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2020-12-03 中國經濟時報

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中國經濟新聞網 2020-11-30 16:57:36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周子勳)「十四五」時期,一些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涉及百姓切實利益的重大改革將向縱深推進,其中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就是重頭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第六部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首次提出「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這與「十三五」規劃中分別論述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有明顯不同。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財稅專家認為,面對世界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以及新發展階段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將財稅和金融體制有效融合在一起,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助力國家治理水平提升
  
  財稅和金融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十四五」時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面對國內外複雜多變、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局勢,需要宏觀政策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以增強政策對衝的效應。
  
  「財稅政策與金融政策是宏觀經濟政策兩個最為重要的調控方向。」李旭紅表示,將財稅與金融體制有效融合,產生協同效應,有助於更好地實現政策預期目標。此外,隨著經濟數位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新發展格局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高水平開放,在此背景下,財稅、金融將面對著更加暢通的國內外流動環境,金融政策與財稅政策之間的相互傳導性有可能進一步增強,金融政策的外部溢出效應將聯動財稅政策。因此,將二者置之於統籌發展的體制下,有助於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央提出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一方面,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需要。財稅金融制度是國家的基本制度,是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過程中,財稅金融制度應該具有新的面貌、發揮新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我國建成高效協同的宏觀調控體系的需要。財稅和金融制度建設是保證宏觀調控體系穩定運行的重要內容,「十四五」時期要把宏觀調控體系提升到更高水平,「建立現代財稅金融」就是重要抓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要調動各級地方政府在促進經濟發展、解決不充分不平衡的基本矛盾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必要前提之一就是處理好新時期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政關係。一方面要通過體制調整形成激勵地方政府正確行動的財稅指揮棒,另一方面也要加快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的改革,促使地方政府履行好轄區責任,向本地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
  
  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具有明顯特徵
  
  何代欣認為,現代財稅金融體制至少有如下內涵:展現中國在新時代發展歷程中的新氣象;突出現代化特徵,將現代化融入到財稅金融體制建設當中;注重現代財稅金融制度與宏觀經濟運行之間的密切關係,提升財稅金融這兩個政策工具在穩定宏觀運行中的積極作用。
  
  「現代財稅金融體制顯然具有一些明顯特徵,比如財稅和金融體制要適應現代化的需要,是一個協同配合的運行模式;注重財稅金融政策的傳導機制;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是保障我國經濟安全和財稅金融自身安全的制度設計。」何代欣說。
  
  李旭紅則表示,財稅與金融兩大體系應該各自具有相應健全的綜合現代體系,促進良性循環。同時,這兩大體系之間應相互促進,形成更好的協同效應。但是無論是財稅還是金融,本身各自具有豐富的內涵,因此,健全各自體系就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
  
  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應注重三大著力點
  
  何代欣表示,未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應該會持續推進。因為應對各種複雜環境,需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揮更大作用,因此,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非常重要。
  
  「財稅金融政策的走向與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是相輔相成的。」何代欣說,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是保證財政貨幣政策真正能夠落地實施的運行工具和關鍵環節。
  
  何代欣認為,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應注重三大著力點:一是全面審視改革目標和財稅金融體制建設之間的關係。改革目標是決定財稅金融體制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只有知道改革目標在哪裡,才能把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好。二是要注重財稅金融體制建設的成效。中央提出「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的目標,意在為未來長遠發展打基礎、做準備,因此,現在需要把每一步工作做紮實、每個細節做到位,進而推動整個改革往前走。三是現代財稅金融體制需要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係,比如要協調好職能部門(財稅和金融部門)之間的關係以及協調好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係。協調好這兩種關係對於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將變得更加順利,建設成效也會更加突出。
  
  馮俏彬也認為,應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為抓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要完善標準科學、規範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
  
  李旭紅預計,「十四五」期間,現代財稅金融體制的建立將有助於更好發揮宏觀政策的調控效應。以稅制改革為例,直接稅制度的完善、地方稅系的建設均有助於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十三五」時期的現代稅制改革成效。而現代金融體制的建立對於促進我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增強金融普惠性、服務國家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均將發揮積極效應,同時也有助於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中國經濟時報 編輯: 史曉強       

相關焦點

  •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本刊特約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財政金融室主任郭威對此進行解讀。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伴共生、缺一不可  記者: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對激發市場活力、制度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如何深刻理解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辯證關係?
  • 財稅金融 支撐增強
    原標題:財稅金融 支撐增強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稅收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基礎及保障,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三者密不可分,相互促進。
  • 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我國40多年改革開放的一條主線,就是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中國金融體制缺陷與FDI需求偏好
    這些文獻儘管從金融體制缺陷角度關注了發展中國家FDI需求偏好的原因,但它們並沒有客觀、詳細地探討中國這樣一個當今世界吸引FDI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制缺陷與FDI需求偏好之間的關係。第三,金融市場的不完善,使儲蓄和投資可能不相等,儲蓄難以轉化為投資。儲蓄全部或有效轉化為投資是建立在發達、健全的金融市場基礎上的。   我們認為,中國對FDI需求偏好的背後,資本市場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
  • 範希春: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點任務並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這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具有重要意義。
  • 徐忠:新時代背景下現代金融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要依據金融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充分借鑑國際經驗,建設我國現代金融體系,發揮後發優勢,正確認識金融業綜合經營的發展趨勢,明確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不可分離,建立激勵相容的監管體系。建設現代金融體系要以建設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為綱,重點是破解目前市場分割和定價機制扭曲。
  • 財稅貨幣金融支持將保持連續性 幫扶小微企業「不撒手」
    接下來,財稅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多家銀行業機構也表示,將繼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續貸」「首貸」的服務力度。 金融業一年讓利1.5萬億元截至2020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2020年6月提出的「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目標已經實現。
  • 川渝兩地將探索建立跨省財稅分享機制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15年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重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2015年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重點工作方案》,明確今年川渝兩地推動重慶空港園區與鄰水縣共建高灘川渝合作示範園,探索共建模式和財稅分享機制
  • 21社論:守住貨幣的水龍頭 從體制機制上完善政府債務管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守住貨幣的水龍頭,從體制機制上完善政府債務管理  導讀:完善政府債務管理還是要在供給端下大力氣,央行要管住貨幣總量的水龍頭,在財政和中央銀行兩個「錢袋子」之間建起「防火牆」。
  • 21財經:守住貨幣的水龍頭 從體制機制上完善政府債務管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守住貨幣的水龍頭,從體制機制上完善政府債務管理導讀:完善政府債務管理還是要在供給端下大力氣,央行要管住貨幣總量的水龍頭,在財政和中央銀行兩個「錢袋子」之間建起「防火牆」。日前,財政部部長劉昆與央行行長易綱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中,發表了關於建立現代財稅體制以及現代貨幣政策框架的文章。在過去幾年中國採取了負責任的去槓桿措施,抑制地方政府債務,穩定住了宏觀槓桿率。今年為了應對疫情,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靈活的貨幣政策。
  • 自然保護地分類分級管理體制加快建立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記者高偉)《經濟參考報》6月27日刊發題為《自然保護地分類分級管理體制加快建立》的報導。文章稱,6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準備在兩年內完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同時構建統一的自然保護地分類分級管理體制。為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高質量生態產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 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由於新能源發展具有正的外部經濟效應,需要公共財政的鼓勵和扶持,從這個角度出發,本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當前,我國新能源發展處於初期階段,行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現行財稅政策支持體系也不完善,這些都不利於新能源戰略下的產業發展。地熱能、氫能和海洋能的開發利用基本上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利用規模較小或仍在研究之中;而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已經開始實現規模化發展,正在走向實用,產業發展迅速。
  • 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宣講家網評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就為「十四五」期間全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指明了方向。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堅持市場化的改革取向,不斷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不斷擴大市場配置資源的廣度和深度,建立了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與運行機制,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顯著優勢。
  • 生態補償財稅政策
    生態補償財稅政策是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財稅視角考察生態補償的路徑,應進一步完善生態稅收制度;構建多層次的生態補償財政分擔體系;建立財政補貼、財政投資有機融合的財政補償機制;完善生態補償財稅政策的配套措施;建立基於市場經濟背景下的生態補償機制,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   生態補償最早是一個自然科學的概念,後被引入到社會科學研究領域。
  • 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中財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成功舉辦
    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中財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成功舉辦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財經新聞研究所所長,中國出版傳媒商報智庫專家莫林虎為大家帶來題為《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的講座。本次講座採用線上形式舉辦,線上參與人數達到1900人次,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兼MBA教育中心副主任賈曉菁教授主持講座。
  • 浪潮易雲在線首屆財稅峰會成功舉辦 一貸通「101」模式引關注
    12月21日,以「智能財稅·數說未來」為主題的浪潮易雲在線首屆財稅峰會在濟南浪潮科技園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負責人、財稅從業者、生態合作夥伴近1000人齊聚一堂,共襄盛會。「智能財稅·數說未來」浪潮易雲在線首屆財稅峰會現場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2日訊本次大會現場亮點頗多,新理財雜誌社社長馬靖昊、財稅大咖郝守勇、愛城市網一貸通高級產品經理劉圓等專家講師受邀演講,針對財務人員最關心的會計教育、企業融資、稅務稽查等內容進行了分享。
  • 陶玲:金融監管要回歸初心和使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金融監管職責在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分配,是金融監管體制的重要內容。經過多年演進,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日益完善,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分工格局逐步清晰,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協調機制也經歷了從無到有探索建立的過程。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製作為基礎性制度建設,開啟了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新格局的重要一步。
  • 民國金融的大突破:廢兩改元與法幣建立
    這三位用果敢手段直接推動了中國現代貨幣制度的建立,從這個角度,他們都是值得後人銘念的。大家都熟悉,秦始皇在完成大業的過程中,實行了幾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措施,比如「車同軌,書同文」。統一鑄幣權,發行秦半兩,更是被後世經濟學家們高度讚賞。但事實上,兩千年前的商業很不發達,貨幣還是城市居民和上層社會的支付手段,所以這個措施更多的是傳達出秦朝統一天下的意義。
  • 高燈科技企票夾牽手企鵝杏仁 推進集團智慧財稅升級
    近日,高燈科技與企鵝杏仁集團(以下簡稱「企鵝杏仁」)正式達成合作,企鵝杏仁通過接入高燈企票夾建立報銷票據收集統一入口,實現發票自動分類、自動查驗、智能管理,助力財務管理效率提升,推動集團內部發票智能化管理和財稅數位化升級。今年3月初,國家稅務總局啟動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試點。3月末,財政部、國家檔案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電子會計憑證需以電子形式進行報銷、入帳、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