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神校今年拿下2個諾貝爾獎!校長卻愁壞了,你猜這是為什麼?

2020-10-11 高分子科學前沿

2020年10月,加州大學伯克利(UC Berkeley)接連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

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Jennifer A. Doudna)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的珍妮弗·道德納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的萊因哈德·根澤爾都是伯克利大學分校的教授。

珍妮弗·道德納(Jennifer Doudna),1964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科學家,現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2020年10月7日,詹妮弗·杜德納因「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1952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978年獲得波恩大學博士學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是天體物理學。現任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太空物理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慕尼黑大學名譽教授。

2020年10月6日,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至此,伯克利大學已累計獲得諾貝爾獎人數達109位,在大學諾貝獎人數排名中居第三位,僅次於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

是什麼讓伯克利大學得此傲人的成績?說出來也非常的有趣。很多人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伯克利大學的NL預留車位。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伯克利到斯坦福的距離,而是伯克利停車場之間的距離;最難的事情也不是考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而是在這所學校找到一個停車位。

這所聞名遐邇的世界頂級學府擁有太多讓人羨慕的東西,但停車這件事情令人非常頭痛。停車之所以這麼難,除了人口多車位少(她是一所公立學校,學生數量非常大)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伯克利在有限的停車位上設置了許多預留的停車位,這些預留車位中,除了留給殘障人士和工作人員的之外,還有一種很有別的地方看不到的預留車位,名叫NL預留車位:

NL是全稱是Nobel Laureate,是諾貝爾獲獎者的意思!也就是說,只有你得了諾貝爾獎,你才能在這裡Park!

我們再看另一張圖:

是不是很可怕?差不多整個停車場都被這些NL們給佔了!

很多伯克利的教授們之所以那麼努力的工作,很可能是為了能得到一個諾貝爾獎獲獎者的預留車位!估計還會有著這裡讀書的很多天生麗質或天生立志的女孩們,常年被這裡稀缺的停車位所困擾,所以在她們的擇偶條件裡,第一選擇可能不是高富帥,而是擁有NL停車位的人。

這也許就是伯克利大學能頻出諾貝爾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吧。

不過現在伯克利的校長卻非常的頭疼。因為校園裡的這種專用車位資源已經枯竭,據說前兩年學院為圖靈獎得主爭取專用車位被嚴辭拒絕了,理由就是車位已經不夠用了。

來源:網絡

投稿模板:

單篇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周涵、範同祥《PNAS》:薄膜一貼,從此降溫不用電!

系統報導:加拿大最年輕的兩院院士陳忠偉團隊能源領域成果集錦

相關焦點

  • 這所高校今年拿下2個諾貝爾獎!卻把校長愁壞了
    不過,現在伯克利的校長卻非常的頭疼,為啥?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伯克利到斯坦福的距離,而是伯克利停車場之間的距離;最難的事情也不是考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而是在這所學校找到一個停車位。這所聞名遐邇的世界頂級學府擁有太多讓人羨慕的東西,但停車這件事情令人非常頭痛。
  • 伯克利又拿下兩個諾貝爾獎!校長卻愁壞了,你猜這是為什麼?
    至此,伯克利大學已累計獲得諾貝爾獎人數達109位,在大學諾貝獎人數排名中居第三位,僅次於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是什麼讓伯克利大學得此傲人的成績?說出來也非常的有趣。很多人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伯克利大學的NL預留車位。
  • 伯克利又拿兩個諾貝爾獎!校長「愁壞」,原因只為爭車位?
    至此,伯克利大學已累計獲得諾貝爾獎人數達109位 ,在大學諾貝獎人數排名中居第三位,僅次於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伯克利到斯坦福的距離,而是伯克利停車場之間的距離; 最難的事情也不是考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而是在這所學校找到一個停車位。 這所聞名遐邇的世界頂級學府擁有太多讓人羨慕的東西,但停車這件事情令人非常頭痛。
  • 為什麼是這三名科學家,拿下了2019首個諾貝爾獎?
    (美國哈佛大學)諾貝爾獎官方說,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適應過程之一的機制。並且發現了可以調節基因活性從而應對這一狀況的分子機器。 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開創性發現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適應過程的機制。他們為我們理解氧水平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他們的發現也為抗擊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 十個諾貝爾獎也換不來中國這所大學,你同意嗎?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迄今為止,我國公民中僅有莫言和屠呦呦兩位大師獲得過諾貝爾獎,能培養出這樣的學生,是一所高校莫大的榮耀。如今,我國大學在校生規模世界第一,驕人成績可喜可賀。
  • 全美本科計算機最強的10所大學,4所「神校」混戰,2所藤校上榜
    每10個留學生,5個都是學CS的,用來形容計算機專業的受歡迎程度,一點也不誇張。 在矽谷,有經驗的工程師年收入起碼是16.5萬美元;在國內,騰訊應屆生的年薪在16W-20萬,如果成為資深的工程師,年薪基本在30W以上。
  • 為什麼北大有1個諾貝爾獎,清華卻沒有?原來是因為這所211!
    這兩所大學都屬於中國頂尖,「211、985、雙一流」國家的三個重要教育發展項目,北大清華全都入列。雖然如此,但這兩個學校也是有著高下之分,清華大學在世界的排名,往往都高於北京大學,從國內的錄取分數上來看,北京大學也是略輸於清華大學。
  • 落選了今年的諾貝爾獎?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還有機會
    Doudna)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其「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和平獎授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以表彰其「在對抗飢餓問題上所做的努力、為改善遭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所作的貢獻,以及其在防止將飢餓問題作為戰爭和衝突的武器方面
  • 2001年,日本稱在50年內,拿遍30個諾貝爾獎,如今拿下了多少個?
    前言:日本這一個島國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亞洲的經濟發展排名名列前茅,這跟它本身的教育以及傳統文化有關,日本這個國家特別喜歡設置宏偉目標。但我們說如果設置宏偉目標並且能夠完成這樣的目標,自然而然能得到別人的欽佩,但如果自己制定的目標太過於宏偉沒完成,那麼最後就會淪為別人的笑柄,讓大家感到啼笑皆非。
  • 全球科研經費第一的國家,拿下最多諾貝爾獎,比歐盟加起來還多
    然而科學技術的進步離不開人才,人才的發展同樣也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培養,在科學界有一項我們所熟知的殿堂級獎項,就是諾貝爾獎,能拿下諾貝爾獎的都是科學界的頂尖人才,作為世界上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高的獎項,是無數科研人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不過在全球範圍有個每年科研經費投入最多的國家,也拿下了最多諾貝爾獎,獲獎人數比歐盟加起來還要多。
  • 今天,好多人愁壞了,因為微信出了個新功能!讓我們不得不考慮……
    今天,很多人肯定「愁」壞了!因為萬眾期待微信新功能終於來了!你知道嗎? 微信號可以修改了!!但也有網友表示,無法修改。>我之前的微信名很奇葩了叫sunshine yaoyao別人加我時總問為什麼要yao我說前面那個英文單詞被佔所以後面加段freestyleyao yao♂有個閨蜜「老子」被門夾了以名字全拼+出生年月命名別人加她時總說,
  • 領導力 | 讓美國區域型大學翻身的華裔校長楊祖佑領軍,17年催生6位諾貝爾獎得主
    他如何改造學校,成為諾貝爾獎搖籃? 今年8月,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布了一份大學排名。前十名有史丹佛、哥倫比亞、普林斯頓等大學,卻沒有哈佛、耶魯與牛津。 這是近15年(2000年至2014年)諾貝爾得主來源排名(不含文學獎與和平獎)。
  • 全球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上榜19所
    維基百科上的一組數據匯總了1901年諾貝爾獎開始頒布以來,所有大學在諾貝爾獎方面的獲得數量,得出了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News排名第37如果你對化學、生物學、物理比較感興趣,這所高校絕對值得考慮,並且它在一眾UC院校裡也比較保險。UCSD成立於1960年,雖然建校只有短短的六十年,卻已經成為具有世界級學術聲望的研究型公立大學。
  • 選對這4個大學專業就業不愁,尤其是第2個,月薪上萬都算是低薪!
    選對這4個專業就業不愁,尤其是第2個,月薪上萬都算是低薪!讀任何一所大學選專業是頭等大事,很多人專業選擇的好壞決定了他在本科畢業的時候能否拿到高薪,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選對這4個大學專業就業不愁,尤其是第2選對這4個專業就業不愁
  • 這所大學有點強,培養的學生拿諾貝爾獎、當教育部長
    今天要講的這所大學有點強,培養的學生有的拿諾貝爾獎、有的當教育部長,它就是與北京大學同根同源的我國第一所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前兩天我已經寫過北京大學,始源於1898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1908年師範館獨立建成京師優級師範學堂,1923年成為北京師範大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塊碑上的題字是1997年啟功先生寫的。啟功也可以寫作啟功,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圖為北師大校內啟功像。
  • 日本口出狂言,50年內要拿下30個諾貝爾獎,結果呢?
    對於科技的發展,幾乎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科技發展計劃,比如日本瘋狂的諾貝爾獎科學計劃:「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結果如何呢?諾貝爾獎章日本口出狂言:50年內要拿下30個諾貝達獎19年前的2001年,日本政府為了振興科技創新,實現科技強國夢想,提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其中確定了一項瘋狂的目標:「今後50年內拿下30個諾貝爾獎
  • 學校老師不想當行政,校長該怎麼辦?這3個建議幫助校長培養幹部
    我提三個建議; 一是善於發現 這一條非常重要。「意願第一,能力第二。」校長一定要去發現,雖然說很多人不願意當行政,但有些人他是願意當行政幹部的。怎麼發現呢? 二是正向引導 雖然說在學校當領導辛苦,報酬又不高,但是你要告訴有才華能吃苦的教師:做管理更能鍛鍊一個人,鍛鍊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你要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你要解決問題,每一個問題都可以鍛鍊你的能力。因為所有的問題、困難、糾結、矛盾,都是喬裝打扮的機遇之神,都是幫助我們成長的。
  • 校長張堯學這半年
    如果你關注新聞,會知道現在有個叫「劉路」的孩子很火,他22歲被聘為正教授級研究員。張堯學就是這一事件推動者之一。去年11月,他調任中南大學校長。前不久,中南大學推出一攬子「最激進改革計劃」。本報記者胡力豐 長沙報導A推介劉路「我們不拼爹,鼓勵年輕人自己努力實現夢想」現在,在百度裡輸入「劉路 教授」,你會得到46萬個結果,輸入「張堯學」,結果是42萬個。如果同時輸入「劉路 張堯學」,結果是13.7萬個。——因為劉路,張堯學近期頻頻出鏡。
  • 沂蒙山走出的世界級物理學家,出任南科大校長
    央視《朗讀者》節目曾這樣描述他:【當薛其坤三戰考研的時候,他沒想到自己能在41歲時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當薛其坤花了七年才拿下博士文憑的時候,他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出任清華大學的副校長。】在科研領域取得諸多成就的薛其坤,被看作「天才」,而在這背後,正是多年來腳踏實地地砥礪前行,最終獲得厚積薄發的成就。薛其坤還被稱作「量子王國垂釣者」。
  • 在這所高校,不拿個諾獎,你可能連停車位都沒有
    至此,伯克利大學已累計獲得諾貝爾獎人數達109位,在大學諾貝獎人數排名中居第三位,僅次於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是什麼讓伯克利大學得此傲人的成績?說出來也非常的有趣。很多人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伯克利大學的NL預留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