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張姍,是高陵區耿鎮衛生院一名醫務人員,現在也是健康扶貧團隊的一名成員。在幫扶活動中,張姍同志包抓王家灘4組陳選平一家,經過兩年多的親情幫扶,她與貧困戶陳選平,家中共5人(母親、妻子、一對兒女)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張姍同志初見這一家人時:趙桂蘭(母親),91歲,老人常年多病,身體瘦弱,初見老人滿臉傷痕,衣裳髒破,身上散發著酸臭的味道,兩眼充滿淚水,眼中流露出對生活的無助、絕望。張淑亞(妻子),是一位重性精神病患者,因多年前受精神刺激,家庭經濟有限,不能及時醫治,導致病情不穩定,經常亂跑,時不時胡言亂語,不願與人交流;陳晨(兒子),是一位重性精神病患者,整日見人傻笑;喃喃自語;陳丹(女兒),遠嫁;陳選平(戶主),左眼視網膜脫落,只有右眼視力能維持平日的生活所用視力,還患有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
張姍同志一切看在眼,記在心中,內心被深深震撼了,暗暗在你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這家改變現狀,讓這家人重新找回以前的歡歌笑語。隨後,張姍同志拿出自己工資的一部分,為老人及其家人購買了舒服可身的衣物,洗漱用品等,為老人洗澡,打掃衛生…。老人眼裡含滿了感激的淚水,拉著張姍的手說:「娃呀!你怎麼對我這麼好呀!你不嫌我老婆臭、髒,還給我買新衣服!娃,你咋把我這死老婆看的這麼重呢!讓我如何回報呀!」張姍微笑的回答道:「奶奶,這是我應該做的。如果您想回報我的話,您的健康長壽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老人對這份真情所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不知如何回報這份真情說:「那,娃呀!你娃結婚的時候我去給你放個炮!」(張姍兒子7歲)老人這簡單、質樸言語,像一股暖流,流進了張姍的心裡,張姍眼裡含著淚花笑了:「好的,奶奶到時您一定要來噢!」像這樣暖心的故事還有很多,作為黨員幹部她以真幫,真幹,真心為民的實際行動,讓群眾從內心深處感到滿意。
張姍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主動聯繫上級醫院,全程陪同陳選平做眼部檢查,及時和醫生商討、研究他的病情,第一時間和他女兒聯繫並及時反饋她父親的病情進展,患者在第四人民醫院做了眼部手術,現在視力恢復到1.0佩戴眼鏡。她和王家灘村村長張戰利同志、高陵區精神衛生中心領導溝通聯繫並協商,對張淑亞進行住院治療。經過治療現在張淑亞能和大家進行簡單的交流,也能主動和人打招呼,不再亂跑,亂罵,打人。張姍同志對他們就醫後的費用和醫保局及時溝通,進行報銷,落實報銷政策,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時至今日,張姍同志仍然每月至少兩次來到陳選平家中,噓寒問暖,購買生活食品、用品,為家人進行身體常規檢查,為他們講解健康脫貧醫保好政策,全面了解黨的政策,進行疾病預防相關的公共衛生健康宣傳,並及時把家人的身體狀況告知遠方的女兒,讓她不在為家人的身體憂愁,能更好的安心在外面工作。
張姍同志把共產黨員先進性體現在健康幫扶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角落,堅持群眾關心什麼、期盼什麼,就腳踏實地地幹;群眾缺什麼、愁什麼,就傾其所能地幫;群眾反對什麼、不滿意什麼,就真心實意地改。深入、全面、客觀地了解群眾情況,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豐富做基層工作、群眾工作的辦法,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推動基層衛生院健康幫扶工作的不斷深入,得到了群眾廣泛的讚譽和好評
來源:高陵區
編輯:張夢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