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潮」開闢百億新空間 廢舊動力電池喜提金秋行情

2020-11-26 環保在線

  廢舊

動力電池

最終去哪兒?如今這一問題正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 

  根據國家「十三五」新能源汽車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將達500萬輛。以當前的技術水平估算,車用動力電池的壽命為5到8年,也就是同一時間內我國將迎來包括家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的高潮。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累計超過377萬輛,動力蓄電池裝配量超過176GWh。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2020年中國將產生約24萬噸的退役鋰離子電池。
 

  隨著動力電池裝機量的攀升,動力電池回收問題也變得愈發迫。「國家層面一系列辦法和規範的發布與實施,標誌著回收利用頂層體系已搭建完成,動力電池回收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業界資深人士劉國鋒指出。在《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等多重頂層設計引導下,也對行業提出了三個方向的更高要求:更完善、更安全、更節能環保。
 

  而這些處理的環節都蘊藏著一個新的市場。不同於飽和的動力電池市場,回收產業的整合才剛剛開始,隨著電池報廢的高峰期來臨,電池回收產業也會迎來爆發期。實際上,退役動力電池仍有約80%的生命容量,梯次利用產業前景廣闊。以拆解回收廢舊動力電池中金屬元素的價值估算,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目前已超過50億元,2020年預計將突破100億元。
 

  業界預測,未來1年內,退役電池將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較大的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在巨大市場增量面前,不少企業加速布局,並逐漸構建起產業鏈。一些企業如奔馳、寶馬、北汽等利用自身優勢已經率先開展了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大規模布局。早在2018年底,中國鐵塔與一汽、東風、比亞迪等11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籤訂了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合作意向書。
 

  然而,動力電池回收作為一個全新的課題,不少整車企業尚處於「道阻且長」的啟動階段。與一般電池不同,車用動力電池,體積大、成分複雜,其回收利用也需要較高的技術門檻。目前,動力電池回收處理主要分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兩種方式。拆解回收則是對報廢電池通過化學方法進行拆解等處理,對電芯中的金屬元素等進行原料回收再利用。
 

  公開資料顯示,退役動力電池以磷酸鐵

鋰電池

居多,從電池性能上來講,磷酸鐵鋰在梯次利用方面的表現要更具穩定性。誠如三元鋰電池中含有鈷、鎳、鋰、錳及稀土等重要的礦藏資源,剩餘電量充足、質量穩定的退役電池,可以轉售給低速電動車、移動充電寶等市場。但現實中的拆解過程,卻是「小作坊」為了節省成本,通常採用手工拆解的原始方式。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商業模式仍在探索之中,企業普遍面臨回收渠道、處理資質以及回收技術等問題。動力電動拆解回收的經濟效益來自於其中的原材料,主要為鈷、鎳及碳酸鋰/氫氧化鋰中有相當價值的金屬。但與一般電池不同,車用動力電池,體積大、成分複雜,其回收利用也需要較高的技術門檻。在回收過程中,每塊動力電池的品質不盡相同,保留的數據也未必完整,拆包、檢測、監控都會增加回收成本。

相關焦點

  • 動力電池退役潮來臨 看廢棄電池如何變廢為寶?
    據估算,2020年國內累計退役的動力電池規模或將達到20萬噸(約25GWh),2025年累計退役量約為78萬噸(約116GWh)。在如此巨量的退役電池面前,電池報廢后該如何處理成為最大的難題。眾所周知,廢棄電池內含有的多種貴金屬和危險物質,如若處理不當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更有可能造成環境汙染,所以廢舊電池綜合回收及處理一直是新能源業內焦點。
  • 【新華財經調查】動力電池退役潮來臨 回收利用仍存堵點
    動力電池「第二礦山」價值引業界關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超過20萬噸,市場規模達到175億元。動力電池退役浪潮來臨,受到政策和大量企業的關注。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12日,我國共有235家動力電池回收相關的在業、存續企業。近幾年相關企業註冊量不斷增長,2019年註冊量是63家,同比增長了75.0%。今年以來,新註冊了73家相關企業,其中上半年的註冊量是34家,同比增長了54.5%。退役電池如何回收利用?
  • 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高峰來襲!
    按照動力電池平均使用壽命測算,今年將迎來動力電池退役的第一個小高峰。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預測,2021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將超過32GWh;放眼未來五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累計將超過330GWh。考慮到未來退役電池量指數級的增長,到203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顯然,隨著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巨大風口的到來,一個新的千億藍海市場正逐漸顯現。
  • 退役動力電池有救了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分析
    鉛酸電池正規回收比例不足40%,其他都流向了各類黑作坊,或直接被當作工業/生活垃圾處理掉。 一年多達上百億隻各類化學電池未得到正確的回收和處理,而是被當作垃圾進行丟棄、焚燒、填埋,成千上萬噸有害的重金屬,如鉛、汞、鎘、鋅、鎳、錳等,以及各類化合物和酸性物質,進入空氣、土壤、河流以及地下水,變成巨大的難以根除的汙染源,包圍著我們生存的每一寸空間,將造成持續上百年的汙染。
  • 退役動力電池高峰來襲!
    動力電池的一個重要節點如期而至——早期配套裝機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已陸續完成使命,「退役」歸來。等待它們的,可能是被替換、閒置或被遺棄。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極有價值的「去處」:它們將重裝上陣,投入到一場新的「戰役」。2013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開啟大規模推廣應用的一年。按照動力電池平均使用壽命測算,今年將迎來動力電池退役的第一個小高峰。
  • 破解動力電池退役難題 助力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綠色和平、中華...
    2020年10月30日,由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與中國環保聯合會聯合主辦,華夏能源網承辦的「破解動力電池退役難題:助力循環經濟綠色發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研討會,以線上直播的形式成功舉辦。  在此前一天,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共同發布《為資源續航:2030年新能源汽車電池循環經濟潛力研究報告》。《報告》指出,2030年全球乘用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將面臨總電量463GWh的大規模退役,如果對退役電池進行梯次利用,幾乎可以覆蓋全球儲能的用電需求,總價值將達到1000億人民幣, 大約是2019年的25倍。
  • 動力電池沒有標準化,拆解環保風險大
    在市場上存在標準不一的退役動力電池,使退役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處理起來極其困難。,而且我國電動汽車車載動力電池尚未出現大規模退役。目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來源有: 1)生產中的B品以下的動力電池,包括研發過程中需報廢的動力電池包。 2)電動汽車退役下來的動力電池組。
  • 南沙區廢舊不鏽鋼管料316回收今日回收價格表綠廣再生資源回收公司
    廢機器價格保證合理,相對於主要生產低檔大路貨產品的企業,主打高檔次、高附加鋼鐵業打開百億元增效空間產品的鋼鐵企業減稅鋼鐵業打開百億元增效空間效空間會更大、金額更可觀。可以說,大力推進高質鋼鐵業打開百億元增效空間發展的鋼鐵企業在減稅中感更強。
  • 退役動力電池往哪去?2019年特斯拉電池回收業務收入已達1.64億美元
    特斯拉在6月發布的一項報告中披露,它已經與世界各地的第三方回收商合作回收廢舊鋰離子電池,並開發了一種獨特的電池回收系統。據悉,特斯拉在2019年的電池回收業務收入已達到1.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2億元)。這些數字恰恰證明了特斯拉「製造壓力」的能力。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超過20萬噸,市場規模達到175億元。
  • 對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商機趨勢的分析及建議
    第一批電動汽車運行已經超過20萬公裡,從電池的使用壽命來看,自2018年起,國內首批進入市場的汽車動力電池即將迎來「報廢潮」。隨著電動車高速發展,逐年遞增的退役電池將成為一種態勢。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17萬噸的規模。
  • 一場動力電池非法回收的狂歡
    拍賣是亂象叢生的源頭任意滋生的動力電池非法回收給行業發展帶來了困擾。據高工鋰電統計,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的總報廢量達7.4萬噸,記者從有關方面獲得的數據顯示,5家「白名單」企業在2018年共計回收處理0.5萬噸新能源汽車退役電池,還處理了0.8萬噸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與研究實驗單位產生的廢舊電池與廢料。
  • 我國首個動力電池「帶電物理拆解」基地開工
    6月16日,京津冀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示範項目——巴特瑞科技退役動力電池物理拆解再生利用項目在位於靜海區的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開工儀式。這也是天津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國內領先、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工藝建設的國內首個動力電池「帶電物理拆解」基地。
  • 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報廢高峰期 電池回收行業正在形成新的藍海市場
    而對於殘餘價值無法滿足梯次利用的廢舊動力蓄電池,則可通過拆解、破碎、分選、材料修復或冶煉等處理後進行資源化利用。 根據工信部2020年10月10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梯次利用是指對廢舊動力蓄電池進行必要的檢測、分類、拆分、電池修復和重組為梯次產品,使其可使用至其他領域的過程。
  • 被低估的電池材料潛行者,21年即將迎來量價齊升
    格林美:被低估的電池材料業務,21年即將迎來量價齊升,分析師預計明年利潤增速超100%,上調評級分析師認為格林美的業績拐點已經到來,最為被低估的電池材料潛行者,上調評級。公司電池材料主流供應SAMSUNG SDI、ECOPRO、CATL、容百科技、廈門鎢業等全球優質客戶。隨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產銷逐步修復且進入長期景氣上行通道,公司電池材料業務有望自21年起買現量價齊升。
  • 廢舊光伏組件究竟該何去何從?
    「光伏已在全球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成為最便宜的電力能源」「新一代電力系統的創建需要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未來3~4年中國每年將會有約5000萬千瓦的新裝機量」……這些聲音均來自於日前舉行的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科技的進步,尤其是太陽能電池效率不斷提升和組件技術日益革新,使我國光伏裝機量保持全球領先。
  • 熔鹽法再生修復退役三元動力電池正極材料
    關鍵詞: 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低溫共熔鹽;修復再生;鎳鈷錳酸鋰在我國能源消費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交通電動化成為我國未來的一項重大基本國策,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全球生產能力每年以數百千兆瓦的速度擴張,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產生約24萬噸的退役鋰離子電池,2022年將產生53萬噸退役鋰離子電池。
  • 2020年或超17萬噸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骨頭難啃
    新能源汽車在推動我國生態環保方面有著巨大的意義,然而由此帶來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難題,同樣成為生態環境的一大威脅。業內預計,2020年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17萬噸規模,中國也會出現新時期的「馬糞危機」嗎?
  • 動力電池環保項目加速落地,巴特瑞科技總裁:打造中國首個「帶電...
    預計今年該地區將有3萬餘噸動力電池退役。根據工信部等七部委2018年發布的通知要求,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部區域等選擇部分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以試點地區為中心,向周邊區域輻射。
  • 動力電池健康狀態檢測及梯次利用研究
    並通過對鋰離子電池組中各單體電池及電池組整體健康狀態的估算,定位不合格單體電池,量化電池組的完好度,制定明確的電動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組的梯次利用方案,實現廢舊動力電池的資源利用最大化。隨著世界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大氣汙染日漸嚴重,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現代工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其中,電動汽車以其效率高、汙染小等特點備受關注。
  • 吳鋒:中國動力電池優質產能不足 還是要有創新性的思路
    到2020年國家對於動力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指標是300Wh/kg,現在一些電池企業已經初步達到了這個指標,還在進一步提高綜合性能。這是2017-2018年,我們國家動力電池配套的排名,大家可以看到80%都集中在寧德時代新能源和比亞迪等少數幾家企業,隨著國家補貼的退坡,動力電池企業下一步也面臨新一輪洗牌,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