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社交價值」,靠你的實力決定

2020-11-29 網易新聞

1

你的實力

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

2003年,《金粉世家》播出,陳坤飾演金燕西,一夜爆紅。

成名後不久,陳坤去參加一個國際電影節,在後臺遇見一位在影壇很有地位的女演員。

陳坤走過去主動打招呼:「你好,我是陳坤,很高興認識你。」

陳坤的熱情換來的是冷漠的回應,女演員瞥了陳坤一眼,冷冷地說了一個字「嗯」,然後便轉身去同別人打招呼去了。

那一聲「嗯」,讓陳坤覺得很冷。這件事讓他記恨了很長時間,那種刻骨銘心的憤怒一直憋在他的心裡。

幾年後,陳坤憑著努力在圈內成績越來越大。在一個頒獎典禮上,他又遇到了那位曾經傷了他的女演員。

這一次,女演員主動上前,熱情地同他打招呼。兩人愉快地交談,很是投機。

陳坤說起了幾年前的那件事,女演員真誠地說:

那時候你有什麼,只不過憑人氣躥紅,沒有實力,沒有成績,演技很差,在我看來就是個靠臉蛋和運氣成名的空架子,我從心底看不起那樣的人。

而現在,我看到了你是一個演技很好,又很踏實的演員。

其實,陳坤心裡早已明白,一個演員如果想在業內獲得足夠的尊重,一定要靠實力靠成績說話。

得不到尊重和肯定,是因為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網絡作家羲和清零在《助理建築師》中說:「人脈固然重要,都比不上自身實力更重要,因為實力才是交朋友的資本,否則即便有人脈也是白搭。」


陳坤的經歷,為這句話作了生動的註腳。

當他實力不濟時,女演員送上的是輕視和冷落;當他演技提升後,女演員改變態度,送上的是熱情示好和讚賞。

真正讓對方主動改變態度的,不是對方本人,而是陳坤,是他及時將遭遇冷遇而產生的憤怒變成動力,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有人說,社交的基本原則,是價值交換,如果你沒有實力,無法給對方提供價值,是沒有人在乎你的存在的。

你是什麼層次的人,就會結交到什麼層次的人。你的實力強,你交往的圈子才會有高度。

一個人的實力,決定了別人對他的態度。當對方送上冷眼,別總是抱怨人家不尊重你,而要多反思自己實力是否行,是否有讓對方認可的價值和資本。

你的社交價值高了,別人自然會向你發放「社交貨幣」,願意與你為伍。


2

你不優秀

認識誰都沒用

最近在看文友夏文芳的新書《聰明人都下笨功夫,愚蠢人只想走捷徑》;

書中有一句話我很贊同:

人脈的強大,建立在個人強大的基礎上。如果你不夠優秀,所謂的人脈就是笑話;如果能力夠強,人脈就只是錦上添花。

曾看到網友小七分享自己的故事。

剛畢業的時候,因為工作原因,小七有了接觸許多有名氣大V的機會,獲得了他們的聯繫方式。

逢年過節,她就給這些大V打電話或發微信問好,平時有事沒事就到他們的朋友圈留言、點讚。

前年,小七從公司辭職,決心要做自己的公眾號。當她請求這些大V幫忙做宣傳的時候,卻因為文章的質量欠佳,頻頻被拒。

而那個當年跟她一同實習,每天都專注研究怎樣寫出爆文的同事,卻接連寫出了十萬加,開始自主創業了。

讓小七更為鬱悶的是,那些拒絕轉載自己文章的大V,卻接二連三主動聯繫了那位同事,接受了她的一篇篇十萬加。

這番打臉,讓小七最終看清了一個扎心的真相:

認識誰從來都不是人脈,誰想主動來認識你才是。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越強大,世界越溫柔」,寫作是如此,其他社會交往也是如此。

說一千道一萬,實力才是硬道理,你不優秀,認識再多的人也沒用;你若足夠優秀,自然會有貴人伸手相助。

人脈是建立在自己實力基礎上的,你沒有實力,還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那就屬於「很傻很天真」了。

你實力強了,能給別人帶來更多的價值,自然別人會回報你更好的態度、機會和資源。


3

人脈不是追求來的

而是靠實力吸引來的

看過有關樂嘉的一個故事。

樂嘉剛開始做培訓工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知名度。他意識到,自己必須每天堅持學習,充實自己,並通過寫博客、寫書來擴大知名度。

一次,他讓一位朋友介紹他去見一個老闆,想承攬對方公司的培訓業務。

那位老闆看到他後,冷冷地說:「像你這樣大學都沒讀過的光頭,有什麼資格給我們講課?」

這句話讓樂嘉很受打擊。出來後,朋友安慰他說:「別生氣,走,我請你喝酒,咱一醉解千愁!」

樂嘉卻推卻了朋友的好意:「不了,我還得回去看書、寫博客。」

朋友驚訝地說:「剛受了這樣的氣,你還有心情看書?」

樂嘉說:「已經受了這樣的打擊,如果還不努力,就更被人瞧不起了。」

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學習,堅持寫作,知名度漸漸提高,被《非誠勿擾》節目組看中,從此家喻戶曉,《老公看你的》《不見不散》《超級演說家》等各種「出境」的機會也便源源不斷地到來。

社會學家霍斯曼曾經說過:「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

一個人的人脈,其實是建立在價值交換之上的。只有當你有被利用價值的時候,別人才願意跟你建立起人脈關係。

這話雖然看起來很功利、聽起來很扎心,但卻很真實。這個社會很現實,很多人喜歡錦上添花,極少人才會雪中送炭。

人脈從來不是刻意追求就能獲得的,而是靠實力吸引來的。

有人說得更形象:「圈子就像一塊磁鐵,如果你是一塊木頭,那你怎麼融也融不進去。如果你是一塊鐵,不需要你費多大力,圈子就會把你吸進去。」

這裡的「木頭」和「鐵」,代表的就是一個人實力的高低。

你實力強了,價值大了,自然會吸引到優秀的人,融入到更高端的圈子,獲得更大的回報。


4

你的實力

決定了你的社交價值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叫「白痴效應」,指的是當別人認為你是站在與他們不同社會高度的異類時,就會自然而然減少與你過多的接觸。

在他們看來,與比自己實力差的人交流,會被拉低實力。

這個理論其實也印證了我們經常說的那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三觀不同,當然不必強融;實力不同,同樣也不必強融。

當你實力不行時,即使硬擠進高端的的圈子,別人也不會認可你、接納你,你面對的只有尷尬和難受。

當你有實力、值錢了,水到渠成,自然有圈子歡迎你進入。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有一條社交規則不會變:你的實力,決定了你的社交價值。

面對輕視和冷遇,不怨恨不逃避,不斷精進自己的實力,關鍵時刻拿出自己的真本事,讓對方由衷地信服你、敬佩你、歡迎你。

這才是強者應有的表現,這才是智者當有的作為。

本文來源:網易公開課 責任編輯:包凌博_NB12589

相關焦點

  • 你的實力,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有人說,社交的基本原則,是價值交換,如果你沒有實力,無法給對方提供價值,是沒有人在乎你的存在的。 你是什麼層次的人,就會結交到什麼層次的人。你的實力強,你交往的圈子才會有高度。 一個人的實力,決定了別人對他的態度。
  • 你有價值,你的社交才有價值
    如果你有價值,社交關係不需要刻意維護,都是有價值的。 就像一部熱播劇裡經典臺詞:「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認識你。」 3 世俗觀念中,我們總以為朋友越多路越好走,故而會花費心思結交朋友擴大社交。 可是社交背後的意義與價值,卻常常被人忽略。 我曾機緣巧合認識一位編輯,因為崇拜,添加到微信後便時時關注。
  • 大腦結構決定你的社交能力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如果你的社交生活不盡人意,那可能得怪你的大腦結構。科學家們發現,大腦顳葉深處的「交際特徵」決定了你可能交到的朋友個數。磁共振成像掃描顯示,杏仁核的大小與社交生活的豐富程度成正比。美國東北大學的心理學家麗莎•貝瑞特教授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以上調查結果。東北大學位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貝瑞特教授說調查結果與社會腦理論相符,該理論認為人類杏仁核的進化是為了應對愈來愈複雜的社交世界。其他對靈長類動物的研究發現,群居動物的杏仁核要更大一些。
  • 社交格局,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這條定律表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就是150人。 如何選擇這150人,又如何處理這150人的交際圈,這體現著一個人的社交格局。 而社交格局,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 社交廣告投資秘籍:如何精確統計社交廣告價值
    但谷歌分析的Linus Chou 這周在新媒體博覽會上表示:「千萬不要相信哪個社交媒體專家告訴你『社交媒體是無形的』,當你建立一個品牌的時候,你對社交媒體平臺的投資是可以估量的。這個領域還很新,但是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估」。1.
  • 如何發掘社交媒體數據的真正價值?
    彭博社報導稱,社交用戶的觀點和行為往往不一致,社交媒體數據的分析方式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直接。對於廣告商而言,社交媒體用戶發布的信息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價值的資源。例如,如果社交用戶贊過某部電影的預告片,我們一般都認為這位用戶將去電影院觀賞這部電影。
  • 社交規則:為什麼有的人加了你微信好友,卻回頭就把你刪掉?
    你去添加對方的微信,對方不忍心當面拒絕你,出於禮貌同意了你的添加。但是對方並不想和你建立這樣的聯繫,尤其是不想向你分享自己的朋友圈內容,於是回頭就把你刪掉。 二、對於對方而言,你並沒有什麼交流價值 很多人被刪掉後一直在思考對方刪除自己的原因
  • 成年人的職場社交:追求共同利益的人脈圈,才值得你花時間!
    真正能幫到你的圈子,你能加入的圈子,一定是同一個層次,在某些方面可以互補。 比如老闆圈裡都是老闆,社會地位差不多一個級別,這樣才有共同話題。身價一億的人不會和身價一千萬的人玩,因為他們眼光不一樣。價值一億的人通常從事產業鏈業務多年,價值一千萬的人通常剛創業。不在一個階段,看問題的角度和深度不一樣,自然不能在一起談。
  • 思維的重要性:思維決定你的人生價值
    思維決定你的價值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其實都是這兩種模式的混合體,一般人的思維模式既有成長型模式固定型思維佔主導的人認為,任何通過努力達到的事情,都可以歸結為運氣、天賦,甚至是靠關係,他們不能正視別人的成功,他們忽略了別人努力的過程,此外,他們還認為,努力可能不能帶來成功,但會在失敗以後被他人嘲笑,他們不喜歡也不接受別人對他們的負面評價,只想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揚。
  • 社交網站評定價值 你的信用取決於點讚和粉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日本經濟新聞》12月11日報導,根據社交網站
  • 社交恐懼症‖說的是你嗎?
    你有過這些經歷嗎?6、手機常年靜音,接電話全靠緣分 7、打電話叫外賣也害怕,需要多次練習幾次才敢撥通 8、踏進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店鋪,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9、不管寫什麼東西,只要有人在看,就會緊張 10、朋友的朋友單獨相處,場面異常尷尬
  • 點購廣場打造社交新陣地,禮推交友開啟多元化社交新時代
    點購廣場匯聚全國各地億級用戶,每個人都可以以禮會友,在社交過程中相互交流學習,這也是提升自己的高效方法。比如你是賣包子的,她是賣豆漿的,你們不但可以學習對方銷售技巧,還可以將包子和豆漿搭配營銷,組成「網紅早餐CP」。點購廣場還專門設有商學院,為廣大用戶提供專業課程培訓:學習網際網路知識、提升營銷技能、學習最新思維等,線上線下同步開課,點購會員更能享有一對一專業指導,快速提升個人實力。
  • 你的磁場,決定你一生的命運
    情緒的正負,決定一生的命數美國心理學教授大衛·霍金斯,曾通過20多年的臨床實驗,提出了一個「能量層級」的概念。一位慈祥的老太太也主動靠過來,幫忙逗弄孩子。隨著她倆的加入,氣氛在一點一點變緩和,孩子的哭聲漸漸消失,剛開始還散發負能量的磁場,也終於慢慢趨於和諧。在這個轉變中,藏著一個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道理:人與人之間的情緒,真的是會傳染的。
  • 空姐:你說我靠顏值吃飯?必須讓你們看看我的實力了
    「空乘顏值實力哪個更重要」相信很多人會回答那肯定是靠顏值吃飯實話實說 有1說1而不是乘客誤認為:空乘都是靠顏值是吃飯。空乘的實力?什麼實力?如果不了解空乘專業的人,會認為這個專業沒啥可學的,無非就是清算乘客人數、調節機上矛盾、滿足旅客需求……但事實上作為這個行業中最受人矚目的崗位之一,除了顏值更重要的是實力!
  • 致眼鏡人:丁真走紅背後,有你不知道的「社交」價值推動
    丁真的走紅說明了「民選網紅的力量正在崛起」,同時也離不開社交媒體的助力,可以說,在信息爆炸的當下,淳樸的藏族小夥和這座海拔4000米的縣城,正是搭上了社交媒體的順風車,走到了聚光燈下,被更多人看見和喜歡。
  • 談社交能力 的重要性
    ■ 謝 宏社交能力,往往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獲得事業成功,是否能讓自己的日常生活過得更為舒心。當今社會,人員流動方便快速,不同領域的人,互相交集的機會很多也很頻繁,社交生活顯得日益重要,而社交能力,也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在處理日常事務中,日益彰顯其重要性,可以說,社交能力,往往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獲得事業成功,是否能讓自己的日常生活過得更為舒心。
  • 這輩子,誰決定了你的是窮是富?
    配偶會決定我們的命運,但是配偶是我們自己選的。你的成功要靠你的配偶,配偶不是幫你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在摧毀你的人際關係;不是告訴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完成夢想。」就是告訴你:「你根本不配擁有這樣的夢想。」 談到這裡,有的人可能要鬱悶了。因為他(她)說:「你現在告訴我這個還有什麼用?
  • 當微信朋友圈變成社交圈,微信裡的「社交法則」你知道多少?
    當下的社會,微信朋友圈,儼然已經成了最新的社交場所。在這個社交圈子裡,你發動態我點讚,你控訴我安慰,手指動一動,就能讓朋友感受到你的關心。不得不說,在朋友圈裡玩社交,雖然不費事,但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關於微信朋友圈的那些「社交法則」,不知道大家清楚多少?
  • ...秘密』主辦的社交新零售閉門會議,重構社交新零售行業的核心價值!
    ---------新玩法、新模式、新思維、用藝術賦能品牌,讓你的事業向陽綻放!2020年年終將至,疫情還未完全終結,但有一部分行業卻已走向終結。而你,還在等待機會嗎?在2021年,那些勢必會引來一次前所未有的反彈行業,你覺得會是你嗎?機會其實早就被那些嗅覺敏銳的人虎視眈眈,萬億市場的廝殺,你不謀劃全局,就要坐等出局,佔領市場,就是瓜分萬億。
  • 遠離無效社交,黃磊、汪涵的「減法社交」才是職場社交的正確姿勢
    這樣的生活非常非常輕鬆,所有時間都是你的,自在的一塌糊塗。你會突然覺得,整個人生都發生了變化,而且我們彼此沒有微信,但感情根本不會因為長期不聯絡就變得不好。有些人,你早該拉黑了......在我們遇見的所有人中,只有少數人對我們來說是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