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被低估的電池材料業務,21年即將迎來量價齊升,分析師預計明年利潤增速超100%,上調評級
分析師認為格林美的業績拐點已經到來,最為被低估的電池材料潛行者,上調評級。
1、明年起,電池材料業務量價齊升
三元前驅體方面,公司目前已建成10萬噸產能,根據公司規劃,預計21/22年產能分別達12/14萬噸,至25年逐步達到18萬噸。
四氧化三鈷方面,公司目前已建成1.7萬噸產能,預計20年底增至2.7萬噸,未來或持穩。
正極材料方面,20年底公司產能將自1.5萬噸增至2萬噸。根據公司規劃,預計21/22年產能達5萬噸,至25年逐步達到7萬噸。公司電池材料主流供應SAMSUNG SDI、ECOPRO、CATL、容百科技、廈門鎢業等全球優質客戶。
隨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產銷逐步修復且進入長期景氣上行通道,公司電池材料業務有望自21年起買現量價齊升。
2、提前布局鎳業務
2018年,公司公告稱擬與新展國際(青山鋼鐵下屬企業)、廣東邦普(CATL控股公司)等建設印尼紅土鎳礦生產電池級鎳化學品項目,公司持股36%,初期目標為建成不低於5萬噸鎳金屬、4000噸鈷金屬溼法冶煉能力,根據項目規劃,或於2022年投產。
全球汽車電動化趨勢確立,高鎳三元或將因為較高的能量密度佔比逐漸增加,鎳金屬需求有望持續向好;公司提前布局鎳業務,有望把握機遇,借行業東風助推業績進一步向上。
3、動力電池退役潮或已悄然到來
公司年可處理廢舊動力電池包25萬套,據19、20H1財報,公司20H1回收動力電池包及模組超過1.2萬套組,已超過19年全年1萬套組,佔據1/3市場份額。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至25年累計退役量約116GWh (78萬噸),動力電池退役潮或已悄然到來。公司為首批5家符合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企業之一,19年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已實現盈利。此外,公司擬新建年產5萬組新能源車用電池包、5萬組梯次利用電池包項目,未來動力電池回收業務有望持續增長。
4、業績預測,上調評級
自21年起公司電池材料業務有望實現量價齊升,預計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為4.7/10.7/16.6億元(前值5.5/10.4/15.7億元)。可比公司21年平均Wind一致預期PE為36.7倍,考慮到公司淨利率均低於可比公司,給予公司一定估值折價,給予21年33倍PE,21年EPS為0.22元,對應目標價7.26元(前值6.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