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聞網 2020-11-30 16:57:36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周子勳)「十四五」時期,一些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涉及百姓切實利益的重大改革將向縱深推進,其中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就是重頭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第六部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首次提出「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這與「十三五」規劃中分別論述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有明顯不同。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財稅專家認為,面對世界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以及新發展階段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將財稅和金融體制有效融合在一起,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助力國家治理水平提升
財稅和金融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十四五」時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面對國內外複雜多變、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局勢,需要宏觀政策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以增強政策對衝的效應。
「財稅政策與金融政策是宏觀經濟政策兩個最為重要的調控方向。」李旭紅表示,將財稅與金融體制有效融合,產生協同效應,有助於更好地實現政策預期目標。此外,隨著經濟數位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新發展格局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高水平開放,在此背景下,財稅、金融將面對著更加暢通的國內外流動環境,金融政策與財稅政策之間的相互傳導性有可能進一步增強,金融政策的外部溢出效應將聯動財稅政策。因此,將二者置之於統籌發展的體制下,有助於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央提出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一方面,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需要。財稅金融制度是國家的基本制度,是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過程中,財稅金融制度應該具有新的面貌、發揮新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我國建成高效協同的宏觀調控體系的需要。財稅和金融制度建設是保證宏觀調控體系穩定運行的重要內容,「十四五」時期要把宏觀調控體系提升到更高水平,「建立現代財稅金融」就是重要抓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要調動各級地方政府在促進經濟發展、解決不充分不平衡的基本矛盾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必要前提之一就是處理好新時期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政關係。一方面要通過體制調整形成激勵地方政府正確行動的財稅指揮棒,另一方面也要加快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的改革,促使地方政府履行好轄區責任,向本地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
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具有明顯特徵
何代欣認為,現代財稅金融體制至少有如下內涵:展現中國在新時代發展歷程中的新氣象;突出現代化特徵,將現代化融入到財稅金融體制建設當中;注重現代財稅金融制度與宏觀經濟運行之間的密切關係,提升財稅金融這兩個政策工具在穩定宏觀運行中的積極作用。
「現代財稅金融體制顯然具有一些明顯特徵,比如財稅和金融體制要適應現代化的需要,是一個協同配合的運行模式;注重財稅金融政策的傳導機制;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是保障我國經濟安全和財稅金融自身安全的制度設計。」何代欣說。
李旭紅則表示,財稅與金融兩大體系應該各自具有相應健全的綜合現代體系,促進良性循環。同時,這兩大體系之間應相互促進,形成更好的協同效應。但是無論是財稅還是金融,本身各自具有豐富的內涵,因此,健全各自體系就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
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應注重三大著力點
何代欣表示,未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應該會持續推進。因為應對各種複雜環境,需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揮更大作用,因此,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非常重要。
「財稅金融政策的走向與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是相輔相成的。」何代欣說,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是保證財政貨幣政策真正能夠落地實施的運行工具和關鍵環節。
何代欣認為,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應注重三大著力點:一是全面審視改革目標和財稅金融體制建設之間的關係。改革目標是決定財稅金融體制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只有知道改革目標在哪裡,才能把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好。二是要注重財稅金融體制建設的成效。中央提出「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的目標,意在為未來長遠發展打基礎、做準備,因此,現在需要把每一步工作做紮實、每個細節做到位,進而推動整個改革往前走。三是現代財稅金融體制需要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係,比如要協調好職能部門(財稅和金融部門)之間的關係以及協調好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係。協調好這兩種關係對於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將變得更加順利,建設成效也會更加突出。
馮俏彬也認為,應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為抓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要完善標準科學、規範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
李旭紅預計,「十四五」期間,現代財稅金融體制的建立將有助於更好發揮宏觀政策的調控效應。以稅制改革為例,直接稅制度的完善、地方稅系的建設均有助於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十三五」時期的現代稅制改革成效。而現代金融體制的建立對於促進我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增強金融普惠性、服務國家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均將發揮積極效應,同時也有助於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中國經濟時報 編輯: 史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