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劉明偵上了微博熱搜。這位90後的個人經歷再遭鍵盤俠質疑「背景不一般」,網友們卻怒懟:這跟家庭有什麼關係?
18歲留學英國
22歲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
24歲博士畢業於牛津大學
25歲回國工作
被電子科技大學聘為教授
26歲入選國家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
28歲被任命為電子科技大學
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
成為該學院最年輕的副院長
劉明偵的故事廣為人知
劉明偵又上熱搜了
央視新聞在「幸福的奮鬥者「主題節目中採訪了劉明偵,為什麼回國?為什麼選擇太陽能電池研發?為什麼能夠成為副院長?本人及學校給出了相關答案。
劉明偵:我們對這個社會和國家是有使命的
眼下,高校馬上就要開學了,劉明偵正和學生們忙著在實驗室加緊工作,研究新型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這一材料的研發有可能突破國內傳統太陽能產業成本高、效率低的困境。
為什麼要選擇這一領域,劉明偵表示,也是和國家的國情相結合:
國之所需,吾志所向。博士期間,劉明偵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文章引用量極高,而這也吸引了眾多國外高校和公司的關注。
然而,博士畢業後,劉明偵卻堅定地選擇了回國。
2016年,她牽頭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中心,使學校化學與材料、能源、電子等熱點方向強強聯合,併入選了第十二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而如今,劉明偵又多了一個身份——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的副院長。
電子科技大學人才辦公室主任馬嵐表示:「我們為青年人才來了之後落地生根,提供了20幾項支持計劃,為青年人才量身定做了一個菜單,為人才個人發展提供最好的支持。」
節目的最後,劉明偵說:「我們青年人這一代,當我們享受了足夠多的家庭資源、社會資源和國家資源的時候,我們不僅是單單的個體了。我們應該為這個社會和國家多做一些事情,我們對這個社會和國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責任的。」
背景不一般?網友回懟:承認別人牛就那麼難嗎?
網友紛紛為劉明偵點讚的同時,也有網友在評論區「酸」劉明偵「背景不一般」:
但不料網友們紛紛回懟:承認別人比自己牛就那麼難嗎?人家是憑實力獲得的學位,發表的論文!這跟家庭有什麼關係?
也有人指出,個人成才離不開家庭的培養,但也不能忽視個人實力。
更多的人感慨:不服不行啊……
面對網友的質疑,疑似劉明偵的個人微博曾回應:
在過去10年中,我是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實現什麼樣的目標,我的同學、同事、老師們一路見證。從今以後,我是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實現什麼樣的理想,歡迎所有認識我的人鼓勵和督促。但是一些無端的揣測和惡意的中傷,我不能接受!別成天站著說話不腰疼地敲鍵盤,有本事也把哭著吃過的苦給笑著說出來。
正如她在2017級新生
開學典禮上的致辭所說:
很多人說我運氣好,
是的,我運氣非常好,
一路走來遇到了好父母、好老師;
在成電遇到了好領導、
好同事、好團隊,
但更重要的是,
我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
我相信只要足夠努力,
便有機會成功。
鍵盤俠,可以閉嘴了!