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新知新覺)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民法典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係的基本法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則,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制度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大意義。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支撐作用,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添新的活力。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需要市場主體自主參與市場活動。這就要求確認其在市場中的法律地位,保障其從事民事活動的平等權利,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參與資源配置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民法典全面規定各類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鼓勵依法設立營利法人、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依法向投資者分配生產經營收益,激發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熱情;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債權、智慧財產權、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其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明確市場主體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承擔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這有利於社會經濟有序高效運行。

民法典規定,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並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為即有效。這為市場主體自主經營權提供了有力保障。民法典同時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這就在更大程度上承認和維護市場主體自主經營行為的法律後果,為市場主體靈活經營、實現更好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公平競爭、一視同仁,對不同所有制經濟的產權和合法權益進行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才會充分釋放,一切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力量源泉才能充分湧流。民法典為保護和促進各類所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安排,明確規定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這確認了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受法律平等保護,為不同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不同所有制經濟活力競相迸發提供了重要保障。

民法典為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關係、推進「放管服」改革提供法治支撐。民法典規定了市場主體的民事權利,明確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則,進一步限定了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的活動範圍和行為界限,推動規範經濟秩序、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政府職能轉變。以不動產登記為例,民法典確立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規定登記機構職責,要求其如實、及時登記有關事項,禁止以年檢等名義進行重複登記,明確了登記錯誤的賠償責任,有助於更好發揮政府在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上的服務職能,為交易雙方提供更多便利。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7日 09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方向
    服從開啟現代化新徵程隨著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開始由為現代化打基礎轉向正式開啟現代化進程。推進高質量發展需要重點把握好四條主線:一是抓住大數據智能化開啟的新產業革命機遇推進經濟的數位化、智能化、網絡化重塑並由此打開新時代的產業與市場成長新空間;二是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為目標,守住自然環境資源底線,倒逼生產方式、產業體系向綠色和可持續發展轉型;三是在金融穩定與制度創新變得異常重要的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新時代,開啟金融支持實體發展的新模式、新方式,在促進金融與實體的雙向互動中加快優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經濟結構
  • 範希春: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點任務並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這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具有重要意義。
  •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基本原則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作為推進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原則,既在理論上拓展和豐富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內涵,又在實踐上為世界彰顯了社會主義經濟實踐的中國道路和中國奇蹟。
  • 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我國40多年改革開放的一條主線,就是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第六部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今天我們來學習解讀相關內容。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隨著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改革也面臨新的任務。
  • ...改革委關於公開徵求《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構建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委研究起草了《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宣講家網評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就為「十四五」期間全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指明了方向。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堅持市場化的改革取向,不斷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不斷擴大市場配置資源的廣度和深度,建立了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與運行機制,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顯著優勢。
  •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將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優勢有機結合,是我國獨特的制度優勢,也是中國經濟之所以取得增長奇蹟的重要原因。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會使14億中國人民的活力充分激發,創造更多社會財富、追求更加美好生活、逐步邁向共同富裕。
  •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概括
    來源:人民日報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出的新概括,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內涵的重要發展和深化,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決定了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混合所有制經濟
    它是針對傳統所有制結構的弊端和轉軌中存在的問題、適應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提出來的。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中,整個的社會所有制結構和作為微觀基礎的企業產權結構都具有強烈的「反混合」特徵,表現為「三性」。 一是「單一性」。即把社會主義經濟看成「純而又純」的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甚至為單一的國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被視為與公有制經濟格格不入的「異己力量」。
  •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知新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強調「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這為我國實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黃文藝: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是高水平法治經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文藝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是高水平法治經濟。五中全會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成這兩個「構建」任務,法治的槓桿作用不能缺席、不可替代。《建議》從加強產權保護、包容審慎監管、維護公平競爭、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法治經濟建設新標準新要求。
  • 呼朋喚友,為秘密基地增添別樣活力
    呼朋喚友,為秘密基地增添別樣活力 cshyqcs
  •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的艱辛探索(光輝的歷程 深刻的啟示·慶祝新...
    鄧小平同志的講話糾正了很多人對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錯誤認識,全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也正是因為正確認識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雖然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初對如何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沒有歷史經驗,也沒有外部經驗借鑑,但通過對「三個有利於」標準的把握,我們成功建立並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原標題: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以辯證思維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從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社會主義生產目的論的新發展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生產的目的和歸宿。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這一系列論述賦予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新內涵,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重要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 創意剪紙植根寶山這個社區,為社區文化增添活力
    創意剪紙植根寶山這個社區,為社區文化增添活力 2020-12-02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發展理念揭示高質量發展之路(新知新覺)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新發展理念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才能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新發展理念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的發展理論。
  • 問政人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九大理論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論述和在實踐中形成的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本遵循
  • 發揮黨員幹部在道德建設中的關鍵作用(新知新覺)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抓好重點群體的教育引導。公民道德建設既要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開展,也要聚焦重點、抓住關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為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發揮了關鍵作用。
  •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原標題: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新知新覺: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  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