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看見和接觸到桂皮、桂圓、肉桂、桂枝、桂花一類的名詞和實物,時間一長,混淆不清了,於是就誤認為:都是桂樹上的一部分,桂花是桂樹的花、桂皮是桂樹的皮、桂圓是桂樹結的果子、桂枝是桂樹的樹枝、肉桂是桂樹身上的肉吧,其實,這是錯誤的!
首先,說下桂皮、桂圓、肉桂、桂枝、桂花,它們四者勉強一些的共同點:
1,都是可以食用的藥材或者食材(尤其是肉桂熱性大,千萬不能過量食用哦!)。
2,都是偏溫性,、暖性的食材或藥材(桂圓甘甜、性平)。
3,都有較濃烈的芳香氣味(桂圓氣味稍淡些)。
4,它們乾燥後的成品都偏向於紅黃褐色或者淡白色。
其次,說下桂皮、桂圓、肉桂、桂枝、桂花,它們五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1,形狀不一樣,桂圓是圓形的、桂花是花朵、桂枝象樹枝還算容易區別,桂皮和肉桂是最容易弄混淆的,桂皮的皮比較薄、色澤比較深、卷花比較大,味道要淡一些,肉桂和桂皮相比較呢?皮比較厚、色澤比較淺、卷花比較小,味道很濃。

2,用途不一樣,桂皮是一種帶有芳香氣味的食品滷料,很多滷菜都有它們的身影,少數出現在佐料和中藥裡面,藥力較小。肉桂通常出現在中藥裡面少量出現在食品裡面,辛溫藥力較之桂皮要猛烈一些,屬於溫裡藥一類,主治腹內寒冷、腎寒怕冷等症狀的,而且氣味不如桂皮的香氣清涼和有開胃功效。桂圓,新鮮的則主要是作為水果用的,也叫龍眼,與荔枝一類的很像。桂圓曬乾後稱為桂圓乾,可做食物也可入藥,屬於滋補氣血類的,主治心神不安、神經衰弱等等。桂枝也是著名的中藥,屬於辛溫解表類的,主治風寒水溼,肢節疼痛等等。桂花,形態優美,有觀賞作用,濃鬱的沁人心脾的香氣,能陶冶情操,桂花還能入藥屬於芳香類,主治口臭、提神醒腦、止咳化痰等等。
3,來源不一樣,桂皮、肉桂、桂枝雖然是都來源於樟科(植物學分類,是指類似於樟樹有氣味的一類樹木)植物樹木,但是三種樹木的形態和習性都是不一樣的,甚至產地和品種都有好多不同。桂圓來源於桂圓樹、桂花來源於桂花樹,跟前面三種樟科樹木更是差別很大!桂圓樹屬於無患子科,類似於水果一類的樹木,桂花樹屬於木犀科,類似於灌木、喬木一類的植物。

4,植物文化不一樣,桂皮和肉桂主要出現在中醫文化裡面比較多,幾乎沒見過觀賞類抒情類的文化表現,要有也是中醫便於記憶一類的故事和歌訣。桂枝比前二者文化出現比例多些,但是大多是指的桂花樹的樹枝和枝條的,其實跟桂枝的中藥屬性毫不相關,倒是跟桂花的關係多些。桂圓和桂花呢?文化表現形式很多,古代詩句和文化故事到處都有,可能跟桂圓的水果屬性甘甜、水潤的可愛特性有關吧。桂花的植物文化最多,簡直就是芳香透青史、雅致貫古今。歷史上漢武帝、柳宗元、白居易等等好多都是些「桂花粉絲」。桂花的引申文化意義也很濃厚,由於桂花的「桂」字諧音富貴的「貴」字,因此在歷史文化上價值陡升貴不可言,古時候文廟、科考的場所都會栽種桂花的,除了利用桂花的香氣淨化環境開發智慧外,寓意書生文士,金榜題名一朝富貴,圖個好彩頭。

這樣,就把桂皮、桂圓、肉桂、桂枝、桂花給區分得清楚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