司宣布,他們已經用超級計算機把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早在幾千年前的巴比倫時刻上我們就發現了人們對圓周率的研究數據,雖然數據不精確,但體現了但是人們的科學理念。而我們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衝之,領先西方八百多年將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後七位。
  • 圓周率π的旅程:從1位到31萬億位
    又過了100多年,中國人飛速進入逼近圓周率的徵途,三國時候的劉徽從內切正六邊形開始割圓,採用了面積的計算,並且彌補了六邊形與圓的面積差額,它用96邊形達到了157/50的規律之後又推廣到3072變形的算法,得出圓周率約等於3927/1250,精確到了小數點後4位。
  • 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真正原因
    ,否則會導致飛船飛不起來,或者偏離軌道而導致項目失敗,儘管如此,即使像航天領域這些精度要求極高的領域需要用到的圓周率小數位也不過百來位,就是小數點後的100位數就可以滿足太空梭、火箭的正常飛行了。可是人類對圓周率的後面的小數位的計算卻樂此不疲,如今人類已經把圓周率後面的小數位計算到億萬級以上,比如著名國際巨頭谷歌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位計算到31.4萬億位,當然這還不是圓周率小數位的極限數值,IBM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計算到60萬億位,這個數值成為人類計算出圓周率最多位數的記錄,儘管這樣人類依然沒有把圓周率給算盡,同時也從側面證明了圓周率是一個無法算盡的無理數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其內隱藏什麼秘密,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在眾多數學符號中,有一個符號很多朋友在中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了,而且它經常被用來計算一些幾何問題,它就是π。有的朋友可能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π了,那時候大家都以被π後面的小數位為驕傲,誰背得出更多的小數位就說明誰的記憶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