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的7月20日,韓國自己的軍用衛星韓國首顆軍事通信衛星——"Anasis-II"號,由美國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攜帶升空。這顆軍用衛星由歐洲空中巴士防務及航天公司基於歐洲星E3000衛星製作,其發射升空令韓國擁有軍隊專用的衛星,比起之前韓國利用的民用通信衛星,無論是信息處理速度、抗電磁幹擾能力還是通信功能都大大提升,這使得韓國成為世界上第十個擁有自己的軍事衛星的國家。
("Anasis-II"號衛星)
以今天的眼光看,軍用衛星其實是很多世界軍事大國的標配,因此韓國單獨發射一顆衛星似乎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對於韓國人來說,這顆衛星的發射有著特殊的意義,那就是韓國軍方在收回戰時指揮權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很多人都知道,韓國是一個沒有戰時指揮權的國家,這代表韓國不能在戰爭狀態下指揮自己的軍隊。韓國沒有戰時指揮權的根源,來自於1953年朝戰停戰時,韓國和美國達成軍事同盟,實力較強的美軍統籌負責軍隊指揮,直到今天仍然延續了這個制度。
顯然,國家不能在戰事指揮自己的軍隊,這代表國家的主權並不完整,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是缺乏尊嚴和實力的體現。因此,過去這些年來,韓國方面力求重新掌控戰時指揮權。2012年和2015年,韓國都有計劃收回戰時指揮權,但都因為地區局勢的緊張而被推遲。最新的計劃,是韓國會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之內開始就收回戰時指揮權進行審核,最早在2022年完成收回戰時指揮權。如果此舉能夠實現,韓國可以收回國家的很大一部分主權,這將會是文在寅政府的巨大成就。
然而,韓國人雖然想,但不能實現就是另一回事了,韓國要重新拿回戰時指揮權,至少要達成三個條件。其一,韓國要有能夠獨自作戰的核心軍事能力,其二,半島地區的安全局勢允許,其三,韓國有能力應對半島早期核威脅,這三點缺一不可。此次韓國發射衛星,只是增強了第一點上韓國的信心,對於其他兩條,韓國人自己心裡也沒底氣。要知道,過去兩次韓國就是因為半島地區局勢不穩,從而被迫推遲了拿回戰時指揮權的計劃。
此外,美國對於讓韓國重拾戰時指揮權,內在恐怕也是不願意的,美國軍方不會放棄韓國這個可以控制的小盟友。事實上過去幾次半島危機,有分析認為是美軍刻意挑動局勢緊張,目的在於激化局勢令半島地區安全問題上升,從而令韓國更加依賴自己,這種分析非常符合現實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說出了美國實際的想法。某種程度上說,美國有能力令韓國收回戰時指揮權的計劃破產,哪怕僅僅是激怒北方就足以令韓國人夜不能寐了。
總而言之,韓國要收回戰時指揮權,不僅僅是軍事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外交和政治問題。而由於綜合國力和地區形勢的限制,韓國要令自己的主權完整,難度實在是不低。即使發射自己的軍用衛星,也僅僅是提升軍事能力,距離達到收回軍隊戰時指揮權還有很長的路,考慮到美國不會願意放手,可以認為韓國要達到目標簡直是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