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宣講家網評論

2020-12-05 宣講家網

摘要: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堅持市場化的改革取向,不斷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不斷擴大市場配置資源的廣度和深度,建立了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與運行機制,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顯著優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就為「十四五」期間全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指明了方向。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堅持市場化的改革取向,不斷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不斷擴大市場配置資源的廣度和深度,建立了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與運行機制,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顯著優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我國經濟治理效能明顯提升,經濟長期向好,市場空間廣闊,社會生產力得到不斷解放和發展。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看到,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形勢新要求相比,我國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要素市場尚不完善、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問題仍然存在,政府與市場關係仍待進一步理順。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迫切需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四五」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了許多新特徵新要求,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向著高質量、品牌化、服務化、差異化的方向發展,人民要求高質量高標準的服務產品、工業製成品和農產品,這就需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建設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的市場經濟體系,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使我國國內市場更加強大、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十四五」期間,我國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這就要求通過建設高標準的市場體系,使高質量供給更好與高質量需求對接,將各種要素與資源更好配置到滿足美好生活需要與民生保障中,從而形成以內需為基礎的強大國內市場。同時,我們要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就要實質性改善市場準入、建立平衡的投資保護框架,這也要求我們堅持國際科學標準,加快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我們要牢牢把握「十四五」時期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建成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實施競爭中性原則,大力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保障不同所有制主體在資質許可、政府採購、科技項目、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制定政策要進行公平競爭審查評估。

要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設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的市場經濟。要全面拓展市場配置資源的領域與範圍,通過完善的資本市場、人才市場、流通市場來全面配置人財物資源,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優化營商環境。科學制定和實施政府公共政策、規則,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企業意志和市場反應,防止政府的不理性幹預。合理確定政府、企業與勞動者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推進財政資金分配的績效管理與評估,使公共資金用得所值。

要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場的職能邊界。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要放開競爭性業務,推進要素資源配置市場化。政府配置公共資源主要靠政策引導,通過產業政策和負面清單引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調節宏觀經濟運行。突出市場機制運行的自主性,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定價範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相應的要素市場價格也進一步放開,包括利率市場化,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報酬由要素市場決定。清理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科學評估政策效果,建立退出機制,避免形成「政策窪地」幹擾市場公平競爭和要素自由流動。微觀經濟領域,企業和個人的生產、交換、分配及消費流程都應該讓市場調節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

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由中等收入國家發展為高收入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務、創新服務、投資服務、民生服務,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營商環境、創新創業環境和美麗生態環境,促進創新高質量、營商環境高質量、人文發展高質量、服務發展高質量;政府要依靠普惠政策、公平規則、公正監管、制度保障等手段輔助市場和補缺市場,為市場主體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政府要通過持續推動創新創造投資和人力資本投資,促進基本公共服務與民生保障體系的全民覆蓋和均等化,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現代市場體系,基本形成寬鬆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構建以法治為基礎、企業自律和社會共治為支撐的市場監管新格局,基本建立權威高效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充分優質服務、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上來,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導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壯大實體經濟,大力促進服務業發展;要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簡政放權,促進創新發展;切實做好應該把關的行政審批與監管,建設美麗中國;要以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為導向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加強民生保障,促進共享發展。

作者:李軍鵬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相關焦點

  • 範希春: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應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市場體系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構建體系完整、機制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高標準市場體系,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
  • 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我國40多年改革開放的一條主線,就是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是我們黨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的關係進行的深刻總結,標註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明確方向。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方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著力體制改革、促進和推動經濟體系轉型以適應新發展格局,是適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繞不開的重要課題。適應以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主題。
  •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基本原則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立足新時代方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更好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一、立足新時代的新使命深化理解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各自的使命擔當新時代,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在建立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被賦予新的使命。
  • 黃文藝: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是高水平法治經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文藝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是高水平法治經濟。五中全會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成這兩個「構建」任務,法治的槓桿作用不能缺席、不可替代。《建議》從加強產權保護、包容審慎監管、維護公平競爭、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法治經濟建設新標準新要求。
  • ...改革委關於公開徵求《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構建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委研究起草了《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混合所有制經濟
    原標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混合所有制經濟 它是針對傳統所有制結構的弊端和轉軌中存在的問題、適應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提出來的。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中,整個的社會所有制結構和作為微觀基礎的企業產權結構都具有強烈的「反混合」特徵,表現為「三性」。 一是「單一性」。即把社會主義經濟看成「純而又純」的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甚至為單一的國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被視為與公有制經濟格格不入的「異己力量」。
  • 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新知新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民法典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係的基本法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則,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制度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大意義。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支撐作用,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
  •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
    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不斷在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創新,通過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破除這些體制機制障礙。  在這樣的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行動綱領,將進一步推動理順政府和市場關係,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重要體制保障和動力支撐。
  • 進入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
    謝伏瞻指出,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是堅持擴大內需,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二是堅持高水平開放,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加快推進貿易創新發展,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三是堅持創新驅動,通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宣講(一)】開講啦!這些要點你理解透...
    五抓好新聞宣傳��統籌全市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全方位、多層次宣傳解讀五中全會精神,報導全市各層級學習貫徹情況;市縣兩級主流媒體統一開設專題、專欄,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深度報導、評論言論、權威訪談等。六抓好網上宣傳��堅持網上網下宣傳一體推進,充分發揮媒體融合發展優勢,推出更多適宜網絡傳播的宣傳內容,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宣講嘉賓市委宣講團成員湖北工程學院教授 李新安
  • 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第六部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首次提出「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這與「十三五」規劃中分別論述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有明顯不同。
  •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題: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新華社記者安蓓《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9日公布。這是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大改革部署,也是新時代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又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要成果。為何要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
  •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概括
    來源:人民日報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出的新概括,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內涵的重要發展和深化,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決定了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 黃壽峰|準確把握新型舉國體制的六個本質特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新型舉國體制是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手段。新型舉國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涵的集中體現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新型舉國體制也需與時俱進,尤其要擯棄計劃經濟影響下的傳統舉國體制的桎梏,減少資源的行政配置,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既滿足舉國體制既定目標關切,也實現各參與主體的經濟目標
  • 問政人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九大理論體系
    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核心和鮮明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
  • 以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以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並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加快培育創新力量■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壯大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更加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 李江在西南科技大學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登高望遠觀大局 乘風破浪新時代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教育力量按照省委統一安排,11月27日上午,省委宣講團成員、高校宣講分團負責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江前往西南科技大學,向廣大師生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