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嵛山保護區文化和旅遊局 韓川川
在崑嵛山保護區,活躍著一批又一批的扶貧人,他們心裡裝著貧困群眾,懷揣著鄉村振興的夢想,奔波在村莊的每一寸土地上,摸村情、思良策,為貧困戶脫貧、改變農村落後的面貌,嘔心瀝血,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開闢一條條扶貧新路,續寫著精準扶貧不讓每一戶貧困戶掉隊的感人故事。
我是今年5月份,接到我第一個貧困戶,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接到通知第二天,我跟著其他扶貧工作者一起去走訪慰問,見面時滿是忐忑,深怕第一次見面留給老人不好的印象,但是等見到老人第一面時,老人便漏出和善得笑容,頓時感覺緊繃的心情放鬆下來,走進老人家中,漆黑的灶臺、髒亂的院子、破爛不堪的門窗,後來通過聊天,得知老人丈夫已經離世,老人有一兒一女,女兒已經結婚定居在外地沒有工作,只有依靠女婿打工來維持家用,兒子在附近縣城打工,工作也是不太穩定,家裡有果園,但是沒有勞動能力無法耕種,老人身體患有糖尿病,腿也時長疼痛,也沒有收入來源,說著說著老人留下眼淚,滿是傷心和無奈。
走訪慰問結束後,回到單位,我放心不下,等到下班便買了水果,趕回到老人家中,幫助打掃衛生、擦鍋臺,臨走時我告訴老人:大姨,以後家裡有什麼困難或者需要幫忙的,直接給我打電話就行,雖然您兒女都不在身邊,但是您可以把我當成您的兒子。老人滿臉激動,想說什麼確無法表達,緊握著我的雙手。後來每當我去老人家走訪慰問,老人都會主動拉著我手,親切不已。
這些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暗自在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這家改變現狀,讓老人重新找回以前的歡聲笑語。隨後,我主動幫老人打掃衛生、並為老人購買了一些洗漱用品.後來崑嵛山保護區文化和旅遊局,統一為貧困戶房屋改造,也為我所幫扶的老人粉刷了牆面、更換了門窗。改造後,等我走進老人家中,瞬間清亮、乾淨許多。老人笑容更多,更願意走出去,老人撫摸在潔白的牆面和嶄新的門窗上臉上堆滿笑容。看到改造已經完成,我便準備離去,但是老人死活不讓我走,必須在留下吃過午飯,同時又拿出了幾個杏往我手裡塞,我本應拒絕,但是終究還是在老人的熱情下敗陣下來,最後來個各退一步達成妥協,午飯我就不吃了,杏拿了幾個,雖然杏可能對於旁人來說,微不足道,但是對我卻是最好的禮物,放在手心久望,感覺到心裡暖暖的。
在與結對幫扶對象相處的日子裡,這樣的小故事很多很多,小故事大感動,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潤物細無聲,只要用溫暖的力量,堅毅的行動,就會改變他們的一切,他們的隻言片語,舉手投足,質樸熱情,撞擊著我的心靈,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來源:膠東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