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和馬,紙和碗,秦始皇和彌勒佛

2020-12-05 新華路知事

2019年12月15日,我來到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穿越時光的隧道,感受中國的光榮與夢想。

一路參觀下來,都是記憶的碎片。

第一個記憶是駱駝。那駱駝來自遙遠的沙漠,它沿著絲綢之路走來,帶來了葡萄,核桃,西瓜,石榴……我對駱駝有天然的好感,我是駱駝服飾的粉絲就是證明!

第二個記憶是馬。我下意識地將馬與戰爭聯繫在一起。想當初冷兵器時代,成吉思汗之所以所向披靡,還不就是藉助了馬力嗎?我更願意將它看成「一諾千金」的象徵,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就是再強調諾言的力量!「鞭策」「策馬揚鞭」這些詞語都與馬密切相關。

東漢蔡倫造紙,極大促進了文明的傳播。語言,是人類第一次信息革命。文字,是人類第二次信息革命,它記錄語言有利於信息的傳播。印刷術是第三次信息革命。紙是文字記錄的載體,也是助力印刷術的載體,它是第二次信息革命和第三次信息革命的中堅力量。我們現在很難想像人類離開紙張的日子,在這個意義上,蔡倫的名字光耀千古!

陶瓷技術是人類文明的助推器。碗是人類陶瓷技術的代表。無論是粗糙的碗,還是精緻碗,它們代表的是人類文明的程度。

秦始皇的偉大在於他創造了大一統的秦朝,它所架構的政治系統至今成為東西方兩大不同的國家治理機制。有了他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才有了中華民族的今天。我們不能數典忘祖,我們應該設立秦始皇紀念日。

文明之花從來不是只有一種顏色,彌勒佛就來自域外文明,深入人心。彌勒佛的意義在於他啟發了人類的包容之心。民間傳說,臘月二十三有人禱告灶王爺:天陰了要晴,天暗了要明。過年要休閒,閒久了要病!灶王爺正打瞌睡,迷迷糊糊聽到「晴」「明」「閒」「病」四個字,就慌慌張張報告給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正在吃飯,只記住了「閒」「病」兩個字,以為人間出亂子,就招呼手下去處理。彌勒佛應招來到人間,讓人間充滿祥和,高高興興過年「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房土;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買雞;二十八,去買鴨;二十九,去買酒,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人們按照彌勒佛的要求,歡天喜地過大年。彌勒佛看到人們高興,他更高興。從此,每逢過年,人們就在家裡擺上彌勒佛像,一方面祈求豐衣足食,一方面希望像彌勒佛那樣笑口常開,快樂人生!

寫到這裡,我發現最重要的不是駱駝、馬、紙、碗、秦始皇,而是彌勒佛了。想想也是,人這一輩子,說到底還不就是應該笑口常開嗎?要想笑口常開,就要學會包容:往大了說要包容不同的世界觀,往小了說要包容不同的人。包容之心就是快樂之源啊!

相關焦點

  • 生產管理故事分享:駱駝與馬,認清團隊裡駱駝和馬,管理事半功倍
    一個人要穿越沙漠,但他只有一頭駱駝和一匹馬,他只好把貨物分成兩份,平均分給駱駝與馬。馬看到自己馱的東西和駱駝一樣多,心裡就很不樂意,它對駱駝說:「主人給你吃的食物比我多一倍,卻讓我和你馱負一樣重的貨物,真是太不公平了」。
  • 牛、馬、駱駝都是怎麼睡覺的?是站著嗎?
    一般情況下,有著相同食性的動物的睡覺方式大都是相同的,比如獅子和老虎都喜歡趴在地上呼呼大睡,而食草動物大都是站著睡覺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牛、馬、駱駝雖然都是食草動物,但是它們的睡覺方式並不全都是站著的。那麼,這三種食草是如何睡覺的呢?都有什麼特點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為什麼駱駝可以直接吃帶刺的仙人掌,而馬卻不行?
    駱駝,我們稱之為沙漠之舟,好活、耐勞是它們的長項,在沙漠中,駱駝能忍受乾渴、飢餓好幾天不進食,而且還能負重前行,是沙漠裡最主要的勞動力。儘管現代交通工具如此發達,但是在沙漠地區,依然沒有可以替代的交通工具。因此駱駝的進化,在沙漠環境中,堪稱完美。
  • 【紙的種類和用途】紙的種類和用途 紙的分類
    【紙的種類和用途】紙的種類和用途 紙的分類 一、紙的種類 紙張11類為:印刷用紙,書寫紙,製圖、繪圖紙,電絕緣紙,捲菸紙,吸紙,計器用紙,感光紙,轉印紙(原紙),工業技術用紙,包裝紙。 二、紙的用途 印刷用紙 在印刷用紙類中,又有各具不同性能和特點的紙張,如新聞紙、凸版印刷紙、膠版印刷紙、膠版印刷塗料紙、字典紙、地圖紙、海圖紙、凹版印刷紙、周報紙、畫報紙、白板紙、書面紙等等。
  • 新世界小紅襖和駱駝有什麼關係 駱駝是在暗示什麼
    不過很多觀眾已經發現,每次小紅襖出現都會有駱駝這個東西,這會不會是一種暗示呢?小紅襖和駱駝究竟有什麼關係?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一番,不妨一起看看吧。  小紅襖和駱駝有什麼關係  在《新世界》關於小紅襖的劇情中,每每他出現都有駱駝存在,他殺小朵的時候有駱駝,小朵出現的茶館也有駱駝,此次他二次作案同樣有駱駝。
  • 蘭州城是怎樣建立的,原來和秦始皇有關,劍鋒西指蘭州城的奠基禮
    在秦始皇時代,華夏人的天下概念,還局限在以中原為中心的四海之內,手中握有中原,大概便可自稱握有天下了。可當秦始皇徵服天下,並最終徵服了天下時,發現還有一個博大的天下和生活於這個天下的人,正在威脅著秦家天下的安寧。
  • 草原之中的親子天地,和孩子一起玩轉中國馬鎮
    這裡以馬文化為主題,集合了舞馬世界主題樂園、滿韻騎風奇幻秀劇場、烤羊美食街、蒙藏特色酒店群四大主體,帶來更加豐富的草原文化和體驗。和孩子一起如何在中國馬鎮的玩吃住,都在這篇攻略中。玩轉舞馬世界舞馬世界是中國馬鎮裡一個以馬文化為主題的樂園,擁有茶馬記憶、馬背情懷、皇家牧場、英雄傳說、天馬行空、極速競技,六大主題遊樂區。
  • 鱷魚恤和駱駝男鞋也上了「黑榜」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在其網站上通報了對流通領域鞋類質量抽檢情況,通報了56個批次的不合格鞋類產品,鱷魚恤、駱駝等知名品牌的鞋子有部分批次被檢出易變形或易開膠變形等質量問題。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消費者確實反映駱駝等部分鞋子存在易開膠問題,且出現質量問題過了三包時間就不能更換,而也有消費者反映,在部分商場裡購買的「名牌產品」質量還比不上「地攤貨」——在廈門各大商場,都可以隨時採訪到因購買到質量問題服飾鞋包前去退換貨的市民。  據了解,鱷魚恤被通報的是一款男鞋,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成鞋耐折性能、勾心長度等指標。
  • 白駱駝,幫您開啟財富之門
    為什麼要加盟白駱駝呢?白駱駝有什麼優勢?白駱駝擁有一支專業實效的研發隊伍,不斷開發出貼合市場需求的新口味產品,保證品牌搶在其他競爭者前面淘金。6、底料秘方培訓。配備專業講師傳授底料製作工藝及營養配方,使加盟者輕鬆運營操作,後期將不斷提供技術升級。
  • 駱駝為什麼能直接吃帶刺仙人掌,馬卻不行?網友:不怕扎嘴嗎
    地球上的生命從誕生至今,歷經了無數的歲月,在這漫長的時光中有很多種生物誕生又消失,但是也有的經過不斷的進化和演變留存到了今天。自然界中許多生物為了適應環境,慢慢的進化出了一些能夠令他們更好的生存的特性,這些特性有的在我們人類看來十分神奇,只能感嘆大自然的不可思議。
  • 秦始皇為什麼焚書坑儒?原因和尋找長生不老藥有關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實際上是極殘酷的文化專制政策,這焚書坑儒只是對民間,秦朝統治階級依然可以談論儒家文化,只是民間不讓談論了。秦始皇34年,儒生淳于越此時公然上書廢除郡縣制,力行王道,恢復分封制,給皇家子弟封侯裂土的請求。
  • 《我的世界》駱駝馴服攻略 駱駝特點分析
    導 讀 我的世界駱駝用什麼馴服 我的世界遊戲中,駱駝喜歡的食物是乾草捆,拿出乾草塊長按駱駝或者點擊餵食進行餵食
  • 秦始皇是如何得知海外有仙山和長生不老藥存在的
    為什麼當年秦始皇焚書卻沒有把《山海經》燒掉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千古一帝秦始皇和千古第一奇書山海經直接的猜想。首先我們都能想到現在流傳於世的《山海經》肯定不是它最初的樣子,相傳兩晉時期的風水學鼻祖郭璞手中就有兩套《山海經》。
  • │使用重組駱駝凝乳酶和駱駝乳製備白色軟質乳酪
    駱駝(駝峰駱駝,單峰駝)對於阿拉伯和撒哈拉以南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牧民來說至關重要。
  • 植物園的秋牡丹和山裡的打破碗花花
    雖說也是園藝栽培種,但來自山野和密林的氣息卻不曾消退。 秋牡丹是由本土植物培育而來,它的野外宗親花朵為單瓣,除此之外形態上並無太大區別。名字也不一樣,秋牡丹野外宗親的名字叫打破碗花花。
  • 「彌勒佛」的形象,在中國是怎麼誕生的,它到底是誰的化身
    彌勒佛在佛教中是一個很特殊的菩薩。在佛教中彌勒佛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居住六欲天的兜率天宮中,在哪裡講經。當時釋迦牟尼佛,預示著彌勒佛即將圓寂,於是命其來到人間,重新修行,可以成為其他佛的替補,由於他將來必定成佛,因此被稱之為彌勒佛。正式由於彌勒佛的特殊性,一直被世人崇拜至今。
  • 沙漠裡的駱駝真的沒有天敵嗎?
    在我小的時候就學過一篇課文,課文的題目就叫《沙漠裡的駱駝》稱駱駝是「沙漠之舟」駱駝是食草動物,常年生活在沙漠之中。 駱駝體型龐大,說到體體型龐大,我又想起了一句俗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說的是就算肉太瘦死了,但是照樣比馬還要大。
  • 騎駱駝的王昭君銅雕-蘭州黃銅駱駝雕塑製作廠
    銅雕駱駝製作完成後,為了安全我們一般使用有現貨進行包裝。綜合價格和安全我公司使用德邦物流。1米以下的銅雕駱駝安裝時,我成會派人安裝,安裝時吊車及費用,由客戶負責。安裝費大概兩千元。銅雕駱駝是一種常見的雕塑,銅雕駱駝屬於銅雕的一種。認為:每一款銅雕駱駝都具備著特別的含義。在訂購銅雕駱駝之前,要時間明確後雕塑圖片。若是僱主想再次深化設計圖,公司幫忙引薦設計工作室。公司會根據終圖紙算出價格。
  • 彌勒佛為何又叫「一生補處菩薩」?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彌勒也是人們最熟悉的佛菩薩,在中國及日韓等地家喻戶曉,甚至不論是否信仰佛教,都願意在家中供奉他的聖像,看著就能讓人感受到親近和歡喜。對他的尊稱,有稱「彌勒菩薩」,也有稱「彌勒佛」,那到底是菩薩還是佛呢?
  • 「馬和牛的對話」
    下了班,馬和牛走到了一片草地上。    它們互致問候以後,馬開始啃食地上的青草,而牛卻若有所思地盯著馬兒發愣。    馬疑惑地問:牛大哥,你好像有什麼心事吧?    牛怏怏不樂地說:是的,老弟你說的沒錯。    馬說:說出來讓我聽聽,或許能幫上你一點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