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正式發布了《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科技成果鑑定辦法(試行)》(以下稱「《鑑定辦法》」),並於2021年起施行。
精準醫學發展亟需對科技成果的正確評價精準醫學是一門涉及多個前沿學科交叉融合的新興技術,代表著醫療的未來,為醫學科學和整個科學的發展提供一個歷史性的機遇,為中國醫療創新增添了新的動力。對精準醫學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的正確評價和鑑定,是促進精準醫學產業創新發展、推進相關科技成果落地應用的關鍵環節。
以前,科技成果的鑑定業務屬於行政審批的範疇。但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取消科技成果鑑定業務的通知》(粵科函管字〔2016〕1891號)精神,科技成果鑑定不再作為行政審批,由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實行自律管理。就精準醫學這一新興領域而言,關於科技成果的正確評價對其自身產業的創新發展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意義重大。學會作為全國首個省級精準醫學的行業組織,有義務承接起精準醫學領域科技成果鑑定的管理職責。
為正確評價精準醫學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精準醫學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助力推進精準醫學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我會組織制定了《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科技成果鑑定辦法(試行)》,並經學會理事會審議通過,於2021年起正式施行。
科技成果的鑑定將堅守嚴肅性和科學性根據《鑑定辦法》,科技成果鑑定將聘請精準醫學領域的同行專家,按照規定的形式和程序,對科技成果進行審查和評價。科技成果鑑定工作將堅持實事求是、科學民主、客觀公正、注重質量、講求實效的原則,保證科技成果鑑定工作的嚴肅性和科學性。
精準醫學科技成果鑑定的主要領域包括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免疫組化等檢測技術領域;組學分析領域;臨床和中醫藥診斷、治療、預防領域;生物醫藥領域;內窺鏡和微創技術、手術機器人、三維可視化、3D列印、虛擬實境、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領域;疾病模型創製領域,以及其他精準醫學相關領域等。科技成果包括以下類別:
(一)技術開發類應用成果:指可用於精準醫學實踐或指導精準醫學應用的科技成果,包括可以獨立應用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和引進技術、設備的消化、吸收創新成果。主要表現為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新方法、新品種、新資源及其它應用技術。申請鑑定的應用技術成果應得到業務使用主體承認,取得經濟或社會效益。
(二)基礎研究成果:指發現並闡明精準醫學相關的自然現象、特徵、規律及其內在聯繫的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理論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理論研究論文和專著。申請鑑定的理論研究成果應有新發現,並為同行所公認。
(三)軟科學研究成果:指推動精準醫學行業決策科學化和管理、現代化的軟科學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軟科學研究報告和著作等。申請鑑定的軟科學研究成果應具有創造性,對精準醫學發展及國家、部門、地區的決策和實際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相關連結:
《關於印發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科技成果鑑定辦法(試行)的通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